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勇氣》第七章讀后感

時間:2021-01-03 10:30:51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教學勇氣》第七章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勇氣》第七章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勇氣》第七章讀后感

  本章的重點,將由教學實踐轉向教育改革的問題,即是否有可能將我們關于教育學感悟最深刻的見解,體現在可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的社會變革運動中?

  一、停滯、絕望與希望。

  變革運動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獨立的個體決定過一種不再分離的生活。第二階段,這些個體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體。第三階段,這些社群開始走向公眾。第四階段,一個選擇性激勵系統開始出現,使獎賞激勵系統的標準發生變化。

  本章后面的四面部分,就是對這四個階段依次進行論述。

  二、不可分離的生活。

  孤立的個體決定拋棄并改變機構組織的邏輯,決定過一種不再分離的生活。決定過一種不再分離的生活,個體要比批判體制還要更進一步,還要具有自我批判意識。即使我拒絕遵從制度的要求,制度也沒有凌駕于我的力量。敵人不僅僅是“在外面”,而是首先“在我們自身”,即我們每個人對邪惡的妥協之中。“羅莎。帕克斯決定”,帕克斯堪稱“不可分離地生活”的活典范。她勇敢的坐到公交車前排座位,拒絕給白人讓座。如果是我們深愛教育,不忍使他墮落,應走進尊重心靈呼喚的'新天地,以敬重自己內心最推崇的價值的方式教學。

  三、同道合的共同體。

  過不分離的生活,最初最好還是把自己的感情隱藏起來,安分守己,保守秘密,避免傷害。

  教育中志同道合的共同體形成的條件是:第一,在大大小小的校園中,逐漸增多的教與學的中心,這些中心為那些有誠信的教師,提供一個結識交談的地方,并且尋求不斷相互支持的途徑。第二,那些在自己的校園里,感到孤立無援的教師,可以加入向區域性和全國性協會這樣的組織,參加諸如此類的活動。那就不會再感到孤立無援,而是有了盟友,就會備受鼓舞,只是地方遠點罷了。其實,致力于改革運動的人們,在遠方的朋友通常比在本地多。第三,找到近鄰的朋友。一個人必須要讓他不再分離的生活的決定被人們發現。我們有時會對這種就近加盟的方式感到吃驚。

  四、走向公眾。

  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成一個共同體,增強尚脆弱的信念。改革中要最大限度的縮小陰影和最大限度的擴大光明,唯一的方法是使運動面向公眾的批評一一走向公眾,以嚴肅認真的態度接受公眾的批評。使參與者的自身認同和完整都在公共舞臺上活躍的多元價值與愿景中接受考驗,這樣,改革運動和我們自身的完整性就會一起成長。

  五、精神獎勵。

  隨著變革運動的展開,在每一個階段,它都會提供無形而有力的精神獎勵。在第一階段,精神獎勵是每個人都可以更好的認識自己的身份;在第二階段,精神獎勵是不斷從志同道合的共同體的人們中獲得聯系和支持;在第三階段,精神獎勵是過一種更為廣闊的公共生活。

  運動不但提供精神的回報,也提供物質上的回報。不少奉獻于教育改革事業的學者就運動以及運動的目的出版了研究專著或者研究文章,從而在傳統學校機構中獲得提升或者終身職位。其實,到第四階段會獲得來自不再分離的生活的精神獎勵,但任何人所能提供的獎勵都比不上他們自己按照自己的本真生活所獲得的內在獎賞,因為人類并不只是靠面包活著。

  我是一個認真的教師。如果我關心教學,我必須不僅關心我的學生和我教的學科,也要關注教師工作的內容和外部環境。現在,世界成了我們的教室,教與學的權力無所不在。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只需要開放心靈,成為真正的自己。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索、去棲身于此的教學勇氣。

【《教學勇氣》第七章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東坡傳第七章王安石變法讀后感12-13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4-18

《花的勇氣》教學設計(6篇)04-27

課外書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04-21

《昆蟲記》第七章讀書筆記01-22

【精】勇氣小學作文04-01

【熱門】勇氣小學作文03-31

勇氣小學作文【熱】03-31

關于勇氣的詩歌01-14

勇氣名言警句摘抄12-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激情AV在线播放 | 亚洲高清日韩一区 | 又爽又猛又粗国产免费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亚洲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