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改變一切優秀讀后感
1微博改變一切讀后感
通過微博,我認識了李開復先生,他是我開通個人微博后關注的第一個名人。他于2009年創立創新工場,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臺,旨在培養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曾先后在蘋果、SGI、微軟、谷歌等公司擔任要職,1998年親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成為比爾蓋茨的七位高層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總裁。
2011年,李開復先生出版了一本名為《微博改變一切》的書,開頭的第一句話正是他寫給廣大讀者的建言。他通過自己開設微博的切身體驗,講解如何運用微博傳播思想、結識朋友,與讀者深刻交流經驗,告訴你關于微博的一切。
而我有幸通過參加我們移動文學社的有獎征稿活動獲得了這本書,它像是一場及時雨,讓我通過它加深了對李開復先生的了解,也更喜歡上了微博。微博正將我們的生活帶入個人網絡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事件的發生者、發布者及評論者,它便捷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那么什么是微博微博就是每次發布都不超過140個字的微型博客,是表達自己、傳播思想、吸引關注、與人交流的最快、最方便的網絡傳播平臺。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寒冽的冬日,風雪交加,當你可以穿著抵御嚴寒的棉衣,捧著熱氣騰騰的米粥,當家人對你噓寒問暖時,可曾想到有多少孩子因為從小被壞人拐賣而與親人失散多年,他們不僅沒有親人的疼愛,失去了本應快樂的童年,更有甚者被壞人毒打致殘,被無情地剝奪了健康而有尊嚴的生存的權利,他們流落在街頭巷尾,沿街乞討,卑微的活著。
2011年的春節是振奮人心的,一起值得關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網友們零碎的、非專業的行動,與公安部門、媒體、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等社會力量結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輿-論焦點,在微博傳播的歷史上,這是一起值得被銘記的事件。事件起于中國社科院學者于建嶸教授所發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該微博經網友不斷轉發,形成強大的輿-論傳播力量,吸引了傳統媒體的跟進與關注,一時間,這起高舉道德與法律旗幟的公共事件,為這個春節涂抹了一層人文的亮色。此后,國內掀起了打拐狂潮,至今已解救了5896名兒童。微博促使全社會行動起來,凝聚了全民的智慧,才能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使千百個兒童找到了親人,幾百個家庭得以團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運用微博可以為社會、為人民造福,但同時也可能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前不久就有人卑鄙的利用微博為謀私利,損害他人利益,破壞社會和-諧。
2微博改變一切讀后感
這本書是一年前出版的,正如李開復在前言中寫道,以微博的發展速度,書可能還沒出版就已經過時了。我最近翻看此書的感覺也是這樣,基本上已經屬于一本過時的書了。因為此書針對的讀者是對微博剛剛開始接觸,想要了解微博是何物的人,目前這階段,恐怕很多人都已經熟知微博了。而這本書也是在微博剛出現時,很多人對它還未聽說,還不知道微博是什么個東西的情況下寫的。所以在現在來看這本書,確實有用的東西比較少。
就內容來看,標題都挺吸引人的“如何寫好微博”,“如何吸引粉絲”,“如何用微博營銷”等等,但是內容呢,看起來在這幾個方面有幫助的東西都不多,所以整體上來說我對此書還是有些失望的。相比李開復之前的幾本書,這本書確實太輕快了點,我也沒搞清楚他出這本書的目的何在,也許只是為了抓住時機快速地賺一把?
