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
不知在你的心目中,有沒有這樣的學校:沒有約束、沒有師訓、沒有攀比、沒有壓力。它好似一個大家庭,這里有甜甜的友情,這里有暖暖的師生情誼,這里還有濃濃的親情。走進《窗邊的小豆豆》,讓小豆豆把你帶進這個神奇、自然、快樂的殿堂吧!
機靈古怪的小豆豆、親切無比的小林校長、無微不至的校長夫人、憨厚可愛的洛奇。書中一個個奇妙的人物把我們一起帶進了一個奇趣無比的學校——巴學園。
小豆豆原是一個非常古怪的小女孩,但經過巴學園的幾年生活,她漸漸變得既善良聰明又有同情心。原來的老師都說:“小豆豆像變了個人似的。”
全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非這位古靈精怪的小豆豆莫屬了,她經常做一些讓人目瞪口呆的事,但總有一個人能理解她、感染她,讓她一直堅持做個好孩子。
記得她有一次錢包掉進廁所了,她硬想把錢包從廁所里撈出來,結果把污泥挖得到處都是,如果現在有一個大人走過,肯定厭惡得不得了。這時,小林校長走過,他可不像那些大人一樣厭惡,而是親昵地對小豆豆說:“孩子,撈出了錢包可不可以把這些還原呢?”這時,小豆豆覺得小林校長是最理解她的人了,她果真聽話地做好一切。
巴學園就是這樣,它是快樂、自由而充實的,有從你喜歡科目學習的課堂,有悠閑而充滿趣味的課后散步,有營養均衡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有假期樂此不疲的海洋溫泉……
讀完這本書后,我陷入了沉思,如果世界上多幾個像小林校長一樣的老師,不知世界上的兒童會不會更喜歡學習呢?如果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老師,我一定會更熱愛學習,會更熱愛生活,會更愛大自然!我一定會覺得自己是最幸福,最快樂的孩子,我一定會為我有一個這樣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巴學園,夢幻般的殿堂,真希望它能來到我們這里!
精彩點評:非常喜歡文章的開篇,引人入勝的口吻,從“沒有”到“有”的驚喜,恰到好處的評價,真的很精彩!讀后的反問觸動人心,一系列“假如”和“一定”更是吐出了自己的心聲,文章讓人深有共鳴!(老師加的一段是綜述,也不可或缺哦!)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2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呵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在巴學園里的經歷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這本書不僅讓我們記住了一個由六輛電車改成教室的學校——巴學園,更讓我們讀到了一個兒童成長的旅程,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過程。這個旅程對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對我們現在的教育更重要。
書中的小豆豆,小小年紀就感受到了真誠的愛護。讓我印象頗為深刻的,是小豆豆與校長先生初次見面的場景。在校長辦公室,小豆豆——這個聰明活潑、喜歡說話的孩子,和校長聊天,竟一刻不停的聊了四個小時。說四個小時的話,一個一年級的孩子,還是和校長先生,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啊!而校長先生,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極大的興趣,還時不時地發出感嘆。也是他,每當看到小豆豆,就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他讓小豆豆在巴學園里一點點成長,成了一個被大家接受的孩子,也讓所有的孩子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這讓我不自然的想起有些老師和家長:他們常常嚴肅得令孩子不敢發表意見。有多少老師、家長會像小林先生那樣安靜地坐下來,保持微笑的面容讓我們把話講完呢?如果他們能像小林校長這樣和孩子及時溝通,哪怕用一個小時甚至十分鐘,也不會出現那么多的青少年罪犯了。
