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分鐘冥想》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十分鐘冥想》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十分鐘冥想》讀后感 1
這幾年meditation也就是冥想♀是個時髦詞匯,尤其歐美人特別熱衷于此。我也曾經在某些心理學會議上了解過些皮毛。幾年前試著做過幾回冥想,但由于一直不得要領,心也不靜,每次都會睡著圖片,之后就基本上沒有嘗試了。
最近發現這本《十分鐘冥想》,看完覺得指導實操還是很不錯的,主要是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比較容易實踐起來。我按書中方法,每天抽十分鐘進行冥想,感覺真的很好。尤其剛做完冥想的時候,會立即覺得耳聰目明。
本書作者是英國人,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他11歲開始接觸冥想,試過很多種冥想方法。二十多歲時,聽從內心召喚,他來到亞洲成了一名佛教徒,之后幾十年都在各地寺廟隱修。2004年,他帶著簡單的夢想回到英國,創辦了“頭腦空間”這個冥想練習項目。
他的目標很簡單:使冥想不再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神秘、陌生,讓它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安迪現在已經是英國保健委員會注冊的臨床冥想顧問,被《泰晤士報》譽為全英最佳冥想導師。
全書由導言和六個大章組成。
導言大概介紹了冥想、心靈、正念和頭腦空間的概念。
冥想既是一項技能也是一種體驗,有廣泛的適用范圍,除了被用來穩定情緒,改善人際關系和專注力,還被用來治療各種與壓力相關的癥狀,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長期焦慮、抑郁、憤怒、依賴、強迫行為、失眠、肌肉緊張、性功能障礙和經前期綜合征。
基本上任何需要用心的事情都能從冥想中受益。事實上,我們整個生活都是通過心靈來體驗的。我們的人生幸福感、滿足感以及積極的人際關系都來自我們的內心。因此每天花上幾分鐘來訓練和養護我們的心靈是明智的做法。
冥想不是讓你變成一個不同的人或者更好的人,而是關于覺醒訓練的體驗,讓你理解為什么會有那樣的想法和感受,是你在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健全的洞察力。冥想會告訴你如何與自己目前的這種狀態與感受和平相處。
神經科學家用核磁共振發現由于神經的可塑性,長期修習冥想的人大腦結構本身發生了變化。大腦中與幸福快樂相關的區域變得更加厚實、結實。
正念意味著心在當下,活在此刻,而不是分心走神、糾結執迷、陷入沉思。冥想就是一種為練習正念提供最佳條件的技法。正念是學習改變對生活方式的體驗,帶著一種深層的滿足感以原有的方式生活。正念并不在于你正在做什么,而在你做事情的時候如何管理自己的心靈。
頭腦空間是冥想和正念練習的結果,是一種深層的寧靜感、滿足感、不可動搖的富足感,無關當時的情緒。頭腦空間是不依賴于表面情感的心靈特性。
第1章 接觸
介紹了作者當初去寺院接觸到冥想的過程,他在冥想練習過程中走過的彎路。提到他去的第一個寺廟每天要進行18小時的冥想,睡眠時間只有大約3小時。那時候作者誤解冥想就是停止思考。
后來他經過點撥發現心靈就像野馬,需要給它足夠的'空間,讓它感到自在,不要太緊張。要少對冥想體驗做評判。
正念和冥想是意識到自己的情感,對情感保持覺醒,體驗、承認它們,與情感共存,但不任由它們擺布。
第2章 練習
作者建議把自己的呼吸作為首要的工具。
十分鐘冥想之概要
預備
找個地方,舒適地坐下來,腰背挺直
確保在冥想期間,不會受到人或事的打擾(關掉手機)
設好十分鐘的鬧鈴
簽到
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氣,再用嘴巴呼氣,然后輕輕地閉上眼睛
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落座時的軀體感覺、腳放在地板上時的軀體感覺上
掃描全身,留意身體哪些部位感到舒適和放松,哪些部位感到不適和緊張。
留意自己的情感——比如,你現在處于什么心情。
專注于呼吸
