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列車讀后感

時間:2021-06-10 17:42:2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歸途列車讀后感范文4篇

  【篇一:《歸途列車》讀后感】

歸途列車讀后感范文4篇

  張麗琴是一部叫做《歸途列車》的紀錄片中的四川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和普通的農村小女孩一樣長大了,但她的父母還在她一歲的時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帶大的。她和外公的關系很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經常一個人去給外公燒紙,并向外公傾吐自己的心思。張麗琴不喜歡父母,不僅父母從小就沒能陪她長大,而且老是逼她認真讀書。她可能也因為成績不是很好,因此對此感到厭煩,于是在她十七歲的那年,她決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樣去南方打工。因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個女孩一樣,她需要錢和漂亮的衣服。

  張麗琴到了離他父母不遠的一個做服裝加工的公司上班,此舉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媽媽都認為在南方這么辛苦的打工賺錢,都是為支持孩子們能夠專心上學,因為他們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從農村到城市這條路,就得好好讀書,在他們看來,讀書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們的孩子似乎并沒有認識到這點,仍然輟學來到這這個高速發展但污染極其嚴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張麗琴剛來到這里并不適應,長時間的重復勞作令她感到疲憊,飯菜也是難以下咽。她的爸爸來看她了,并轉達了她媽媽的問候。一家三口都在這個毫無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關愛著,他們以及和他們相似的農民工們辛勤的勞作著,此舉支撐了整個蓬勃發展的中國制造業,甚至為2008年的經濟大危機做出了脊梁般的貢獻。張麗琴也就是在這一年,她用自己賺的錢買了較流行的衣服,也燙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頭。在燙頭的時候,發廊里腦袋蓬炸的年輕“發型師”“真誠”的對她說,給她做的這個是洋人的發型,這句話應該能給張麗琴某種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邊拐角的小發廊時還像大多數剛做完發型的女孩般微笑著揮手致謝。

  2008年的年初,張麗琴一家三口決定一起回家過春節。這年一月份的大雪給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在內的20多個省(市、區)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特別是湖南等地的鐵路受阻而導致廣州的大批農民工滯留好幾天,期間所造成的混亂和惶恐不僅令在場的.人記憶深刻,也同樣使每個觀看這部記錄片的人受到刺痛。張麗琴親身經歷了這一切,我不知道這會對她造成一種什么樣的心理影響,但至少讓她見識了這些社會底層人命運卑微與坎坷。他們最終回到了那寧靜安逸但封閉的農村,一家人也終于在新春佳節團聚了。張麗琴的媽媽很開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績單,并為她弟弟能取得的較好成績而自豪,這似乎能給他們這個世代農耕的家庭帶來改變命運的希望。也就是在這個春節,出于叛逆期的張麗琴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的肢體沖突,并遭受了父親的第一次的毆打,這使她更加堅定了要自己闖蕩和賺錢的決心。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護的長發,只身來到了深圳,開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張麗琴剛開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賣啤酒,老板教育她說,顧客永遠是對的,對此她并沒有發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干著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在這一年,北京迎來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張麗琴和全國甚至包括全世界的華人一樣守在電視大屏幕前看著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開始。他們對祖國的強大和輝煌的事跡感到無比的自豪。他們含著熱淚,看著一枚枚金牌在中國健兒身上產生,并祝愿能獲得更多。張麗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時間,已經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對于燈紅酒綠和勁歌艷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邊的那些年輕的男女一樣,在鬼火般閃耀不定的燈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聲中,也扭起了在寂靜的農村永遠不會扭動的舞姿。……而離深圳不遠的另一個南方城市,張麗琴的父母為了家中的兒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親決定回家照顧兒子和家庭。張麗琴的母親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樸實農村婦女,她一方面擔心家中的孩子,期間給村中的神靈們燒心許愿希望她女兒張麗琴能變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終,他們還是把最重要的希望留給了孩子。

  這部紀錄片是年輕的導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獨立記錄長片,忠實記錄了外出打工農民工的艱苦生活,特別是每年的春節回家過年,那真是一場地獄之行的真實體驗。這部片子在國際上獲得了不少的大獎,特別是那清新而真實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這部片子是這次清華美院紀錄片展映的開幕影片,導演范立欣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片子,他想從一個長遠的發展角度看,試圖通過這種紀錄片來影響這些在校的并將來能成為社會主流的大學生們,希望他們關心一下這些底層的農民工們。