如果我是一名老師的話,我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關愛孩子。我會經常對他們說“你是最棒的”、“你是個好孩子”。培養出一個個具有卓越才能的好學生,成為一名著名的教育家。
希望我們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家長及老師細心的呵護,能像小豆豆在“巴學園”里快樂地成長著、成功著!一樣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3
微風拂過發絲,陽光灑下,《窗邊的小豆豆》的書頁在指尖翻動。仰起頭,小豆豆仿佛就坐在窗前的樹上,陽光照在她的臉上,讓她的臉頰顯得更加紅潤。手中的這本書,已是第三次翻看。
一所讓人向往的學校——巴學園,一個曾讓普通學校老師無比頭痛的孩子——小豆豆,還有一個能耐心地聽一個六歲小孩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哈欠、能尊重小豆豆天馬行空的想法、在小豆豆作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時沒有呵斥她,只讓他“弄完之后放回去”、讓人崇拜的老師——小林校長。
說心里話,我很羨慕小豆豆,她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也羨慕小豆豆淘氣、可愛、執著。她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她跳進水泥堆里,跳進蓋了報紙廁所掏口中。這份淘氣、執著仿佛在兒時我的身上也能發現。
三歲那年,茶幾上的綠豆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大人不注意時,拿起綠豆就往嘴里送,但沒有嘗出什么味道。繼續觀察,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就把它“藏”到了鼻子里,也許覺得這樣很有趣。當時應該沒有覺得不舒服,沒哭也沒鬧,繼續玩著。后來媽媽發現我老揉鼻子,呼吸還有點重。于是媽媽拿著手電筒檢查,這一看可把她給嚇壞了,要是發現晚了綠豆可是要在鼻吼里發芽了,一家子著急得要命,作為當事人的我還在那偷偷地笑。兒時的自己就和小豆豆一樣,總能作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小豆豆能為了心愛之物努力拼搏,她的這份執著也曾激勵了我,讓我在參加“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活動中得以堅持。記得那天烈日炎炎,太陽發出“滋滋滋”的聲響。活動不過半小時,我的汗水早已浸濕衣襟,豆大的汗珠從臉上不斷往下落。我癱倒在涼亭的長椅上,涼亭里的一絲微風,把小豆豆尋找心愛錢包的身影吹進我的腦海里,仿佛在為我加油打氣。在這份執著信念的鼓舞下,我們堅持把垃圾送去了它們各自的“家”中。
看這本書,純屬偶然,但一拿起來就舍不得放下,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妙語連珠,卻在平實樸素中流露出小豆豆隨心所欲、淘氣、善良與執著。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4
《窗邊的小豆豆》以小女孩豆豆為主角,描寫了“問題學生”豆豆如何在小林校長的呵護下,開始有新的轉變,在巴學園里和伙伴們開心、健康地學習的過程。我睜大了好奇的雙眼,隨著作者的敘述走進了自由、活潑的新型學校——巴學園,認識了善良可愛的小豆豆,慈祥的小林校長,以及小豆豆的朋友們患小兒麻痹癥的泰明和小狗洛克。
我輕輕地合上《窗邊的小豆豆》的最后一頁,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被小豆豆的一樁樁趣事所深深吸引,久久回味。
我認為巴學園之所以吸引小豆豆,是因為首先巴學園的教室很特別,居然是淘汰下來的電車。這太吸引低年級小朋友了!最重要的是小林校長能認真地傾聽孩子們的話,孩子們一些“奇怪”的想法他都能理解,因此孩子們也愛和他說心里話。為了讓孩子們不挑食,他要求大家的午飯里必須有“海里的味道”和“山里的味道”。為了鍛煉孩子們的膽量,學校開展了特殊的野營活動。為了增加殘疾兒童的自信心,學校組織了別具一格的運動會。
我想巴學園的生活不正是我們這些低年級小學生所共同向往的嗎?
