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圖形的折疊》教案設計

《圖形的折疊》教案設計

時間:2024-07-24 14:53:48

《圖形的折疊》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圖形的折疊》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形的折疊》教案設計

  一、教學內容

  圖形的折疊是圖形變換的一種,折疊型問題的立意新穎,變化巧妙,是近幾年中考中的熱點問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探究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體現的是教材中的軸對稱問題,在解決這類問題中,運用的知識點比較多,綜合性強,如軸對稱性、全等思想、相似思想、勾股定理等,是培養學生識圖能力,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在教學實踐中,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數學方法,在本節中,我力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折疊圖形的性質,提高學生觀察、歸納、整理數學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

  根據上述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設計以下目標:

  二、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掌握折疊圖形的性質,會利用其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進一步體會表在折疊,實為對稱.

  2、能力訓練目標:

  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證明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根據課程標準,在把握中考的基礎上,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利用折疊圖形是全等形的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會利用對稱點的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的性質解決問題.

  難點: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優化學生思維能力.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預設的目標,我從教法方面談一談。

  四、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和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為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著重采用講、練、測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講、練、測的有機結合,達到知識、技能、方法的全線突破。

  下面我談一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及設想。

  1、巧設情景,設疑引入

  從實際問題出發,向學生提出問題:你能一刀剪出一個五角星嗎?

  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填空,從而引導學生感受從實際操作中獲得知識的體驗,引出性質,這樣獲得的知識,不但保持的時間持久,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然后用“你知道這些性質有什么作用嗎?”設疑,引出性質的運用,分為:(1)求角的度數(2)求線段的長度(3)綜合運用三類。然后歸類探究,在每個探究類型之下,設置一個相對應的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例題,對該類型解題的切入點、方法和關鍵進行點撥,找規律,注重歸類講評和體驗感悟。

  2、運用性質,歸類探究

  歸類一:求角的度數

  1.如圖1,把一張長方形的紙片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折疊,EM、FM為折痕,折疊后的C點落在B′M或B′M的延長線上,那么∠EMF的度數是()

  A.85°B.90°C.95°D.100°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讀題,學會在讀題時就把題中所蘊含信息全部讀出來,并且標在圖上,或者寫在練習本上,根據問題對信息進行整合篩選,從而獲得答案。提醒學生養成這種分析問題的習慣,而且這種習慣要貫穿于以后所做的每一道題中,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引入

  師:教材在《四邊形》這一章《引言》里有這樣一句話:把一個長方形折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個長方形紙條,按動畫所示進行折疊處理。

  動畫演示:

  場景一:正方形折疊演示

  師: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圓規,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幾何性質—邊、角以及對角線之間的關系。請大家測量各邊的長度、各角的大小、對角線的長度以及對角線交點到各頂點的長度。

  [學生活動:各自測量。]

  鼓勵學生將測量結果與鄰近同學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

  講授新課

  找一兩個學生表述其結論,表述是要注意糾正其語言的規范性。

  動畫演示:

  場景二:正方形的性質

  師:這些性質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矩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三:矩形的性質

  師:同樣在這些性質里尋找屬于菱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菱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四:菱形的性質

  師:這說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質。

  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師:根據這些性質,我們能不能給正方形下一個定義?怎么樣給正方形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有同學做躍躍欲試狀。]

  師:請同學們回想矩形與菱形的定義,可以根據矩形與菱形的定義類似的給出正方形的定義。

  學生應能夠向出十種左右的定義方式,其余作相應鼓勵,把以下三種板書: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學生活動:討論這三個定義正確不正確?三個定義之間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這出教材中采用的是第三種定義方式。]

  師:根據定義,我們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們之間的關系梳理一下。

  隨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感悟和體會這類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利用折疊的性質求角的度數,當條件中有某些角的度數已知時,綜合題中的其他條件,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間的關系,從而求得未知角的度數。

  利用折疊的性質,除了可以求角的度數之外,還可以求線段的長度引出:

  歸類二:求線段的長

  這道題基礎性強,且有一定的綜合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對應的練習題的設置,在上題的基礎上綜合性又有所提升,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提升了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為綜合運用做好了知識和技能的準備。

  利用折疊圖形的性質不僅僅局限于求角的度數、求線段的長度,還可以解決綜合性更強的問題,如:

  歸類三:綜合運用

  典例解析:

  本題的圖形復雜,綜合性強,探究性強,解法多,象這樣的題學生往往不知從何處下手。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原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第一問,提醒學生從讀題入手,讀出題中蘊含的所有信息,并且把讀出來的信息標在圖上或者寫在練習本上,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篩選,確定解題方法。然后從要求證的結論入手,根據確定的解題方法,執果索因,順藤摸瓜,直到找到已知條件為止。通過寫出分析過程,整理解題思路,根據分析過程,寫出證明過程。整個解題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讀信息、定方法、找條件、理思路、寫解題過程五步。使學生有章可循,從而避免學生手足無措,無處下手的現象發生。

  這道題既能檢查學生對前兩道題的掌握情況,又能提升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為了滿足測評反饋的需求,又設置了限時檢測。

  3、限時檢測

  限時檢測立足于對本課時考點的強化訓練,以容易題、基礎題為主,注重知識的點面結合,注重重要題型與解題方法的落實,各種題型合理搭配,體現與例題及其變式題的對應關系,講練配套,具有極強的實效性,追求“題題清”、“節節清”,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優的結果。

  五、課堂小結

  采用這種形式的課堂知識性小結,可把課堂教學所傳授的知識盡快轉化為學生的素質,也是同伴經驗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并且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又可及時反饋信息,使問題得以及時解決。也為我課后反思提供第一手資料。

  六、板書設計:

  (一)折疊的性質:

  折疊圖形中折疊部分在折疊前后

  1對應角相等、對應線段相等

  2.對稱點的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二)運用:

  1、求角的度數

  2、求線段的長度

  3、綜合運用

【《圖形的折疊》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立體圖形》教案03-20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精選18篇)06-08

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反思03-20

圖形的變換課題教案(精選14篇)08-28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另类亚洲色区 | 亚洲一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