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大城》讀后感范文
這本書徹底刷新了我對城市的認識。
一、關于城市發展的規律
一樣東西,用的人越多越有價值,比如安卓系統、 windos操作系統,城市也是一樣的道理,越大、人越多,越有價值。而小城市的前景不太看好,未來農村人口肯定會持續減少,三四線城市有可能衰落。
人口涌向大城市這是必然的規律。日本的人口總數是下降的,但是東京的人口卻呈上升趨勢。未來將有更多的人涌入大城市,中國本來可以引領這個潮流,發展超級特大城市,但是很可惜,政府想要東西部均衡發展,想要小城鎮多點開花,這種規劃可能并不符合城市發展的規律,估計是浪費資源,效果有限。
二、關于城市病:擁擠、污染、犯罪
人為地設定城市人口上限,比如某個城市,規劃15年后人口規模是3000萬,但是只用了10年,人口就已經突破了這一數字,那么,以前按照3000萬人口設計的公共設施就明顯落后,不能夠適應需要,這是導致城市病一個很重要的的原因,是城市規劃的失誤。
書中還使用了大量的數據,證明了人口的集中對環境治理、耕地保護、預防犯罪都是有益的。在大城市地鐵很便利,開車反而不方便,開車的減少有利于環保;人口集中后,一個攝像頭就可以覆蓋更多人群,可以更加有效地震懾犯罪。
三、城市的商業服務
一個城市中心的形成主要是歷史的.因素,也有部分規劃的原因,不是那么輕易改變的。
道路小、路口多,便于步行,有利于商業街的發展,如果馬路太寬,從這一邊步行道那一邊很麻煩,就難以留住人,商業不容易發展。比如浦東,都是寬闊的馬路,規劃有序的住宅區,然而繁華的商業街仍然在浦西。道路小也并不必然影響交通,香港的道路很窄,但車速很快。
一個城市,老是驅趕那些提供低端勞動服務的人群,必然會引起服務價格的上漲,受影響的是這個城市居民。
這本書也有不切實際地方,比如作者提出一個偏方,把各個機關單位的圍墻拆了,可以分流人群,緩解交通。經濟學家薛兆豐就從產權的角度分析了這種做法,反駁得很有道理。
城市規劃要符合城市發展的規律,這些知識有些人真不懂,有些人裝不懂,不懂的好辦,裝不懂就不好辦了,尤其是有決策權力的人裝不懂危害更大。
總體來說,這本書刷新了我的三觀,非常值得推薦,很慶幸讀到了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