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姥姥語錄》有感

時間:2024-12-25 14:50:08 歐敏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姥姥語錄》有感(通用2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并使用語錄吧,語錄現指能引起共鳴的、發人深省,有一定傳播力的名人之言、網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生的新詞條。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語錄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姥姥語錄》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姥姥語錄》有感(通用20篇)

  讀《姥姥語錄》有感 1

  姥姥在生活中跟我是最親的人,倪萍心底的一則則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

  倪萍帶領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作者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姥姥語錄》提醒我,我及時愛和關心身邊的人,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

  只要讓父母感覺幸福、滿足就是孝順”,作為子女的我們經常回家看看看。

  讀《姥姥語錄》有感 2

  《姥姥語錄》平實、樸素,姥姥就是一位生活大學的教授,這是她日常的自省和對于子孫的教誨,句句通俗易懂,耐人尋味。

  本文摘自家道欄目。

  一口氣看完了倪萍寫的《姥姥語錄》,被姥姥簡單樸實富有哲理的話語深深的溫暖了。

  不識字的姥姥說的話像天籟之音,那些充滿智慧的語言都是我們早就明白的理兒,可也都是些常被欲望誘惑遮擋住的理兒。

  白巖松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文化的人。

  她的精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讀《姥姥語錄》有感 3

  每個人身邊都會有無微不至關懷著你的親人。他們積攢的人生智慧,雖然質樸無華,沒有那些大作家的語言“華麗”,但卻可以使你一生受益。讀完《姥姥語錄》這本書,我的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久久不能平靜。

  書中講述的是倪萍阿姨童年時,在水門口村與姥姥生活的美好時光,長大后與姥姥的點點滴滴,其中包括了姥姥質樸無華的人生智慧。

  我還真希望有一位這樣的姥姥(并不是說我的姥姥不好)。我喜歡這位姥姥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姥姥的樸實善良。在當時那年代人都窮。姥姥的兒女帶回來點東西,她就像分蘋果一樣,這家一點兒,那家一點兒,真把村里人當成一家人,一點兒也不吝嗇。雖然不是很多,但卻可以讓人感到溫暖。有些人家里有好東西,東藏西藏,就怕別人看到。二方面是姥姥做飯的手藝真絕。有時看著書,調皮的口水就跑了出來。冰涼的'蘋果,翠綠的蘿卜,這可是綠色產品呀!蛋黃是活的咸鴨蛋,蝦仁餃子……真想嘗一嘗。三是姥姥的教育方式。姥姥用她一生積累的“智慧”,教育子女。雖然都是些大白話,但都蘊含著深奧的人生道理,使人終生受益。

  我最喜歡的一句姥姥語錄是:“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兒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再想想我們,早把錢換成食物吃到肚子里去了,以后一定不要貪吃了,多買點兒對自己有用的書。

  當讀到感人的方,總會叫人鼻子酸酸地,差點兒哭出來。

  人的一生或平凡或富貴,但親情是重要的,品德也是重要的。一位不識字的姥姥,竟能說出那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人生智慧”,這怎能不讓我尊敬,贊嘆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姥姥語錄》里吧!

  讀《姥姥語錄》有感 4

  因為看朗讀者才想起來看這本書,說是姥姥語錄其實也是姥姥回憶錄吧,99歲中國老太太的平凡生活,大白話中處處透著人生智慧。

  這本書我畫線標記的地方太多,處處流露著質樸與真實,記得最深的天黑了總會亮。

  讀著讀著想起我姥姥,想起來我小時候在姥姥家住的那些日子,姥姥信佛,處處教我,一定要善良不要和別人計較太多吃虧是福。等我上學不在姥姥家住,姥姥每次都盼望周六周天,在周四就開始給媽媽打電話問這周回不回去?吃什么?排骨還是蝦?姥姥不舍得吃的東西都留給我和弟弟,暑假寒假回姥姥家也是我最快樂的時候,白天姥姥看看戲,晚上和姥姥姥爺打打麻將牌,老小孩一點都沒有錯,姥爺還偷偷帶著老花鏡看我的牌,我會假裝很生氣說姥爺耍賴皮,其實都是想讓姥姥姥爺開心啊!看著姥姥一點點老去,上樓梯不在方便,頭發越來越白,心里總是很傷心,歲月不饒人啊!現在回家推去了和好朋友的約會,想多陪陪姥姥,更要努力給姥姥更好的`生活條件