結論是:剛接觸微博,對微博基本上還不了解的人可以一看。其他人若已經買來放在書架上的,建議抓緊時間看,免得它進一步過時;同時,看的時候要跳出本書的內容,主要從李開復身上學習下他個人營銷的技巧。
3微博改變一切讀后感
最近在看一本書:李開復老師寫的《微博改變一切》,其實是春節就在網上訂購了的,拖到現在才看。也許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看書。但是我知道我又在找借口。看了這本書之后,說說我的一些感受吧,跟大家一起分享。
《微博改變一切》讓我了解到更多關于微博的這個世界,原以為微博只是讓人抒發內心的'感受,但卻全非這樣。李開復老師說:“微博是顯示人內心的一面,也是與顯現人最真的一面,與我們平常看到某個人的表面是不一樣的。如:冷艷的王菲,她的話語不多,再加上平時的冷艷,給人太多神秘感,但是她在微博上卻顯現出她的內心一面,就像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一樣。”微博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微博是起源于國外的網站Twitter,而且在中國的力量十分之大,如:宜黃:“血拆”中的微博傳播與救助,舟曲泥石流災害中的微博救助,毫無疑問,微博承擔起了最便捷網絡傳播平臺的重要職責。它擁有傳播速度快、信息創建簡便及時的特點,而在微博時代,內容的生產簡化到了不能在簡單的地步,只需要寫一句話,140個字以內,也許不到一分鐘你就可以創建一條微博,因為簡單,所以更深入人心。但是,我們要吸引別人的眼光卻不容易。微博是一個平臺,也是一個吸引粉絲關注并廣交朋友的一個大舞臺,所以微博新手不要急于發微博,要先做好充分準備,微博之路才通暢。
4微博改變一切讀后感
前不久,花時間研讀了李開復的新書《微博:改變一切》,書中詳細分析了微博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商業模式產生的影響,并介紹了他玩轉微博的經驗,更廣泛地普及了微博的理念、影響力,使我對微博這一新型傳播平臺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使我對檢察公共關系有了新的思考。
從“微博打拐”到“方舟子打架”,微博的“微力量”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據《20XX中國微博年度報告》稱,截至20XX年11月底,微博用戶已增長到3.2億,占中國網民數量(4.85億)的66%。這3.2億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輿論場”,他們通過“圍觀”熱點事案件,或發布信息,或評論,或質疑,然后掀起輿論的高潮。面對新媒體,如何利用微博,如何正確應對微博涉檢輿情,成為了檢察公共關系建設的重要課題。
微博作為一種“自媒體”,有利于檢察機關了解民意,通過微博開展“微博反腐”,同時,也有利于深化檢務公開,將檢察工作置于陽光之下,成為博友關注的焦點。但是,由于微博平民化、個性化、病毒式傳播的特性,微博暴力、虛假信息、微博審判等負面影響也不斷出現,這也給正常的檢察工作帶來巨大的輿論壓力。正如李開復所言,微博正在用140個字改變世界,它是高度社會化的傳播平臺,通過降低內容門檻,人人都成為了發布者,這時,我們不禁要問:今天你微博了嗎?
加強檢察公共關系建設需要借助微博的力量,但就當前檢察微博的應用而言,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如今,圍觀就是關注,轉發就是態度,跟帖就是立場,微博已經成為重要的信息發布載體,日常話題也可能“發酵”成輿情事件。但是一些檢察人員還沒有轉變觀念,沒有認識到“微博不微”帶來的危機感,低估了微博的力量。一些檢察人員甚至還不會運用微博,不知道如何去關注和引導“意見領袖”的看法。“開復教你寫微博”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用幽默吸引人、用真情打動人、用智慧征服人。”這是李開復概括的微博經義。檢察機關在利用微博時,也可以從中借鑒一二。在微博平臺上,檢察機關和公眾之間可以進行平等自愿、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反饋,沒有任何強制力量,雙方都能夠暢所欲言,最大程度地降低副作用。這時就需要用“智慧”去引導,促使檢察機關與公眾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
一個具有良好形象和聲譽的檢察院,它的各項工作舉措和辦案實踐,不僅容易獲得內部干警的信任與擁護,使內部干警更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容易獲得外部公眾的理解與支持。把法律允許公開的內容通過微博實時公開,適時披露公眾關注的重要案件,一定能夠用“真情”去提高檢察機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李開復的《微博:改變一切》不僅讓我了解了他與微博的故事,看到了微博的魅力,也學會了如何寫微博、如何吸引粉絲,也讓我對檢察微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讓我理解了“相愛在微博”的真正含義。
【微博改變一切優秀讀后感】相關文章:
微博改變一切讀后感01-05
微博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作文11-16
看透了一切的經典微博簽名07-01
談微信與微博的優秀作文06-16
微博中優秀的情感句子09-26
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嗎優秀作文09-10
微信改變人生優秀作文04-14
微博經典的名言07-20
微博的名言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