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及練習題集體備課
第 二 單 元 時間:2012.1.20
單元教材分析: 組長 主備人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28個生字,并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55個生字。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重難點: 一是在于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學習作者細心觀的方法,逐漸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是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是要讓學生緊緊抓住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在自讀自悟中,自己去領略、去感受、去回味。 四、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以“動物是人的一面鏡子”為主題,安排了四篇精讀課文:《我們家的小貓》《小獅子愛爾莎》《老人和鳥》,《自然之道》,一篇略讀課文《樹上的鞋》以及閱讀鏈接《神奇的動物 豐厚的文化》和綜合學習二。動物就是動物,它是自然界中的存在。但是,自從“人”和“動物”有了分別,那么怎樣去看待動物,也就成了一面鏡子,這鏡子可以照出人的心地,可以照出靈魂。不信,就請你來照一照吧,只要人與動物打交道,只要人會思考,那鏡子就會存在。 五、教學思路: | 復備 | ||
課題: 第6課 我們家的貓 組長 主備人 2課時 | 復備 | ||
一、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本課7個生字,掌握12個要求會寫的字。理解“屏息凝視、無憂無慮、變化多端、古怪、淘氣等詞語的意思。 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從文中體會作者喜愛貓的感情,感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2、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激發學生課外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1、了解課文時怎樣具體寫貓的特點的。 2、結合課文中的語言文字進行詞句訓練和閱讀訓練。 難點:學習抓住事物特點真實具體地描寫的方法。 四、教材分析: 本課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狀物散文,它以觀察精細獨道,內容充實飽滿,語言生動有趣,為四年級學生提供了絕好的讀寫范例。從總體布局看,作者先寫了大花貓的古怪之狀,后寫了小貓的“淘氣”之態。寫大貓的性格,作者開門見山、提綱挈領地點出總的印象“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扣著“古怪”著墨,用了三個自然段,展開了三個方面的分述:一是捉摸不定的行止。二是忽喜忽憂,大起大落的情緒。三是似小實大的膽量。作者觀察細致,體驗獨道,準確把握住貓的習性特點,用對比式的描述,全面展示了貓的古怪性格,文中靜動結合,給人以飽滿流暢,情味濃厚之感。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對大花貓的喜愛之情,也滲透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五、教學思路 1、通過談話激發學生對小動物喜愛的興趣,喚起學生急于去了解老舍爺爺筆下的貓的情趣。 2、初讀課文,質疑、釋疑,對課文內容能初步感知。 3、圍繞課前預習題,課后問答題,以及相應的思考題,對課文內容逐層逐段地采用不同形式邊讀邊想的方法,深入學習討論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寫作的思路,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筆。 4、緊扣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一要真實,二要具體指導作文,使學生懂得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目標: 1、會讀本課7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 2、理解“屏息凝視、無憂無慮、變化多端、古怪、淘氣等詞語的意思。 3、熟讀課文,了解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目標: 1、品讀課文,學習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特點,真實具體地進行描寫的。 | |||
導入: 同學們你們養過小動物嗎?你們只是養過但是沒有對它進行過仔細的觀察。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家里的貓。板書《我們家的貓》 | |||
自學導航: 第一課時: 按預習常規完成目標 第二課時: 1、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大花貓,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大花貓的小時候? 2、描寫大花貓這一部分是圍繞那句話寫的?大花貓的性格古怪表現在哪些方面?找一找,用橫線畫出來。 3、這篇文章作者為什么寫的那么真實具體? | |||
小組交流: 第一課時:1、互查預習作業 2、分組學習生字,小組展示。 第二課時:對學、組學自學導航。 | |||
合作探究: 分小組在黑板上展示 小組長抽展示題 1、描寫大花貓這一部分是圍繞那句話寫的?大花貓的性格古怪表現在哪些方面?找一找,用橫線畫出來。 2、老實的貓、貪玩的貓、盡職的貓、哪種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為什么?從文中哪些句段體會到的? 3、高興時和不高興時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描寫大花貓小時候那部分你讀懂了什么?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5、作者為什么能抓住貓古怪的性格和淘氣這兩個特點來寫? 6、這篇文章作者為什么寫的那么真實具體?并舉例說明(書上的例子) 7、學完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集體交流 不作為展示題) | |||
