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讀后感

時間:2024-08-27 11:06:15 雪桃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學前教育讀后感(通用11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前教育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前教育讀后感(通用11篇)

  學前教育讀后感 1

  《學前教育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五本書是孩子出世后,我托阿兵從上海購買的。書拿到手后,每本都隨手翻開了幾頁,終因孩子小、瑣事纏身而未進行到底。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多的問題擺在我的面前,迫使我覺得自己真的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些關于孩子生理、心理方面的專業知識。于是我將這些書翻出來,決定騰出時間一一認真拜讀,領會其中精神、要害,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知識與能力。

  因為孩子在上幼兒園,屬于學前教育階段,所以首先挑選了《學前教育學》。翻開這本書,看了幾頁,方知它是為幼師而寫的,是夠專業的。但這無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嘛,也應該知道如何擔當幼兒的老師。繼續著……

  書在一天天地翻動著,由厚變薄,我也在這翻動中,逐漸了解和明白:為什么要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家長、教師在幼兒教育中的角色與作用是不一樣的;游戲是實施幼兒教育的重要工具且有利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教育孩子僅憑家庭或幼兒園是不夠的,只有家園共教,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保證幼兒身心獲得健康地成長。在這些中,我對游戲的認識尤為深刻,可以說有了質的變化。此前,我知道孩子小時以玩為主,也經常給孩子購買各種玩具,任由她玩耍擺弄,而不任何干涉,除非她求助于我。但讀了這本書后,才知曉我們的家庭幼兒玩耍與幼兒園的游戲相比相差甚遠:前者讓孩子玩耍,無非是想通過玩玩具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呆在一旁,不過多地纏繞著我們;后者是通過游戲,有意識地開發孩子的智商、培養孩子的情商、發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是從全面發展的目標出發,寓學習于游戲中的。兩者相比,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放任自流的、片面的。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全面發展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是最有利的`,但怎樣教育才能獲得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且孩子在發展中仍能始終地保持愉快的心情去獲得各方面的信息?

  其實,教育孩子,難的不是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獲得,難的是度的把握。是向左好,還是向右好?有時真是難以把握。過于嚴厲,怕不利于孩子本性的發展;過于寬容,又怕幼苗長不好。真是左右為難。所以,讀《來吧,孩子》時,我是非常能理解和明白池莉關于教育孩子心歷路程的描寫的。

  關于孩子的書,我會一直繼續讀下去,不為別的,只是不想因為我的無知與簡單、粗暴而扭曲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學前教育讀后感 2

  最近在《學前教育》上讀到一篇名為《班上來了實習老師》,使我想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著相同的問題呢?

  回想我剛進入社會時,總是跟在班主任老師后面輔助,而那些比較調皮的都會被領到前邊,排在后邊的是一些平時話比較少,比較內向的,其實他們并不是不喜歡說話,只要你耐心的聽她們說,時間長了他們也會主動和你說話。做游戲的時候,其他老師可能因為年齡的原因不能和孩子一起跑,作為年輕的'我們,喜歡和她們一起跑跑跳跳,做游戲。他們也越來越喜歡和我在一起。實習期到了,我要回到學校,孩子們都說:老師你還回來嗎?有時間我一定會來看你們,你們可別把我忘了呀。轉眼間幾年過去了,他們也都成了小學生,路上遇見了也會高興的和我打招呼。

  在幼兒園里能出現多少個實習老師呢?讓我們一起來當孩子們的實習老師,和他們一起游戲,認真傾聽每個孩子的每一句話。

  學前教育讀后感 3

  為了更好的加強自我專業化發展,這段時間,我認真閱讀并學習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梁志燊編著的《學前教育學》一書。

  《學前教育學》主要是研究學前教育的現象,揭示學前教育的規律,以增強學生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職業素質,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一門學科。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鞏固學前教育的基本知識和主要理論,掌握學前教育的實踐技能和重要能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認識到游戲在兒童成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學習設計優秀的學前教育課程,能夠合理安排兒童的一日活動;正確理解幼兒教師的工作特點,把握與家長溝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結合自己幾年來的工作,我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刻反思。談談自己對孩子的觀點。

