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高中范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高中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高中范文1
《歐也妮,葛朗臺》這本書是由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的巴爾扎克寫的。他還寫過許多偉大的作品,比如家喻戶曉的《人間喜劇》,《三十歲的女人》,《夏倍上校>……為我們展示了法國歷被金錢利益驅使的時代,向我們揭露了人心在金錢的誘惑下變的如何的黑暗。
葛朗臺是個聰明的人,他懂得在別人看不透的地方猛得“下手”,別人還未領悟過來時,他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他也懂得忍耐,他可以在別人日進斗金的時候默不作聲,因為他懂得什么叫忍耐和時機,他是一個酒桶商,待別的勁敵忍不住高價賣出商物時,他確在觀察時機,等待酒桶價格的另一次高升,果不其然,他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但是,就算他有再好的商業頭腦也彌補不了一個致命的缺點:貪財!
如果用一個詞來解釋吝嗇,我保證脫口而出,葛朗臺。請你設想一下,一個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的人,每天都只讓家人使用一點食物,而且還是他自己“嚴格”分配的食物,房子是那種早已爬滿植物的舊樓房,樓梯也已有了破損,并且搖搖欲墜,家具更是“千瘡百孔”,連每件衣服都得家里人自己動手織出來。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葛朗臺總是躲在他的密室里,一遍又一遍的撫摸他的金子。
是的,那個貪婪的時代造就了葛朗臺那樣的人,希望我們的時代塑造出的都是品質美好的'人類!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高中范文2
法國動蕩時期,索漠城老吝嗇鬼葛朗臺運用各種手段積累財富,他利用女兒做魚餌,勾引追求者為他辦事。當女兒將成堆金幣給了夏爾時逼死賢淑的妻子,還與家人決裂。而善良的女兒歐也妮,等來的卻是發了小財回來的負心漢。一個不折不扣的愛情悲劇!總令我疑惑的是,書名為《歐也妮·葛朗臺》,但作者竭盡全力想刻畫的,既不是悲劇中的負心漢,也不是癡情女,而是悲劇制造者老葛朗臺。
有時候會想,葛朗臺的形象就像夏洛克、阿巴公,成為吝嗇鬼的典型形象,但巴爾扎克著重刻畫出來的是吝嗇鬼的狡黠。從老葛朗臺的金典語錄中“這個年輕人真是沒出息,把死人看的比錢還重。”“把一切都照管好,到那邊來向我交賬。”這是老葛朗臺的遺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放不下的不是家人,而是錢。但老葛朗臺又不像夏洛克和阿巴公。夏洛克的特點是狠毒,阿巴公的特點是守財,而老葛朗臺不僅守財還看中發財,阿巴公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個吝嗇鬼的迂腐。
讀完這篇小說,頓時想到,巴爾扎克醞釀已久的人間喜劇中的《歐也妮·葛朗臺》所揭露的,只是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金錢對于人性的扭曲和摧殘。所謂社會道德和社會倫理,與金錢相比,在人們看來一文不值。這是不是應該引起我們對于當今社會中的拜金主義的警醒呢?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高中范文3
金錢于他,只是一種虛幻的滿足感,他抱著大把的金幣,看金幣發出的金晃晃的顏色,聽金幣碰擊的聲音,因此而產生滿足感。他大把地囤積金錢,不使用它們,只是為了欣賞,為了滿足自己的斂財癖。在巴爾扎克看來,葛朗臺的聚斂癖,是當代社會的一種情欲,只有人性已經異化,完全為貪欲所支配的人,才會將金錢視為人生的最高需要。
他因為錢,已經完全喪失了人性。在知道女兒把金幣都給了查理后,他認為金錢比親情重要,固而將女兒關起來。妻子因為此事一病不起,在即將離世的時候,葛朗臺不是沒有傷心難過的,這個時候,他的人性得到了些許的流露,但是,當妻子死后,尸骨未寒,葛朗臺便請來克羅旭要歐也妮在財產文契上簽字,放棄登記,全部財產歸父親管理,女兒只保留虛有權。在他心里,金錢最終戰勝了人性。
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錢,葛朗臺老頭的形象便體現了金錢的主宰力量。
然而,巴爾扎克雖然以大量筆墨描繪金錢的威力,但畫龍點睛的一筆卻是指出金錢拜物教的荒謬,指出金錢固然給人帶來權勢,卻不能給人帶來幸福。至少,在人類的感情領域,金錢是無能為力的。
葛朗臺為了金錢,一輩子花盡心思,甚至為了錢連親情也不顧,但最終一分也帶不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說是一無所獲。葛朗臺這樣的人,表面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高中范文】相關文章: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01-19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600字01-19
讀《歐也妮 ·葛朗臺》有感_650字01-22
歐也妮葛朗臺英文版讀后感10-23
《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感悟與感想12-27
《詩經·葛覃》讀后感08-15
妮妮過生日_550字01-21
魚我所欲也讀后感范文11-15
李白《黃葛篇》譯文 《黃葛篇》賞析及鑒賞11-02
葛藟原文及賞析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