我的收獲: 小組歸納整理,可以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板書的形式。 | |||
課外拓展: 1、閱讀有關小動物的文章,如《昆蟲記》等書籍。 2、小練筆:在課下細心觀察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寫一篇小短文。 | |||
達標訓練: 第一課時:【當堂測試】 1、拼的準 寫的對 wu you wu lu tao qi zao yang ( ) ( ) ( ) Sheng qi bo bo gao zhi gu guai ( ) ( ) ( ) 2、找出不同點 組詞 乖( ) 職( ) 蹭( ) 凝( ) 乘 ( ) 恥 ( ) 增( ) 疑( ) 第二課時:【當堂測試】 這篇課文細致生動地描寫了貓的( )和它小時候的( ),表達了作者對貓的( )之情。 | |||
教學反思: |
課題:第7課 小獅子愛爾莎 組長 主備人 2課時 | 復備 | ||||||||||||||||||||||||||||||
一、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本課9個生字,掌握12個要求會寫的字。理解“粗糙、茂密、吮吸、戀戀不舍”等詞語的意思。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2、懂得課文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安排的。 3、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生活習性,感受“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 4、懂得我把它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我”和小獅子之間的深厚感情,培養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1、懂得課文的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的成長過程安排的。 2、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難點:能把在當地了解道德動物的景況與文中的人、事、物、情結合起來并發表自的見解。 四、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奧地利女作家喬伊·亞當森。文章講述了“我”精心馴養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最終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作家用極其樸實平和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我”和愛爾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我”對愛爾莎的真誠呵護以及愛爾莎對“我”的無限依戀,反映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表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全文共九個自然段,線索是小獅子愛爾莎的出生----成長----回到大自然,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記敘的。 五、教學思路 學習本篇課文第一課時解決字詞,能夠說出課文的大意。第二課時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清敘述的順序,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重點感受“我”和小獅子之間的親密感情,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 復備: | ||||||||||||||||||||||||||||||
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目標 1、會讀本課9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 2、理解“粗糙、茂密、吮吸、戀戀不舍”等詞語的意思。 3、了解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目標 1、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2、懂得課文的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的成長過程安排的。 3、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生活習性和“我”的親密關系。 4、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 |||||||||||||||||||||||||||||||
導入: 獅子被稱為獸中之王,是一種兇猛的大型食肉動物,這使大家都很熟悉的。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獅子愛爾莎》這篇課文中的獅子愛爾莎卻溫柔、可愛、善解人意,甚至最后與作者達到了難以割舍的地步。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快來讓我們認識認識它吧! | |||||||||||||||||||||||||||||||
自學導航: 第一課時:1、見預習本 出題本 2、補充完整 完成表格
3、畫出點明愛爾莎年齡的語句,想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第二課時:1、課文中哪些地方表達了“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勾畫出重點詞句,在書的空白處批注自己的感受。) 2、從文中你發現小獅子愛爾莎怎樣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3、作者為什么要把它送回大自然? | |||||||||||||||||||||||||||||||
