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有感

時間:2022-08-15 17:23:04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個單位在發展過程中時刻面臨人力資源、安全、法律事務好信用等方面的風險。就安全風險而言,相對應的是我們通常所指的事故、事件或案件。近日讀《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莊月、雷培德著,中國經濟出版社),對安全管理、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的基本理論有了進一步認識,F對有關內容重點學習的幾點感觸。

  一、關于安全科研生產

  生產過程的安全即為安全生產,照此定義,科研活動中的安全為即安全科研生產。無論怎么定義,安全的目標都是人不受傷害、物不受損失、環境不受危害。

  二、關于安全事故

  事故即意外的變故或災禍。具有以下內涵:一是任何科研生產都可能出現;二是突然的、意外的;三是會迫使科研生產暫時或永久停頓;四是損失無法估計。大量事故的統計結果表明,安全事故具有因果關聯性、偶然性、潛伏性。

  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從隱患開始。美國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曾經針對工商事故提出了300∶29∶1法則,這個法則完全可以用于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因此通過對事故成因的分析,可以少走彎路,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關于安全事故成因

  認識事故產生及發展的內在規律,對于提升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這些理論,對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預防事故發生十分有益。

  1、人因論認為安全事故的主因是人,而且每個人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不同,因此應根據工作條件、員工年齡等條件正確選擇職工,避免使用事故頻發傾向者。

  2、因果關系論認為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及結果一定存在某種關系。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管理原因、教育原因、社會和歷史原因。從事故的結果往前追溯,其前導事件還有各自的前導事件,找出并分析這些前導事件,提出修正措施就能起到預防事故的作用。

  3、多米諾骨牌論認為事故是由一系列影響因素相繼發生作用的結果。從控制角度出發,應該在某一個骨牌倒下前將其抽出就能防止事故的發生。

  4、管理失誤論認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誤。它涉及管理體制問題,必須有組織地進行管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此外,還有能量轉移論、軌跡交叉論、變化論、系統安全論等,這些理論都從不同角度對事故的成因和預防手段進行了分析。

  四、關于安全隱患

  科研生產過程中存在諸多危險因素,如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缺陷、環境存在的不安全條件等,所有這些因素通常被稱為隱患,它們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相互作用就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往往在事故發生后仔細剖析其根源,才能正確地找到導致事故的直接和間接因素。

  1、危險源

  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頭或部位,是危險發生的起始地方。危險源由三個要素構成: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在觸發因素的作用下,危險源轉化為危險狀態,繼而轉化為事故,因此,了解危險源的來源、性質與變化就具有重要意義。

  2、危險源辨識

  第一類危險源:產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擁有能量的載體以及產生、儲存危險源的設備、容器或場所。

  第二類危險源: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環境因素。

  3、危險源控制

  就是利用工程技術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險源,防止危險源導致事故、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其中工程技術是主要手段,目的是防患于未然,用技術手段限制和約束系統中危險源向事故轉化,或在事故發生后防止事故擴大和引發其他衍生事故;管理的基本功能是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等手段,來控制系統中的人、物和環境變量,從而達到控制危險源的目的。

  通?刂莆kU源的基本方法有:消除危險源,如建筑能夠用阻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防止火災;限制或減少危險物質量,如化學藥品庫房管理中,把相互接觸或混合后可能發生燃燒、爆炸的物質分開儲存;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如隔離、勞動者個體保護、設計薄弱環節、避難與救援等。

  五、關于安全事故預警管理

  當科研生產活動偏離預訂的安全活動范圍,并形成超出可接受風險指標的后果,或者超出安全控制范圍,有可能造成事故的趨勢即進入危機狀態。管理者必須預測危機與事故發生的趨勢與具體范圍,通過評估風險與損失,提前發出警報。

  安全科研生產事故預警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事故征兆監測、事故風險評估、事故風險干預三個方面。事故征兆監測是指收集相關信息、設定預警監測(監控指標)以及選擇恰當的事故預警方法;事故風險評估應明確基本任務,如安全科研生產的任務與目標、危險有害因素、這些因素存在的地點或場所、與哪些人員或裝置設備有關、可能造成的影響等,其次要明確可利用的資源及缺少的資源,再次要明確各類人員的能力、現有人員不具備的能力、培訓和演練等;事故風險干預是指及時識別可能存在的風險并提前預警,通過管理和技術措施規避風險,對于無法避免的風險,如盜搶案件,也要通過對人員和物資的合理調配,使突發事故得到及時有效底處置,將損失降到最小。

  六、關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研究對象的可靠度與不可靠度共同構成了一個完備事件組,由于存在系統和人的不可靠性,因此事故概率則由系統的故障率和人的.失誤概率決定。故障率由系統本身決定,而人的失誤概率最為復雜,眾多安全事故的發生表明,人的失誤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失誤率主要受作業環境、緊迫性、單調性、安全感、心里和生理狀態的影響。

  人的失誤包括操作過程中的差錯、維護保養的差錯、設計差錯、制造裝配過程中的差錯。排除人為因素,任何系統出錯的概率是不同的。比如,正常情況下,小區治安刑事案件的發生概率應小于3、5‰。

  七、關于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所謂預案,就是在突發事故(事件)發生之前、發生過程中、結束之后,誰負責做什么、何時做,并做好相應的策略和資源準備。編制預案可以實現對事故的預警預防,提高應急行動的科學性和及時性,指導應急人員的培訓和演練。

  預案一般應具有情景、客體、主體、目標、措施、方法等6要素,編制預案必須要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動態性和系統性。

  完整的預案結構為:綜合預案=基本預案+(應急功能設置+分類事故預案+標準操作程序+其他支持附件);绢A案稱為總預案,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方針、政策、任務與目標、基本應急程序、主要領導的職責分工等;應急功能設置主要明確從應急準備到恢復全過程的每一個應急活動的主要機構、相關部門應承擔的責任和目標;分類事故預案主要針對安全事故的分類而編制的專項預案;應急標準化操作程序主要針對每個應急執行部門,在進行某項具體應急活動市的操作標準,一旦應急預案啟動,相關人員可按此標準逐項落實;其他支持附件主要包括應急救援的有關支持保障系統的描述。

  完整的應急預案包括以下基本內容:總則、組織體系及相關機構職責、預警預防機制、應急響應、事故信息發布、善后處置、事故調查與總結、應急保障措施、預案培訓和演練、預案的管理與更新、獎勵與責任追究、預案實施時間等。

【讀《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有感】相關文章:

讀管理密碼有感03-27

讀逆向管理有感03-14

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06-07

安全事故應急預案01-22

安全事故應急預案07-16

讀《學校團隊管理》有感10-18

醫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07-05

有關安全事故應急預案06-07

生產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08-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 久久精品久久亚洲精品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 亚洲一级性爱在线看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