  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

  批評了姥姥我又心疼,多么壞的外甥啊,變著法兒不讓姥姥老。

  讀《姥姥語錄》有感 5

  看完全書,感覺姥姥的一生真的活得很透徹,小小的生活細節里蘊藏著大大的智慧,一個上世紀初出生的老人,很多觀念我覺得比現在的很多人都要先進,佩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想起我自己的外婆。我跟外婆的感情雖然沒有倪萍和她姥姥的感情那么深,但是從小到大,還是感受到了外婆對我深深的`關心和愛護。她曾經為了我和舅媽在年二十九吵架;小時候她總是拉著我的手哽咽著說“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娘兒倆”,她也總說“好在你那么聽話,你媽就沒那么辛苦,你看那誰誰誰……”每次想起,我的內心都感覺特別溫暖,又有點難過。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去告訴她,她眼泛淚光,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這下我就不用擔心你們了,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將來掙大錢,過好日子!”她是真的高興,也是真的放心了。

  今年過完年我們走的時候,坐在車上的我看到她憋著眼淚拿著掃把假裝在掃地,心里特別難受,也許八十多歲的她心里早已知道,每一次的分別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吧。外婆真的老了。外婆八個子女中,老媽排第六,我一直覺得自己現在二十多了,還能有外婆,真的特別幸福。但愿外婆健康無病,長命百歲。

  讀《姥姥語錄》有感 6

  其實在張校長發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

  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我一開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著家人還健在,只要讓長輩感到滿足,幸福,這即是孝了。

  讀《姥姥語錄》有感 7

  對于倪萍,不像父母輩的對她那么喜歡和熟悉,但也是從小就聽說的,后來淡出熒屏,直到前段時間出現在大眾視線里,這時候的她面容滄桑,身材臃腫,很多人開始評論她面容身材走樣,不像別的哪個哪個明星一樣容顏不老,讀了這本書,了解了她所經歷的事情,更覺得她偉大、美麗,她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把自己的青春容顏給了她生病的孩子,為了孩子的.眼睛勞碌奔波了十年,那還顧得及保養自己的外貌,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給孩子,并且她的容貌與她真實的年齡也是相符的,為何非要要求明星們擁有二十幾的容顏呢,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啊。所謂偶像,不是高高的站在臺上,用胭脂水粉涂過的面容展現給大家看的,而是擁有真實的靈魂,用自己的勇敢善良鼓勵著愛她的人們。看著這本書,那些樸實卻有深刻道理的話語、水門口的村子,都給人一種無比的親近感,就像在聽一個同村人講故事,如此平易近人,在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打開讀幾篇,看幾句姥姥說的話,頓時就能打開心結,繼續溫暖的往前走。

  讀《姥姥語錄》有感 8

  經過校長的推薦我買了《姥姥語錄》這本書,讀后讓我很受啟發。

  為《姥姥語錄》”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兒,家家都遇上的事兒,“所以才更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才更容易走進人的內心。

  白巖松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你看倪姥姥這個沒上過學的小腳老太太,用樸實的語言講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說:”一人一個腦子,不好把自己的腦子往人家腦子套“,這句話貌似更有學問的表達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還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就看慣了“,姥姥其實是想說”要學會換位思考“;還有”國家和小家一樣,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這個姥姥多不簡單,語錄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還有”治大國若烹小鮮“,”要以人為本“的治國理政思想。姥姥的`語錄還有很很多。

  姥姥語錄是倪姥姥在99年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且一直身體力行著。原來,生活,才是我們最偉大的導師。當然,姥姥毫無疑問是所有經過生活磨礪的人中的智者,我想,根源應該是姥姥有一顆善良、寬容、感恩的心。