  我是兩個班教學的,所以接觸的孩子年齡從3—6,通過我對孩子的觀察:四歲的孩子比三歲的孩子更加活潑好動,對周圍生活的環境也更熟悉了,能積極積累經驗。在活動中堅持的時間也長了,他們不但愛玩,而且會玩了,會自己玩,也會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戲中會出主意,玩出花樣,玩得更有興致了。

  四歲的孩子有具體形象思維,所以在活動中要多引導他們認識多種事物。四歲的孩子可以聽進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聽懂一些道理,能完成成人交給的一些任務了,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了,他們能有意的注意,有意的記憶,有意的想象了。因此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生活,以增長見識和發展多種能力。生活無處不在,生活無處不有,只要我們會用眼睛看、會用耳朵聽、會用嘴說、會用鼻子聞、會用心去想,生活就在身邊!

  例如分季節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春天到,帶孩子觀察大自然說說春天的特征,小草綠了、花兒紅了,冰雪融化了、筍芽冒出來了、人們的衣服穿得少了,孩子們出來放風箏了……感受春天的美麗,萬物復蘇那種不可阻擋的生命力;再如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如家鄉新修了水泥路、街上新開的店面等等,說說自己的感受,說說這些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么樣的便利,想想這些變化都需要我們大家付出怎么樣的努力,培養他們愛家鄉的感情和長大后建設家鄉的好品質;又如帶幼兒觀察周圍的人,家人長得什么樣子,老師同伴長得什么樣子,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形容或者用什么樣的畫面來表現;還可以培養幼兒觀察記憶周圍發生的事,用自己的語言把了解到的事情敘述出來并發表自己的評論等。

  在這些多種形式的觀察中可以讓幼兒不斷增長見識,不斷發展幼兒的注意、記憶、思維、想象、語言等能力。最后要以游戲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游戲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的重點內容,是最受幼兒歡迎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在游戲中,幼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創作能力強。在游戲中幼兒的認識能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和判斷能力都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在游戲中幼兒的心靈得到快樂!作為教師,作為幼兒身邊的任何一個成人,我們都應該盡力為他們提供游戲的場所以及物質、心理環境。

  為此,我設計了發展運動能力的游戲《我們的小車開得快》、《摘蘋果》、《踩尾巴》等,發展語言能力的游戲《說說我美麗的家》、《我來講故事》等,發展判斷能力的游戲《我是環保小衛士》、《我做乖寶寶》等,為幼兒提供游戲的各種所需,讓幼兒在這樣的活動中發展能力,快樂度過每一天。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余時間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做一個好老師努力!

  學前教育讀后感 4

  今天閱讀了《學前教育》里的三篇有關于節約教育的文章,感觸頗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節約富含了更多的內容,節約是一種美德,從大的方面說,節約表現在對他人、對社會的尊重,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地球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我們現在必須依賴的煤炭石油等均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就必須合理地節儉的使用。在資源日漸緊張的情況下,節約就意味著把有限的東西讓給別人用、留給后代用,因而是一種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

  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樣一個消費時代,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大多都是有求必應。孩子要什么,都會盡量滿足。他們很容易就會得到想要的東西,因而不太懂得珍惜。如何正確理解節約,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節約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所以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譬如教育孩子節約用水用電,節約糧食,愛惜圖書玩具。同時老師也要做榜樣,給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樣孩子就不會理解吃力,同時也是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寓教于樂,才能使孩子真正養成好習慣。

  自古以來,我們一直以崇尚節儉作為值得弘揚的美德。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節約各種寶貴的資源,避免奢侈浪費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夠讓孩子在節約的同時感到快樂,感到有成就。

