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整個封面黑色的主體,周國平老師的眼睛純凈,深邃,還有一些淡淡的憂傷,彰顯著內心思想的深沉、寧靜和純粹,對現代教育的深思,探索。再次拜讀,更感此書文字樸實真誠,讀起來輕松親切,像一壺香茗,讓人回味無窮。這使我的大腦突然憑空產生一個念頭:或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這么有深度、有思想的書吧。
封面上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行字:“守護人性,這是一個父親的教育情懷,一個哲學家對教育的眷戀,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周國平認為:教育的真正靈魂,在于“守護人性”。守護人性,并由此贏得人生的幸福與優秀。我認為這就是周國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貫穿本書每個章節的主線。“守護人性”四個字,宛如一條發光的河流,平靜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滿生命氣息的智慧水花激蕩著我的胸膛。
“何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如何讓”教育回歸常識,回歸人性“?這些都是周國平先生在本書中的思考。
”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這是周先生最欣賞的第一條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長“它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說,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尊重天性、發揮潛能、潛移默化、因勢利導……我們教育中的許多原則和這一箴言不無關系。在中國這個唯分數論的教育現狀實際中,對分數的追求是學生、家長、老師的共同認知,學生被天天的考試壓得透不過氣,老師也是天天絞盡腦汁為學生找習題和講解,家長天天回家就問分數。學生、家長、老師從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難道就是這個么,學生沒有了個性的發展,老師沒有了特色,家長沒有了自由。
”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兒童期是一個人身心生長的重要階段,兒童期自有其內在的品質和意義,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但是在今天的為高考論,唯分數決天下的時代,很多家長信奉”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為了贏得未來那不確定的所謂幸福,讓孩子們在童年就失去了快樂,提前進入了廝殺競爭的階段。不應為這樣,這個班,那個班生意如此紅火,天價的幼兒園會也應聲而出。我不敢說現在的教育是在壓制個性的張揚,是在壓制人性,但是現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盡管我們在不斷改革,但是還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教育也如周所說是使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展。
人性是”由無數世代苦心積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廟堂珍寶“(尼采語),守護這一份珍寶,為之增添新的寶藏,是人類一切文化事業的終極使命,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我知道自己對教育是說不出有分量的話的。但我相信,在針對今天教育發出的眾多清醒的聲音之中,我的加入多少也能起一點積極的作用。
救救孩子,讓他們回歸童真,本色,回歸本性!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周國平論人生美文07-04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04-09
名家作品:周國平《論苦難》07-29
關于周國平論教育的讀后感06-10
有關于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06-10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精選6篇)01-23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03-19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范文(精選6篇)01-25
周國平論教育守護人性讀后感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