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

時間:2021-04-10 17:05:4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2020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0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5篇)

  三國演義讀后感1

  人是有競爭意識的動物。古往今來,多少國家為了競爭領地而爆發戰爭,最終結果總是強大的國家贏得地盤,而衰弱國家要么被強國吞并,要么被縮小地盤。《三國演義》講的就是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

  《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東漢末年,天下紛亂。先是宦官把持朝政,后是黃巾作亂。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為了一統天下,各自建立了魏、蜀、吳國,之后便是三國鼎立的階段,于是漢朝滅亡。此后,各國一直在為爭奪領地而爆發戰爭。諸葛亮病亡后,魏國勢力越來越大,不久,蜀國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滅亡。接著,泰始元年,司馬炎改國號為大晉。最后,在太康元年(280年)大晉滅吳國。

  自此,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古代人們競爭領地,現在人們競爭學習。其實學習和打仗的道理是一樣的:優勝劣汰。于是,我與我的同學開始了學習上的“戰爭”。五年級下學期開學后,學習“戰場”上的火藥味挺濃。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袁婧怡。誰知學期伊始,她數學期初卷和英語一單元卷竟然連得兩個滿分,給我了一個下馬威,嚇得我心驚膽戰。

  還好袁婧怡的后勁不足,過了幾天她的成績馬上一落千丈,給了我超越的機會。我心想:袁婧怡的弱點就是成績不穩定,一會好,一會差;我的成績雖然不十分出眾,但是成績一直不錯,而且很穩定。我要保持這個狀態,打個漂亮的翻身仗。你看,學習真跟打仗似的,得有勇有謀。轉眼間,半個學期過去了,我的成績一直在優、良之間徘徊,下半學期,袁婧怡的成績穩定起來,似乎已經察覺出期末臨近了,期末考試要是考砸了,她的家長肯定沒好臉色給她看。于是,她比平時更努力用功了。在她的帶動下,我也用功起來。我們倆開始了暗暗斗爭,覺得非分出個高下不可。

  終于,期末考試這一難關被我們攻克了。我和袁婧怡的成績都很不錯。我懸了一個學期的心終于放下了。三國時期,多少英雄好漢為了幫助祖國統一天下而灑熱血;二十一世紀,多少學子為了將來的美好生活而寒窗苦讀。只有努力與別人競爭,未來才能更加美好!

  三國演義讀后感2

  《三國演義》一書我也看了很多遍。一聽到曹操,我就怒發沖冠,認為他是一個老奸巨滑的亂臣賊子。當聽完易中天的品三國的電視講座后,我對曹操的印象重新有了認識,認為他是一個生性隨和、獎懲分明、用兵如神、待人真誠的人。請聽我一一講解。

  先前我以為曹操定是個嚴肅不易被人接近的人,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暴君。其實歷史上的他是一位既隨和愛笑的人,為什么說他隨和呢?除了要事正事之外,他對下屬與朋友是很隨和的,吃喝住穿都不講究,和朋友一起聚餐時,喜歡講笑話,聽到好笑的,他會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撲倒在菜盤上,滿臉滿胡子都是菜湯也不在意。他還是一個愛笑的人,

  打了勝仗他笑,打了敗仗他笑,戰敗華容道他還大笑三聲呢,寫詩他也笑,這么愛笑的人難道你會不喜歡他么?

  曹操還是一個獎罰分明的人。《三國演義》中說曹操對百姓非常殘暴,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其實歷史上的曹操把老百姓視為平等對待,當運糧工人受傷了,他會問寒問暖,自已也親身上陣。對有功過的人獎懲分明,對需要獎勵的人他獎的比手下人想的還要多,懲的話也會寬容對之。這真是一個好領導啊!

  曹操還是一個以誠對人的人,《三國演義》中說他不講信用,虛偽。歷史上的他是為人守信,對人真誠寬容,當袁紹的謀士陳琳大罵曹操后來又降曹之后,曹操對他還是很好,忘記當初的不快,十分寬容和重用他,因此陳琳更加的忠心耿耿。

  原來我所喜歡的《三國演義》里所說的并不是歷史的真實,雖然我也很喜歡《三國演義》里精彩的故事和性格鮮明的人物,但是我還是提意一下大家可以看看真實歷史的《三國志》!

