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

時間:2021-05-09 13:53:3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歡迎大家分享。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1

  當我每天遙望天空和大地的的時候,當我迎著風追著蝴蝶奔跑的時候,當我和小伙伴一起開懷暢聊的時候,我都想不到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又盲又聾的女孩,我讀完她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被深深的感動了。

  主人公海倫小時候發高燒失去了聽力和視力,于是她媽媽給她找了一位心理老師莎莉文小姐。一開始,海倫很調皮,在給莎莉文小姐送點心時,把她反鎖在房間里。媽媽只好在窗臺放了一根麻繩方便她進出。后來莎莉文小姐帶海倫去了海邊,森林……她還教了海倫很多知識。

  讀完這本書,我被海倫堅持不懈的品德的深深的感動了。像海倫這樣看不見,聽不見得人竟然能寫出一本書,真令人贊嘆不已。相比之下,我有健康的身體,能親眼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是多么的幸福。海倫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以后要學會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也要學會去克服面對一切困難。

  假如可以,我真想給她三天光明,讓她看看身邊的朋友和家人,讓她看看這個美麗的大自然,讓她享受陽光和快樂。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2

  大家都知道殘疾人因為先天身體缺陷,很難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可是,有一個人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殘疾人也可以實現夢想,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她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剛出生時,本是健康的。卻在19個月的時候,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走了她的視覺和聽覺。變成了聾盲人的海倫·凱勒,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靜,變得狂躁不安,脾氣越發暴躁,直到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家庭教師――安妮·沙莉文。

  海倫·凱勒重拾信心,利用觸覺和嗅覺學習單詞、語法。她沒有向命運屈服,為了能清楚地發音,她用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為了使寫出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還自制了一個木框,裝一個滑輪練習寫字。

  每天堅持學習10小時以上,累得汗流浹背。但是小海倫還是咬緊牙,日復一日地堅持下來,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走進了哈佛的校園。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努力,她學會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

  讀完這本書后,我驚呆了。她是聾盲人呀!竟然憑借毅志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完成了正常人都很難完成的事情!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生命,做一個自信、樂觀的人。不在意別人對你的指指點點,只要活出自我,創造奇跡,就可以讓自己的名字永遠留在歷史的寶典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3

  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上。她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主人公,在一次患上了“猩紅熱”之后,就永遠的失去了視力和聽力,成為了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但是她并沒有被病魔嚇倒,而是用她超出常人想象的意志力,學習盲文和多國語言,最終考上了她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成為了一個舉世聞名的人。

  海倫凱勒的故事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和啟發。

  我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總是摔跟頭,身上擦破了好多皮,還有好多青的紫的,我有些氣餒,想放棄了,就在我癱坐在地上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海倫凱勒的形象,想到她那樣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都能取得那么舉世矚目的成就,我這樣一個正常人,連騎自行車這樣的小事都搞不定,豈不是太無能了?想到這里,我又從地上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上車練習,慢慢地,我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

  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但我們千萬不要氣餒,多想想海倫凱勒,她會給你信心和勇氣的!加油吧!同學們!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4

  這本書中的莎莉文老師是我佩服和喜歡的老師。她靠自己實踐摸索對海倫進行獨特的教育,常常帶海倫去野外親近大自然,邊玩邊學。一次莎莉文老師在教海倫“water”這個單詞時,她把海倫的手放在出水口下,讓清涼的水流過海倫的指間,然后在海倫手上慢慢寫單詞,一遍遍地教,不厭其煩,讓海倫在那一刻的求知欲油然而生;還有一次當教海倫“doll”這個單詞時,她拿一個洋娃娃讓海倫去觸摸、去感覺。她用這種活生生的觸摸教育開啟和激發了海倫的心智,讓海倫擺脫心靈的桎梏,打開了心中的眼睛,點燃了心中的燭光,讓海倫最終走向成功。莎莉文老師對海倫傾注了畢生精力,而且無怨無悔,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師,沒有莎莉文老師,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海倫,莎莉文老師的偉大精神是值得我們一輩子記住和學習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在學習中學習方法是關鍵,有了好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還讓我明白,在挫折面前,不應該抱怨和哀嘆,而應該充滿信心去迎接挑戰,用微笑去面對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5

