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的焦慮》讀后感

時間:2022-09-01 19:33:3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影響的焦慮》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影響的焦慮》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影響的焦慮》讀后感

  這本書主要是一種詩歌理論。其作者是美國作家哈羅德·布魯姆。這本書主要是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研究詩人對詩歌的影響。作者認為經典樹立起了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詩歌的歷史形成乃是一代代使人誤讀各自前驅的結果。在這本書當中,作者通過運用弗洛伊德的家庭羅曼史理論、尼采的超人意志論和保羅·德·曼的文本誤讀說,作者闡發了傳統影響的焦慮感,提出了獨樹一幟的“詩的誤讀”理論——“逆反批評”。該書的譯者是徐文博。他在書中的代譯序當中有提及到布魯姆的對于影響的'焦慮的理論反映了詩人對傳統影響扼殺新人獨創空間的焦慮情結,顯示出敢于同傳統決裂的一薄前人的氣概。布魯姆的理論關注聚焦于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共識性的具體的詩作,而對所論及的不同詩人的作品歷時性側面則刻意地輕描淡寫。

  布魯姆為了形象地描述詩歌的影響和焦慮的內在聯系,他借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的“家庭羅曼史”模式。強者詩人之“自我”的形成是一個無意識的,不可逆轉的過程。在這一過程里面,前驅詩人的形象無時無刻不存在于后來詩人的自我之中。而這兩者的關系就好像弗洛伊德“家庭羅曼史”之父子相爭關系。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后來詩人心理上形成了對影響焦慮的情結。因為詩歌的技巧和模式早已在千百年前就被前人挖掘殆盡,后來詩人想要嶄露頭角,就得在原來的基礎上創新。然后,一般情況下,我們所看到的一些創新的詩歌看似是新的,而事實上卻是一些后來的詩人把前人次要的,不明顯的特點在“自我”的身上強化,從而造成了一定的錯覺,似乎我們看到的就是某些詩人創新的詩歌。布魯姆在這本書當中也認為這樣的一些詩歌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創造,而是在前人基礎上的模仿而已,也因此而論述前人詩歌對后來詩歌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勢必會造成一定的焦慮。

【《影響的焦慮》讀后感】相關文章:

《影響的焦慮》讀后感1200字范文08-10

高考將近家長焦慮情緒影響考生02-18

《影響的焦慮》讀書筆記1200字范文08-01

控制焦慮讀后感08-12

賽前緊張與焦慮情緒對運動競賽成績的影響論文07-11

《焦慮星球筆記》讀后感12-27

《應對焦慮》讀后感01-01

《焦慮》讀后感_900字09-14

《焦慮星球筆記》讀后感05-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亚洲欧美久久久精品 | 页面升级永久亚洲色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野狼 | 日韩精品欧美专区国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