留意你在哪個部位最強烈地感受到呼吸時的起伏感覺
留意每次呼吸帶來的感受,注意每次呼吸的節奏——無論是深還是淺,粗重還是順暢
在將注意力集中到起伏感覺上時,緩緩地數一下呼吸次數,吸一次氣數1,呼一次氣數2,一直數到10
重復這個過程,循環5-10次,或者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一直循環下去
結束
注意力不再集中,任由心靈隨心所欲地忙碌或放松20秒
將心靈帶回到軀體感覺上來,即身體在椅子上的感覺、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
在準備好之后,緩緩睜開眼睛,站起來
第3章 整合
除了靜坐冥想,還有行走冥想、站式冥想、臥式冥想、跑步冥想、睡眠冥想。
日常生活中可以練習行動中的正念、正念飲食、正念行走、正念睡眠。
研究表明,哪怕參與者每天只冥想很短的時間,只做了5天,就有更多血液流向他們大腦中控制情感和行為的區域;正念會提高壓力下的業績;冥想可以把入睡所需時間縮短一半;正念可以幫助你趕上截止日期;冥想使你保持聰敏機警,衰老帶來的大腦灰質減少情況也會被冥想效應抵消。
第4章 踐行
冥想只有在你去做的時候才會起作用!雖然正念修習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但替代不了每日的冥想靜修。只有真正每天抽十分鐘坐下來冥想之后,才會看到它的好處。
每天選擇對自己最合適的時間,找一個合適的不被打擾地坐10分鐘的地方,穿著寬松舒服的衣服,身體保持向上坐直的姿勢,雙腿雙腳平放,手放腿或者膝蓋上,閉眼。
第5章 正念生活
視角:合理選擇看待生活的角度會讓你對負面思維模式更加警惕
交流:理解他人
感恩:心嗅薔薇,抽出時間去感恩
善良:對自己、對別人,少評判、更開放的思維模式
慈悲:換位思考
平衡:平靜泰然
接納:抗拒是徒勞的,發現我們需要對什么放手
平靜:對不耐煩放手,帶著適度的好奇心來留意自己的不耐煩
投入:堅持下去
心在:靈巧地生活,具備妙觀察智
第6章 冥想案例
篇幅有限,這本切實指導冥想實踐的書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最后再次總結一下冥想的過程
第一步:找個舒服的凳子,放鬆身體和精神,任由頭腦中的各種雜念跑出來,你要做的只是一個“警覺的旁觀者”。注意,要旁觀,否則完全放松后就睡著了。
第二步: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感官,比如專注地觀察某件物品或者聆聽外部的聲音。發現自己分心了,就輕輕的將注意力收回來,無需懊惱,因為這很正常。
第三步:觀察腦海中的觀念,想像把快樂的分享他人,把痛苦的想像為自己替別人承擔的。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能更好的“旁觀”。
冥想并不能讓我們更幸福或快樂,但能幫助我們對已經發生的事情以更恰當的情緒去反應。希望大家都能嘗試以正念指導生活,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進行冥想,鍛煉和養護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心靈!
《十分鐘冥想》讀后感 2
《十分鐘冥想》,作者是[英]安迪·普迪科姆。
一個曾到亞洲來當僧人,在印度、尼泊爾、泰國、緬甸、俄羅斯、波蘭、澳大利亞等國都住過的冥想修習者。
首先,打破一個對于冥想的理想預設:進入冥想,我就一定會平靜下來,達到放空狀態。實際上當你開始冥想的時候感覺更焦慮,其實這并不是冥想導致的,不過是讓你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越抗拒、越兇猛”,當你以一種抗拒的姿態去對待這些念頭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只有焦慮,進而覺得冥想一點用都沒有,然后就想放棄。
其次,明確冥想是一種對心靈的訓練,它的要義就是熟能生巧。神經科學家發現,當人們在冥想時,不僅大腦活動發生了變化,大腦的結構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神經可塑性”。而長期的冥想練習會讓大腦中與幸福和快樂相關的區域變得更加厚實生動。
冥想是不用做任何改變融入在我們生活中的活動,最終目的是達到正念的境界!