  學前教育讀后感 5

  課間休息時,我讀了《學前教育》這本雜志,讀完這本書后,我覺得這本書涵蓋了很多材料,包括教師論文、專題研究、優秀課程、家長課程等。雖然這只是一些書面知識,但多讀多讀是好的。至少理論知識增加了很多。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的重點是什么。它是豐富多彩的。每天的生活都包含著無數的教育材料。這真的值得我們去體驗和回味。讀完這本雜志后,我想我應該在將來嘗試改變一些,不要因為我的個人情緒而影響孩子們。努力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心理環境。賦予兒童平等的話語權,促進師生互動,調整主角,積極思考,提高素質。努力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

  鮮花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離不開雨露的滋潤。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我離不開書籍的滋潤。這些專業書籍更像是我的“老師”,指導著我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學前教育雜志》是我每個月必讀的雜志。它涵蓋了許多精彩的教育材料,如教師論文、專題研究、優秀課程、每月專題、家長課程等。

  學前教育風格簡單,材料真實。雖然這篇文章很短,但在生活中很精彩,很實用。它開闊了我的視野,改變了我傳統的`育兒觀念,震撼了我的心靈:學前教育的原創作品是如此豐富多彩。閱讀學前教育就像與許多幼兒專家、優秀的幼兒園領導和老教師交談。在寂靜的環境中,我感覺我的思想在與他們碰撞,我的心在與他們交流,我的教學水平在慢慢提高。

  學前教育讀后感 6

  在寒假中,我讀了《學前教育》幾本刊物,我仔細拜讀了江蘇省丹陽市教育局教研室陳雅典老師寫的《幼兒園主題墻創設的策略》,讓我在主題環境創設這方面有了不少新的認識。他沖四個方面闡述了主題墻創設的策略:

  1、創設教育與審美雙重價值的主題墻飾。

  2、創設動態的主題墻飾,讓主題墻成為幼兒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 。

  3、成蛇互動的主題墻,讓墻飾成為石油溝通的紐帶和幼兒經驗分享的平臺。

  4、創設幼兒人人參與,家長主動參與的主題墻飾。

  從以上四方面我認識到主題墻旨在反映幼兒真實的情感體驗和探索發現,它是孩子們交流、分享的樂園,因此在創設過程中教育與審美應當結合在一起,才能讓主題墻與幼兒真正對話,發揮教育價值。而創設動態的主題墻飾應成為幼兒學習過程與結果的紀錄,動態的展示幼兒的學習軌跡。在主題環境創設中,我還更加認識到了幼兒主體性原則的重要性。幼兒是獨立、發展著的'個體,他們是活動的主人,也是班級環境的主人,是他們賦予了環境以生命。環境對幼兒的影響過程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當幼兒積極主動地作用環境時,環境要素對幼兒的影響就增大;當幼兒被動地接受環境的影響時,一般難以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幼兒是班級小主人,因此,幼兒園主題墻布置以幼兒為主體,而教師只是起到指導和修飾的作用。這樣一來,才能讓墻飾成為師幼溝通的紐帶和幼兒經驗分享的平臺。更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孩子能做得到的應盡量讓他們自己去做,他們能想得到的讓他們自己去想,通過多渠道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聽、問等途徑獲取信息和材料,發展他們獲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收集材料后盡量讓幼兒自己協商如何裝飾主題墻飾,這樣孩子間的交往能力才能不斷增強。我們教師應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他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主題墻面環境。讓它對幼兒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使幼兒關注生活,學會生活,適應生活。

  通過學習,我深深感悟: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的互動有著密切的聯系,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積極的環境,有助于引發幼兒活動、探究的欲望,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成長,同時也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家長參與的主動性,增強了家與園的合作。

  學前教育讀后感 7

  無意中在查找資料時,翻開了《學前教育》,里面的內容觸動了我的心靈,深深的吸引著我,它讓我在數年教學中的迷茫、不知所措中,尋找到了救星,我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斟酌著每一句話的'含義,用心的去體會書中的樂趣。