  讀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自然的長舒了一口氣,不知是為看完了感到如釋負重,還是也被海倫凱勒所感動。當然更多的是敬佩,敬佩海倫凱勒的不畏艱難,不畏困苦。

  我很難想象,我如果像她那樣,身上有多處殘疾,我是否可以像她那樣樂觀堅強的活下去,我見過無數殘疾人,他們永遠活在健全人的陰影之下,他們不敢外出,怕有人譏笑。

  海倫是不平凡的,它與其他不健全的人不同,她用微笑來迎接每一天,她樂觀、自信、自強,使她在世界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篇章。

  有人曾說過,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你的殘疾只是因為上帝愛你愛的太深,咬你咬的太深,所以不必悲傷,換一種思想,你就可以成功。

  而我們呢?我們是健全人,智力正常,一切安好,所以沒必要去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讓自己悲傷不已,懷著一顆樂觀的心態,向世界微笑,世界也會向你微笑

  人的一生總會有挫折,總沒有萬事都會如意,就像海倫,她依然樂觀向上,她雖然看不見天空,但他仍然會勇敢地抬起頭,向著新生活,向著幸福,向著明天精彩的生活出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6

  讀了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覺得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

  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凱勒的生活。她又盲又聾,但她依然在學習。她終生都生活在一個黑暗的世界,沒有聲音,沒有語言。直到安妮。莎莉文小姐的到來讓她的人生照亮整個世界。

  正是莎莉文老師打破了海倫五年來的生活習慣,教給了海倫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愛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個生命。莎莉文老師不僅教會了海倫書本知識,還讓海倫學會了體會生活,學會了與人溝通和交往。是莎莉文老師讓海倫變得樂觀,學會了用微笑面對一切;學會了珍惜,把握身邊的點點滴滴。

  海倫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我們要從中學習她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用一顆感恩的心,積極面對生活,在逆境中求生存,不斷完善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7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凱勒的故事。海倫·凱勒出生于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一歲時因病失明,繼而失去說話能力。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通過不屈不撓的努力,在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勤和汗水之后,學會了閱讀,寫作,學會了演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種語言,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第一個盲聾學生。成為20世紀“最富感召力的作家”。她的故事讓我感受到要好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人。比如霍金,他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可是,他身體癱瘓,全身上下只有一根大拇指可以活動。可他沒有退縮,別人打一段稿子只需要一小時或半小時就可以完成,但霍金卻要三天的時間甚至更長!但霍金沒有因身體殘疾而放棄生命,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一名科學家!真讓人佩服!

  與海倫·凱勒和霍金相比,我有許多地方做的不如他們。比如我在做作業時沒有靜下心來,總被窗外的光景吸引。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后,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

  我一定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8

  在這個寒假,我又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看了一遍,其中的哲理給了我很大的人生啟示!

  美國盲聾學校有位女學者,名為海倫·凱勒。她雙目失明,又失去聽力,可是她卻憑著超強毅力,學會講話,學會了五種語言以及文字,為人類作出了許多巨大貢獻,深受各國人民的愛戴與贊揚,她聞名各地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永遠在人與人之間飄蕩,廣為流傳。

  她不屈的表現,不僅是殘疾兒童的模范,連身心健康的人也應效法。有人說生命是無價的;因為生命得來不易,一旦失去了也永不回頭,所以我們珍惜它。也有人說生命是有價的;因為生命的價值,是決定于擁有那個生命的主人一生的作為。

  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一個可敬的例子——她并沒有因為身體的殘疾而放棄生命,反而笑著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使生命散發出永恒的光輝。