回想在崇文實驗學校就讀的兩個學年,我不禁感嘆我不是一直置身于巴學園嗎?崇文的理念與巴學園是如此相似,就是讓每個孩子在玩中學,因此我們每個崇文的孩子都是快樂的。一二年級的教室就像一個大蒙古包,從二樓到一樓可以坐三色滑梯,校園的長廊連接著童趣園,還有綠色植物隔成的迷宮也吸引著我們的眼球。我們可以置身音樂廳與航天員叔叔們會面,可以在校園的一角收獲成熟的果實,我們可以盡情地在泥工教室玩泥巴,也可以在樓頂上開展我們的科學實驗。我們在活動中開拓了視野,學會了謙讓,懂得了感恩,加強了團隊精神。我們和老師的關系也是和諧的、平等的。科學課上老師會與我們一起趴在地上觀察螞蟻,生活上老師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科技節上很多活動的策劃,校長都會傾聽我們的建議。
崇文,你就是我心中的巴學園!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5
只有孩子才最懂孩子’這是我們的教科書中的一句話,我一開始還不懂什么意思,自從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這句話。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講述的是一個她在巴學園快樂成長的故事。
她由于搗亂而被學校開除,最后來到了巴學園。在巴學園里,她認識了校長小林宗作,在這里學習她覺得很快樂。校長會要求大家自帶有“山的味道”(蔬菜、肉類)和“海的味道”(魚、海味)的午飯,也會自己策劃包含稀奇古怪項目的運動會,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
如果上午就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里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文字中所流露出來的都是新鮮動人的場景,小豆豆也就在這所崇尚自然教育、順應孩子們自由天性的小學里健康成長。
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當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里,她拿了長長的舀子,坐在廁所的掏口處,把廁所里的那些東西一勺一勺掏出來,在身邊堆成高高的小山時,校長先生竟然只說:“弄完以后,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
沒有驚訝、沒有呵斥、沒有嫌棄,竟然只說了一句“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僅此而已!這是對孩子多大的理解與信任呀!以至于小豆豆從這件事中竟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說心里話,我是羨慕小豆豆的,調皮的她碰到了一個超級棒的小林宗作校長,小林校長對幼兒教育有他獨到的見解。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我也羨慕小豆豆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直到她二十歲之后,媽媽才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為太過調皮被退學的事情。
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子時,媽媽說:“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這種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巴學園”被炸毀了。我第一次那么痛恨侵略戰爭,第一次體會到和平的寶貴,而這體會,是《窗邊的小豆豆》帶給我的……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6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日本一位女作家寫的。文中的‘巴學園’是一所特別的學校,小豆豆是個在一般人眼中的“壞學生”后來因為調皮所以退學了,然后轉到了‘巴學園’。幸運的是小豆豆遇到了小林宗作校長。在小林宗作校長的引導下,小豆豆慢慢的變成了一個有愛心、懂禮貌的好孩子。
在我的眼中,小豆豆是個善良可愛的小姑娘。但是她的好奇心很強,看到什么東西只要感覺有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上去,結果鬧出不少笑話。
快樂的事情有很多,‘巴學園’的孩子們上課是很自由的。只要上午把一天所需要學習的課本知識學完,下午老師就可以陪孩子們一起散步、玩耍。在散步的同時,老師在旁邊講解。比如看到花朵,老師會告訴孩子們什么是雄蕊和雌蕊,花朵又是怎樣授粉的。遇到寺廟之類的,就會告訴孩子們歷史傳說等等。所以,就算是散步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孩子們在快樂的同時,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小豆豆在‘巴學園’里,有快樂也有悲傷。患有小兒麻痹癥的泰明是小豆豆的朋友,小林宗作校長為了泰明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的成長,一樣的自信,還為他舉行了一個小型運動會。可是,春假結束后,校長默默地告訴大家“泰明死了!”小豆豆和同學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泰明和他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小豆豆的起蒙老師,小林宗作先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教育工作者。他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會受到許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一些損害。所以,我們需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小豆豆在‘巴學園’里 還 發生了很多有趣、刺激的故事,還有戰爭帶給人們的傷害。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7