  三國演義讀后感3

  《三國演義》是一部章回體小說,記錄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社會動亂和蜀漢、曹魏、東吳三個政治集團的.戰爭紛爭。

  我想對幾個主要人物進行簡單點評。

  劉備:創立蜀漢時具有雄才大略,重用賢才,如諸葛亮、關羽、張飛等,有三顧茅廬為證。但是最后不該因私仇而舉兵伐吳,導致蜀漢與東吳的聯盟決裂,并將蜀漢的強大基業付之一炬。

  諸葛亮:他雖然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和,隱居山林,但被劉備請出了山。從此他對蜀漢忠心耿耿,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為證。但是他不該六次北伐,終究耗盡蜀國人力、財力。他自己也操勞過度,病死在五丈原。就像清代趙藩所寫成都武侯祠“攻心”聯所說“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關羽:他同劉備一樣有雄才大略,重情義。他被曹操留在軍中時,仍然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思想。他時不時也有一兩條奇計,如水淹七軍。但最后沒有執行諸葛亮“北據曹操,東和孫權”的策略,結果導致荊州失守,他自己也命喪黃泉。

  張飛:同關羽一樣重情義,但是為人粗魯,好酗酒。不過,他也有“張飛穿針”的時候,比如“智擒嚴顏”。不過他也因酗酒傷了自己是性命。

  曹操:以奸相成名。他野心勃勃,陰險狡詐。在三國勢力里扮演邪惡者的角色。他同劉備一樣,重用賢才,手下人才濟濟。他善于聽取他人建議,但是有時也容易輕敵,如赤壁之戰。不過有時他也十分小心謹慎,打了很多勝仗,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長久的戰亂。這是他的歷史功績。不過他多疑猜忌,以至于害死了華佗。

  司馬懿:比曹操更陰險狡詐,但是也像諸葛亮一樣,前期對魏國忠心耿耿。在蜀漢的多次北伐中,他與諸葛亮斗智斗勇,平分秋色,但最后還是以司馬懿的勝利而告終。他也有謙虛謹慎的時候,看到諸葛亮的八卦陣,諸葛裝神,以及諸葛亮的條條奇計,他自嘆不如。他最善于防守,最擅長等待。

  總之,三國人物,有陰險有忠厚,有奸詐有忠義,有勇將有謀臣……各種性格的人物風云際會,應有盡有。因此,讀一次《三國演義》,就讓人大飽一次眼福。

  三國演義讀后感4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國諸雄爭霸,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書中了解了那么多歷史人物,我最崇拜的還是人人稱之為“奸雄”的曹操。曹操多才多藝,對書法、音樂、圍棋都非常精通。他文武兼備,能這么出類拔萃,還歸功于他孜孜不倦的學習,他“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其好學程度可見一斑。

  曹操集軍事家、文學家于一身,他的詩時而豪邁:“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時而散發著一絲絲的憂郁:“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時而流露出自己的雄心壯志:“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是一個視“才”如命的人,在當時那個動蕩不安的年月,他唯才不求,但凡有學之士前來投靠,他會放下架子,不計前嫌,委以重任。他也清醒地意識到,要找到“千里馬”,自己就必須做一個好“伯樂”。任人唯賢,歷史上又有幾位統領、帝王能做到?

  我喜歡曹操,不僅因為他博學多才,更因為他珍視人才。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就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而被人們歸為“奸雄”之列,實在不公。我們看人還是要多看看他的優點,至于是否“奸人”,自有歷史評說。曹操“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是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學海無涯”,只有“苦作舟”,才能“更上一層樓”!

  三國演義讀后感5

  今年寒假,我又在圖書館中借閱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杰,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

  首先是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后來經過劉備的真誠邀請,才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的。他出山后,一直為劉備出謀劃策,每次蜀國經典的戰役都是經過他的指揮才會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

  第二是趙云,當年曹操帶領百萬大軍襲來,他為了能保住劉備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強大的武器,單槍匹馬,殺死曹軍數位猛將,幾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還不禁贊嘆說:趙云真是勢不可擋呀!

  第三是劉備,他從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就可以看出他的有情有義,在之后的戰斗中有看出他富有愛心,當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棄城敗逃,而他在逃跑路上還關心著老百姓,讓他們與他一起走。劉備有一個缺點,也是他的優點重情義,在關羽被東吳所殺時,不聽勸告,導致進攻東吳時被火燒連營,西蜀實力大衰,令日后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暑假重讀這本書,令我明白了許多:只要取長補短,移多補少,就能戰勝一切的攔路虎!

【2020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5篇)】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400字04-13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精選8篇04-15

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最新04-06

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大全04-06

《三國演義》讀后感好句08-30

三國演義讀后感2500字11-20

《三國演義》500字初中讀后感04-13

《三國演義》600字讀后感初中04-12

三國演義400字小學讀后感04-12

三國演義讀后感優秀8篇04-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在线精品国产制服丝袜 | 午夜网站在线进。 |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曰本AⅤ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