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的教案范文
《日出》的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握、學習作者抓住色彩、形狀的變化進行景物描寫的寫作手法。
3、理解本文的象征意義和作者通過細致觀察日出景象的描繪所表達的獨特感受和看法。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從中學習層層烘托、步歩蓄勢的手法來突出高空日出的奇景。
教學難點:
學習《日出》的象征意義。
預(yù)習環(huán)節(jié)
預(yù)習內(nèi)容及方法指導
1、簡單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2、自讀課文,標出自己認為難讀難懂的字詞句,理解重點字詞的意義,小組內(nèi)部交流、互助。本課生字詞較多,重點字詞如下:
精辟(pì) 熾熱(chì) 晨曦(xī) 窒息(zhì)
天穹(qióng) 衣襟(jīn) 俯瞰(kàn) 無羈(jī)
矗立(chù) 迸射(bèng) 酣睡(hān) 黛色(dài)
3、再讀課文,標出帶有表現(xiàn)事物色彩的句子,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總結(jié)文中用到的修辭手法,理解各種修辭在文章里的作用。
認識這些修辭手法并不困難,重點是讓學生理解這些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體會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夠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理解,交流認識,完善自己的闡述內(nèi)容。
4、在自我理解、交流認識的基礎(chǔ)上,要求學生熟讀課文,盡可能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目標和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又能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和主題的理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要安排小組內(nèi)部加強對朗讀能力較差的同學的幫助和鼓勵,在小組之間展開競賽,盡快讓學生熟讀成誦。
5、布置學生在課下搜集有關(guān)資料,了解更多有關(guān)文學常識,開拓視野。
展示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1、檢查對本文重點字詞和重要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
字詞:熾( )熱 晨xī( ) zhì( )息
俯kàn( ) 無jī( ) 酣( )睡
造句:用上四個表現(xiàn)事物色彩的詞語寫一段話,描寫秋天的景色。
古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作家:徐霞客 海涅 屠格涅夫
2、朗讀文中描寫日出景觀的重點句子,賞析這些句子的作用和特點,小組總結(jié)內(nèi)容進行班內(nèi)交流,比較學習。
海涅: 俯視 冬季 那緋紅的 只有山尖分明出 云霧繚繞
屠格涅夫 平視 秋季 那種暗紫色 露了露面…… 柔和明麗
劉白羽 平視 冬季 日出前:上空游動……暗紅色長帶
日出時:紅帶在……閃著金光。
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雄偉瑰麗
3、小組檢查背誦情況,選送一人在班內(nèi)進行小型朗誦比賽。
4、布置學生觀察日出,獨立寫一篇400字左右的散文。
反饋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1、小組討論、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在作者眼中,是日落美還是日出美?
作者是喜歡看日落,還是喜歡看日出?為什么?
海涅、屠格涅夫描寫的日出和本文描寫的日出有什么不同?作者為什么要引用他們的文章段落?
作者在寫自己看到日出前,寫了兩次未能如愿的看日出,有什么作用?
作者主要從哪兩個角度(色彩、動態(tài))描寫日出?標出相關(guān)詞語。
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指出具體句子。
2、思考:“日出”在本文中有什么象征意義?你怎樣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
3、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描寫日出、日落的著名詩句,體會兩種景觀在詩文中的不同表達作用。
4、談?wù)剬W習本文后的收獲。
泰山日出
徐志摩
一、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整體感知課文。
2、精研課文,體會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詞采的華燦以及作者詩化靈動的文辭。
3、 理解、體驗作者于字里行間浸透的一種給人以新的、生機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文章的精彩詞句,比較劉白羽的《泰山日出》。
2、難點:文章所浸透的詩化的靈動的美。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
日出的景觀是壯美的,許多人會贊美它,描繪它,形容它,可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卻不知道該怎樣下筆,心頭一片茫然。徐志摩的這篇散文只選取泰山日出的一個短暫場面,卻在它的妙筆生花下,整個日出景象被描繪得絢爛多彩,變幻無窮,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2、課前預(yù)習(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3、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
飽飫(yù) 無饜(yàn ) 醒豁(hu) 厚毳(cuì) 霧靄(ǎi) 溟濛(míng) 颯颯(sà) 祈禱(qídǎo) 層累(lěi) 蜿蜒(wānyán) 馳騁(chíchěng) 濤瀾(lán)四隅(yú) 浮礁(jiāo) 海句力士(gōu) 無垠(yín)橫亙(gèn) 消翳(yì)