去影響每一個日子的.品質,那就是最高的藝術。
在正念環境中,冥想不是要去阻止想法控制心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放棄控制、不插手、不介入,學會以被動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同時將心靈安放在他自有的環境中覺醒。
正念冥想有三個要素:
有意的專注于一件事,可以感受到簡單、清凈;非評判的態度頓悟,心在當下。
所謂“念”,是今和心。一顆處在當下的心就是一個“念”,是冥想的狀態。
心最喜歡做兩件事,一是不斷地跳入到未來,規劃或者擔憂一些還沒有發生的事,二是不斷的切換到過去,后悔或難過一些已經發生過了的事。冥想可隨時隨地進入狀態,只是要做到正念冥想要求的三個要素就難了。
重復堅持最好。
《十分鐘冥想》讀后感 3
《十分鐘冥想》這本書是非常實用的冥想書籍,它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短暫的時間進行冥想,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寧靜。對于那些沒有時間進行長時間冥想練習的人來說,這是非常適合的一本書。十分鐘,這個看似短暫的時間,卻足以讓我們從繁忙的生活中暫時抽離,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在書中,還提到了冥想的時間和頻率的重要性。冥想的時間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和日常生活來安排,可以是每天固定的時間,也可以是隨時隨地的短暫休息。關鍵是確保這個時間段對于個人來說是安寧和不被打擾的。對于初學者來說,開始時可以選擇每天早上或晚上的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進行冥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現自己更加依賴于這個短暫的冥想時間來平衡身心。
至于冥想的頻率,書中建議每天至少進行一次冥想練習。這并不是強制性要求,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都不同。主要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讓冥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過持續的練習,將逐漸感受到冥想帶來的益處,而且可能想要增加冥想的頻率。
此外,冥想的質量比時間的`長短更為重要。即使只有十分鐘的時間進行冥想,只要真正地投入并專注于呼吸和內心狀態,這十分鐘所獲得的內心平靜是十分鐘的數倍。而如果在一個小時的冥想中不斷分心和思緒飄蕩,那么這次冥想的收獲可能會大打折扣。
除了時間和頻率外,書中還討論了如何為冥想創造一個寧靜的環境。一個安靜、舒適和溫馨的空間將有助于更快地進入冥想狀態。可以選擇一個專門的冥想角落,放置一些舒適的墊子或椅子、柔和的照明和一個安靜的鐘表來計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現自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冥想,即使周圍的環境并不完美。
書中還介紹了冥想的技巧和方法:
1.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選擇一個沒有干擾的地方,讓你的身體放松舒適。
2.閉上眼睛:閉上眼睛可以幫助你放松身心,減少外界的干擾。
3.關注呼吸:專注于你的呼吸,注意氣息在鼻腔中進出的感覺。不要試圖改變你的呼吸,只是觀察它。
4.放松身體:在呼吸的同時,從頭部開始放松身體的各個部位。
5.保持耐心:思緒偶爾會飄走或被外界干擾,也不要過于自責或放棄。重新集中注意力,繼續冥想。
總而言之,《十分鐘冥想》不僅提供了如何利用短暫的時間進行冥想的練習,還解釋了冥想對于內心平靜和力量的重要性。通過持續的冥想練習,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疲憊和壓力,非常適用于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和壓力非常大的上班族。
《十分鐘冥想》讀后感 4
這幾年接觸到“冥想”與“正念”次數越來越多,聽過課,看過書,甚至實踐過一段時間,但都感覺連冥想的邊摸不到。