  【篇二:《歸途列車》讀后感】

  這部影片以一個農民工家庭為主線向我們展現了當代農民工的悲苦。從中我們也看到一個家庭的完整對于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首先,由于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婚姻關系和血緣關系,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著相互依存的親密關系。從片子中我們看出,女兒對父母是很想親近的,但由于自小分離,感情疏遠,雙方都無法相互理解。從中我們看到影響他們家庭關系的重要因素是家庭成員間的區位距離,家庭成員間的區位距離大,交往和溝通的頻率低、次數少。相互關系就較為疏遠。影片中的家庭就是如此,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回來一次,父母也覺得自己跟孩子沒有話說,孩子也不聽父母的話。相比之下,女兒覺得爺爺奶奶才是更親近的人,是爺爺奶奶陪伴他們長大。這是一個極大的悲哀,父母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的出發點外出打工,換來的卻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終女兒為了自由或是一種報復也離開學校、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盡管不適應,但她覺得自由就是她的幸福。

  影片中的夫妻關系較為良好,我注意到丈夫對妻子是很關愛的,比如幫妻子洗衣服,給他倒洗腳水等。我想如果妻子沒有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那么女兒與媽媽的關系不會這么糟,而夫妻關系倒是會出些問題,這也給我們以警示,農民工生活的進退兩難,以及在金錢與親人間的艱難選擇。

  從家庭功能角度來看,這個家庭首要功能肯定是家庭功能,父母為了給兒女更好的生活選擇外出打工,賺錢以給予他們好的學習條件,這又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的情感滿足功能,但很顯然,這個家庭沒有滿足最后這一功能,因為父母與子女的分離造成雙方缺乏溝通,很難理解彼此的心理。其次,這個家庭也在起著贍養老人的作用,這對夫妻屬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他們外出打工也是無奈之舉。我看到家里農田的收割全靠老人與孩子,的確覺得外出打工的代價太大了,讓孩子一個人處理這么多事情,不叛逆才怪,這也是留守兒童產生問題的根源。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家庭的精神生活和個人的心理狀況是令人關注的。家庭是給其成員提供情感安全,心里安定的港灣,但顯然,影片中的家庭沒有做到這一點,女兒外出打工投考的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這里我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我的一個親戚家在黑龍江,現如今在北京打工,小女兒從小隨父母搬家,他們在大連工作過3年,隨后轉戰北京,在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中,小女兒的學業很差,不得不也和父母一樣做打工妹,這樣的生活中,受傷最大的就是孩子,在還未成年的歲數,就去賺錢養家,是一種潛在的悲哀,或許短暫的自由與快樂讓人看不到痛苦在哪里,但在春運回家的人潮中,我們就會深刻體會到那樣一種北京離鄉的酸楚。

  我認為在賺錢的同時,也要顧及到孩子的成長問題,不能以為孩子打拼的名義,而忽視對孩子的關愛與教育。

  以上是我對《歸途列車》這部紀錄片的一些感悟。

  【篇三:《歸途列車》讀后感】

  外媒曾將中國的春運稱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人口大遷徙”。不明白中國究根結底是個化不開鄉土情結的國家的人同樣也不會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中國人選擇在這最繁忙的時節最擁擠的地點踏上這趟最艱難的路程,不過是來匆匆,卻要奮不顧身。《》這部紀錄片,并不昭顯解釋這個宏大主題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這鋪天蓋地的春運人潮中跟蹤一個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間他們在這場大遷徙中的悲歡離合與默然無語——前因后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開始的幾個鏡頭,就看得人無言以對。在廣州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廠里,兒童們在堆著廢舊布料的街邊玩耍,幾尺之外就是呼嘯而過的車流,他們的父輩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壯的力氣,為托起“madeinChina”的標記;機器轟鳴的制衣廠里,嬰兒們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紀,他們就已參與了這場宏大的經濟變革,父母都在低頭忙碌,沒時間想自己為什么要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時離。在城市戶口的父母們忙著請昂貴的月嬸,排著隊在親子班報名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起,與他們同城的另一些角落里,有許多和他們一樣平等的生命個體,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問題。

  【篇四:《歸途列車》讀后感】

  分幾次看完了這部電影。覺得中國的父母既偉大又悲哀!

  是中國農民生活的最真實寫照!

  看完,很感動。父母之心,兒女之行,每天都在我們的土地上演。沒有好與不好,幸與不幸,這是我們這個民族,或者說偉大的中國農民,曾經乃至目前或許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依然在堅守或不得不堅守的一種生活方式。

【歸途列車讀后感】相關文章:

《歸途列車》觀后感09-17

歸途列車觀后感02-25

《歸途列車》的觀后感04-22

歸途列車的觀后感04-22

《歸途列車》觀后感04-22

歸途列車觀后感范文04-22

電影歸途列車觀后感04-22

歸途列車影片觀后感01-20

紀錄片《歸途列車》觀后感04-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 婷婷六月激情六月色六月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亚洲美女天堂在线 |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香蕉尹人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