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

時間:2021-09-30 16:36:3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精選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精選5篇)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1

  “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打開這本書,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便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是啊,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臨人間的天使,他們給家庭帶來快樂,也給父母帶來改變……

  與孩子共同成長,需要你停下匆匆的腳步去傾聽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在嚴與愛中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作為媽媽,我心存愧疚。從幼兒園起,我與女兒相伴的時間僅僅是睡前,每天在她熟睡之際離開,在暮靄沉沉中歸家。女兒曾怯怯地問我:“媽媽,別人都是媽媽接,你也能接我嗎?”而我只能報之以無奈的一笑。忙忙碌碌的工作讓我缺失了女兒成長中最為重要的陪伴。所以當女兒字體寫得難看時、英語單詞不合格時,我用最嚴厲的語言去苛責。而對于媽媽在成長中的缺席,女兒卻從未有過抱怨。想到這些,我為自己不曾走進孩子的內心而感到深深的愧疚。陪伴是教育孩子最好的良方。現在我依然早出晚歸,但我會在孩子的書桌前陪伴她完成作業;我會在孩子睡前聽聽她的呢喃。因為我知道陪伴有限,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自己慢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共同成長。

  成長總是少不了管教,而無情的管教只會招來孩子的叛逆。該怎樣把握家庭中的嚴與愛的尺度呢?“好的父母應該把慈愛融入對孩子的管教上,并且不偏不倚,始終如一的奉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空間,但自由應該帶有約束,而且約束一旦形成就不要破壞。例如:孩子作業問題。現如今,輔導孩子作業成為了每個家庭每天都會上演的“精彩大戲”。我們家也不例外,曾經也是雞飛狗跳,一團糟。但是制定規則會讓家庭和睦不少,比如規定每天晚上9:00完成作業,超過時間,自行解決。因此,規則制定后,女兒有帶著未寫完的作業哭哭啼啼的進校經歷;有不用提醒,早晨5:30就自己悄悄起床寫作業的情況。這便是嚴與愛并濟。

  女兒的成長讓我學會慢下腳步走進孩子內心的世界,女兒的成長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應該在成長中遵循規則。正如這樣一句話“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孩子的世界如此豐富,作為家長怎能錯過?用書信的方式來溝通吧,孩子給父母傾訴衷腸,父母給孩子表達期望。溝通讓家庭其樂融融,讓孩子充滿自信。

  在孩子們身上我學會了溝通與贊美,學到了自律與關愛……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2

  初冬,冷冽的風在窗外呼嘯,因為孩子不穩定的學習狀態而勃然大怒,心情瞬間到了冰點。夜深人靜的時候,翻到了今年教育局推薦的書目之一,《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清冷的空氣中,在陣陣墨香里,煩躁苦惱的心,漸漸沉淀,而同時,我也對兒子的教育有了重新的`認識和自我反省。

  一翻開書,紀伯倫《先知》里頭的詩結尾已經深深地觸及了我的心靈: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的身邊,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帶著心靈的激動,我細細地咀嚼著這書中的真意。這本書是三位加起來足有75年家庭教育的育兒專家所寫。一個個樸實卻感人的故事,一個個樸素卻又發人深省的觀點,都在告訴我作為家長如何保有一顆平常心;如何耐心正確地引導孩子的情緒;如何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我們都該走進孩子生命的每一天,積極參與他們的成長,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珍惜和孩子共同度過的每一次體驗,在在時間里慢下腳步,等待他們的成長。

  我想孩子,就是上天賜予的寶貝,是他讓我逐漸懂得教育要掌握度,在愛與怕、自由限制中,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孩子一直是個心思細膩的寶貝。他乖巧懂事,體貼入微。所以在同學眼里,他屬于比較乖巧的好同學。在我同事眼里,他是聽話的好孩子。可是,到了四年級,隨著學業的加深,作業量的加重,寶貝開始也有種種偷懶的念頭出現了,并且在學習上有諸多的粗心與不認真的表現。在又一次錯的一塌糊涂的數學卷面前,我再次失控了,嚴厲的指責如暴風驟雨般爆發,孩子知道自己表現不好,哭了。那一晚,我和孩子都在凄風苦雨中度過。就連躺著入睡前,我也不斷思索,深深地希望他能夠有改觀。

  這一切看似朝著我所認為的、希望的方向發展,看似是做家長的我勝出。但當平息了心情,翻著書頁的我也開始細想,就因為錯了5大題,到五點還沒有開始做回家作業就引發的風暴是否有意義?再想想,或許這周是因為孩子感冒嚴重,所以課上有云里霧里的感覺,聽不進上課老師講課的內容。或許,他真的是累了,發了會呆。可是,就在那天,作業到五點的孩子沒有能吃上我特意留給他的一塊奶油蛋糕,也再沒有心情一起分享為他藏了一整天的姑姑特意送來的飯團。雖然,當時批評的暢快淋漓,也特別覺得不該給他好吃的,但事后內心也真的懊悔不已。我內心是知道這些客觀原因的。而我自己其實也忙于工作而沒有給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關注。作為家長的我其實自私地希望他能不要在我付出太多精力的前提下,安穩地,正常地完成自己的學習。可是,事實上孩子太小,能力有限。一旦有所差錯,已經精疲力竭的我的管教自然就變成了無情的體罰。

