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

時間:2022-07-10 00:14:04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烏塔》有感(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烏塔》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烏塔》有感1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從心底里佩服外國的“雄鷹”。烏塔,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竟能獨自游歷各個遠近的國家。但她堅決不會花父母一分錢和一滴心血,只用她自己那三年辛苦干活而得來的,她覺得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邊的中國人是怎樣來愛孩子們的吧!整天就知道讓孩子好好學習,以后可以享福,永遠讓孩子生活在他們的翅膀下。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哎~我真想給中國的家長們開一個家長會,說:“家長們,你們好!你們知道對孩子們來說,愛是什么嗎?愛就是讓孩子們展翅高飛,飛向高高的藍天……”

讀《烏塔》有感2

  前些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我非常羨慕烏塔,可同時又很慚愧。

  我把課文仔細地讀了一遍,還不停地把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進行比較,我們中國孩子有這種能力嗎?沒有!為什么我們不能獨立去旅游呢?為什么我們不能自己掙錢呢?為什么我們沒這種勇氣呢?

  在家里,在外面,中國孩子總有一位“仆人”伺候著,那就是父母!每當我們要做家務時,“仆人”伸出一雙粗糙的手,說我們太小了,長大再干;每當我們過馬路時,他們又伸出一雙大手,拉著我們過;甚至每當上下學時,他們還伸出一雙手,接過書包,自己背回家……不知不覺,我們就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了。遇到挫折時,他們還是伸出雙手擋住“人生之路”,使我們變得像溫室中的鮮花,不能見狂風大雨。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要向烏塔學會獨立,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我們要像展翅高飛的雄鷹飛向藍天!

  中國的父母,請松開手,讓孩子去拼搏吧!

讀《烏塔》有感3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的感觸頗為深刻。文中這位年僅14歲的外國小女孩,教給了我成長的第一步——自立。

  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辦事周到、會計劃的活潑女孩。歐洲是一個多大的地方,要是沒有自立能力,還怎么獨自游歷歐洲。她用了三年來完成前期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孩子,是家里的寶貝,不能磕著碰著,更不能獨自出去玩,哪怕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家里人有時也不放心。中國的家長根本不肯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一直都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自立,現在不安全。可是,親愛的爸爸媽媽可曾想過,習慣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養成的,是應該從小培養的,不是嗎?烏塔一個小女孩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她擬定了計劃,并且用漫長的三年時光不停為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著。而我們呢?這時,我們應當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周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我不得不說,我們真的'沒有外國的孩子活的自在、充實、茁壯。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日志,上面用圖片表達了中外孩子的生活差距。我也認為非常貼切實際。中國孩子:從9個月—13歲以上一直都是學習、藝術培訓。外國孩子:從一點點小家務慢慢地做起,獨立起來,讓我不禁聯想到了這篇《烏塔》,也許我們和他們比,也有過人之處,但是我認為學生時期也應該得到自己應有的快樂,相反,擔子越重,雖然知識過于他人,但是童年應有的那份單單純純的快樂卻在一點一滴的逝去。當像烏塔那樣的外國孩子在快樂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起早貪黑的背著書包上學校。并不是說我們不快樂,而是說我們缺少自己的獨立空間,我常常跟我媽媽提起,“媽媽,外國的小朋友都能贏得尊重,為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可在這時,大人常常反駁,“你看看你現在才幾歲?想獨立?你把這個世界想得太簡單了,等你出了社會就知道獨立對于你們小孩子來說有多遙遠。”于是乎,不管我怎么說,爸爸媽媽總是會說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我弄得啞口無言。有時我就會非常郁悶的站在窗前,迎著徐徐的清風,問:“不就是想爭取一些自己的獨立空間,不想從小就依賴上你們嘛,有必要這樣做么?”

  我其實深深地明白,爸爸媽媽這是對我們愛的表現,想從小就讓我們好好地生活,過上幸福的日子。但是,爸爸媽媽遲早要明白,如果讓孩子對你們太過于依賴的話,最后對我們會有什么益處呢?爸爸媽媽,希望你們可以給我自立的空間,讓我獨立起來,不試試怎么知道我不行呢?

