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落的雪原》精品教案
《奔落的雪原》精品教案
課題:奔落的雪原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游記。作者敘寫了在美國游覽尼亞加拉大瀑布的經過以及由此引發的感悟。
學習目標 :
① 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從多角度描寫同一景物,把景物寫得豐富生動。積累詞匯。
②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運用想象來進行比喻,寫出獨特的感受。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擴大學生視野,引導學生欣賞異國他鄉別樣的大自然奇觀,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
把握從多角度描寫同一景物,把景物寫得豐富生動。學習運用想象來進行比喻,寫出獨特的感受。
學情分析:
本文的語言比較典雅,運用的動詞形容詞很豐富,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可以讓學生充分預習,先熟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① 布置預習:反復讀課文,讀熟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② 可從網上查閱尼亞加拉瀑布的資料,準備交流。
教師
①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②把課后練習融于教學的過程中。
③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組織學生觀看影象資料《尼亞加拉瀑布風光》。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默讀課文,查字典、詞典解決疑難字詞。
請學生把自己查到的字詞寫到黑板上;“讀一讀,寫一寫”學生讀,教師正音。
2、題目“奔落的雪原” 具體指什么?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聽錄音范讀,自己練讀,小組推薦朗讀好的,師生共同評議。
2、分小組共同探討問題:
(1)作者觀賞尼亞加拉大瀑布歷時2天,請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作者寫了哪幾個瀑布?分別從哪些角度寫的?用了什么手法?意在表現瀑布的什么特點?
(3)作者為什么把尼亞加拉大瀑布比作奔落的雪原?請說說這樣比喻的好處。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總結概括。
師小結:作者寫作思路主要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瀑布旁————深谷中的船上—————憑欄倚望—————山羊島。作者將瀑布比作“奔落的雪原”,這種寫法既生動形象,又給人“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激昂之感。同時,使我們深刻地感悟到生命的精彩與壯麗,令人耳目一新。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鑒賞創新。
問題組:
1、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特別好,你特別喜歡?請讀出來,并說明理由。
2、反復朗讀自己欣賞的佳句。
五、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學生小組討論: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獨特感受?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請說出來。
六、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1、朗讀課文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把自己喜歡的抄在讀書筆記上。
2、怎樣才能寫好寫景抒情的文章?學生討論發言,并小結寫作借鑒的經驗。
七、課堂總結。學生自己說出學習本課有哪些收獲。
八、布置作業。研討與練習第三題,借鑒本文寫法,寫一個描寫水的文章片段。
【《奔落的雪原》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奔落的雪原》教案03-19
二年級孩子老是丟三落四怎么辦03-20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