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果》教學課堂反思
《采松果》教學課堂反思
《采松果》一課是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加與減》中的第二課,主要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課堂開始,我創設了“小松鼠與松鼠媽媽采松果”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發現數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25+4”、“25-4”的算法,總結得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不進位不退位算式的算理。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做得較好的方面有:
1、 利用有趣生動的情景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讓學生說說圖中“25”“4”這兩個數的組成,即復習以前的知識,也為后面探討算理做了很好的鋪墊。
2、 在學習算理時,通過學生動手擺一擺小棒、撥一撥計數器,明白個位與個位相加減,相同數位相加減的算理。學生由形象的擺小棒、撥計數器到抽象的總結出算理,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并且這個過程很好的額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但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學生動口表達的機會不夠,在課堂上應該多讓學生動口表達算式的算理,才能啟到鞏固知識增強學生表達力的作用。還有我覺得這節課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教師語言不過兒童化。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今后我要更加關注學生,專研教材,多向優秀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采松果》教學課堂反思】相關文章:
《采菱》教學反思3篇01-30
關于《野菊》的課堂教學反思03-19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四季》的課堂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4
《爺爺和小樹》課堂教學反思(精選9篇)02-01
大學課堂教學設計精選02-27
《采山》的語文教案02-20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