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讀后感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讀后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完書中的一段墓志銘,想起小時候經常掛在嘴邊、寫在日記里的豪言壯語,如今已畢業參加工作三年,沒能活出理想中的狀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與身邊人的差距越來越大,距離越來越遠,免不得心生焦慮。時至今日,曾經的美好愿景已差不多成了白日夢。
嘆息。何嘆息?只要想做,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更何況此時的你必然還有心有力。重要的是敢不敢拿出歸零的心態以全新的自己去開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若想改變你的人生首先從改變你自己做起。
如何改變自己呢?這也是我近來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本周閱讀了朋友推薦的這本《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關于自我管理和人際管理等方面,獲益很多。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心態很重要,其次目標要明確,最后搭配工具技巧,往往事半功倍。
改變自己要改變思維定式。“要想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怎樣看待世界,怎么對待生活,怎么和他人相處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都取決于我們的思維定式。
思維定式是什么呢?它是關于某種事物的理論、詮釋或者模型,由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學習知識、生活經驗及選擇混合加工構成的認知上的固定傾向,影響著你對事物的分析、判斷,決定著你的行為和態度,即使最后做出的決策可能不是正確的,得出的結論與現實不符。想起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對比來,從中可發現窮人思維更多的是消極心態以及由此產生的消極行為,而富人思維則相反。由此可見,如果想要生活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我們要學習積極樂觀的思維,學會思維轉換。人往往在生死關頭、生活困窘面前容易頓悟,或者在人生當中的重要階段,比如高考、畢業、結婚、有自己的孩子等等人生角色轉換之際,思維突然發生轉變。平時,我們也應該注意思維鍛煉,多讀書,多關注社會新聞,多聽聽身邊人的意見,多思考事情發展的規則,主動打破常規,打破舊的思維模式,讓生活朝著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改變自己要樹立以原則為中心的思維定式。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的思維定式,更能“由內而外”地實現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人處事原則,然而并不都是清晰可知、正確無誤的'。這里的“原則”是指什么呢?
原則如燈塔,是不容動搖的自然法則。
原則是不辯自明的真理,任何人都可以心領神會,就好像人類與生俱來的良知,不分種族膚色,人人具備。即使被社會流俗或個人否定而隱晦不彰,但它們依然存在。
原則不同于實踐。實踐是個別的、具體的,而原則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
原則不是價值觀。一群盜匪可以有相同的價值觀,但卻違背了良善的原則。如果說原則是地域,那么價值觀就是地圖。唯有尊重正確原則,才能認清真相。
原則是人類行為的指南針,歷經考驗,長盛不衰,不證自明。
作者提出了7大原則,也就是7個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當我們堅持做到這7個原則,必然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積極向上的影響,即使不能實現絕對的成功,也一定能獲得一定的成就。
讀一兩遍,總感覺還是不甚理解,不知如何抒寫,此類書籍,文中所寫7大原則,重在實踐,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方能真正明白吧。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讀后感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勵志讀后感07-07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主要內容-讀后感01-22
成功人士周日晚上的9個習慣勵志文章04-11
成功人士周一早上的15個習慣勵志文章04-09
《反思教育習慣》讀后感01-19
習慣我的習慣作文11-26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心得體會06-16
作文:感恩的習慣-關于習慣的作文12-23
習慣我的習慣作文8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