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無道誅暴秦教案
伐無道誅暴秦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現(xiàn),有關陳勝、吳廣起義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及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
2、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原因,培養(yǎng)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主備人李秀榮1.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________._________領導的農民軍繼續(xù)反秦斗爭
2.巨鹿之戰(zhàn):_________年,項羽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大敗秦軍.
3.___________年,秦朝統(tǒng)治者向__________投降,秦朝滅亡
4.___________年,_________建立漢朝,定都_________,歷史上稱為__________,劉邦就是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1)席卷六國的強大秦朝為什么只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這給我們什么啟示?(組內討論)
(2)秦朝滅亡之后,出現(xiàn)了“楚漢之爭”,即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戰(zhàn)爭。那么,楚漢之爭仍屬于農民戰(zhàn)爭嗎?楚漢之爭的結果如何?
(三)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內容涉及的成語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課本、成語詞典、課外讀物),看誰找到的最多。
四)系統(tǒng)總結
1、師生共同構建知識網絡,復述本節(jié)內容。
伐秦的暴政:(表現(xiàn))
無陳勝、吳廣領導(第一階段)
秦末農民戰(zhàn)爭項羽、劉邦領導(第二階段)
誅歷史意義:
秦西漢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
五)完成同步訓練
(六)預習12課
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等領導的戰(zhàn)爭性質的變化。上課
學習過程二次備課
一、課前準備
小組檢查預習案的完成情況,記錄分數(shù)。
教師收集學生的疑難問題,作為二次備課的依據(jù)。
二、導入新
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三、自學指導:
(一)自主學習
通過看課本71頁-74頁,完成以下問題。
(一)秦的暴政
1.表現(xiàn):(1)繁重的_______(2)沉重的_______(3)殘酷
2.秦始皇死后,他的兒子繼位,稱_______,與________一起狼狽為奸,政治黑暗.
(二)陳勝吳廣起義
1._________________年,陳勝吳廣在___________舉行起義.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
2起義軍在______建立政權,_________自立為王。由于秦軍強大,不到半年,起義軍被鎮(zhèn)壓下去。________.________相繼被殺害
3、陳勝領導農民起義的歷史意義:
。
4“壯士不死即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1)以上摘自哪部作品?_________
(2)是誰說的?____________
(3)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結果如何?
(三)農民起義推翻秦朝
【伐無道誅暴秦教案】相關文章:
鹽城市秦南小學年下冊第二學期二年級語文學業(yè)檢測卷及答案03-19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