讀《烏塔》有感4

  自從前幾天學了《烏塔》這篇課文,這三頁短短的文章深深地打動了我。這是一篇怎樣的文章呢?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吧:這是一篇一名叫烏塔的14歲德國女孩獨自游歷歐洲各國的故事。那么現在我們來議論一下吧!

  烏塔是一個獨立性強、計劃周密的姑娘,我五體投地的佩服她的'勇敢和細心,同時我也想到一個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決定要坐班車去學校,就對爸爸媽媽說:“我要一個人坐班車上學。”爸爸媽媽同時點頭同意。我背上書包,連蹦帶跳地向上車的地方跑去。剛走下樓就聽見爸爸沖著我大喊:“兒子,你的語文書落家里了。”我仔細一想:不對!我昨天應該把書裝進書包里了,還做了個記號,不會忘的。不過還是去看看吧。我快步走上樓梯,推開家門,結果爸爸手里拿的是一年級的語文書,只不過經歷一番“盛裝打扮”,變得和新的沒多大差別,我氣得火冒三丈說:“班車都快走了,現在該怎么辦?”爸爸說:“我來送你吧。”便把我送到了學校。而我所謂的“獨自出行”計劃,就連這棟樓都沒有出去就破滅了。

  這就是中國式家長對孩子的所謂“愛護”。但我們終究是要長大的、獨立的。我想:如果我也出生在一個類似烏塔一樣的家庭里,我父母的這種“愛護”會不會變成真正的愛護呢?

讀《烏塔》有感5

  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一個小孩能外出旅游嗎?大多數人會說,一個小孩出門旅游當然不行,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丑惡。其實,我反倒覺得可以,因為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一面多。

  我曾經看過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個人外出去世界各地旅游。剛讀文章我嚇了一跳,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讀到后來才知道,烏塔在出發前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每到一個地方便查出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時好求助,并且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報平安。

  現在的中國少年幾乎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了好吃懶做,不能自強自立的壞毛病,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讓少年都變得勤勞、自強自力。

  反而,烏塔便做得很好,她非常獨立。她把事事都想得周全,為了保障自己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她外出旅游,不僅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而且還培養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鍛煉了自己的膽量,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大方,提高了自己應對困難的處世能力。

  我希望,中國青少年應多向烏塔學習,不能讓自己的父母過度溺愛自己,應多鍛煉自己獨立自主的處世能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類其實應向動物們學習,比如,鳥媽媽會讓襁褓中的小鳥自己覓食,自己做窩,所以鳥兒們都會飛翔。

  行動起來吧!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立于世界之林。

讀《烏塔》有感6

  一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覽歐洲,你聽了絕對難以置信,而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叫烏塔。烏塔自掙旅費去旅游,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在中國,爸爸媽媽都把孩子當溫室里的小花,不愿讓孩子受一點兒苦,時間長了,孩子就太嬌氣了,長大了該自立的時候卻不會了,那以后該怎么生存呢?總不能一輩子都靠爸爸媽媽吧!

  而外國,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會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比如:吃飯時不喂孩子,讓孩子自己抓著吃,滿18歲就把孩子推上社會,讓他自己獨立生活。

  一個14歲的孩子一人去游覽歐洲,讓中國人看來太不可思議了吧,可是他確實這樣做了,給我們做了一個典范,我們中國孩子就需要這種精神。一位詩人說的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光從電視中得來的美麗風景是不夠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體會到美!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能游覽歐洲,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慢慢地學會獨立,比如試著去,自己收拾書包,自己學做做飯等等,做一個不依靠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讀《烏塔》有感7

  一個小女孩無人陪伴自己游覽了八個國家。這要在我們中國,那可不是平常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

  在中國,家長們把自己的兒女們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不愿意放出去與社會競爭,其后果可想而知。小女孩已經游歷了八個國家,我還沒有自己去過一次南皮,其實南皮并不遠,坐車只要幾十分鐘就到了,可每次媽媽都說擔心,不讓去。還有每次小伙伴來找我出去玩,媽媽總是不放心,問我去哪玩,我只有告訴媽媽我去哪玩,我才可以走。

  為什么中國的家長這么嚴?不能給我們多留一些空間呢?如果這一點要求都不能滿足,那以后我們怎樣去了解大自然呢?我也想像烏塔一樣,自由自在,可以到處游玩。我知道父母不讓我們自己到處游玩,那是因為中國的父母和別的國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我也知道這是為我們好,但我們需要的'是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我們也要像烏塔一樣去親近大自然,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強健身體,我們的學習也會有所提高。