4、作者簡介:
徐志摩 (1897~1931)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
5、 釋題:
本文選自《巴黎的鱗爪》。
作為東方文學的泰斗,泰戈爾不僅有“天竺圣人”之譽,還是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位世界性詩人。在他一九二四年來華訪問前夕,“泰戈爾熱”已來勢洶涌。徐志摩以“泰山日出”來隱喻泰戈爾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來華訪問,表達中國詩人對泰戈爾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個卓越的比喻。這是何等傾心的盼望、何等熱烈的迎候,何等輝煌的蒞臨!詩人以他才華橫溢的想象和語言,描繪了一幅令人難忘的迎日圖。
6、 再次品讀課文,學生齊讀。
7、 互動學習:
互動1:同樣是描寫日出,試比較劉白羽與徐志摩所描寫旭日初升那一刻的句子,指出兩人所描寫的最生動之處。
明確:劉白羽:見課本第4頁。
好處1:太陽本來是有固定形狀的,劉卻以液態(tài)(沸騰)來形容,顯得特別新穎,劉白羽式的創(chuàng)造。
好處2:劉白羽選擇了一系列富于動感和力度的動詞來表現(xiàn)日出的強大力量(矗起、閃、拋濺、上沖、迸射、沖破、飛躍等)動感力度較強的詞表現(xiàn)日出一剎那的巨大氣勢和力量,極其雄壯、瑰麗、真的是氣象萬千。
好處3:“光明的白晝由夜空中迸射出來的一剎那”,這里夾雜了作者獨特的感受,晨光與黑夜的交替是即將過去的世界與即將到來的世界的交替,這里作者聯(lián)想到的是新中國的瑰麗景象,同時雙關(guān)。
徐志摩:見課本第10頁。
好處:傳神地刻畫了對日出的企盼、渴望,對初升之時跳動狀的精微感受,似乎感受到作者在呼喚,在催促,在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在協(xié)助太陽完成這一偉大的誕生。
說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出屠格涅夫關(guān)于日出的精采描寫,比較三者之間的精妙所在。
屠格涅夫:見課本第2頁。
好處:此比喻句把對耀眼亮色(光線)的敏銳,精致的感受描寫了出來(色彩描繪的很精致);另外在情緒上將作者的主觀感受與客觀自然巧妙契合,光柱的跳躍,旭日初升的清麗,清晨的寧靜化作了“肅穆的歡悅”。傳神,精致。
互動2:認真品讀全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本文并沒有完全寫日出的景象,它其實是表現(xiàn)作者對光明的渴望,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哪些描寫表現(xiàn)了這種渴望?
明確:見課本第9第10頁 ①②③④⑤⑥
在文中光明是雙關(guān)語,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指社會的光明。光明(即東方)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特別是字里行間洋溢的熱烈情感,使人感到這一不僅僅是自然意義的光明。作者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并不消極頹廢,而是積極地呼喚迎接光明的到來。文章中如“光明”“復活”“海句力士”等等都是在表現(xiàn)“五四”精神。作者夸張的歡樂就是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歡呼和禮贊。文章中的悲喜交互,也表明光明來之不易,它經(jīng)歷了漫長黑夜的沉睡(痛苦、屈辱的等待)沖破了重重的障礙,也得以覺醒,這艱難的獲得讓作者悲喜交互。
互動3:本文作者除了對日出進行了精彩的描寫,還著重寫了日出前的云海,結(jié)合“閱讀練習探究”第二題,說說幾位作家對云海描寫的精妙之處。
明確:見課本第8、9、11頁
海涅:比作洪水泛濫的平原中露出的干的土壤。
姚鼐:比作數(shù)十立的樗蒲。
徐志摩:日出前:綿羊(溫順、恬靜)
日出后:獸形波瀾(靈動、活潑、生機無限)
互動4: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除了以情動人外,文章華麗的詞藻,優(yōu)美的語言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細品味文中節(jié)奏感強,意蘊豐富的句子。
明確:見課后題“詞語品味積累”。
文章語言:1)新穎的搭配(生動、傳神)
2)根據(jù)字義臨時造詞(新鮮、典雅)
互動5:比較劉白羽和徐志摩寫法的異同.
明確:劉白羽:把景象寫透了,才激動起來,慢慢誘導讀者激動,避免讀者跟不上趟而無動于衷(層層烘托、步步蓄勢,在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終于推出了雄偉無比的高空奇景)
徐志摩:很善于調(diào)動讀者情緒和作者同步發(fā)展,循序漸進。徐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情緒來得很快,很突然,引起讀者的驚異,以戲劇性的懸念,調(diào)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剛開始漫不經(jīng)心,懶洋洋,筆鋒一轉(zhuǎn)“果然”讀者的情緒還沒跟上“我不由得打聲狂叫”引起讀者的驚異的作者激動的景色,倒不一定一下子很驚人,很令人震撼,寫景抒情文章常用的手法,以作者的情感為主導。
劉白羽:1)描寫角度新
2)立意深遠
3)表現(xiàn)手法巧妙
徐志摩:詞藻華麗、立意新奇、色調(diào)絢爛、富有音樂性。
9、小結(jié)全文:
文章通過詩話的語言,神奇的想象,將個人的內(nèi)心靈思和對風景的體驗幻作祝禱的巨人,熱情的贊頌了他對東方文明的熱愛之情。
【《日出》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誰先看到日出教案(精選11篇)04-17
《日出》曹禺01-14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日出》課文精講09-26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jīng)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jīng)典教案設(shè)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