今天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書中有好多我喜歡的童年故事,如:野炊、我喜歡、圖書館等。而我最喜歡的是的一篇是—校長先生。
文中的故事就像是一棵大樹和一棵小草在對話,語言雖然有點凌亂,但那才是不加修飾的童話:作者徹子也就是文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在一年級因為太淘氣而被退學,后來她到了一所新的學校。故事就發生在第一次見到了新學校的校長先生那一天的上午。豆豆很幸運,校長先生非常喜歡和他的學生交流,就因為這樣豆豆語無倫次的給校長講了和她相關及和她無關的好多話題,如:電車跑的太快了、原來上學的學校里有燕子啦、媽媽說今天穿的衣服上的紅花很土氣阿家里有一條狗叫“洛基”會說謝謝啦……諸如此類。直到絞盡腦汁,到最后實在想不出其他可以和校長說的話題才肯罷休。可愛的校長很有耐心,饒有興趣的聽了足足的一個上午,四個小時……。我在讀的時候仿佛看到了一張圖畫:和藹可親的老校長,他有著溫暖的大手和鼓勵的眼神;天真爛漫的豆豆,口無遮攔,滔滔不絕。
讓我想想,其實我的身邊也有像豆豆這樣的小女孩,也是一樣的超級可愛。我的小表妹月月就是其中一個,整天嘰嘰喳喳,沒玩沒了的講話,經常眉飛色舞的為你講解每一部她看過的動畫片;愛吃口香糖,可總是嚼著嚼著就把口香糖咽進肚子里;每次我要回家她總是因為舍不得而哭紅了眼,當然關于他的故事還有很多。雖然我們經常見面,但是我沒有真正耐心的聽她講講她認為有趣的事情,總覺得和她一起玩不起來。也許不是因為我不是她的校長,而是因為我不是一個好哥哥。
可能明天,也可能下一個周末,我愿意學學豆豆的校長,做回一個好哥哥,走進小月月的內心世界,去和她一起感受她的童年趣事。
其實,童年的趣事是開在路邊的小花小草,當你走過時可能并不經意。但如果你俯下身來,像豆豆的校長一樣和他們一起感受那些點點滴滴的驚喜和快樂,你會發現小花小草也有芳香,她們葉子上滾動的露珠是那樣的晶瑩透亮,和她們在一起的那種感覺很棒!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8
在一個暖暖的星期六,我一口氣吧《窗邊的小豆豆》讀完了,我一直在回味著小豆豆那樣快樂的童年生活。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的黑柳徹子在19xx年出版的《窗邊的小豆豆》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作者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小豆豆是一個十分調皮的女孩,在一年級時就被學校開除,后來她的好媽媽沒有批評她而是幫她找到另一所學校——巴學園,巴學園是由小林宗作先生創辦的,小豆豆一來到巴學園看見六節廢棄的電車教室就十分喜歡。
于是去找小林宗作校長談話,小林宗作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多小時的話,而且不怨倦。順利而榮幸的成為了這個只有50多名學生組成的學校的一員,在一年級的列車上她認識了許多好朋友,朔子、美代、高橋君、 泰明等。
那里你可以隨心所欲,想上什么課就上什么課,想坐哪個座位就坐哪座位。在禮堂里吃飯時。先要讓校長檢查盒飯中有沒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其實是想讓在巴學園的每一個孩子都營養平衡不要挑食,然后 再齊唱有校長改編的《吃飯歌》,最后才津津有味地吃著可口的飯菜,她不會嘲笑得過小兒麻痹癥的泰明,而會鼓勵他爬上自己的樹,終于泰明爬上了樹,第一次欣賞到坐在樹上眺望遠處迷人的風景。小豆豆還有一條叫洛基的狗,天天陪伴小豆豆去上學,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大。現在的學校里朗朗的讀書聲漸漸增多,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卻漸漸消失。我們作為一個小學生是祖國一朵朵絢麗多姿的` 鮮花,而現在整天眼前是堆積如山的各科目作業,我們的快樂在哪里尋找。
我多么向往在巴學園學習,每一天的學習就像一次旅行,沒有規定你現在要干什么,學習是那么的輕松、愉快。可現在學習又是那樣的枯燥乏味,甚至還有學生。我被那巴學園校長的教育方式所吸引,電車教室……甚至一草一木,我恨不得現在馬上飛到令人向往的巴學園。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9
利用寒假的時間,我最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窗邊的小豆豆》。它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的,是她小時候的真實故事。
