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的教案

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的教案

時間:2024-10-25 02:21:06

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的教案

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的教案

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的教案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

  ○1“成長中的我”中的“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2“我與他人關系”中的“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履行自己的義務。”`

  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較強的獨立意識,在思想和行為上想擺脫受父母的約束,追求獨立自主,但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是時,還是希望得到父母、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思想和行為帶有偏激性。由于大多是獨生子女,家中父母比較溺愛,自立性較差,對自立的意義和理解比較模糊,因而必須幫助他們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強之人。

  單元內容分析

  本單元分為“走向自立人生”和“人生當自強”兩課。第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認識到什么是自立,自立的具體表現是什么,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真正明白人生需要自立。因此必須從現在做起,在父母、老師、同學的幫助下,自覺儲備自立的知識,鍛煉自立的能力,培養自立的精神,在社會中反復鍛煉、不斷實踐,逐步提高自立的能力。第二課主要是使學生明白什么是自強,分析了自強與成功的關系,鼓勵學生要自強不自棄,幫助學生掌握培養自強品質的方法。

  本單元的內容具有生活化、生動化等特點,主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探討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和自我探索,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實現學生的自我提升。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

  1、樹立自立的生活態度。

  2、在實踐中體驗自立的意義。

  3、培養學生正確的認識觀,明確在法治社會里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知識目標

  1、懂得自立的含義。

  2、了解自立的表現。

  3、知道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標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難點(祥見各課時)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立的含義、表現。

  難點:在實踐中培養自立的品質。

  教學過程(祥見各課時)

  第一課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課前準備

  教師:了解法律條文第三十四條、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的內容。

  學生:收集中外名人、英雄和模范人物小時侯自立人生故事介紹。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請一位同學敘說“燕子的故事”

  提問: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思考并回答問題,認識到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從學會吃飯、穿衣,到學會學習、工作,最終走向自立的人生。

  自立的含義

  活動一

  小品表演1、學生小品表演:李剛的一天

  2、通過小品表演和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得出“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學生邊觀看表演邊思考:你認為“李剛的一天”過得怎樣?有那些你認為做得較好,那些還不足?要是你會怎么做?

  自立生活的表現

  通過學生的發言和對材料的分析,引導學生歸納自立的具體表現(自己的日常生活、思想、學習、應承擔的責任等)1、學生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屬于自立

  2、閱讀教材底35頁(自立生活的表現),回答材料后的前三個問題。

  鏈接與拓展1、“草原探險夏令營:中日兩國孩子的不同表現”

  讓學生反觀自身,認識自立的重要性。

  自立的重要性

  活動二

  現身說法1、讓平時愛做家務的學生以具體的事例談談做家務的好處。

  2、教師在學生所談的基礎上總結自立的重要性平時愛做家務的學生以具體的事例談談做家務的好處。

  小結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溫室。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和溫室中,終究要離開家庭和學校的呵護,走進社會,經風雨、見世面,只有不斷的提高自立能力才能經受這一切。

  自立的必要性活動三:閱讀與思考1、向學生介紹憲法第三十四條、婚姻法第二十一條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加以講解和總結。從法律的角度讓學生認識自立的必要性。閱讀課本第36頁“大學生狀告母親”的材料討論:父母是否應當支付子女上大學的費用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活動四:

  自我評價讓學生看課本第38頁材料:自立所需的能力看書后說說自己需要加強那些自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本課小結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們不能從現在做起,就在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自覺地儲備自立的知識,鍛煉自立的能力,培養自立的精神,就難以在未來社會中自立。

  課后作業

  每個同學課后完成一個“我的自立計劃——”(見附錄3)

  附錄:1

  (一)燕子

  燕子是候鳥,它們每年春天都要到北方來,小燕子就在這個時候出生的。當燕子孵化出來,慢慢長出一點翅膀的時候,燕子媽媽就要教它如何人飛翔了。

  今天可和往常不一樣,往常總是燕子媽媽將小蟲叼到燕子窩里來喂,可是今天已經到晚上了,小燕子還沒有吃早餐。燕子媽媽嘴里叼著食,就在不遠處飛翔,小燕子餓壞了。媽媽怎么還不給寶寶喂食呀?

  “來吧,孩子,試著飛過來。”

  “媽媽,我不敢,我不會飛呀!離地太高了,萬一摔下來怎么辦呀?”