  它讓我更深入的認識我身邊的孩子,更深刻的審視自己教育行為和自身榜樣作用;它教會我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看待和解決孩子們之間發生的問題;它指引我們用賞識的眼光去觀察孩子,用平等的關系去走進孩子,用真摯的愛心去呵護孩子,用規范的行為去影響孩子,用科學的教態去啟迪孩子,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我相信只要以它為友,我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學前教育讀后感 8

  今天看了《學前教育》三篇關于節約教育的文章,感觸頗深。

  隨著《紐約時報》的發展,節約,節約是一種美德。從大的角度來看,節約體現在對他人和社會的尊重上,有利于增進人與社會的和諧。地球資源總量有限,我們現在必須依賴的煤炭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必須合理節儉地使用。在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節約意味著把有限的東西留給別人和后代,這是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

  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樣一個消費時代,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有要求的.。盡量滿足孩子想要什么。他們很容易得到他們想要的,所以他們不知道如何珍惜它。如何正確理解節約,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是一個重要課題。節約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比如教育孩子節約用水用電,節約糧食,珍惜書籍玩具。同時,教師也要樹立榜樣,給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樣,孩子們就不會理解困難,但也是孩子們喜歡聽和聽的方式,寓教于樂,讓孩子們真正養成良好的習慣。

  自古以來,我們就以節儉為美德。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知道,節約各種寶貴的資源,避免奢侈浪費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在節約的同時感到快樂和成功。

  學前教育讀后感 9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曾經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這里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于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贊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康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同時也是非常脆弱的,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溫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于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系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責任心。從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溫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里不斷茁壯成長 。

  學前教育讀后感 10

  本學期,幼兒園組織我們每位老師認真學習了《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除了全園教師的共同學習以外,我們在平時的教研組活動中也會一起來學習《指南》,而幼兒園在組織我們集體學習和自學《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根底上,又進行了學習《指南》書面測試。通過學習我們對學前教育的課程管理、保教常規管理和教師專業開展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提高了認識。管理指南總共由三大章組成,分別是:第一章——課程管理;第二章——保教常規管理;第三章——教師專業開展管理。利用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動,我們進行了仔細地閱讀學習,總體感覺有喜又有憂:喜的是該管理指南能夠讓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科學標準地實施學前教育課程,改良幼兒園保教管理工作,憂的是指南對我們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很多活動的實施有了量化的規定和質的要求。

  閱讀完《管理指南》,我發現其中的這些條款制定的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每樣事情也都是要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地完成,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更好,保教工作更完善。

  其中有幾條條款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就像“熟練掌握和使用各類教具及教輔設備;課前熟悉所教內容,做到兒歌能熟練背誦,故事能脫稿講述,歌曲能熟練彈唱,科學實驗事先做過,防止組織無準備的活動”這一條款,其實以前園領導也跟我們提過這樣的要求,要求我們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活動,雖然都按照要求做了,但是做起來都不是很標準。自從學習了《管理指南》之后,對于課前的準備,我能更嚴格的要求自己去做準備,在前一天就準備好圖片、操作材料、音樂等等,為的就是更好地開展互動活動。一個學期認真地做下來,我的感悟很深:雖然這項工作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是真正做到甚至做好是需要很多精力和時間的,可日常教學就是需要老師如此“胸有成竹”,這樣才能帶給孩子流暢的'新知識和精彩的新技能。不打無準備的戰,就是對老師最根本的要求。

  “科學實驗事先做過”這個小小的規定,我也有很多的體會。每個教學活動我都會認真地準備,教材更不用說了,但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實驗我卻還不能很好地進行課前事先做過。就像有一個科學活動《摩擦起電》,課前我確實認真看了教學流程和環節,也認真準備了教學用具,但是我卻沒有將科學實驗認真地做一遍。結果,在活動中我就出現了問題:究竟拿哪兩樣東西進行摩擦最容易起電,究竟用多大的力最快起電,起電以后去吸哪些東西吸起來能快一點吸起來,這些問題都在活動之后馬上呈現了出來。幸好在活動中我運用了一些巧妙的話語將這些問題扭轉了過來,但是也給了我一個深深的教訓:以后的科學實驗一定要在活動之前要自己操作一遍,這樣面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能有充分的經驗和充分的時間來解決。