小組交流: 第一課時:1、互查預習作業 對學(用出題本出題檢查學習成果) 2、分組學習生字,小組展示。 第二課時:對學、組學自學導航。 | |||||||||||||||||||||||||||||||
合作探究: 研究問題一:談談作者寫了小獅子愛爾莎在成長過程中的那些事例?從這些事例中你發現了小獅子愛爾莎重要的生活習性和特點?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動?為什么? 研究問題二:談談作者為什么要把小獅子愛爾莎送回大自然,為此,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動?為什么使你感動? 研究問題三:與本文作者相比,你們認為我們周圍的人在保護動物方面做得怎么樣?或者建議我們在保護動物方面還應做些什么? 研究問題四:你覺得作者筆下的小獅子寫的怎樣?為什么作者能把小獅子寫得這么具體? | |||||||||||||||||||||||||||||||
我的收獲: 小組歸納整理,可以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板書的形式。 | |||||||||||||||||||||||||||||||
課外拓展: 1、收集、交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事例。 2、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3、自行設計板書。提示 a、按照小獅子愛爾莎成長的時間。 b、寫出不同時間段它的不同特點。 c、用詞語概括。 | |||||||||||||||||||||||||||||||
達標訓練:(可結合練習冊或其他資料) 第一課時:【當堂測試】 1、我是小小書法家 Lian lian bu she cu cao pao qi ( ) ( ) ( ) yu gan you pi qi bang wan ( ) ( ) ( ) 2、選字組詞 在不正確的上面畫“/”。 淵(搏 搏) 敬(佩 配) 撫(摸 膜 ) 暴(躁 燥) (搏 搏)斗 (佩 配)合 薄(摸 膜 ) 干(躁 燥) 第二課時:【當堂測試】 一、判斷正誤 1、本文的作者是奧地利女作家喬伊.亞當遜。( ) 2、本文揭示的主題是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 ( ) 3、本文的線索是小獅子的成長——出生——回到大自然,是按小獅子的成長過程記敘的。( ) 二、文章內容我最熟 這篇課文記敘了 的事反映了“我”和小獅子之間 的感情,體現了“我”對愛爾莎的 。表現了人與自然 的主題。 | |||||||||||||||||||||||||||||||
教學反思: |
第8課 樹上的鞋 | 組長 | 主備人 | 1課時 | |||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3個生字,掌握“掘、蟋 、蟀”等9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能夠用自己的話說清:鞋子為什么跑到樹上的原因及要點。領悟“依偎”這一詞語的意思。 3.能夠恰當地想象后來發生的事情。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能夠用自己的話說清:鞋子為什么跑到樹上的原因及要點。領悟“依偎”這一詞語的意思。能夠恰當地想象后來發生的事情。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的是一件“我”親身做過的平凡而有意義的事。“我”捉蟋蟀累了睡在一棵大槐樹下,在睡夢中被驚醒,發現一只雛鳥鉆進鞋窩里,于是我想辦法把雛鳥送回鳥媽媽身邊。而“送”的辦法就是“我”將一只鞋作為鳥窩,放在樹杈上。 教學思路: 讓學生細讀課文,抓住重點詞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人們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再聯系生活實際,講述自己身邊的趣事。 | 復備 | |||||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3個生字,掌握“掘、蟋 、蟀”等9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能夠用自己的話表述:鞋子跑到樹上的原因及要點。領悟“依偎”這一詞語的意思。 3.依據課文內容能講述發生在身邊的趣事。自己講兒時的故事,同時教育學生關愛幼小生命。 | ||||||
導入: 平常穿在腳上的鞋怎么跑到樹杈上了,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 ||||||
自學導航: 1.自由讀課文,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看看通過讀書,哪些問題能夠解決,哪些問題還不明白?然后同學互相交流。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把握住以下內容要點: ①我發現雛鳥藏進鞋子,看到樹上的鳥在叫,明白它是從樹上掉下來的。 ②我發現雛鳥望著樹上的鳥媽媽叫,就托起它爬上樹。 ③我發現鳥窩很高,爬不上去只好放棄。 ④我發現雛鳥把我的鞋子當成了它的家,就把雛鳥裝進鞋子,并把鞋子放到樹杈上。 ⑤我發現鳥媽媽不敢靠近鞋子,就走到遠處觀察。 ⑥我看到鳥媽媽和雛鳥依偎在一起,才放心了。 3.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讀了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 ||||||
小組交流: 1、每個同學都要按照老師的學習方法和步驟的提示去完成學習任務。 2、組長負責檢查組員的學習情況。 3、小組成員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和問題答案。 4、組長匯總成員的資料和答案,總結出自己小組的最終展示成果。 | ||||||
合作探究: 1.一只鞋子為什么會跑到樹杈上呢?說說自己的看法。 2.“我”在睡夢中驚醒,發現鞋窩里有一只雛鳥,“我” 是怎么想的?怎樣做的?后來“我”又發現了什么?做了什么? 3.在理解課文時,要抓住一些詞語進行探究。如:“依偎”一詞寫出了鳥媽媽和雛鳥安詳幸福的挨在一起的樣子,在討論課文內容時,要聯系課文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想象“依偎”是怎樣一種情景。 4. “我”發現雛鳥的處境而自覺自愿地救助它, 從這看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5.給《樹上的鞋》重新起一個溫馨的名字。 6.想象以后會發生的事情提示: ①“我”回到家,爸爸媽媽會怎樣看待這件事? ②小朋友們知道這件事情后,會有什么議論? ③別人看到樹杈上有一個鞋子,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 ||||||
