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相通之處的讀后感
人們常說“知音難覓”,其實你生活中遇到的人,甚至你大街上走路時看到的你,都是你的知音。但是要看你用的是哪一方面。比如一位屠夫對一位少爺說怎樣殺牲畜,你說千萬遍,那位少爺也不會聽懂。但如果對他說很有知識的話,他可能反而會感興趣。上面的這些道理是我在讀了《孔子知人善任》這篇故事后得出的結論。故事講了孔子的一匹馬跑后吃了一位農民的.莊稼,結果被那位生氣的農民扣押了。孔子就讓學生子貢去向農民要馬。
子貢對農民講了一堆大道理,什么“古人曰。”,什么“。書載”,還是沒有用。孔子知道后,立刻派了一個養馬的人去。養馬人告訴農民,他們又不相距幾千萬里,我們的馬吃莊稼也是難免的。農民覺得有道理,就把馬還給了孔子。看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圣經》中的一段話:人們最初說同樣的語言,后來人類聯合起來打算建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上帝就讓人們說不一樣的話。
但我還是有些不解;孔子既然知道有養馬人去說才有效,為什么要先讓子貢去說呢?后來我才明白,如果先讓養馬人去說,那子貢肯定不會服。只有子貢碰壁之后,養馬人的妙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孔子到底是圣人啊!
【人類的相通之處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2.快樂是相通的作文
3.友情相通作文
4.心意相通的近義詞
6.獨到之處成語
7.日記的神奇之處
8.生存之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