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教案
浮力的教案
目標1 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 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
3 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4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
重點理解浮力的產生的原因和物體的浮沉條件。
難點理解浮力的實質和會運用浮沉條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演示水槽、乒乓球、木塊、石塊、彈簧秤(各一個)、自制蠟塊、
學生石塊、彈簧秤、水槽、細線。
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
過程設計一.復習提問:1.力的測量工具是什么?2.二力平衡條件是什么?3.計算壓強公式?計算液體壓強公式?4.如圖容器中有水,
請說出A、B、C、D四處的壓強大小關系。
二.引入新課: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河里將會怎樣?但如果抱著救生圈就不會下沉。這些現象都與浮力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浮力的知識。
三.新課講授
1.研究什么是浮力
【演示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后放手。
【學生研究】: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據P176圖12-1實驗研究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測量方法: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G-F(稱量法)
2.討論物體沉浮的條件
如右圖:
F浮G(上浮) F浮=G(漂浮)
3.研究浮力產生的原因
【演示2】:如右圖1甲、乙
【分析】:如右圖2
教師啟發學生分析得出F浮=F向上-F向下;方向:豎直向上。
【演示3】:如右圖3:(反證浮力產生的原因)。
4.浸在空氣中的物體也受到空氣對
它的浮力。如氣球
四.小結;
五、練習P178 1、2、3、4、5。
六、作業:本節《同步練習》
實驗研究浸沒在液體的物體受到向上托的力(浮力)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
課題第二節 阿基米德原理執教
教學
目標1.知道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的目的、方法和結論。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1.會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計算有關浮力的簡單問題。
2.利用浮力的實質推導阿基米德原理。
重點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難點會運用此原理解答和計算有關浮力的問題。
教具演示溢水杯、彈簧秤、小桶、燒杯、細線、石塊。
學生
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一.復習上節課的重點知識點。
1.浮力是怎樣產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樣的?
2.如何用彈簧秤測出浮力,要求說出方法和實驗、結果。
3.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什么?物體浮在液面的條件的什么?
二.新課講授:
1.引入:以上節的稱量法F浮=G-F引入
2.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實驗:(P178圖12-6浸沒在水中石塊受到浮力)
。1)介紹實驗器材。 (2)觀察的現象。
(2)分析實驗: F浮=G-F=0.93牛-0.33牛=0.6牛
G排=G總-G桶=0.85牛-0.25牛=0.6牛
。3)實驗結論的歸納和分析: F浮= G排 —G排=液gV排
結論:
3.通過實驗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板書:F浮= G排=液gV排)
(1)理解原理的內容
(2)適用于液體和氣體。
(3)從F浮=液gV排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形狀,質量等無關。
(4)講清物體的體積V物與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的關系。
4.驗證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到的浮力跟它排開的水重有什么關系?
實驗P179圖12-7:結論:F浮= G木=G排
5.例題分析(介紹分析法:從問題→已知)
F浮= G排=液gV排
三.小結
四.練習:P181 1、2、3
五.布置作業:本節《同步練習》回答問題
計算出浮力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
課題第三節 浮力的有關計算執教
教學
目標1.掌握浮力計算的有關公式。
2.會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難點浮力的綜合計算。
教具演示彈簧秤、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儀
學生
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一.復習舊知識,為本課的教學內容服務: 1.密度:=m/V ;
2. 壓強:P=F/S ; 3.液體壓強:P=gh;; 4.重力:G=mg.
二.復習指導:
1. 用“稱量法”測出浮力,(用物體在空氣中時的示數(G)減去在液體中的示數(F),即可求出物體在該液體中所受浮力,并可進一步求出該物體的體積和密度。(公式:F浮=G-F)
例題:一個1牛頓的鉤碼,掛在彈簧秤上,當鉤碼浸在水中時彈簧秤的示數為 0.87牛頓,這個鉤碼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頓。
2. 用“壓力差法”計算出浮力:(即根據浮力?的原因:物體在液體中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浮力。)(公式:F浮=F上-F下)
例題:一個正方體邊長是0.1米,浸沒在水中的情況如圖,
則物體上表面受到的壓強是_____帕,受到的壓力是_____
牛;而物體下表面受到則物體受到的壓強是_____帕,受到
的壓力是____牛,則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3. 用“平衡法”計算浮力:(漂浮或懸浮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公式:F。紾物)
例題:一個實心物體漂浮在煤油上受到的浮力是9.8牛頓,那么把它放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 牛頓。
4.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P液gV排)
例題:一個物體的體積是0.001米3,若把它浸沒在水中,則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頓。
三.綜合練習(題略)
四.小結:計算浮力的四種方法。
五.課后思考題。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
課題第三節 浮力的利用、第四節 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執教
教學
目標1.知道利用浮力使物體下沉,懸浮或漂浮的原理。
2.知道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的浮沉原理。
重點利用浮力使物體下沉,懸浮或漂浮的原理
難點利用浮力使物體下沉,懸浮或漂浮的原理;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的浮沉原理
教具演示廢牙膏皮、水槽。
學生
主 要 教 學 過 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一.復習上節課的有關點。
1.阿基米德原理內容及表達式。
2.計算題(應用浮力的有關知識)。
二.出示目標(投影)
三.新課引入及講授。
1.引入:課本第一段。
2.介紹浮力應用史(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3.演示(圖12-11),說明物體的浮沉的原理,歸納。
4.輪船:
(1) 制造輪船的原理:把船做成空心,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增大浮力。
(2) 排水量的定義及理解:排水量是船排開水的質量(指出并不是重力)
(3) 分析:輪船從大海→河流的重力、浮力和排開水的體積的變化。
5.潛水艇:(1) 構造及浮沉的原理: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2) 分析:潛水艇上浮、懸浮和下沉的過程。
6.氣球和飛艇
(1) 原理:充入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的氣體。
(2) 改變氣球的體積(浮、沉)
(3)飛艇的介紹及使用。
7.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關系: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小。
。2)介紹機翼的升力
四.小結
五.練習P1841、2、3
【浮力的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