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現象渦流教案
自感現象渦流教案
第六節自感現象渦流
目標:
1、了解什么是自感現象、自感系數和渦流,知道影響自感系數大小的因素。
2、了解自感現象的利用和危害的防止。
3、初步了解日光燈、電磁爐等家用電器工作的自感原理。
4、利用對自感現象的想象培養想象能力,體驗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過程。
5、體會科技成果對生活的廣泛影響,培養對渦流現象的廣泛、神奇的應用產生興趣。
過程:
一、 學習新知識
1、電磁感應現象原理:E1==Δφ/Δt 提問
2、自感現象
演示1(圖36-2)-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的增加。
演示2(圖36-3)-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的減小。
自感作用:電路中的自感作用是阻礙電流變化。
3、電感器 線圈 演示講解
自感(系數):匝數越多,自感系數越大;加如鐵芯,自感系數增大。
作用:有阻礙交流的作用
實例:變壓器(即互感器)、日光燈電子鎮流器 個例分析
危害:城市無軌電車弓型拾電器電弧火花-燒蝕開關、危及行人。
4、渦流及其應用
現象: 阻尼擺演示-設問-探究-釋疑
概念及成因:空間磁通量變化,空間中的導體就會感應出電流,即渦流。
應用:
變壓器硅鋼片 設計原理: --- 解釋:為什么變壓器要有冷卻裝置?
電磁爐發熱原理:
金屬探測器:
危害:使得變壓器及電機鐵芯內感應渦流,發熱,影響絕緣性能乃至導致火災事故。
防止辦法:鐵芯分片組疊,并彼此絕緣。
二、 鞏固新知識
1、小結:自感-渦流-現象-規律-應用
2、閱課文:P78-81
3、練習:(課本)P81—1、2(講)、3(提示:自感系數因素)、4(啟發分析)、5(啟發講述)
4、作業:
后記:
1、電磁爐原理:
電磁爐是應用電磁感應原理對食品進行加熱的。電磁爐的爐面是耐熱陶瓷板,交變電流通過陶瓷板下方的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內的磁力線穿過鐵鍋、不銹鋼鍋等底部時,產生渦流,令鍋底迅速發熱,達到加熱食品的目的。
電磁爐加熱原理如圖所示,灶臺臺面是一塊高強度、耐沖擊的陶瓷平板(結晶玻璃),臺面下邊裝有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即勵磁線圈)、高頻電力轉換裝置及相應的控制系統,臺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飪鍋。
其工作過程如下:電流電壓經過整流器轉換為直流電,又經高頻電力轉換裝置使直流電變為超過音頻的高頻交流電,將高頻交流電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狀的感應加熱線圈上,由此產生高頻交變磁場。其磁力線穿透灶臺的陶瓷臺板而作用于金屬鍋。在烹飪鍋體內因電磁感應就有強大的渦流產生。渦流克服鍋體的內阻流動時完成電能向熱能的轉換,所產生的焦耳熱就是烹調的熱源。
概述
電磁灶是應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加熱工作的,是現代家庭烹飪食物的先進電子炊具。它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用來進行煮、炸、煎、蒸、炒等各種烹調操作。特點: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噪音小、省電節能、不污染環境、安全衛生,烹飪時加熱均勻、能較好地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和營養素,是實現廚房現代化不可缺少的新型電子炊具。電磁灶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左右。
電磁爐按感應線圈中的電流頻率分為低頻和高頻兩大類,相比較高頻電磁灶受熱效率高,比較省電。
按樣式分類,可以分以下三種。
臺式電磁爐:分為單頭和雙頭兩種,具有擺放方便、可移動性強等優點。因為價格低較受歡迎。
埋入式電磁爐:是將整個電磁爐放入櫥柜面內,然后在臺面上挖個洞,使灶面與櫥柜臺面成一個平面。業內專家認為這種安裝方法只求美觀,但不科學,很大一部分消費群體把電磁爐當做火鍋,埋入式炒菜并不方便。
嵌入式電磁爐:可適應不同鍋具的需要,不再對鍋具有特殊要求。
2、渦流現象離學生生活很近,要不失時機的利用本節課的教學讓他們有所了解。比如,他們用來給手機充電的充電器,在電源插孔出插的時間長了,要發熱,就有渦流起的作用。
3、渦流,渦流,就是旋渦一樣的電流。
【自感現象渦流教案】相關文章:
《晝夜交替現象》的教學反思10-19
有哪些現象證明女人發胖了03-20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