冥想對于我是個神秘的事,好奇心促使我繼續讀讀讀,今年3月份我遇到一本叫《十分鐘冥想》的書,讀完不禁拍案叫絕,它把冥想用了一個貼近生活的場景來做比喻就讓我一下秒懂了它。為了更準確地寫出這本書的精髓,8月我又重讀了一遍。
首先澄清冥想是個什么東西?冥想不是”想“,而是某種程度的“不想”或“不思考”的意思,它是一種技能,類似于“騎車”或者“游泳”,為了達到正念(正念是一種生活狀態,也就是專注地完成一天24小時的各種事情),需要每天堅持練習“冥想”,就像你想達到身體的完美狀態需要每天進行力量訓練一樣,每天練或者經常練才可以。
人平時的心靈默認模式是四處游蕩的,主要是兩個方向的,一個是過去的事兒,一個是未來的事兒,而基本不會停留在“此刻”或者說“當下”,而冥想是一種訓練你的心靈盡可能多的“安住”在“當下”的練習。心靈的這種在過去和未來之間隨意漫游的情況,就有點類似一匹野馬,你想讓這匹野馬老老實實地聽你安排,需要馴服它,冥想就是一種馴服“野馬”的方法,那馴服野馬肯定不能抓緊韁繩,而明智的做法,是松松地帶著一點韁繩,讓野馬在一個稍微空曠一點的地方跑跑,給它自由的感覺,然后慢慢將活動的范圍縮小,讓野馬習慣,所以冥想的過程就絕對不是一種強硬地過程,而是一種自然而然,徐徐提升,甚至緩慢提升的過程。不要去追逐每一次冥想練習都完美專注,只是每天把你心靈這匹野馬松松牽著韁繩,溜10分鐘就行,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追求“結果”,不要評判冥想(是否完美),因為冥想注重的'是過程,也就是整個練習時間中每個時間點的狀態,而非結束那一個時間點的狀態。
冥想是個什么樣的練習呢?以前我就一直以為冥想,就是集中精力專注呼吸,然后經常走神,我又很氣餒,做不了幾分鐘,就想結束,即便完成一次預定時間的冥想,而往往很難第二天繼續堅持冥想,因為看不到冥想的好處,做起來又很困難,所以一直不得要領。書里面給出了一個比喻,非常形象。想象一下你坐在高速路的路邊,看高速路上過往的車輛,這來來往往的車輛就像你的一個個的念頭,都是關于過去的事兒或者未來的事兒的念頭,你看到一輛顏色鮮艷或者款式新穎的車過來,不要一興奮,就從馬路邊站起來,沖到車上,跟它一起跑了,也就是你看到這個念頭來了,就因這個念頭想到一連串跟這個念頭有關的事情,就相當于你上了這個念頭的車一樣,冥想就是看著這輛車從路的左邊進入視野,然后看著它,直到它從你的右邊視線消失,也就是看著一個念頭起來,又看著這個念頭落下,而不要跳上這個念頭的車,然后再等下一個念頭的車來,你只需要坐在路邊看車就行,千萬別忘乎所以地無意識地離開座位,跳入車河。開始冥想的時候,你會看到高速路上好多車輛,越多地練習冥想之后,你會發現路上車輛稀少,而且兩輛車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長了,甚至等很久才來一輛車。不要試圖去達到路上一輛車都不出現,這是不可能的,高速路就是給車走的,你只用看車就行。
冥想是一個專注和放松的平衡,而非我以前認為的只有專注,這有點類似玩雜耍,同時玩幾個球的空中拋接游戲,它也是專注和放松之間的一種平衡,太專注容易疲勞,太輕松又容易睡著了。
另外冥想都有一個錨定物,比如呼吸,或者掃描身體,或者專注其它某個東西,這有點像背景,冥想是有前景的,前景是自己的第三只眼,它在看著那個高速路有沒車來,也就是看著自己的心里有沒什么念頭跑出來。如果沒有這第三只眼,僅僅關注錨定物,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走神,也就會跟著某個跳出來的念頭跑了。發現自己走神了,不要批評自己,只用讓自己再回到需要專注的錨定物就行,就像發現自己上了某一輛車后,不用懊惱自己,只要馬上跳下來,回到路邊繼續看車就行。
冥想的最終可以達到,你看著一輛車從左邊的進入視線,然后你一直看著它,直到它消失在右邊的視線之外,第二輛車很久之后才會出現在左邊的視線里,也就是兩輛車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或者時間越來越久。那么你的心靈就達到了一種“澄澈”的狀態。這樣你的心靈就只活在此刻,沒有了過去也沒有了未來,那么隨之而來的也就沒有了因為過去而帶來的懊悔和未來而帶來的擔憂了,人也會逃離了人世間的所謂苦難,這也是佛教追求的寧靜喜悅的境地了。
【《十分鐘冥想》讀后感】相關文章:
冥想的作文11-10
秋雨冥想散文09-30
冥想瑜伽的練習方法介紹12-21
右腦開發訓練的冥想法09-30
我的冥想作文(通用25篇)01-06
午后田園的冥想作文600字(精選50篇)11-19
冥想瑜伽常見的三種練習方法介紹06-22
二十分鐘的等待08-19
驚險的二十分鐘作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