  讀《姥姥語錄》有感 9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擾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在眾人追求成功的當下,也有不少人沒能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從小是吃姥姥做的飯長大的,隔代親是一種深厚的感情。我知道老人家年紀大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可是她仍盡力地維持著以她的方式表達著對孫子對兒女對這個家的愛。我也喜歡旅游,可我深知父母在不遠游,因為家人在,牽掛在,邁出的步子總覺得沉甸甸的.。姥姥一生堅韌獨立、勤勞善良能干、隱忍,她雖不識字,但也很開明,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關注時事新聞,姥姥快70了,我想貪心地盼望他能陪伴我一輩子,希望她能幸福安康 長壽,舍不得她。在讀倪萍的這本書期間,和姥姥在一起的這二十幾年間在腦海浮現,記憶里慢慢的是快樂幸福和姥姥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年歲越大竟也會慢慢怕起來,怕她終有一天會離去、怕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只能盡最大努力去孝順她 常回家看看 …

  讀《姥姥語錄》有感 10

  雖然是一本很通俗的書,但還是慢慢地,細細地品味完了。因為倪萍老師的書意想不到的好看。之前在《朗讀者》里面看了一篇《姥姥語錄》的書摘,了解了一點倪萍的特殊的遭遇,以為此書也就是看看姥姥一點透著人生哲理的話。現在看看,倪萍雖然不是專業的作家,可是她的書比起不少專業作家寫得更吸引人。真摯感人、通俗直白是本書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數個地方都看得我淚水漣漣。“骨肉相連,分開了就是血”這篇看得我最為傷感。

  也很佩服喜歡倪萍的真實坦誠,她在書里數次寫到自己如何花錢,錢賺的多,這是我所佩服她的一個地方之一。另外她是一個表里如一的人。以前看她主持春晚就是感覺她很熱情,感性,淚點比較低,就像一些讀者說的.那樣感覺她比較煽情。現在讀了她的文,感覺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善良、堅強、勤勞、能干、寬容……就像她形容姥姥一樣。她和姥姥一樣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值得我敬佩的人,能說會寫、能上能下、能吃苦能耐勞、能賺錢會畫畫。

  她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可能這本書以后還會再讀一遍,因為里面真的有精神食糧。還想以后再讀讀她寫的《日子》,現在等著它的電子書上架。總之個人認為《姥姥語錄》絕對是值得一讀的書。

  讀《姥姥語錄》有感 11

  很少讀語錄,總覺得語錄放在當時的語境里才更有勁頭,更是味兒。可是翻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是抱著很多想法,一頁頁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師畫畫雖是半路出家,雖然我不懂畫,但是看到那一頁頁我覺得真美,真自然。讀著老人從小對她的教導,真實在啊,老人是一腳一腳走出來的智慧,是實踐來的,話老,理卻實在。我想到我那個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個孩子長大,一輩子堅強,忍耐,勤勞,聰明,明白了一輩子,那只裹著的小腳同樣走出了真智慧。

  這樣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讓我們繼承的'東西也真不少,傳下來就是財富。倪萍老師對姥姥的愛讓我汗顏,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長大的,從小學開始,一到周末就騎自行車跑十來里去找姥姥,她幫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這樣,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學了,畢業了,結婚了,生子了,離姥姥越來越遠了,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了,講起話來也不知從哪講,親起來也不知怎么親了……是我還不夠用心吧,怎么就忘記了姥姥怎么給予我的愛呢。最悔恨不過是想孝順卻再也沒有機會,而值得慶幸是,如今還來得及,不讓自己隱藏的愛毀于遺憾和無奈,還好,姥姥還在,好好愛,還來得及。

  讀《姥姥語錄》有感 12

  在網上搜索大家一些看書的讀后感的時候,看到了有人在說倪萍出過的書,叫《姥姥語錄》,說是這本書挺動人的。所以興趣被勾起來,便去買了本書來看。看完這本書的讀后感是,整本書只是用很普通的字眼在描述著一些平淡的東西,可是就不不知道怎么的,那些畫面就在我腦子里揮灑不去,那些語錄總在心里念念不忘。