  我們要學會堅強、獨立、自信、這樣父母才能放心,這樣父母才會讓我們自己慢慢游歷,這樣我們才會有所創新,有所收獲,讓我們去親近大自然,同時也鍛煉我們不依靠父母的好習慣。

  烏塔是一個很勇敢,也很獨立的小女孩。我們應該也要像烏塔那樣勇敢、獨立,但是我們也不要讓家長們擔心、著急。

  在這里我要告訴所有的家長:不要把孩子管的太嚴,要讓他們多去親近大自然,放開自己的雙手吧,讓他們自己去鍛煉,鍛煉他們的意志。

讀《烏塔》有感8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名叫《烏塔》。

  的課文,通過這篇課文,讓我們認識到了獨立,考慮周全,責任心強的小女孩烏塔。她的每一個品質都是我從課文中找來的,其中:獨立是她從一個人環游歐洲和自己帶鬧鐘很早就會起床。考慮周全是從她會給家人打電話和寄明信片報平安。

  在本課的第7、8自然段,訴說中國的寶貝和外國的寶貝的差別。在中國孩子總是被萬般呵護,什么洗碗,掃地,洗衣服這樣的事都是父母做。這樣不僅讓父母更累,也讓孩子不獨立。而在外國,孩子都是自立的,可以自己去大自然探索。

  在自然里,烏塔說我們的`興趣很少,我十分同意,我們的興趣都是些不能夠全部得到知識的事,自己去實踐才能真正地體會到大自然的魅力。去親自出門一個人看看就會知道,待在家里的自己是多么依賴父母,只有獨立才會快樂。

  我讀了這篇課文后最想對現在的家長說:為什么不能讓我自己出門啦?出門之后我會變得獨立,您也不會麻煩,還能讓我認識祖國的美麗,這個一舉多得的主意你為什么不允許啦?我也想對現在的自己說雖然烏塔那時候比我大4歲,但是四年之后我真能游歷歐洲嗎?她的品質我真的有嗎?我猜測我過了20歲都不一定出國,她的品質我幾乎一項都沒有。

讀《烏塔》有感9

  讀了《烏塔》這一篇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從烏塔身上,我收獲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烏塔,雖然她只有14歲,但她很獨立,她一個人掙旅費,一個人獨游歐洲,這讓我很佩服。我真希望烏塔也來到中國旅游,我想和她一起游長城,爬黃山。

  還有,外國父母相信孩子有自理能力,放心讓孩子一個人出遠門。中國父母呢?他們把孩子看成一塊寶,握在手上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我們照顧的像溫室里的玫瑰一樣!

  想到自己,我每次放學,爺爺奶奶就搶著背書包;每當我上學時,家長總是把我送到校門口,千叮嚀萬囑咐,然后看著我走進校園,才肯放心離去。何止是我的父母,在中國所有父母,有哪一個不疼愛自已的孩子?在爬山時,當孩子累了在亭子休息時,家長們總是剝開果皮,把一塊塊晶瑩的果肉放進孩子的嘴里;在孩子口渴的時候,家長們總是拿起吸管插進飲料瓶里,遞給孩子們;當驕陽似火或傾盆大雨時,為孩子撐傘的,也是家長;當孩子們流汗時,家長還會細心地為孩子擦去汗水……如果,家長離開了我們,我們這些小王子、小公主是否能背著書包獨自去上學?能否自已生活,能否在社會上找到工作?

