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洋世界》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神秘的海洋世界》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腳下的地球,有七成是被深邃神秘的海洋所包圍。我們對海洋的認識遠遠不足,也可以說得上是知之甚少!
我們人類已經把腳步邁向了遼闊的宇宙,但是對海洋的探索卻舉步維艱。對于海洋的形成,由最初的“冷縮說”和“分離說”到德國氣象學家魏格曼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
什么是“冷縮說”?“地球是從熾熱的太陽中分離出來的熔融狀態的巖漿火球。由于熱脹冷縮,表面冷得快而內部冷卻慢,于是外部與內部形成愈來愈大的空隙。在旋轉過程中,空隙上方的巖體由于重力作用下沉,形成了深陷寬廣的凹地。這就是最初的海洋。”這就是“冷縮說”。
“分離說”就是地球處于熔融狀態時,由于太陽的引力和地球自轉作用,一部分巖漿不翼而飛,形成月球,而地球上留下的窟窿便是太平洋洋盆。而且月球剛從地球分離出去時,地球發生強烈的震動,表面出現巨大的裂隙,這就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最初的形成。但這兩個假說對其后的研究和發現都不能作出正確的解釋,進入了“死胡同”。
直到20世紀初,德國氣象學家魏格曼在閱讀世界地圖時發現大西洋東西兩岸的海岸形狀竟然可以像拼七巧板那樣拼合起來,像一塊完整的大陸1912年,他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設想地球上原來只有一塊全整的大陸——泛大陸,被一片汪洋“泛大洋”所包圍。后來,由于天體的引力和地球的自轉離心力所致,泛大陸出現裂縫,開始分裂和漂移。結果美洲便脫離非洲和歐洲,中間形成大西洋。非洲有一半脫離亞洲,南端與印巴次大陸分開,由此誕生了印度洋。還有兩塊較小陸地離開亞洲和非洲大陸,向南漂移,形成了澳洲和南極洲。
海洋世界是多么的奇妙,數不盡的生物和資源,可是我們卻難以開發。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遨游在神秘的海洋世界!
【《神秘的海洋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神秘的海洋世界作文-描寫海的作文03-09
世界海洋日作文04-09
長風海洋世界作文03-07
神秘島讀后感06-21
深圳海洋世界導游詞04-05
深圳海洋世界作文5篇04-14
深圳海洋世界作文3篇05-04
深圳海洋世界作文4篇05-01
游海洋世界作文9篇04-27
世界海洋日作文(8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