  文中的經典故事層出不窮,能得到的啟示也是各不相同,值得細細品讀。讀了這本書后,我更明白:如何去愛孩子、保護孩子。絕不要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對孩子狠狠責打。倘若孩子因此就變得沉默少言,幾乎不愿意和大人交流的話,真的是得不償失。事實上,孩子真的很稚嫩,他們的幼小心靈,需要我們大人細心呵護。如果我們父母自己都無法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或許會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以后他也可以如此。所以假如長此以往,你今后再要求你的孩子好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也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卿希拉里.克林頓曾這樣描述他與女兒的關系: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而這本《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給了我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寶貝,是你讓我遇見了最好的自己。我不要做自以為是的家長,而應不斷以以全新的視角看待親子關系,真正地俯下身子,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陪伴你一起成長。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3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書中認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出于害怕。也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家庭教育陷入誤區。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種子都有不同的花開時間,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的確如此,作為教師,我接觸過很多學生,每個學生興趣愛好習慣各不相同,性格脾性品格更是截然不同。然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兩類學生:家教好的,家教不好的。彬彬有禮的孩子,他的父母必然也是溫文爾雅;蠻不講理的孩子,他的父母中必有不講理的;愛打人的孩子,家里定有時常動手打人的長輩。其實,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前,父母在潛移默化中給他的影響已是根深蒂固,如要改變,絕非易事。所以,是時候,咱們家長得將目光轉向自己,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長。

  我們應該如何為人父母?有人總結了這樣六個境界。第一境界,家長舍得給孩子花錢,以為錢就是全部愛的表達。第二境界,家長舍得給孩子花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見證孩子的成長。第三境界,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我究竟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第四境界,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學習,積極進行干預和矯正。第五境界,家長為了教育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現“我是誰”比“成為誰”更重要。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這個觀點,恰恰與《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本書的觀點一致。

  你向孩子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念了嗎?有責任感,誠實禮貌,有愛心,懂得尊重別人,能感恩,可以積極參與到家庭勞動中。這些良好品格和表現大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后天養成的,這就需要父母持續的向孩子傳遞穩定的有價值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父母與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來之不易的緣分,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滌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把鏡子,不斷發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來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們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更沒有天生的教育高手,孩子的到來給了我們修煉、完善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家長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未來有無窮的可能性,真的不能以我們自己人生和才智的局限性去構想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地尊重孩子,牽著孩子的瘦,一起成長。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4

  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梅麗莎、賽西和我有時候會說起那些我們輔導過的家長,其中就有這類父母。他們教育孩子,不是因為愛,而是出于害怕。梅麗莎說的很有道理,她覺得,如果父母因為害怕而教育子女,結果往往會事與愿違,孩子從家長身上學不到多少好西,家長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動型家長。

  養育兒女和釣魚可以說是世界上兩種最需要耐心的活動了。不僅如此,做父母跟船釣一樣,也會遇到大風大浪的時候,讓人胃里翻江倒海、難受得不行。釣魚也好、養育子女也好,都需要上面所說的短時或持久的耐心和接納能力。

  記住,不要跟孩子爭吵。孩子跟父母吵架,不是為了讓父母順從他的心意,就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兩者對孩子都是毫無益處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說“我很愛你,所以不跟你吵”,然后走開。這種方式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十分有效。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5

  利用這個寒假,在陪孩子讀書的同時,我選讀了《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因為是邊陪孩子邊讀,所以可能不太細致,但主要內容還是基本領悟了。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被其書名所吸引。在讀完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的必要性,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想它一定會告訴我們要怎樣做,怎樣改變自己方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因此帶著這樣的想法與希望讀了這本書。

  本書正如我所意。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和“A-B陷阱,父母只要A,孩子就會B。”這兩種觀點都指出了我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錯誤導向。生活中,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我們的附屬品,我們怎么教育他(她),他(她)就會什么樣,也就是書中說的“A-B陷阱”。

  為此,我們就怕做得少而耽誤孩子,更有很多家長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只為孩子多學點,免得將來后悔,實則這些輔導班讓孩子筋疲力盡。而書中告訴我們:其實這是一個陷阱,我們應該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對孩子要有耐心。比如說遇到事情不要急于發脾氣,不要輕易妄下結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呼吸,給孩子留點余地,專心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想法與能力,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做事、出門打出提前量,可提前15分鐘,給孩子留著足夠的時間。

  其實讀到每一個故事,每一種觀點時都有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我正在進行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或者是我要學會并運用的教育手段。總之,教育之路很長很長,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使之逐漸順應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發展。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后感900字(精選5篇)】相關文章:

遇見更好的自己2000字作文08-23

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作文(精選7篇)12-22

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作文800字12-22

遇見更好的自己就夠了初中隨筆1000字07-09

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關于讀書的作文1000字12-24

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作文集合7篇12-22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后感800字01-18

杭州旅行之遇見自己12-26

遇見未來的自己作文精選9篇01-10

遇見未來的自己作文(精選9篇)01-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911在线 | 一级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综合卡通欧美日韩亚洲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