  仔細學習了,感悟也頗多,也發現了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種種缺乏。像幼兒的戶外時間還不夠充足,碰到西北風呼呼吹的日子和夏天烈日高照的日子,我就怕孩子凍怕孩子曬,沒讓他們出去活動,通過學習,我也改變了策略,選擇了適合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和地點讓他們進行愉快的活動。又如:雖然每個星期都會讓幼兒進行區域活動,但是我對他們的指導還不夠,一直覺得大班的幼兒有自己的主見了,并且也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所以我對他們的指導很少,只是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們。雖然給了幼兒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但是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交流少了,教師不明白幼兒心里的真實想法,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去操作。通過學習,我看到了自己的缺乏,也決定在區域活動中和幼兒多多交流多多溝通,走近幼兒,理解幼兒。

  學前教育讀后感 11

  “我們要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真實地學會一件事情,就像他們真實地學會等待一樣,孩子們才會真實地活在當下。”

  “一眼看上去,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并沒有什么不一樣,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過孩子生活中的活動,我們會認識到,每個孩子狀態背后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幫助到一個孩子成長,了解孩子狀態背后的一些緣由,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看這本書時很多次有感動到極致的感覺,就像看一部特別好的電影。電影是虛構的,但這本書記錄的是真實的,這讓我對原本感覺缺乏感覺的生活,又萌生了一絲希望。或許擦亮眼睛,仔細找,感動還是能找到的,特別是我們還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領。

  則像一股細細的沙,慢慢流進心里,一點一點填補了石頭的縫隙,同時帶來一份柔潤,抹平石頭的棱棱角角。我們天天都在講“要給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樣才算是給了孩子幸福?怎么樣才可以讓孩子感受當下的幸福?在書中馬老師給出了答案。

  馬老師說,幸福對于有的人來說就是,他能撅著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滾著一個破舊的輪胎在院子里撒歡似的跑上幾圈;能七扭八扭地縫一個布包包;能將豆沙醬包在面團里放進烤箱;能拿個大瓢給菜地澆水,給羊洗澡……也就是說,給孩子當下的幸福,就應該讓孩子享受他這個年齡段應該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給予孩子我們所理解的“幸福”。

  所以,當你看見孩子不顧剛穿上的新衣服,專注地趴在地上看螞蟻時,請你不要阻止他;當孩子不顧弄臟雙手玩泥巴時,請你不要指責他;當孩子天馬行空地給你描繪他的理想時,請你不要嘲笑他……因為,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讀這本書,我就像在看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間充滿著溫馨愛與親切。看著故事里的孩子們游戲、學習、搗亂,看著看著我就會被這些小家伙感染,跟著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長。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書里沒有深奧難懂的語言,沒有驚人的創見,沒有苦心的'勸導,有的只是老師對孩子濃濃的愛,一種發現優點的眼神,一種可以溫暖孩子心靈的光,引領幼兒成長。

  透過馬老師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們的世界:一個寧靜的世界,一個充滿力量的世界,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我覺得應該像她學習,用心去體會孩子,真心將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們融匯在一起。

  幼兒園老師,絕對不是我們以前想象的那樣,只是一個“能帶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樣,幼兒教育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工作經驗,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個人魅力,創造才華。

  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并不是僅僅有“愛心”就足夠的。

  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我要成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兒園教師

【學前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學前教育論文01-25

學前教育職責09-15

學前教育感想10-18

學前教育條例11-05

學前教育的體會05-16

學前教育教案03-21

學前教育總結11-29

學前教育教案05-20

學前教育讀后感04-13

學前教育心得學前教育心得體會范文12-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思思热在线精品视频67 | 亚洲欧美日韩伦中文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久久午夜视频一二三区 |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