  這時,我深刻認識到:一個人能否取得成訓,不在于自生條件的好壞,而在于有沒有奮斗精神。平日里,有某人總以條件差,困難多作為不能取得成功的理由。但是,與海倫·凱勒相比,這些條件顯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呀!一個人只要胸懷遠大,并為這個志向、目標去不懈努力,那他一定能成功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9

  海倫.凱勒她渴望自己能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用來看人,首先要看她敬愛的老師。這讓我仿佛觸摸到了海倫那顆滿懷感恩的心。第二天,她要用來看日出的壯麗。這讓我清晰地認識了海倫那種對光明的渴望。第三天,她要看太多的東西,連她自己也無法準確計劃。這讓我更加真切地感知到海倫那永不滿足的追求。也許正是具備了這些精神、這些品質,海倫?凱勒在黑暗中才獲得了不斷摸索并取是成功的源源動力。海倫.凱勒最終戰勝了命運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人生的困境,在黑暗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光明”,同時也為世界上許多遇到這樣或那樣“不幸”的人點燃了心中不滅的“火種”。面對海倫?凱勒,我們真是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爸爸媽媽給了我們健康的體魄,學校、老師給了我們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此,我們必須懂得珍惜,從現在開始,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刻苦努力,不讓光陰虛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10

  今天,我讀完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看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十分震撼。

  海倫在十九個月的時候就不幸患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是她沒有對生活失去勇氣,憑著這自己頑強的毅力,以及超乎常人的努力,在190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畢業后,她在美國及世界各地發表演說,為殘疾人的教育事業籌集資金,她的精神與意志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崇敬。

  我想我以后要做一個海倫·凱勒一樣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人。在面對困難和打擊的時候,我們要像海倫一樣,不是怨天尤人,放棄自己,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最終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其實我們比海倫·凱勒更加的幸運,我們有著健全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抓緊每分每秒,不能讓光陰虛度,也不能埋怨放棄,要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努力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用自己頑強的毅力來克服困難,以杰出的成就來顯示生命的價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11

  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后,我受益匪淺,因為這本書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這本書寫了一個美國的女作家,名叫海倫.凱勒,這位作家從生下來時,與我們平常人是一樣的,她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19個月時,由于急性腦充血而失喪了視力和聽力,成為了聾啞人。在莎利文小姐的教育和幫助下克服了溝通的障礙,并在兩所聾啞學校完成了一般的教育,她僅僅度過了19個月有光明有色彩的光陰。

  失去了聽力和說話本領她該有多么失望啊。就在這時,安妮.莎利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從此改變了海倫的一生,我想:如果不是安妮.莎利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走進了她的“視線里”,改變了海倫的一生,就沒有現在的海倫.凱勒了。也就沒有現在她所有的創作的作品,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了。

  讀了這本書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示,海倫.凱勒是一位盲人,可是,她都能成為一名大作家,大學問家,而我們是健康的人,我們又怎么不可以努力學習呢?

  我決定,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努力讀書,做好自己!我要把我的生命活出光彩,活出力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12

  生命是寶貴的,是崇高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人不熱愛自己的寶貴的生命。

  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我被深深的感動了。主人公海倫·凱勒那頑強的生命力深深的吸引了我。海倫·凱勒在一歲多時,病魔找上了她,醫生也無法治愈,最終,她變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殘疾人了。雖然海倫·凱勒每天與病魔斗爭,可是海倫·凱勒并沒有放棄生命,她還是像普通人一樣學習,而且對待任何事都很認真,她并沒有因病而退縮。她不屈向上,在人間創造出了奇跡,并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

  像海倫·凱勒這樣的人有許許多多,有一些人就因病而放棄了生命,有一些人卻堅持生活到底!是啊,生命就如蕭楚女所說的:“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是啊!生活了就一定要生活到底,即使是一秒鐘,也要生活。

  海倫·凱勒是殘疾人,卻能如此熱愛生命,天天生活的開開心心。

  再看看我們有一些中小學生,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樂,天天在學校玩耍,不知道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看他們怎么對得起自己的生命呢?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熱愛生命,努力學習,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13

