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傳感器的應用教學反思

傳感器的應用教學反思

時間:2024-03-19 19:00:20

傳感器的應用教學反思

傳感器的應用教學反思

傳感器的應用教學反思

  從教五年來,我一直擔任傳感器應用課程的教學工作。傳感器應用課程是我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后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單片機等課程的前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氣控制系統中各種非電量信息的獲取、轉換和顯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將傳感器應用在工業控制系統中的能力以及進行簡單的檢測、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安裝調試的能力。

  1 課程特點和學情特點

  傳感器應用課程作為一門新興邊緣學科,有它自己的特點:傳感器將各種非電量信息轉換成電信號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物理現象、化學現象和生物現象等,因此,本課程的內容繁多,涉及知識面廣;課程各部分內容之間相互獨立性強,系統性和連續性差;實踐性較強,從傳感器的選型、安裝到完成調試,學生必須親手實踐才能充分掌握其中的方法和技能。而我們作為高職院校文理兼收專業的學情也有其特點: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理論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計算能力較差,自我意識強,團隊協作意識差;但是他們的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對實操型的課程興趣濃厚。

  2 課程改革

  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上側重傳感器和測量電路基本原理的講解,教學方法上多是填鴨式的講授結合驗證性實驗,教學手段僅采用傳統的板書+課件,教學組織單一。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接觸的多是各種傳感器的名稱和測量原理,看不到實物,對傳感器缺乏感性認識, 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一學期下來學生都不知道傳感器到底是樣子。

  在學院教學改革的推動下,傳感器應用課程也進行了課程改革,主要對以下方面進行了課程改革:一是教學模式的改革。為貫徹行動導向的教學原則,切實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課程內容和學情特點,采用了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推行了“邊教邊學,邊學邊做,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教學方法,通過理論與實踐一體化來組織教學內容、安排教學。二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針對本門課程實踐性強、教學內容多、信息量大的特點,采用任務驅動、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利用實訓室、多媒體教室的教學資源,充分體現了 “理實一體化”教學、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方式。三是教材建設。本課程組老師切實到周邊企業調研,提煉典型工作任務,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確定教學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將教學內容項目化,最終采用模塊化與項目化相結合的編排方式編寫了教材。模塊化主要以被測量物理量來劃分,每個模塊包括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都以一個具體傳感器應用裝置的制作為載體,有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完成,明確了學生的學習目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最終達到并具備應用傳感器的能力。另外本教材還引入了新型傳感器,例如智能傳感器、機器人傳感器和仿生傳感器,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利于學生繼續學習。四是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課程一改以往的“一張試卷定成績”的考核方法,采取過程考核為主的考核方式,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將整門課程考核分為兩大部分: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過程考核細又分為以下幾項:考勤占總評成績的24%,小測、提問、討論、作業等占36%;最后期末考核占總評成績的40%,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平時松散、期末突擊”的問題,營造了全程都比較緊張的教學過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傳感器應用課程改革,形成了“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的課程教學模式,構建了項目化課程體系。在近幾年的教學上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學生還停留在高中填鴨式學習的學習習慣上,不能很快適應“邊做邊學”的學習方式;個別學生的自我意識太強、團隊協作意識較差,使得課程小組不能完成學習任務;年輕教師多畢業于普通本科院校,一直接受的是“知識文化”教育,沒有完全融入到高職“技術文化”教育中,在教學過程中不自主的就將知識講的理論化、系統化,違背了高職教育中對顯性知識要采取“必需、夠用”的原則;實訓室的設備較陳舊、元器件損壞較多,導致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受到影響,不能很好的開展“理實一體”的教學。

  考慮到以上因素,在以后傳感器應用教學改革的推進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充分了解學生。通過課前聊天、課上討論和作業完成情況等方式,盡可能多的了解學生,包括他的理解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計算能力、表達能力、同學之間的交際能力等。二是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方式。在對學生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其特點進行分組,使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團結協作,完成學習任務。三是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高職院校所培養的是應用型高級技能人才,能獨立處理工藝技術中的“疑難雜癥”,能手腦并用,有較高心智,能消化先進技術,改進落后技術,要培養出這樣的人才,教師的技能必須過硬,但是對于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年輕教師,“動手”、“技術”又是他們的短板,因此必須加強對年輕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四是加強教學資源建設。要及時更新實訓室的實驗設備、豐富實驗器材,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提供充足的硬件資源。

  4 結語

  目前,我院的傳感器應用課程改革已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文化水平和整體素質,需要繼續推行課改的成果。只有不斷地分析學生的特點、探究更加適合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方式,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傳感器的應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傳感器的應用實驗教案06-23

比的應用教學與反思05-06

比的應用的教學反思05-06

比的教學應用反思06-09

《比例的應用》教學反思06-19

《比例的應用》的教學反思06-09

《比的應用》課程教學反思06-05

《比的應用》教學片段及反思08-13

數學《向量的應用》教學反思08-13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偷偷做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日本三级网站网址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爽aⅤ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一本久久a久久免精不卡品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