  燕子媽媽什么也沒有說,只是在空中盤旋著。過了一會兒,有個膽子大一點的小燕子先探探腦袋。

  “孩子,來吧!你能行,我也是這樣學會飛的。試著拍打翅膀,對,對了,就這樣,很好,你成功了!媽媽為你高興。”一只燕子飛出巢,它成功了。

  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小家伙也成功了。

  最后一個小家伙,膽子特小,不敢飛。

  “媽媽,我不敢飛。“

  “來吧,飛是遲早的事情毛窩們還要飛越高山、大海,不會飛,怎么行呢!你的哥哥,姐姐已經會飛了。學習它們,勇敢一點。“

  實在太餓了。小燕子只好一躍而起,朝媽媽的方向飛去。

  “哎喲!我掉到地上了。”小燕子趴在地上痛苦地說。

  “沒有摔傷,試著飛起來,再來一下,我這里有吃的。”燕子媽媽飛得底一些,鼓勵小燕子。

  燕子看著慈祥的媽媽,看著勇敢的哥哥、姐姐,拍打翅膀,試著飛了起來。

  “真好,你也成功了!”哥哥和姐姐高興地祝賀它。

  附錄:2

  “草原探險夏令營:中日兩國孩子的不同表現”

  1992年8月,中日兩國兒童在內蒙古舉辦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這些孩子的年齡都在11歲到16歲之間,但中日兩國的孩子在夏令營的表現截然不同:日本的孩子黑木堆界肚子疼,臉色蒼白,汗珠直流,但仍堅持前行;一位中國的女孩子剛走幾步就走不動了,見了醫生眼淚汪汪,她被送回大本營。途中,日本的孩子行囊滿滿的。中國的孩子的行囊只是裝樣子,都是空空的。到了宿營地,日本的孩子將香腸、黃瓜、柿子椒等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抄著手什么也不干的全是中國孩子。老師批評他們不勞而獲,他們木然無語。日本的孩子將用過的雜物,都用塑料袋裝起來,而中國的孩子,一邊走一邊丟。日本的孩子見到百靈鳥蛋,馬上用木棍圍起來,而中國的孩子卻不能這樣做。

  附錄:3

  我的自立計劃—____第_天,共_天

  今天是_年_月_日星期_

  本月的目標:

  今天值得記錄的:

  我的感悟:

  第二課時:

  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教學環節:

  小品導入:

  學生表演課前準備好的小品:小雅的一天

  學生看完后分析并思考問題:從身邊依賴的事例,談依賴的壞處。教師介紹依賴的事例、危害(見教材招聘會上的一幕和教參)后提問:培養獨立是不是都得象小雅再獨立生活?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依賴的危害并對依賴產生的問題進行講解,說明自己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不是依賴。

  活動一:今昔對比

  教師直接指出課本第39頁“中小學生對比”的事例:分析交錯上給出的三種說法,還可以補充其他的說法。

  小結:

  我們在社會中生活,需要相互幫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不是依賴。幼小的時候我們對父母、長輩有所“依賴”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立能力的增強,我們日益希望自己能象成年那樣管理自己的生活。

  活動二:看圖

  觀看課本第41頁“女學生由睡懶覺到自己起床上學”的四幅圖片,來分析女學生睡懶覺的原因,以及改正的原因;反思自己身上類似的現象。

  資料;“美國里根”小時候的故事(見附錄)

  小結

  自立的一個重要表現是獨立地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只要明確自己的主任,勇于承當自己的責任,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當然。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人是不能承當責任的,更無法自立。所以自主是自立的前提。

  活動三:行動

  過渡:當人們有了獨立自主的愿望,幾自主的意識后,又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主能力呢?

  從學生所搜索的世界各國青少年自立狀況總結自立的方法:立足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大膽的投身社會實踐并反復鍛煉。

  引導學生講述自己在自立方面的事例,增加感性認識。

  本節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本節課的體會和收獲。(只要能說出:依賴有危害;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要自立就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大膽實踐,反復鍛煉就可以。)

  作業布置

  《學習與評價》相關練習

  附錄:

  1920年,有個11歲的美國男孩子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125只生蛋的母雞。闖出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父親讓他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兒子為難的說:“我沒錢賠給人家。”父親說:“這12.5美元我借給你,一年后還給我。”從此,男孩子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掙足了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里根在會議這件事的時候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做責任。”

【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的教案】相關文章:

人生多彩的教案09-04

實現人生的價值的教案(通用10篇)11-27

《人生的境界》高中語文教案(通用6篇)11-17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热门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福利AV不卡在线 | 中文字幕第8页在线亚洲 | 日本a∨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