六、我的收獲: 小組歸納整理,可以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板書設計的形式。 | ||||||
七.補充擴展、資料: 聯系生活實際,講述身邊的故事。 | ||||||
達標訓練: 一、火眼金睛。 掘( ) 躺( ) 厲( ) 雛( ) 喂( ) 崛( ) 倘( ) 歷( ) 錐( ) 偎( ) 二、給詞語找朋友。(近義詞) 1.我站在樹下,觀察著鳥的動靜。 ( ) 2.小鳥依偎在媽媽的懷里睡著了。 ( ) 3.鳥媽媽飛來了,落在臨近的一棵樹上。( ) 4.小鳥張開大嘴,貪婪地吃起來。 ( ) | ||||||
教學反思: | ||||||
課題:第9課 老人和鳥 組長 主備人 2課時
1、認識課文8個生字,掌握生字12個。正確讀寫“ 驚詫、山神、饋贈、寂靜、暗淡”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 二 、過程與方法 : 1、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從中感悟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2、在閱讀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鳥類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人與鳥的和諧之美。 2、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語感。 四、重難點: 1、重點 :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人與鳥的濃濃親情。 2、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五、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耐人尋味。“老人和鳥”的故事,實際上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文章脈絡清晰,情感發展自然,老人通過誠摯愛心的行動,使鳥兒由懷疑到信任,直至與老人親密無間。文章語言生動,優美,富有詩情畫意。這篇文章,使人走進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妙畫卷中,人之愛、鳥之語、樹之情、花之意,無不充盈著溫馨和美之情。 六、教學思路: 理解課文內容,首先要熟悉課文的大意。然后找出文章的思路,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的段落。最后總結全文,概括中心。 | 復備: |
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目標: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驚詫、山神、饋贈、寂靜、暗淡”等詞語意思。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目標: 1、想象老人與鳥兒們親密相處的感人情景,體會老人的誠摯愛心,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得可貴與美好。 2、由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 |
導入: 你們喜歡鳥嗎?展示圖片。“鳥兒落在老人鑒肩上獻草莓”。 通過圖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老人與鳥”的故事。 | |
自學導航: 第一課時:按預習常規目標檢測完成。 第二課時: 1、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 2、鳥兒們看到老人時是怎么想的? 3、從哪些地方看出老人的善良? 4、老人和鳥兒們是怎樣和諧相處的? | |
小組交流: 第一課時:小組交流字詞,發言、討論。 第二課時: 1、對學、互查。 2、每小組由一個學生代表發言。展開討論。 | |
合作探究: 1、小鳥看到老人時先是怎么想的?后來又是怎么想的? 2、為什么說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 3、課文是如何具體描述老人和鳥的深厚情意的? 4、理解課文最后一段,互背。 | |
我的收獲: 小組歸納整理,可以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板書設計的形式。 | |
課后拓展: 1、你喜歡這位老人嗎? 2、老人走后,森林里還會發生哪些故事呢? 3、如果你是林中一只鳥,你會對新來的伙伴說些什么呢? | |
達標訓練: 第一課時訓練:
Cha yi hou jiao fan yi ai ming ( ) ( ) ( ) ( ) 2、找不同,畫出來,并組詞。 犬( ) 震( )曾( ) 譯( ) 吠( ) 振( )贈( ) 澤( ) 第二課時:
誰也沒有邀請誰,鳥兒們都來了。成百上千的鳥兒,在林中的小屋上空( )、( )。 整座山林都在( ),樹葉和樹枝輕輕( ),。鳥兒們銜來無數的花瓣,無數的綠葉。在樹林里下了一場花瓣雨,綠葉雨。飄落的花瓣和綠葉呀,( )了林中的小屋…
| |
教學反思: |
第10課 自然之道 組長 主備人 2課時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課文中2個生字,掌握1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海鷗、爭先恐后、若無其事、躊躇、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 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的規律。 2、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重、難點: 1、重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2、難點: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向導的話。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由一個生物學家作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為拯救一只被嘲鷹咬啄的海龜,“偵察兵”,結果使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教學思路: 理解課文內容,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提出問題,從課文中找出句子回答。畫出重點句子。最后由小組組長總結,老師補充。 | 復備 | ||
