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除法的估算教案設計

除法的估算教案設計

時間:2024-10-22 00:06:36

除法的估算教案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除法的估算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除法的估算教案設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P16除法的估算。

  二、教學準備: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1、目標確定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近似數”“加減法估算”“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它與“加、減、乘法估算”又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都運用“四舍五入”(學生有所感悟)法取出近似數再計算,而除法的估算要根據除數來選擇被除數的近似數,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所以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緊緊抓住估算的本質輕松地算,合理地算。

  教學目標:

  ①經歷估算的過程,探索并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據具體情境合理估算。

  ②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估算的價值,培養初步的估算意識。

  ③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滲透品德教育。

  2、教學策略選擇

  設計意圖:

  估算教學的意圖簡而言之不外乎兩個方面:學會估算方法,培養估算意識。本課中,我創設了“走進校園”的情景串,讓學生圍繞校園里發生的人、事等問題展開有層次的討論,在估算方法得到拓展提高的過程中,實現估算意識的積累發展。

  教學策略:

  ①從已知中學。雖然除法的估算方法與已學的加、減乘法有些不同,但教學中,我沒有另立門戶,而把它放入估算大系統中,引導學生緊緊抓住估算的本質,探索、感悟除法估算的方法。

  ②在生活中學。創設體現需要估算的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體驗價值,感悟方法,提高能力。

  ③在思考、討論、反省中學。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組織討論,分析、反思、比較各種算法,使學生能為每個問題最適宜的解決。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了解起點,創設情景。

  1、揭示課題“估算”

  2、提問:對于估算,你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回答:“求出大概數”“要用四舍五入”“是近似的”......

  3、談話引入:這節課我們一起到校園里走走,看有什么需要用估算解決的問題。

  4、我校是個半寄宿制學校,有住校生289人,走讀生251人,請同學們估一估我們學校大概共有學生多少人?

  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學生匯報各種計算方法,教師課件顯示這些方法。

  5、呈現材料,提出問題。

  (圖片播放走讀生午餐的餐廳和學生公寓)251人分6排就餐,289人分住20個寢室,從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探索比較,歸納方法。

  1、探索解決“每排大約坐幾人?”(圍繞下列建議進行)

  建議:

  ①先安靜地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記下來。

  ②再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③選出組內最好的方法,準備匯報。

  2、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板書(預計):

  ①252≈300③252≈2506≈5

  300÷6=50250÷5=50

  每排大約坐50人。每排大約坐50人。

  ②252≈240④252≈250

  240÷6=40250÷6=41...4

  每排大約坐40人。

  [備選]如果學生提出260÷6等方法,要組織討論,以明確其與250÷6方法相同而不必板書。

  3、比較:以上幾種方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學生提出喜歡第一種,第二種都予以肯定

  [備選]若學生以最接近實際結果為由提出第四種方法最好,可以通過“你們覺得他的想法怎樣?”組織討論。

  4、:估算時不僅要好算,還要盡可能接近準確數。

  三、聯系實際,合理估算。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解決第二個問題;“每個寢室大約住幾人?”。

  2、學生匯報(預計有兩種方法):

  ①289≈300②289≈280

  300÷20=15280÷20=14

  每個寢室大約住15人。每個寢室大約住14人。

  3、引發思考:兩種估算的方法都合理,為什么結果有差別?

  :估算時有時會估大,有時會估小。

  4、(1)改題:規定每個寢室住20人,289人要安排幾個寢室?

  (2)組織討論:用280÷20=14估算為什么不可取?

  (3):生活中的問題有時估大更合理,有時也會出現估小更合理的情況,這就要求同學們解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地估算。

  三、鞏固知識,靈活應用。

  1、比一比,誰算得更快?

  ①4年12月31日全校師生去距離學校2750米的瑞安廣場冬游,同學們每分鐘步行90米,從學校出發后,約()分鐘到達。

  ②教師口述:在冬游現場,每個同學發到了這樣一張倡議書(課件顯示倡議書)他告訴大家我們的結對學校湖嶺鎮三小孩子們窘困的生活情況,估一估這張倡議書共有()個字。

  在學生提出“首先得知道每行多少字、有幾行”以后,出示“每行32字,23行”學生估算。

  ③在倡議書的倡議下,5年2月26日我校12個班共捐資11362元,平均每班大約捐資()元。

  2、比一比,誰算得更合理?

  信息①5年2月28日,政教處王老師帶了40張佰元幣準備給湖嶺鎮三小的孩子們買學習和生活用品,先買運動鞋,批發價每雙9元4角,買110雙要付出()張佰元幣。

  信息②2月29日,王老師把剩下的7533元分裝在11個紅包內,準備送給11個特別貧困的孩子,每個紅包最多放()張佰元幣。

  信息③2月30日,4位老師帶著學生代表70人前往湖嶺鎮三小。至少要租()輛面包車?(課件中面包車上寫有“限載20人”字樣。)

  [備選]如果出現每輛車多坐5人租3輛的答案,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教育。

  五、課堂,升華情感。

  學生代表看了同齡人艱苦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后,回來向全校同學號召:珍惜我們的幸福生活,勤儉節約,盡一切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課件出示)

  喚醒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即找準了建構本課知識所需的學習起點,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建立了一個根基。

  加法估算起到引入情景與復習的雙重作用。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發展解讀信息的能力和問題意識。

  對合作學習的指導,引領學生在交流中加強各種算法的比較,減少重復,溝通各算法之間的聯系,揭示出“方法背后的方法”,達到“聞一知百”的效果。

  既尊重學生的想法,又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從而學會“傾聽”、“比較”、“完善”“創造”。

  既鞏固方法,又引出新問題。這樣從同一學習材料中,提煉出兩個不同的需用估算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估算的廣泛應用,還有利于他們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一說法的理解。

  呈現學生經歷過的手拉手活動圖片,從中提煉出數學問題,這些需用估算解決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切身地體驗了估算的必要性和價值,而且現實背景中的具體情況更有利于學生對估算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結合情境進行品德教育,為學習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使課堂綻放異彩。

【除法的估算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3-19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3-19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減法性質、除法性質》教學設計02-23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 综合久久婷婷88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