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優秀教案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優秀教案
【學習目標】
1.推敲文中詞義,積累重點文言實詞。
2.初步掌握舉例論證、比喻論證、正反論證的方法。
3.感受作者對讀書的真知灼見,并且能夠指導自己的學習。
【重點難點】
1.重點:明確作者主張的讀書方法;感受作者對讀書的真知灼見。
2.難點:初步掌握舉例論證、比喻論證、正反論證的方法。
【課文提示】
1.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書法家、文學家,其書畫造詣列“揚州八怪”之一。
2.本文是一封家信,也是一篇出色的駁論文。作為家信,作者不僅對堂弟循循教導、切切關愛,還有獨特的主張;作為駁論文,要思路清晰,破中有立、立中有破。
【正音正字】
阿房宮ēpáng 睢suī 迄qì 輒 zhé 鉅鹿jù
垓下 gāi 鈍dùn 貯zhù 齷齪wcu
【詞語積累】
過目成誦 應接不暇 韋編三絕 微言精義 生知安行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
2.本文講了一個什么問題?
作者反對“過目成誦”的說法,他認為“過目成誦”是無濟于事的。
3.圍繞上述問題,作者從哪些方面揭示其弊病的?
圍繞“過目成誦”,作者從兩方面揭示其弊病:
①“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過目成誦”的人是不會有成就的。
②“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過目成誦”的人是“沒分曉的鈍漢”。
4.針對上述問題,作者的主張是什么?
針對“過目成誦”的弊病作者主張:①深入探究“微言精義”。②“反覆誦觀”精彩內容。
5.本文的結構有什么特點?
全文三段,先簡明扼要地提出一個總的觀點,然后分別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6.全文用了哪些論據?
全文使用的論據有:孔子韋編三絕、東坡夜讀《阿房宮賦》、虞世南等平生無佳文、《史記》、小說家言。
7. 上述論據分別論證什么論點?
孔子韋編三絕、東坡夜讀《阿房宮賦》兩例從正面論證第一個分論點“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闡明深入探究“微言精義”而取得巨大成就。
虞世南等平生無佳文的例子,從反面論證第一個分論點,證明“過目成誦”不會有成就。
《史記》的例子,從正面論證“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指出“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闡明“反覆誦觀”精彩內容的必要性。
“小說家言”則從反面論證第二個分論點,證明不分優劣,“其齷齪亦耐不得!”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透鏡》教案(精選13篇)02-21
關于學中玩樂中學的教案03-19
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教案03-20
雨花石的優秀教案09-14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案(通用10篇)10-27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落日》優秀教案(精選8篇)10-03
除去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優秀教學設計03-03
課文《通分》的優秀教案(精選10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