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目標: 1、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海鷗、爭先恐后、若無其事、躊躇、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詞語。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2、激發學生探究自然規律的興趣 | |||
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拔苗助長”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再學習一個真實又令人難忘的故事,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 | |||
自學導航: 第一課時: 按預習常規目標檢測完成。 第二課時: 1、作者和同伴一起去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2、了解幼龜的生活習性,登陸的經過。 3、同伴做了些什么?他們的作法對嗎?做完這件事后,他們的心情怎樣? 4、他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 |||
小組交流: 第一課時: 小組交流生字詞,發言、討論。 第二課時: 1、對學、互查。 2、每小組由一個學生發言,開始討論。 | |||
合作探究: 1、向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龜朝大海走去? 2、我和同伴的行為是怎樣地影響了海龜的命運? 3、假如沒有人類的干預,海龜會安全入海嗎? | |||
我的收獲: 小組歸納整理,可以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板書設計的形式。 課后拓展: 1 搜集、有關人類行為與動物命運或生態環境的事例。 2 如果幼龜會說話,它是如何譴責人類的? 3 為了保護幼龜,避免悲劇發生,請你給島上游客寫一份“旅游須知”。 | |||
達標訓練: 第一課時訓練:
Lv you zhen cha qi tu chun shi hai ou ( ) ( ) ( )( )( ) 2、找不同,畫出來,并組詞。 貞( )逐 ( )喘( )慕( ) 偵( )啄 ( ) 瑞( )幕( ) 第二課時訓練: 一、標點符號填寫。 1、最后 發出了一聲長嘆 大自然是有它的規律的如果不是我們人類 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2、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 自然之道就是這樣 二、理解向導所說的那句話。 | |||
教學反思:(包括課堂效果、預習、檢測情況反饋) | |||
閱讀鏈接(二) | 組長 | 主備人 | 1課時 復備 |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欣賞動物風采”“了解動物生活”“體會精神內涵”三部分內容的閱讀,了解中外有關動物的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說一說,讀一讀,查一查,寫一寫,了解中外神奇的動物,以及人們對他們的喜愛,體會豐厚的文化。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了解動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 四、重、難點: 重難點:閱讀課文內容,了解中外有關動物的知識,體會人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五、教材分析: 動物和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因為動物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所以,在千萬年來一起深化、生存的過程中,對人類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學習本單元幾篇課文的基礎上,閱讀鏈接從動物圖片、古人詩句、以動物為主題的書籍、動物圖騰等方面,進一步引領學生走進神奇的動物世界,感受豐厚的文化內涵。 六、教學思路: 通過搜集各種有關動物的繪畫作品、國旗圖片資料,使學生對動物知識有感性的認識,加深對神奇動物的印象,體會人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 |||
學習目標: 1.通過對“欣賞動物風采”“了解動物生活”“體會精神內涵”三部分內容的閱讀,了解中外有關動物的知識。 2自己說一說,讀一讀,查一查,寫一寫,了解中外神奇的動物,以及人們對他們的喜愛,體會豐厚的文化。 3.搜集有關的成語,在課外閱讀中深化對本單元主題的認識和理解。 | |||
導入: 不僅現代人喜歡動物,其實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喜愛動物。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神奇的動物,讀一讀這些文章,體會動物厚重的文化。 | |||
自學導航: 1.欣賞圖文有感情朗讀兩句詩,了解其含義。 2.自由讀第二部分了解文中幾位寫動物的作家。 3.自由讀書上46頁內容,談談龍的來歷、及其象征意義。找與龍有關的成語。 4.找與動物有關國旗與國徽,并簡單介紹。 | |||
小組交流: 1、每個同學都要按照老師的學習方法和步驟的提示去完成學習任務。 2、組長負責檢查組員的學習情況。 3、小組成員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和問題答案。 4、組長匯總成員的資料和答案,總結出自己小組的最終展示成果。 | |||
