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的讀后感
《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這本書中寫了有關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場景,可以從中學到與孩子正確交流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供大家參考。
《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的讀后感1
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同樣老師與學生也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老師與學生的接觸、交流中,老師的語言是尤為重要的。它可以成為師生建立良好關系的橋梁,它也可以成為師生之間的戰爭導火索。因而張校長選擇了這本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海姆。G。吉諾特博士的著作《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讓老師們進行閱讀學習。這本書中寫了有關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場景,而且都用了短劇的形式來加以描述。通過這種形象生動的案例,讓我從中領會到交流的原則。面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情況,老師都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地靈活對待。在對話中傳達出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現在中國的教育正處在教育的變革之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家長對教師的期望也更高,學生也更需要教師的尊重和理解。教師的關懷、理解都要通過語言傳達給學生,我在《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的閱讀中學習到了最佳的教師表現不是對學生訓話,他們從不對孩子講大道理,他們不讓孩子有罪惡感,也不要求孩子做出什么保證。他們不對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對孩子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憂心忡忡。他們只著手處理現在的事。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地有一個孩子需要幫助。通過關心、安慰、同情、藝術技巧等方式來表現。通過恰當的交流,孩子對教師的信任是可以逐漸激發和培養的,這樣可以使孩子健康的成長,同時也可以使孩子對自身內心世界的信任建立起來。
教師在與學生交流中表揚是經常用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介紹表揚的藝術,它建議我們教師要使用建設性的表揚,那就是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覺,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出對自己的評價。
在教育教學中離不開常規管理,我們通常在常規管理中責罰孩子。這種處罰只會使孩子發怒并且不聽教誨,令孩子心懷怨恨,甚至產生報復的念頭。這樣孩子是沒有心情和時間去讀書的。在常規管理的實踐中,我們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努力激發孩子的自尊。讓孩子的學習有安全感,即使學習失敗了也不怕,只要消除孩子的恐懼就能引得孩子躍躍欲試,鼓勵孩子勇于學習。
總之,通過閱讀《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這本書,我從中學到與孩子正確交流的方法。同時也使我對自己以往的教學行為進行了分析,以前我在表揚學生時經常說:“真聰明”、“你很棒”……現在我知道這樣的詞是評價性的,這意味著回答問題的學生是聰明的、優秀的,那么沒有回答出問題的學生就是笨的、差的。因而針對與學生交流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進行改正。老師和學生說話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份良心的考驗。辛勤的園丁,讓我們在教育的沃土上努力耕耘,讓每一名學生都感受到愛的陽光,讓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讓愛的花園芬芳迷人!
《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的讀后感2
我們當老師的都希望能夠成為讓學生喜歡的教師,可是,讓人喜歡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它是一種感情,感情沒有無緣無故的。學生們對老師的評價千差萬別,“盼”著上某老師的課,“怕”上某老師的課或“煩”上某老師的課,同樣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師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這的確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應怎樣修煉才能讓學生喜歡自己呢?
今天,我讀了《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之后,給我啟發很大,而且感觸很深。那生動而幽默的對話,鮮活的例子,使我頓悟:自己的言行決定著學生的一切。做老師難,做好教師難,做讓學生喜歡的.教師更難。為了孩子,我力爭做學生喜愛的教師。讀了此書,我收獲頗豐: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現在中國的教育正處在教育的變革之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家長對教師的期望也更高,學生也更需要教師的尊重和理解。現在的學生由于生活的優越性,再加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不論是在各方面都是很有個性的,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教育學生要注意方式方法,每個教師教育學生都是出于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說話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有教育家說過“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這一教育名言也告訴我們,愛是教育的生命,愛學生是做好老師的關鍵。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一書就是幫助我們怎樣創造一種和諧的情感氛圍,讓每個孩子充分相信老師,并獲得進步。書中列舉了最佳師表和最差師表的言行,作者列舉了截然相反的兩種教育方式和態度的若干真實的小故事,鮮明而生動的指出:在理論上,任何老師都知道什么教育是好的,我們對此擁有無數的理念。但不幸的是,沒有人能夠僅僅靠教育理念就能教育好小孩。在處理班級里的各種瑣碎事務-孩子之間言語的觸犯,日常的沖突,以及突發的危機等等的時候,最佳師表的老師們會尊重孩子,摒棄語言上的暴力,比如訓話、責難、嘲諷等,不逼迫孩子承諾和保證,不讓他們的內心產生罪惡感。就事論事,對孩子提供及時恰當的幫助。然而最差師表的老師們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采取疏遠冷漠的態度,侮辱和攻擊性的語言來跟孩子們進行本來可以避免的爭斗、沖突甚至戰爭。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中,通過很多小事例,告訴我們“最佳師表”與“最差師表”會對同一個學生同一件事情說出什么不同的話,取得什么不同的效果。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個原則:尊重生命。在教育中,請把學生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對他們持有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再次,課堂魅力是師生之間最好的紐帶。教師在課堂上的激情則是上好一節課的靈魂,一句精彩的導語,一句幽默的插入語,一句風趣的笑談,往往會使學生精神倍增,興趣盎然,聽起來聚精會神,學起來津津有味,那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作為一名好教師,我們應當用生動的語言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學習,所以我每節課都盡力做到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清晰。課堂語言是教學的“佐料”,教學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再好的方法也不能重復使用,正如山珍海味人人都喜歡,但每天都讓你吃,恐怕也食之無味。我們的語言也是課堂的催化劑,恰到好處地的應用肢體語言,也能形成我們獨特的“臺風”和高超的“演技”?傊虒W水平的提高是沒有止境的,應了那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師怎樣與學生說話》讀后感12-22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3-31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的讀后感04-08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6-05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范文04-08
有關《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4-08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的范文04-08
關于《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3-28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范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