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場強度教學反思
電場強度教學反思
教科書從電荷在電場中受力入手,引入了電場強度的概念,明確它是表示電場強弱的物理量。本節主要由“電場”“電場強度”“點電荷的電場電場強度的疊加”“電場線”“勻強電場”幾部分組成。下面我將從這幾個部分談談關于上完這節課后的一些反思。
首先,“場”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但由于“電場”看不見、摸不著,十分抽象,難于理解。因此,在課堂上我把靜電力與磁極間的磁力進行類比,因為學生在初中學習過磁場的概念,這樣處理比較充分地利用了學生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建立電場的概念會更加自然一些。
在講電場強度這一部分時,我將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設計分為了三部分:
(1)對電場強弱和方向的認識
研究電場的性質從靜電力入手。原因是,電場最明顯的特征是它對電場中的電荷有靜電力的作用。
(2)尋找描述電場性質的物理量
首先,讓學生明確試探電荷所受的靜電力(電場力)不能描述電場的強弱,或者說不能描述電場的性質。原因是,根據庫侖定律,不同的試探電荷在電場中同一點所受的電場力不同。
其次,要尋找的描述電場性質的物理量必須與試探電荷無關,這一物理量應該與場源電荷和距場源電荷的距離有關。
用比值定義物理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科學方法,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展示了比值的物理意義,引導學生體會這種方法的精辟和嚴謹。學生盡管已經接觸過密度、速度等用比值定義的物理量,但是對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他們常常從數學的角度去認識這個比例式。容易出現像“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之類的錯誤。因此,本節課充分引導學生認識這個比例式的物理意義,讓學生在多次接觸中逐步體驗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3)電場強度方法的規定
本節課,通過糾正如“試探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靜電力的方向就是該點的電場強度方向”的錯誤認識,幫助學生理解電場強度方向的規定。
而關于電場強度的疊加問題,做到了點到為止。
最后是“電場線”這一部分,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電場線的學習,讓學生感悟到了科學家是如何用虛擬的圖線來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的。
總的來說,本節課的教學達到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實現的。知道場與實物是物質存在的兩種不同形式。
2、體會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理解電場強度的定義式、單位、方向。
3、能推導點電荷的電場強度公式,并能進行有關計算。知道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并能應用這一原理進行簡單的計算。
4、知道電場線的定義和特點,會用電場線描述電場的大小和方向。
【電場強度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教學設計(通用5篇)05-08
電場公式總結06-08
磁感應強度的教案05-15
高中物理電場公式總結06-16
風電場秋季安全大檢查的總結10-22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