合作探究: 1.談談動物的“風采”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 交流詩句的意思,談感想。 3.閱讀有關動物的書籍談談自己對動物的了解 4. 通過學習有什么收獲,體會到了什么? | |||
六、我的收獲: 小組歸納整理,可以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板書設計的形式。 | |||
七.補充擴展、資料 推薦有關動物的書籍《昆蟲記》、《動物記》及查找其他動物的象征及意義。 | |||
八、達標訓練: 你知道十二屬相是什么嗎?請在括號里填出來。 膽小如( ) 氣壯如( ) 藏龍臥( ) 守株待( ) 望子成( ) 打草驚( ) 千軍萬( ) 順手牽( ) 殺雞嚇( ) 呆若木( ) 偷雞摸( ) 蠢笨如( ) | |||
九、教學反思: |
綜合學習(二) | 組長 | 主備人 4課時 | 復備 |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有關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詩句。 2、讀讀背背有關動物的詩句。 3、口語交際《我想養只小動物》。 4、我的小筆頭:寫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重難點: 通過口語交際、我的小筆頭、我的采蜜集等綜合性語文活動,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參與語文實踐的能力,并在實踐中獲得綜合的語文素養。 教材分析: 1、本次綜合學習包括“我的采蜜集”、“讀讀背背”、“口語交際”、“我的小筆頭”四個板塊。 2、“我的采蜜集”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雨給世界萬物帶來的歡樂。 3、“讀讀背背”提供了古今詩人贊喻動物某種精神的詩句,以物言志,表達情感。一方面讓學生積累精美詩句,另一方面認識到人與動物的密切關系。 4、“口語交際”、“我的小筆頭”則是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通過討論與寫作,感受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 教學思路: 讓學生通過閱讀散文詩句感受人與動物的和諧美,在口語交際中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我的小筆頭可讓學生從動物的習性、情感、與人的密切關系書寫。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參與語文實踐的能力,并在實踐中獲得綜合的語文素養。 | |||
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積累有關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詩句。 2、讀讀背背有關動物的詩句。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自己對小動物的看法,培養學生敢于發表個性化的見解,樂于表達、善于表達。 2、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第三、四課時教學目標: 1、寫自己熟悉的而且喜歡的小動物,要寫出小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活動時的樣子,并能通過一件事例在作文的字里行間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 |||
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的這個單元,寫的都是有關動物的文章。現在我們回憶一下,我們本單元都學習了什么?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學生暢談) | |||
自學導航: 第一課時: 1.“我的采蜜集”向我們展示什么?你體會到什么? 2.朗讀“讀讀背背”中的詩句,你是怎樣理解的?從動物身上受到了哪些啟示?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圍繞我想養只小動物展開討論。 第三、四課時: “我的小筆頭”復習寫作方法,明確寫作要求。 | |||
小組交流: 1、每個同學都要按照老師的學習方法和步驟的提示去完成學習任務。 2、組長負責檢查組員的學習情況。 3、小組成員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和問題答案。 4、組長匯總成員的資料和答案,總結出自己小組的最終展示成果。 | |||
合作探究: 1、思考“我的采蜜集”中有幾句話?寫了幾個小動物?是怎么寫這些小動物的?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2、理解這些詩句,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3、交流自己對養小動物的看法。 4、你想寫什么動物?怎么寫?它有什么特點? | |||
六、我的收獲: 小組歸納整理,可以分條列出,也可以用板書設計的形式 | |||
七、補充擴展、資料: 推薦有關動物的精美文章及詩歌 | |||
八、達標訓練: 第一課時:背誦《我的采蜜集》和《讀讀背背》 第二課時:把今天口語交際的內容寫下來。 第三、四課時:謄寫作文 | |||
九、教學反思: |
【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及練習題集體備課】相關文章:
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二學期單元測試卷三03-20
冀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測試題全套03-20
冀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測試題03-20
冀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六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20
冀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20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表格式集體備課語文1~3單元03-19
冀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