小豆豆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姑娘,她很特別,上課時的一些行為,在老師眼里是不被允許的。有一次,同學們正在上課,她卻徑直走到窗邊大聲的喊:“你在上面做什么呢?”老師還以為她在跟樓上的同學說話,便向上面看去,可是什么人也沒有,只有一只在屋檐下做窩的小燕子,原來她在跟小燕子說話。因為她上課老跑神兒,所以學習也不好,老師經常鄙視她,再加上她行為怪異,一年級就被學校勸退了。幸好小豆豆有一個理解她的好媽媽,不像別的媽媽那樣訓斥打罵她,而是讓她去了另一所學校叫“巴學園”。
“巴學園”很特別。第一個特別的是學校的校園,其它學校的大門都是氣派的混凝土柱子做成的,這所學校的大門卻是用兩棵矮矮的樹做成的,而且樹上還長著綠色的葉子;教室是六輛報廢的電車。第二個特別的是學校的教學方式,在這個學校,每天想先上什么課可以自由選擇,想坐哪個座位就可以坐哪個。我好羨慕小豆豆,她有太多的自由,在我們學校,課程都是老師安排好的,自己的座位即使已經坐膩了,但是沒有老師的允許,也是不能隨便更換的。
“巴學園”還有一個我佩服的小林先生,他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他能把別的學校教不好的孩子教育成天才,也特別理解孩子,像是孩子們肚子里的蛔蟲,孩子們的想法他都知道;他對孩子們也特別有耐心,因為他能專注的聽小豆豆一連說上四個小時的話,我敢肯定,我的老師、爸爸媽媽連聽我說一個小時話的耐心都沒有,要是我說上四個小時的話,他們早就煩死了,所以我特別佩服小林先生。
我多么希望我們這里也有一所“巴學園”,小豆豆多么幸福啊!能上這么好的學校,遇到這么有耐心的老師和校長,陪伴他們度過每一個快樂的學習時光。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0
淅淅瀝瀝,瀟瀟灑灑。此雨好比一位豪爽的少女,柔中帶堅,強中帶弱。今天我趁著興趣已濃,又閱讀起了《窗邊的小豆豆》最后幾頁。
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成天搗亂的假小子,因太過頑皮而被退學,小豆豆焉知非福,在新的學校——巴學園她生活得很自由,學會了樂于助人、善良等美好品質。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巴學園被熊熊烈火燒盡,大家被迫分離。
看完這本書后,我的心不禁為之一顫。滾滾硝煙吞沒了點點歡笑,都是戰爭惹得禍,戰爭是最能體現人低素質的事,是最讓人憎惡的一大禍害。
小豆豆在巴學園中占了一棵樹,她請得過小兒麻痹癥的泰明去她的樹上做客。因為泰明是個小兒麻痹癥的患者,從來都沒有爬過樹,也不會爬樹,他沒有和小豆豆一樣占一棵樹。小豆豆的手頂著泰明的臀部,手抓著泰明的腳,兩個孩子一步一步地艱難地爬上樹。當兩個孩子大汗淋淋之時爬上樹時,二人愜意地聊起天來。憨憨的笑聲,滴落的汗水,彼此的鼓勵,全都化成了午后煙云。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小豆豆退學之后卻上了一所世上最幸福的學校。在美的熏陶下,她長大了之后當上了一位優秀的主持人。
相見時難別亦難,每當我回老家,我總是滿心歡喜,開心極了,笑容總是洋溢著;離開老家時,失聲痛哭是難免的,傷心至極,愁眉苦臉總是抹不掉。那時,姨夫當堂吟了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啊!我擦了擦不舍的淚,記住了這句貼近人心的詩句。
戰爭一來,它必將會吞噬圣潔的和平,光是中國,死于戰爭的人不計其數。我們要讓先輩們白白犧牲嗎?不,我們不能。我們必須呼吁和平,不要為了那點資源而殺人了!搞得你死我活。
是戰爭毀了巴學園,切斷了孩子們快樂的源泉。不知明日還會有更多的戰爭還是更和諧的社會。我們一定要將正義進行到底,呼吁和平,讓戰爭徹底從浩渺的宇宙中消失!
一縷陽光踏著屋檐上雨水滴落的音符,如空氣般飄進了我的房間里,照在了《窗邊的小豆豆》的封面上那擺著姿勢的小豆豆上,她仿佛活了。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1
淺顯易懂的文字,有趣的故事,美好的童年時光。這便是:《窗邊的小豆豆》一書,帶給我的感受了。——————題記
這一本書是日本的黑柳徹子寫的,他的書給予了我一份感動,一份留戀,一份愛。
一群孩子,坐在電車里上課。他們有的在畫畫;有的在讀書;有的在做有趣的物理實驗;他們的午飯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他們甚至還可以趁著放暑假的時間,在禮堂里搭帳篷“露營”。呵呵,這的確是一所奇怪的學校啊!可就是這樣一所奇怪的學校,讓許多“壞孩子”健康成長了,他們的童趣是任何大人都無法比擬的,可能除了“巴學園”的小林校長以外,就沒人理解他們這樣做的“意圖”了。
書中的小豆豆會經常做一些淘氣的事情。她雖然被入讀的第一所學校退學,可是,她卻被“巴學園”接受了;被“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接受了;被“巴學園”的小朋友們所接受了!“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心,一顆善良感易碎的心,需要長輩們的細心呵護,是啊,這就正如小豆豆這個“壞孩子”。
有一次小豆豆向校長借了錢去買了一塊“健康樹皮”買樹皮的人說,你只要咬一咬樹皮,如果覺得苦,那就是生病了。校長很清楚,這是一個騙局!但是她每當看見小豆豆慷慨的讓同學們咬假樹皮時。她沒有再阻止了,更沒有說出真相——因為小豆豆的臉上是知道了同伴們很健康,而露出的笑容。
我喜歡這本書,喜歡書里面的“巴學園”喜歡書里面的每一個人物。有善解人意的媽媽,有獨特教育方式的林老師,有團結友愛的同學們,還有聰明伶俐的小豆豆。
這里這本書里面的小豆豆深深吸引了我,她的古靈精怪;她的活潑可愛;她的天真無邪,足以讓我拋棄了原來那些愛看的漫畫書,走進了書里的“巴學園”,走進一個小朋友的真正的心靈里。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2
寒假里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一本書,體驗了一個日本小女孩在戰爭剛剛結束,生活非常艱苦時期的童年生活。
