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少年愛因斯坦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少年愛因斯坦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人人都知道愛因斯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又有誰知道在他小時候發生過什么呢?《少年愛因斯坦》就可以告訴你。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一個性格怪癖的孩子。他后腦勺大大的,長得很不勻稱。而且說話特別遲緩。到了四、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一直到七歲,他還沒有學會說話,但已能張口了。簡單地重復大人教他的一些,講起來特別費勁。盡管大人們對如此擔心,但這個孩子對音樂的早慧竟使他的母親大為吃驚。
愛因斯坦的母親十分喜歡音樂。每當閑暇的時候,她便習慣地坐在鋼琴前,彈起心愛的名曲。有一次,她忽然覺得背后好像有人,回頭一看,是她的兒子愛因斯坦。只見他歪著頭,閃著聰明的眼睛,在那認真地聽呢!
在他六歲時,便要求拉小提琴,家里沒有辦法,只好給他請來小提琴教師。不知是教師教得不得法,還是過于淺顯。
她安排的課程并沒有使愛因斯坦高興。有一天,他竟大發雷霆,抄起手中的椅子向女教師砸去;還有一次,他氣得把一種不小的玩具扔在女教師頭上。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后來,他終于安靜了下來,認真的學音樂。他雖然沒有走職業音樂家的道路,但那把小提琴卻陪伴了他的一生。
十歲時,愛因斯坦進入了中學。但他對學校那呆板、強制的非常不滿,只有數學、物理和哲學能引起他的興趣。于是他用自學的',在幾個月之內學完教學大綱規定的全部內容。在這期間,使少年愛因斯坦的頭腦大放異彩。有一個叫塔爾梅的的大學生第一次見到他就覺得他是一個不尋常的少年。
他便經常帶些書來給他看。從此,愛因斯坦就迷上了這寫書。
與此同時,還有一位叔叔經常給他講代數和幾何。并且出了一些難題,但愛因斯坦都一一做了出來。
中學的生活實在使他厭倦了。他決心離開他憎惡的中學,離開他厭倦的故鄉。他去找數學老師開了兩個證明,就遠走高飛了。但他的父母讓他放棄哲學,去瑞士讀書。于是,他踏上了去瑞士的路。但他在考瑞士聯邦工業大學時,落榜了。他失望,悔恨,簡直不知怎么辦才好,最終決定一年后再來試試。
他到一所中學當插班生,這里充滿了自由主義,使他十分開心。
一年后,愛因斯坦滿懷信心,終于考上了瑞士聯邦工業大學。
這就是愛因斯坦少年時的故事,他經歷了很多挫折與失敗,但最終由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讀少年愛因斯坦有感】相關文章:
讀《愛因斯坦》有感04-01
讀《愛因斯坦的故事》有感01-16
讀《愛因斯坦傳》有感02-22
讀《愛因斯坦傳》有感600字02-24
讀《愛因斯坦》有感作文550字07-19
讀《愛因斯坦》有感作文500字07-26
讀《少年筆耕》有感01-05
讀《少年總編》有感03-21
讀《中華少年》有感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