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

時間:2021-04-19 11:49:51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

  在暑期中教師開展了讀好書的活動,每位教師讀2~3本教育教學書刊,本人也喜歡買書看書,而且很雜,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是美國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戴爾。費伯、伊來恩。梅茲立希的文章,共有七章,主要介紹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表現,家長們的一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許多問題,例舉了許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章,“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我們現在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教學己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具有獨特的個性,獨特的愛好,獨特的感情,獨特的愿望和獨特的夢想,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特、自主性的人呢?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要允許孩子為他們自己做事,允許孩子為解決他們自己問題而努力,允許孩子從他們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說來容易做來難!而為人父母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孩子從我們身邊分離出去,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但現實的父母和教師并不是有效地去培養他們,而是恰恰相反。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個班的大部分學生,現在己經是四年級了,當時是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上體育課,有一個男生的鞋帶松開了,他就叫我幫他系一下鞋帶,我問全班學生誰能幫助他?舉手的人很少,引起了我的注意,課余的時候,我有意的跟孩子們拉家常,問他們誰會洗碗筷、洗菜,洗鞋子……大多數孩子說不會,我想:這些都己經被疼愛孩子的父母、奶奶、爺爺所包辦了。再說我們教師,也有這樣的許多事例,讓孩子們做放心不下,我想我們的父母和教師要多給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去幫助他們,引導他們。

  自主性:是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

  一、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背著他走,直到離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呢?作為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

  二、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教師、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有一位父親,他在孩子3歲多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玩,看電視,畫畫,拼圖,或者什么也不干……無聊了,他最終還是會主動來找父母,父母就給孩子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長此以往,孩子便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安排時間。

  三、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采取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這才是我們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有一位母親看到5歲的孩子對洗碗感興趣,就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干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四、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平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就不會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有一位家長的成功經驗是:孩子問我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來問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六、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機遇就會和你擦肩而過。家長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培養孩子善于抓住機遇、參與公平競爭的能力。

  一位小學生偶然同媽媽講起學校要進行英語選拔賽的事情,媽媽就鼓勵英語成績不錯的孩子爭取參加,并告訴她,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把握住一個機會就意味著在成功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在小學升初中時,這次比賽的成績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媽媽的提醒,以后很主動地在各種機會中表現自己。

  七、給孩子沖突,讓他自己去解決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沖突。解決沖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當孩子向老師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之間的矛盾時,老師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面對它,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動轆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八、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又學會競爭。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某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教師和父母一再鼓勵孩子不要灰心,要敢于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后,教師和父母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暗中的較量……

  九、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教師和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教師、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并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家長本來的意愿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長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同時也提出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十、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個孩子特別愛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樣來。于是教師告訴家長,家長主動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泥塑和橡皮泥,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學、好好捏、好好練,要有新點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初中畢業時,已經能輕松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以此特長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上述這些條件的創造,只是有利于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止。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讀后感】相關文章:

孩子說臟話怎么教育10-04

孩子說粗話該怎么教育10-04

對孩子說課文閱讀理解12-11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說課11-0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說課11-12

如何煲湯才更美味08-07

苦瓜怎么做才不苦08-07

爸爸說我像個男孩子_600字01-26

孩子,我想對你說作文1000字02-08

檢討書怎么寫才深刻02-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级AV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 | 午夜福利大片免费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