實用文檔>《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反思

《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反思

時間:2024-06-04 22:05:13

《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反思

《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反思

《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圍繞小猴摘桃設計了5個復習題,旨在通過前四道題目,復習加法、減法、乘法,以及兩步計算問題,最后一道題目通過學生補充條件不同,提問求出的都是“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為什么結果不同?強調在解題過程中條件的重要性,引出今天的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另外補充的條件:第三天摘40個,從而引出條件中數量之間關系的重要性,補充的條件和什么有關?在上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一部分有些重復,可以提一兩個問題,然后從學生的補充條件中找加、減、乘及兩步計算問題可能會更好些。

  在講授例題:小猴幫媽媽摘桃,第一天摘了30個,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個?小猴第五天摘了多少個? 我花費很多時間,我覺得是值得的,首先我讓學生解釋了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大概請了兩三個學生說清楚,在講授例題之前我先提問: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個?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但是這邊存在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講第三天為什么是用35+5,而不是是30+5等等這一塊沒有讓一些學生說出是比第二天多5而不是比第一天多五。最后的例題我是想讓學生選擇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重點想講述第三天比第一天多幾個5,第五天比第一天多幾個5,最后以此類推第10天,第二十天呢?但是可能提問提的不是很好,也或許第五天沒有講透,有些孩子沒有完全吸收,導致只有少數孩子能答的上來,如果換一種提問方式:能不能直接求出第五天的?用30加上什么?20怎么的來的等等,會不會更好些?然后可能這些講的比較拖沓,導致后面的練習沒有講完。后面的練習題:一個皮球從16米的高處落下,如果每次彈起的高度總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彈起多少米?第4次呢? 到第四次時彈起1米,如果追問一下滴次呢?既能為以后學習小數、分數做鋪墊,更能深刻的幫助學生理解每次彈起的高度總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在練習第二題:18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從左往右數,芳芳排在第8 ;從右往左數,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間有多少人?我是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可不可以喊十八個小朋友上臺實際操作一下會不會更好些?

  這節課大致上我自己還算滿意,還有些細節地方需要改善,今后我會進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四上《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反思(通用13篇)05-22

策略教學反思大全03-20

關于《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3-19

解決問題的策略蘇教版數學第十冊教學反思(精選25篇)03-17

《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1-24

《圖形的運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通用10篇)04-19

《百分數解決問題》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1篇)12-26

關于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教學設計09-20

教學設計題備考策略03-19

創新教育的教學策略總結01-28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乱码高清视频 |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 网站不卡在线观看资源精品 | 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 | 五月天婷婷丁香综合播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