書中的小主人公小豆豆就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徹子,她小時候非常調皮,經常在上課時一會兒開文具盒,一會兒翻書,有時甚至跑到窗邊喊藝人來表演,弄得老師沒法上課。后來,小豆豆的媽媽無奈,只好把她送去“巴學園”上學。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是位教育家,他就像是我們中國的陶行知。小林校長能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潛能,因此同學們也非常熱愛小林校長。在巴學園的日子里,小豆豆交了許多朋友,她的朋友有朔子、宮崎君、高橋君、阿泰等,朔子是小豆豆最好的朋友,她們倆每天都在一起快樂地玩耍;宮崎君是從美國轉來的“小博士”,知識面很廣;高橋君很矮,他從小就患上了一種病,永遠也長不高了,但是他卻在運動會上奪得了冠軍;阿泰十分可憐,他有小兒麻痹癥,身體特別脆弱,在一個陰雨蒙蒙的早晨,突發疾病去世,全校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
在書中,全校運動會上冠軍獲得的獎品是胡蘿卜,小豆豆拿到了第二名,獎品是一根牛蒡,小豆豆拿到牛蒡幸喜若狂,迫不及待地回家和全家人分享了烤牛蒡,仿佛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佳肴。我不太喜歡吃胡蘿卜,可是我從來沒嘗過牛蒡,我看見書中的小豆豆津津有味地吃著牛蒡,不禁饞漣欲滴,便纏著媽媽在超市買回了日本牛蒡,媽媽用牛蒡燒了雞湯,我嘗了一碗以后大失所望,哇!原來牛蒡吃在嘴里又粗又硬,還有一股苦澀的味道。怎么會是這樣?可是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又盛了一碗清苦的雞湯,慢慢地喝完了。
我現在把我們的校園也看成是我的“巴學園”,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小豆豆一樣熱情、聰明和善良,善待每一位同學,學習他們的優點,寬容他們的缺陷,擁有和小豆豆一樣多的朋友,讓我們的童年充滿快樂和幸福。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3
讀書就要讀好書,在我讀過的許多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窗邊的小豆豆》,因為這本書中的故事給我帶來了溫暖。
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該書講述了一個叫名小豆豆的小女孩,因為淘氣不愛學習,上課時間總是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最后被老師退學了。而慈祥的媽媽卻沒有把這一結果告訴小豆豆,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媽媽四處奔波幫她尋找合適接收的學校。經過多方面努力,最后找到了巴學園。第二天,媽媽帶著小豆豆去巴學園面試,面試官是校長先生,校長讓媽媽先回去,媽媽就走出校長的辦公室,校長隨手把門關上與小豆豆談話,校長讓小豆豆講什么都行,小豆豆特別興奮,霹靂巴拉亂七八糟地講了4個小時,校長先生耐心地聽著,小豆豆感覺和這所學校的校長先生在一起的時候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最后小豆豆成為巴學園的一員。小豆豆在巴學園結識了許多朋友,和朋友一起去泡溫泉、散步、野營、參加泰明的葬禮等,小豆豆在周圍朋友的引導下,終于能順利地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相處。
我覺得書中的校長先生的創意教育非常棒,如泡溫泉、野炊等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把孩子爛漫天真的童趣給真正地發揮出來。
其實教育孩子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應該多給予孩子一些關愛和鼓勵。家長肯定會說“孩子不聽話”那是因為家長沒有對孩子耐心地鼓勵和教導。
現在有許多的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冷血動物,就如文中的一段話:“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他們就像這一段話說的那樣,不會感激,沒有感情,沒有感恩,天天就知道只有學習。
學習終究要努力學的,要適量的學習,要有合理的學習時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能讓學習破壞了美好的童年,也不能讓學習把孩子變得冷血,應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地去學習,讓孩子們在快樂學習中成長。
巴學園其實是個好學校,能上自己喜歡的課程,能去泡溫泉、散步等。巴學園其實是孩子們的天堂,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學校,也非常羨慕小豆豆他們,我常常想,如果今天還有巴學園,可能就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這么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期待和向往!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4
