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匹馬》讀后感1600字
如果要拿一個詞來形容《送你一匹馬》這部書,我會選擇“清淡”二字。就像文火細煮的一鍋清湯,初嘗無味,但若淺嘗輒止,就也品不出平淡之后的回味悠長了。母親愛三毛,也常讀三毛的書給我聽,只是少有在意。爾后偶然有機會去讀這部書,《送你一匹馬》,也是適逢無趣,忽起興致罷了。當時只想著——不求領悟什么道理,打發時間也是極好的了。
于是乎,我踏上了這一段旅程,再不曾會回過頭。
夢里不知身是客
淡淡書香,悄然入夢。夢中的她,則是沉浸在讀來的喜悅中。三毛,始終是在追求著讀書的——不將讀過的書變成累贅,不把未讀的書視作追求,只是讀便好,享受目光在白紙黑字上徜徉,享受心靈在字里行間跳躍,其形不動,其神則早已飄出九霄之外了。這是多么美妙的而輕松的旅程!
她不愛那些枷鎖和約束,心意所至,便隨意抽書而讀,坐著,倚著,躺著,吃著喝著,不管是讀些什么,總歸是愉悅居多。年少的三毛,邁著輕快的步伐,在茫茫書海中覽遍諸如《古文觀止》《紅樓夢》《閱微草堂筆記》這樣的一系列中國古典名著、正史野史、小說劇本,卻也因此被退學,荒廢了學業。那個鮮紅的印章——“不悔”,重重壓在書頁上,那是屬于她的自由與不羈。三毛是愛馬的,愛的極深極重,愛那匹凌空飛躍的馬,愛那匹矯健嘶鳴的馬,愛那個馳騁在廣闊天地的浪子,那份驕傲與壯闊自生命深處噴薄而出,久久不散。三毛,你說愿意廢耕入夢——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我想,確是如此了。亦作莊公亦作蝶,夢中歡喜應常在。
真個“無悔”!
送你一匹馬
此章讀罷,卻不似過眼云煙,唯獨有幾絲模糊的悵然、感動、快意,縈繞于心間。這是三毛與瓊瑤間的故事。她們見面次數甚少,話語更少,卻有一種奇特的、牢不可破的友情維系著。
三毛丈夫不幸逝世,那是一段黑色的日子,她已然放棄了生命的念頭,就如一盞油燈雖尚完好,可火焰已滅,只剩一具軀殼罷了。七個小時,恍如三秋,兩人都已瀕臨崩潰,但瓊瑤終是將三毛挽回。從此,三毛的生命里,摻雜著瓊瑤的一部分。這般悲慟、壯烈之事,我不曾親身經歷,亦不曾耳聞或目睹,從中讀來的生命之決絕與重生之艱辛,自然就淡去許多,卻也心中壓抑許久。又到瓊瑤拍電影,透支著身體與性命,三毛百般相勸,最終擱置,內心才稍稍平復。三毛與瓊瑤,都是執著的,一人奔向遠方追尋自由,另一人套上重重枷鎖拷問自己,最終終有一人妥協,換來彼此相安。人生,不一定要裹挾著行李飛奔至終點才會圓滿,才能不去追悔莫及;也不一定要自由不羈,哼著小曲緩步前行才會快意。只是,生命的路途渺遠無際,不必那么累的,享受這一切吧,何須再計較那一分一毫?
生命路上,常有歌聲相伴。
野火燒不盡與不覺碧山暮,但聞萬壑松
三毛上山了。
上的并非是修道、參禪之山,而是教書育人的學山。丈夫荷西走后,三毛一時間不愿再被身邊的煩惱所糾纏,只想乘著她那匹馬,走自己的路。她的執著始終如一,這是次,她希望人們給她一次任性的'機會。
她去了學校。三毛教書是認真的,不喜浪費自己與學生的時間,也不愿空耗幾年光陰。于是她將“燈下的夜和生命,交付給批改到深夜的散文和報告”,又在白天煞費苦心地講,講得口干舌燥,講述“一場繁華鮮活的人世和美麗”。而她的學生,也很認真地聽著,思索著,很認真。
三毛和學生間的關系是難以捉摸的,亦師亦友亦母,不知哪個占得多一點。為師,將所學傾囊相授;為友,與學生共同學習、生活、進步,在無涯學海中“一面跑一面看風景一面吃東西說笑話”;為母,將于課堂內外的關懷和自肺腑的愛一并送給了這群學生,這所學校,這段人生。
我與三毛
初讀三毛,深深憎惡著她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淡然,只覺這是一種變相的冷漠與嘲諷,無情至極。愈讀愈深,才發覺這所有平靜淡然背后,是多少次不為人知的掙扎,是多少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她將那個多愁善感的自己掩埋、深藏,只是偶爾發泄和任性,而表露在外的,是那個平靜灑脫的自己。于是我開始理解,開始嘗試與三毛交談、溝通,去認識那個完整的她。不曾想,一次偶然邂逅,換來一段精彩人生。
好一個三毛!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1600字】相關文章:
送你一匹馬的讀后感07-02
《送你一匹馬》高中讀后感06-28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讀后感01-22
送你一匹馬歌詞08-22
送你一匹馬的歌詞10-16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精選8篇)04-07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4篇04-16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精選12篇)08-09
送你一匹馬讀后感(通用6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