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的萬能教案
周處的萬能教案
《周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的翻譯,熟讀課文并能夠翻譯全文
2、掌握通過側面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3、理解課文融說理于敘事之中的巧妙
4、感受周處復雜而劇烈的內心活動,明白有錯誤貴在能下決心改正的道理。
教學重點:
掌握文言實詞,翻譯全文;
掌握通過側面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融說理于敘事之中的巧妙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歷史上的周處
文韜:周處著有《默語》三十篇及《風土記》,也曾撰集吳國歷史《吳書》。
《風土記》是記述地方風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陽等等習俗,所依據的便是這一部《風土記》。
武略:孤軍奮戰,壯烈犧牲:(周處)自旦及暮,斬首萬計。弦絕矢盡,播、系不救。左右勸退,處按劍曰:「此是吾效節授命之日,何退之為!且古者良將受命,鑿兇門以出,蓋有進無退也。今諸軍負信,勢必不振。我為大臣,以身徇國,不亦可乎!」遂力戰而沒。
2、周處年少的時候其實是一個惡少,他到底惡到什么程度呢?他又是如何改頭換面重新做人的呢?答案就在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周處》中。
二、初讀課文,把握層次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個別朗讀
2、參考課下注釋,根據你對故事的理解自讀課文,要求:通過語速、語氣的變化表現故事情節發展。 個別朗讀
3、齊讀課文,思考:文章可以分為哪兩個層次?
三、圍觀惡少
1、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現周處怎樣的人物形象?文中是用哪一個詞加以概括的?
“兇強俠氣”
2、“兇強俠氣”這個詞包含哪幾層意思?
兇——兇暴鄉人更相慶
強——強悍
俠氣——任性使氣,這里有“好爭斗”的意思
3、文中作者如何體現出周處的“兇”“強”“俠氣”?
兇——為鄉里所患暴犯百姓三橫
強——尤懼殺虎斬蛟或浮或沉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
俠氣——或說處……即有求于己則義不容辭
4、“兇”“強”“為鄉里人所患”我們可以理解,但“俠氣”這個詞在我們日常的理解中多少有點見義勇為的意思,為什么也會“為鄉里所患”呢?你怎么理解?
引導學生意識到:“講義氣”的前題是“辨是非”
四、內心的震撼
1、周處的人生在什么時刻發生了轉變?發生轉變的原因是什么?
2、周處當時心理活動會是怎樣的?——為周處寫一段50字的內心獨白
內心獨白的要求:
有承前——對過去的反思和悔恨
有啟后——對未來的思考和決心
(不要誤將他人的懼怕當作尊敬,應當思考如何獲得真正的尊敬)
五、虛構的陸云
1、周處想要改變自己后,他做了什么事情?
入吳尋二陸
2、既然已經想好要改變自己了,周處為什么還要千里迢迢“入吳尋二陸”呢?(引導學生從“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入手思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周處內心受到的刺激很大,要徹底改變自己需要很大的決心和信心,所以周處想要從賢人處獲得方法和信心
3、陸云是從哪些方面來開導周處的?
學習再遲也不晚——明道理
前途尚有希望——析現狀
立志必定成功——鼓信心
4、對比周處(238-299)和陸云(262-303)的年紀,你發現什么問題了嗎?
周處年少時候,陸云還沒有出生,這個故事有虛構的成分
3、這個故事中虛構出陸云這個人物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品讀陸云對周處說的話,對比之前學過的前秦寓言故事)
故事的道理不再通過作者之口說出,而是借文中人物之口說出,說理不再是獨立于故事之外的,而是融入故事之中的。從而使故事渾然一體,更加自然——是寫作手法的進步
六、復習鞏固
1、通過這則故事,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2、完成課本后的練習
【周處的萬能教案】相關文章:
安全生產月的萬能總結03-20
學生處團委工作總結03-20
最新的環衛處工作總結03-19
初中教導處的工作計劃范文03-19
公園管理處半年工作總結03-20
教導處德育工作計劃范文03-20
小學教導處工作總結報告02-19
中職學校總務處工作計劃范文02-06
學生會秘書處述職報告范文03-19
大學資產管理處工作計劃范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