最近我讀了一本十分好玩的書叫《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說了一件讓人快樂和感動的事: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被退學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收了他,“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門,它是由兩株矮樹組成的,樹上還長著綠油油的葉子,用小豆豆的話就是“從地上長出來的校門呀”。“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教室,它們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是小豆豆的電車教室。“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這期間校長只是微微笑著問幾句:“后來呢?”或者說:“原來是這樣的啊!”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學習重點都寫在黑板上,然后說:“下面開始上課了,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于是小朋友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有人寫作文,有人做物理實驗,有人做數學題。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和他感興趣的方式,思考問題的方法,這樣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巴學園”的幸福童年影響了黑柳徹子的一生,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這本書里,你可以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我覺得任何人都不想犯錯誤,如果別人再嚴厲的指責他,他以后就會沒有信心,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不對,但如果人人都像小林校長一樣教導孩子,我相信人人都會像小豆豆長大以后的樣子,有一番大的成就,并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5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窗邊的小豆豆》,它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
我懷著興奮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作者本來的名字叫小豆豆,因為上課時總把課桌開開關關,并和路上的過往行人說話,使得老師沒法正常上課而被退學。媽媽只得把小豆豆送進了一所由廢電車當教室的新學校——巴學園。而小豆豆對這樣的新學校感到興奮,并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在別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人人都能夠接受的孩子,看來小豆豆是在歡樂中長大的。
小豆豆是一個天真無邪,調皮可愛的孩子。有一次,小豆豆和洛基(牧羊犬)一起在房間里玩“狼游戲”,對洛基來說裝成狼并不是什么難事,只要把耳朵“啪”地豎起來,露出鋒利的牙齒,眼里閃出兇光就變得很嚇人了。但小豆豆裝成狼卻很費事,要把手放在頭上,裝成狼耳朵,邊“嗚嗚”叫著裝出要咬洛基的樣子,一起在地上打滾,然后分開,又假裝撕咬,可洛基畢竟是一條小狗,它漸漸分不清鬧著玩和動真格的界線了,它真地咬了下去,小豆豆“啊”的尖叫一聲,來不及了她的一只耳朵已經垂了下來,還好及時包扎,耳朵保住了。
可這時的小豆豆臉上纏滿了繃帶像小白兔似的被帶回了家。小豆豆還是一個做事不肯輕易放棄的人。一次,她不小心把錢包掉進廁所里,小豆豆決定把錢包從廁所里掏出來,向校工借了一把長把舀子掏了起來,掏出來的東西快變成小山了,可小豆豆掏錢包心切,已顧不上這些臭氣熏天的東西了。
小林校長正好路過,問小豆豆:“你在干嘛呢?”小豆豆滿頭大汗地說:“我的錢包掉到里面了!”“是嗎?”小林校長說著離開了。過了一會兒,小林校長又來了“找到了嗎?”“沒有”小豆豆答道。校長把臉溫柔地湊上去,道:“記得弄完后要放回去,啊!”“嗯!”小豆豆信心十足地說。可能錢包沉到底下了找不到了,小豆豆放棄了找錢包。把掏出的東西放好后,把舀子放回了工具房。
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自己和小豆豆一樣調皮,任性,和她一樣有一所很不錯的小學,但在學習中添加一點樂趣不是更好嗎。
【愛的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相關文章: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范文03-10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20篇03-17
窗邊的小豆豆好句08-27
窗邊的小豆豆的好詞好句賞析01-22
【精】《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03-18
讀愛的教育有感25篇03-17
最新小學讀《愛的教育》有感03-16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0篇03-07
《窗邊的小豆豆》觀后感500字03-04
窗邊的小豆豆的讀后感10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