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湖》教學思反思
《游沙湖》教學思反思
古文教學應該以積累文言知識為主線,落實字詞,而我教的兩個班都是平行班,基礎知識不太扎實,因此,在第一個教學班上本文時我是這樣上的: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接著串講全文,在這個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積累相、穎、絕、異等詞的含義,以及文中重要文言現象。
最后讓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和思想。希望通過我細致的講解,學生能收獲更多,一堂課看上去井然有序的完成了,但,課后小測驗時,卻發現結果十分不理想。我很困惑,這些內容我都講到了,為什么他們還是不會做呢?其實,我的學生只是根據我的預設來學習所謂的重點、難點。而對學生實實在在的重點、難點,我卻忽視了。作為語文教學,一堂課無外乎教學講練四個環節,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我們明白了教是主導,學是主體,可臨到教學時,又時常忘記,練少講多,學生已經懂了的,我可能反復在強調,而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我又放過了。結果是“練不夠講不到位”。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在第二個教學班上課前,對教學設計做了改進。讓學生參與進來。老師的問題除了預設外,更多的是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映靈活處理。
在這堂課中,我盡力做好一個主持人的角色,以一個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問,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老師的講控制在20分鐘以內,起初我有些擔心,害怕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不了什么問題,結果卻令我大吃一驚。同學們在正音朗讀環節,提出的“相”字的讀音,在解析文本環節,提出的“因”字的理解,以及提出的“山下蘭芽短浸溪”是不是倒裝句的問題,不僅涵蓋了我要講解的知識,還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提出了新的教學問題。一堂課下來,學生真正有了收獲。這堂課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如果非要說特點的話,那就是:老師不是教給學生要教的,而是教給學生想學的! 另外,在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教學中,板書是十分重要的。它應該是作者思路,教師思路和學生學習思路的統一。
因此,本堂課的板書,盡量采用學生的歸納,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游沙湖》教學思反思】相關文章:
思品課《權利與義務》的教學反思02-02
《與朱元思書》的教學反思(通用11篇)10-18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