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響的玩具》教學反思
《會響的玩具》教學反思
《會響的玩具》是一節手工課,本課主要教學任務是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會響的簡易玩具。并通過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適當的裝飾,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及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課前我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幾個玩具,作為范作。像用花盆底座制作的瓢蟲手鼓;紙杯制作的紙偶娃娃;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油畫棒塑料盒制作的鱷魚;不銹鋼杯蓋制作的小鑼;掛畫鉤制作的風鈴。旨在用這些各式各樣的玩具拓寬他們的創作思路。
課一開始,我便敲響了兒子的小鼓,“咚咚咚”,小鼓為什么會響?從這個問題開始今天會響的玩具的探究與制作。通過總結我們得出很多玩具可以通過物體的撞擊發出聲音,撞擊的方式有很多,這時我便把事先準備的范作分發給每一個小組,讓他們玩一玩,聽一聽,我們得出了結論: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發出的聲音各不相同。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想做嗎?那我們來研究一下手中的玩具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老師用什么方法讓玩具響起來的?怎樣裝飾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分組探究。
讓學生為自己下一步的制作拓寬思路。分析完老師的范作,同學們肯定都想制作自己的玩具,我們又一起分析了自己手中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材料說一說自己的創意。環節進行到這里,接下來老師稍加囑咐,學生便開始制作了。讓我高興的是學生們沒有因為我的范作出示使自己的作品局限在范作上,他們的制作也各式各樣,有的用礦泉水瓶和小米制作了會響的沙漏,有的用鐵罐和鈴鐺制作了少數民族小女孩等。很多學生都作出了漂亮的會響的玩具。這是讓我感到高興的。
手工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部分學生動手能力的欠缺,有的動手能力差,有的懶得動手,有的合作意識差,在手工課中需要關注這些問題和這部分學生。
(2)我個人一直認為手工課是最能帶給學生快樂的課,因為課上不僅可以動腦,還可以動手,他們可以淋漓盡致的發揮。手工課要想帶給學生快樂,要想辦法讓學生真正的在玩中學,在玩中得到知識和技能,而不僅僅是上一堂流程順暢的課,所以最后我們師生一起讓手中的玩具響起來,跟著小鼓上的曲子打起節拍,學生們的臉上笑開了花,有的敲,有的打,有的搖,雖然那一瞬間教室的聲音有點大,也有點吵,但我想這樣的課學生們以后會更有興趣,更加期待。
。3)學生課前材料的準備十分重要,因為材料準備不充分即使創意再好也無法實現最終的創作。所以老師課前要充分調動學生準備材料的積極性,不僅材料要準備而且越豐富越好。我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帶領學生初步了解課堂內容,根據課內容的難易,采取讓學生自己分析、準備材料和老師強調兩種方式。
。4)本學期我著重研究的就是美術課上范作的有效使用,根據研究我認為范作可以帶給課堂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老師要精心準備并靈活運用范作。
【《會響的玩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泥玩具》教學反思(通用8篇)10-24
關于民間玩具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08-17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會搖的玩具教學設計范文06-08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