  父母們,請放開牽著我們的`手吧!你們愿意讓我們當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鳥兒嗎?同學們,我們應該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學會自理,學會堅強,做會自已的事自已做,千萬不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有我們自已親自去嘗試,去經歷,去鍛煉才能讓我們成為博擊長空的雄鷹。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后,我了解到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讀《烏塔》有感10

  自從讀了《烏塔》這個故事,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的身上,我收獲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名叫烏塔,她獨自一人去世界各地游玩的故事。開始,我有很多疑問:她和我差不多大,又是一個小女生,怎么能獨自一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旅行呢?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帶著這些疑問,我讀完了這本讓我大開眼界的書。

  讀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被震撼了。因為烏塔和我們太不一樣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在家里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被家人百般呵護的“小王子”“小公主”,而烏塔卻不一樣,她很獨立勇敢,14歲就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了。

  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行費用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發廣告、打零工掙的,沒讓自己的家人出一分錢。可想想我們自己,每天還在向家人索要零花錢,并且還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從未想過要靠自己的`勞動去掙錢,甚至想去哪里旅游,都需要家長帶領出行。想想我們還是太不自立了。

  那么為什么烏塔能獨自一人去周游世界呢?是因為她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呢?就比如:在周末之前你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周末時是否又遵守了呢?諸如此類,只有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獨立自強的精神。

  看了這篇文章,想想我自己,我都覺得有些羞愧,烏塔和我年齡相差不多,可區別卻那么大,她那么獨立自強,而我卻還是家長眼里需要備受呵護的花朵兒。我真應該向她好好學習這種精神呀!

讀《烏塔》有感1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文章主要寫14歲的德國少女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表現了烏塔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有對生活的熱愛。

  是我不明白的是:同時父母,他們的表現為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閱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于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想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著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里怕丟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才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覺當上了“小公主”,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參加活動,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一千個不同意。我已經11歲了,你們還要包到什么時候呢?現在我干起家務真是笨手笨腳的,甚至火柴也不會劃。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進門,就看見還有許多同學也在那兒,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們在她家吃中飯,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吃著吃著,門鈴響了,李月開門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著對我說:“怎么,還在這兒吃飯呀!飯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尷尬,人家還以為我到哪兒也離不開家長呢。望著同學們個個抿著嘴的笑臉,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個縫隙鉆進去。

  家長們為什么這么不放心我們?咱們還是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學一起去看望黃飛翔,誰知還沒到黃飛翔的家就遇到了三個壞人,同學們嚇得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無頭蒼蠅一般,最后,誰也沒去成。通過這件事,更體現出我們的有勇無謀。與課文中那位膽大心細、有主見而不盲從的少女烏塔真是相差甚遠。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里并不是說要我們也一人游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話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更不要讓我們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讀《烏塔》有感12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一個年僅14歲的女孩竟然獨自一人游歐洲!

  文章中的對話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也產生了一個問題:中國的孩子為什么連獨自逛街都不行,而德國的孩子卻能獨自游歷歐洲?烏塔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放棄了可以玩耍的`假期,到市場分發傳單,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耍……而且每次出發前就已經查閱了有關書籍,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再給家人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這都是我們無法獨立做到的。

  再想想我們中國的孩子,大多數連自己上、下學都要大人陪同,有的孩子就是不需要,大人也會在后面跟著,直到進了校門。記得我剛搬進新房子時是二年級。我新家就在學校旁邊,當時,我十分想自己去上學,自己回家。但家長總是跟在后面,直到三年級下學期,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才脫離“魔掌”,自己去上學。還有一次,我已經四年級了,想自己去買個文具。但無論我怎么說,都無法自己去。要知道,去文具店比學校更近啊!

  在這里,我想對全中國的家長說:“請松開雙手讓我們翱翔在蔚藍的天空上!”

讀《烏塔》有感13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烏塔》,講的是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讀完后,我感慨頗多。

  烏塔利用了三年時間準備游歷歐洲,旅費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的,她在家中就設計好旅行路線,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人打個電話,寄張明信片。烏塔設計的是多么細致,她是多么勇敢啊!我們中國家長別說讓孩子游歷歐洲,恐怕讓孩子獨自一人在小區里玩,都提心吊膽。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烏塔的精神狀態:作者在睡眼朦朧時,烏塔已經準備出發,作者晚上疲憊地回到旅館時,烏塔卻愜意地吃著糖,看著書。我逐字逐句,細細體會,我感受到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應該是平時的'積累。我們中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捧著怕碎了,含著怕化了,照顧的無微不至,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

  烏塔之所以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是因為她有很強的獨立能力和時間觀念。而我,每天早上媽媽喊著叫著,我還舒舒服服地賴上幾分鐘,才伸個懶腰,睡眼朦朧的起了床,比起烏塔,我真是對自己太寬容了。我的獨立生活能力更比不上烏塔,家務活我一樣也沒干過,我也從沒自己疊過被子,洗過自己的衣服,更別說為家人做一頓飯了。和烏塔比起來,我真是自慚形愧!