  最近,我在讀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一本自傳體著作,寫于1902年,記敘了海倫.凱勒童年和青年時代的生活。

  在第一部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幾乎將自己的所有夢想都注入于那三天之中。第一天,她要把她所有親朋好友的面容深深地印在腦海里。第二天,她將伴著曙光起床,去看一看那由黑夜變成白天的激動人心的奇觀。還要去參觀藝術館與博物館。第三天,她將要開車到外面去享受美景,并用心去體會大自然。

  當海倫.凱勒小時因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時,一個人走進了她的生活,改變了海倫以前對生活的看法,使海倫考上了哈佛大學。那個人就是安妮.莎莉文老師.安妮老師教海倫認識事物,海倫的好學欲立即被激發了出來.安妮老師將一樣物品放在海倫手上,拿起海倫的另一只手,一個一個地拼寫著單詞.海倫以為老師和她玩,了跟著寫起來.就這樣,她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世界級大學---哈佛大學.

  海倫是一位盲人,聾啞人,但她最后學會了摩說話.并上了哈佛大學.而我呢?卻仍在一旁浪費時間. 海倫.凱勒值得我們學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14

  寒假中,我讀了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書的作者是海倫 凱勒,一位失去視覺和聽覺的人,如此一位重殘者竟創作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真是了不起。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內心充滿著敬佩之意。

  書中講述的是關于海倫 凱勒自己的故事,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整本書的主題"遭遇挫折,永不言敗".海倫 凱勒因為一場疾病,喪失了視覺和聽覺,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當她處于人生最低谷的時候,聾盲教師"沙利文"給了她精神上極大的支持,使她逐漸擺脫了困境。海倫在沙利文的幫助下,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逐步學會運用語言和拼寫單詞與人交流。海倫被沙利文陪伴著邊學邊玩,使她感受到無比的快樂。這激起了海倫對生活強烈的渴望,同時也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他生活在一個無聲黑暗的世界里,他渴望光明--哪怕是三天的時間。三天對常人來說是那么的平淡、那么的短暫,甚至可以說是瞬間的事,但對于海倫來說是如此珍貴,說明她也對美好人生的渴望。

  海倫那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地感染了我,她那種好精神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在學習當中,我們應學會堅強,學會那種永不屈服,永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作為重殘的海倫能做到的事情,難道我們正常人就做不到嗎?

  海倫凱勒創造出了一個奇跡,他令我敬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1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聾啞人——海倫·凱勒,她不向生命屈服,在幾十年的黑暗中,用這種常人不可想像的環境中寫出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在一歲之前都是很健康的,既不聾,也不盲,更不啞。可是就在一歲的時候,她生了一場大病,導致海倫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在變殘疾人之后的幾年里,海倫一直情緒非常暴躁,還時不時的發脾氣。一直到了安妮·沙莉文老師到了海倫家,當了海倫的老師之后,海倫才不再這樣。

  莎莉文老師讓海倫學會聾啞人一切本來學不會的東西。在莎莉文老師精心教學下,海倫回了用手感受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景觀,還幫助海倫考上了世界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

  海倫在這本書出的末尾說想讓自己在三天內是一個正常人,自己會這樣做:

  第一天,海倫要仔細端詳親人、朋友和莎莉文老師,讓她們的面孔,永久的刻在海倫的心中。

  第二天,海倫要在早晨去看日出。這一天,海倫要在博物館、戲院中度過,了解人們在自己失明后的變化。

  第三天,海倫回到了一般、普通的生活,在平凡的人群中度過這天。

  有視力的人會很快適應周圍的環境,從而不珍惜寶貴的生命,然而無視力的人,則會更加珍惜生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_350字】相關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說課稿11-2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精選范文02-1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初二02-1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課件設計05-0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07-2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詞好句09-2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精彩段落09-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精彩段落09-0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詞好句12-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香蕉亚洲国产自在自线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午夜福利中午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