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農作物教學反思

農作物教學反思

時間:2024-03-20 12:38:31

農作物教學反思

農作物教學反思

農作物教學反思

  農作物教學反思

  根據《課程標準》,確定本課教學重點是南北方原始農耕文化的成因及特點。本課教學難點是房屋建筑特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通過預習導學模式教學,我有如下反思:

  一:本課教學優點以及我的收獲:

  1:本節課注重于分析、比較,側重于兩方面的內容,河姆渡居民和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作比較,使學生認識到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產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種植業的產生,房屋的建造,原始手工業的開始等。

  2: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作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南北方原始農耕生活的異同點,進而認識到我國原始農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發展,共同構成了遠古中華農業文明的基礎。這節課設計問題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對于河姆渡、半坡遺址的農耕生活,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幾幅勞動工具、農作物、陶器的圖片,看圖學史,讓學生自己去挖掘這些文物中蘊藏的歷史信息,還原農耕生活的原貌; 對于房屋特點及其生活環境的關系,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兩個遺址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對于這一點,并不采用直接講述的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觀察氣象資料圖片,自己得出結論;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如何居住得舒適,學生發揮想象后,再揭曉答案,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房屋特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4:本節課我始終貫徹教學設計的思路,圍繞設定的三位目標進行教學。采取“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充分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力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創造性。

  5:這節課設計問題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預習和觀察圖片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觀察、總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學缺點以及本課不足:

  1:本節課是新生剛接觸的第二節歷史課,我沒有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字和圖片進行教學及引導學生學習,沒有能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模樣時不夠到位,所以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夠,這是今后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

  2:在歷史教學中,尤其是古代史的學習中,要多給學生展示歷史實物,讓學生直觀感受,從而記憶深刻。:

  3:教學中教師在其中起到了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注重教會學生思維方法,給學生搭梯子,讓學生自己順著梯子向上爬,達到需要的高度和目標。而不是老師強制地將學生生拉硬拽到這樣的高度。這個方面我還做的不夠,以后應當改進。

  4:在本課教學中應當加強重難點的突破,從而讓學生加強記憶,了解主次。這個方面在教學重還做的不夠好,預習重也沒有注重,以后應該改進。

  農作物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順利地達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知道我國地域遼闊,發展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農產品的品種和數量都十分豐富。了解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的特點,農業生產的周期長,在農業生產中要遵遁“不違反時”的規律;了解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的特點,不同的地區適宜種植農作物有一定的規律,知道“橘生準南則為橘”的道理。同時幫助學生形成尊重農業勞動,為我們祖先認識自然規律的偉大創造而自豪的態度。課后,我進行了反思,反觀這次的小組合作學習,本課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有以下三點:

  1、充實教學內容

  品德課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系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課堂上,我決定采用小組教學法。課前,讓學生分成“春、夏、秋、冬”不同的學習小組對農作物季節性的生長進行研究,指導學生通過上網、調查等收集有關資料,通過課件欣賞各季節的變化,結合觀察教科書中的七幅圖畫,讓學生討論在農村一年之中春種夏管秋收冬閑的過程。并且請學生根據自己在課余時間對父母和長輩的調查,談一談本地區主要農作物從種植到收獲的季節和時間。

  2、精心設計小組的學習任務。

  因為把具有探究性、趣味性、熱點性的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載體,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促進合作學習。所以我給每一個小組布置的任務是收集有關資料,結合生活中的體會,談談四季里溫度和天氣有什么特點。向父母和長輩調查,談一談本地區主要農作物從種植到收獲的季節和時間。這些問題恰恰是孩子們最喜歡,最感興趣的,因此,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每個孩子都全情投入,滿懷熱情地參與到小組學習中。

  3、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

  整節課,我將自主展示、討論交流、直觀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深理解,充分遵循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采取了聽一聽、看一看、猜一猜、找一找、議一議、說一說、演一演、評一評、答一答、唱一唱等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在大量的體驗活動中掌握知識并形成能力。并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動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尊重農業勞動,為我們祖先認識自然規律的偉大創造而自豪的態度。

  《從種植到收獲》一課的教學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教師,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必須關注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種“互動”,并不是極個別學生的“互動”,而是要提供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全體學生能在小組內進行有效的、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讓他們能通過小組學習,把課前的學習經驗遷移至課內,形成新知,讓學生之間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小組內交互傳遞,內化升華,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走過場。

【農作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長城教學反思05-29

《搭石教學反思》的教學反思05-06

教學反思《解方程教學反思》05-06

教學反思《灰雀教學反思》05-06

對英語教學的反思教學反思08-15

教學反思的反思成分04-29

比的教學反思07-16

精編教學反思:《老王》教學反思06-10

反思性教學需要勤于調整反思的化學教學反思09-05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本午夜免a费看大片中文4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理论片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