  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時間觀念強;學習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她關于安全問題安排的有條不紊;更學習她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

讀《烏塔》有感14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很受啟發。

  你敢一個人去游歷歐洲嗎?不敢吧!烏塔就敢,烏塔是個14歲的小女孩,她獨自一人游歷了歐洲。你一定要問她的旅游費是從哪來的吧?告訴你,一半是他自己掙得,一般使父母給的。

  從這篇文章,我感受到烏塔是個獨立自主勤奮好學,有經濟頭腦的小女孩,她獨立自主是在于她自己打工掙錢,獨自去游歷歐洲。她勤奮好學是在于她為這一次旅行閱讀了許多國家名聲介紹的有關書籍,并自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她有經濟頭腦是在于她為家人買禮物時,她在米蘭買的金項鏈比德國便宜好多,還有她向作者說小攤上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貴,要到超級市場去買。讀完這篇文章,我對烏塔暗暗佩服,啊!烏塔真了不起。他這種獨立的品質不正是中國孩子所缺少的嗎?記得有一個星期天,我才六歲,爸爸帶我去奶奶家住,我高興得不得了,但媽媽回家去了。

  到了晚上,我正和姐姐在暖和的房間里玩。我想去洗澡在玩,我一進浴室,忽然想起白天看的'恐怖片,我害怕極了。要是媽媽在就好了,我洗完出去,非鬧著讓爸爸把我送回家。爸爸拿我沒辦法,只能把我送回去。

  我現在每次做事都依賴父母,但我一想到烏塔那獨立自主的精神事情就解決了。是啊!小鷹離不開媽媽的懷抱怎能展翅飛翔?老虎不離開媽媽的懷抱怎能成為百獸之王?小朋友不離開媽媽的懷抱怎能茁壯成長?是啊!我也要像烏塔一樣去經歷風雨,去鍛煉自己,去練就生活的本領!

讀《烏塔》有感15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烏塔》這本書。回想,品味著小女孩烏塔的一個個神情,一句句話語,我頓時思緒萬千……《烏塔》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的回答道”時我感到她很熱情,有禮貌,是一個善于交流的人。而中國的小孩子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親戚朋友也要家長提醒才會打招呼,我覺得應該主動打招呼,做到最基本的對對方的尊敬。

  我還感受到烏塔的獨立性很強,居然敢一個人游歐洲,在我看來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為在這途中會遇到種種困難,但是烏塔她卻做到了,并把這看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多么讓人震驚啊!讀到這里,我想起一件小時候往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想一個人下山,父親卻總是很不放心,他說斜坡不安全,得他跟我一起下山,他還怕我走的太快,摔倒了,一路上嘮嘮叨叨。只是下山,可見父親很是放心不下,那如果我像烏塔一樣一個人游歐洲,那父母不知道有多擔心呢,而外國父母卻給孩子制造更多培養獨立性的機會,讓他們告別依賴,學會自力更生。

  我還從“她在家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周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去陪小孩玩”中讀出了烏塔的細心和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為她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為了了解歐洲看了許多跟這個國家有關的書籍,為旅游做了充足的準備。而說她了不起,是因為游歐洲的錢,是她在假期的時候自己掙的,攢了5年的錢,才足夠去游歐洲,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堅持,真了不起,真心的佩服她。

  讀了《烏塔》這本書后,我真的很喜歡烏塔她身上所具備的,值得我去學習的勇氣和獨立性,同時也希望中國家長也能像外國家長一樣,多給我們一些鍛煉獨立性的機會。

【讀《烏塔》有感】相關文章:

讀《烏塔》的感想07-08

讀烏塔后的感想07-10

讀名著烏塔的感想06-21

《烏塔讀》后感07-17

讀《烏塔》感想范文07-03

讀烏塔讀后的感想06-16

我讀《烏塔》的感想07-08

讀《烏塔》后的感想范文07-03

《烏塔》教案09-09

《烏塔》說課稿08-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 日韩综合天天久久一本 | 亚洲第一区二区视频网 | 色婷亚洲五月hd免费在线观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