  姥姥只是個沒有什么文化的農村婦女,可是她說的話卻都是生活中得出來的真理,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告訴你人生的真諦。就像是姥姥說的,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也得亮。說的不正是我們的人生么。那些挫折困難要向你排山倒海般侵襲而來的時候,難道你可以逃避或者不去面對么。該來的終究會來,那是宿命的邂逅,你所能做的就是丟掉你的`惶恐不安,安然的接受你的宿命,然后想著一個信念,風雨之后會見彩虹,天黑之后有光明。所以人生不會只是一直被黑暗包圍,我們終將會迎來黎明的第一道光。當我們在埋怨我們那差到低的人生的時候,總會有谷底反彈的一天。所以,最重要的的,是在黑暗中度過的過程中,要一直保持著希望和信念,在見到黎明的陽光之前,要保證讓自己好好的活著。或許在你人生這本書翻過了黑暗的一頁,在看到光明到來的時候,你對自己之前所經歷的那些,又會有新的讀后感悟。

  讀《姥姥語錄》有感 13

  上周的時候去六樓的圖書館借了一本《姥姥語錄》來看,倪萍寫的,走的時候借書的師傅說,這是什么書啊,我說是倪萍寫的《姥姥語錄》,師傅說,哦,倪萍還是挺有才的,我說:是啊,所以她寫的書才想看看。

  我拿著書嗒嗒嗒的就下樓了。

  坐在班級里翻來這一本姥姥語錄,仔細的看著,倪萍的姥姥很長壽的,雖然老人家沒有活過一個世紀,但是九十多歲的高齡也是對生命的'至高崇尚,姥姥雖然不識字,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確實比我們吃過米還多,姥姥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對這一句話我深有感悟。

  可能在我年紀尚輕的時候不會太理解這一句而現在參加工作了才知道的,你就是你自己的全世界。

  小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能力也不能體現我們的任何人生價值,父母是我們最大的靠山,有人欺負了我找我爸去,沒錢了找我爸去,想吃什么了,媽媽給做。

  那個時候,父母儼然是我們一座最大的靠山,山上郁郁蔥蔥,我們想要的什么都會有。

  如今,年過20了,父母的背也一點一點的變彎了,這座郁郁蔥蔥的山已經不像是當年的那一個青翠欲滴的山了。

  就如姥姥說的那樣,靠人人老,父母正在像年老邁進,我們的人生卻剛剛開始,我們有年輕的資本和結實的臂膀,這一次,我們就成了父母的山!這一次,我們要靠自己,參加了工作終是可以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了。

  以后我們就是自己的靠山,父母的靠山。

  讀《姥姥語錄》有感 14

  在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姥姥”的理解是像大部分人一樣,姥姥只會寵著自己的孩子:會帶他去玩,去耍,孩子不高興了就哄,就逗。因為我沒有姥姥,所以我的理解會這么片面,讀過這本書后,我才發現,原來姥姥也會教給孩子影響他一生的話姥姥語錄讀后感姥姥語錄讀后感。

  書中倪萍的姥姥就教會她很多的事情,而姥姥說的話也變成了語錄,變成了貼近生活的哲理。姥姥曾這樣說過“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不怕存錢。”這句話是倪萍問姥姥“你不怕我愛我媽就不愛你了?”的答語。愛是無限多的,可以把愛分給媽媽,分給姥姥,還可以分給更多愛自己的人。這一篇一直在講倪萍認為自己的媽媽不夠愛她,她把這件事給姥姥說了以后,可姥姥卻說“你媽不是親媽,也不是后媽,是個合格的媽。”媽媽知道應該怎樣愛孩子才會讓孩子懂得更多,媽媽不管孩子怎樣誤解,但她最終還是愛自己的孩子的。而我們呢?說什么孝順,孝順是美德嗎?不,是應該的。有哪個父母說照顧自己的孩子是美德?沒有。父母為我們付出那么多,我們無論為他們做多少,也是補償不了的。父母總是想給我們最好的,可我們為他們做過什么?不僅是姥姥的話,這本書里的其他內容也是很有哲理的`。

  姥姥的話,影響了倪萍的一生,平凡的99歲的姥姥的話,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智慧。難怪倪萍會說“葵花朵朵向太陽,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陽”,姥姥也是我心中的太陽,更會是更多人心中的太陽……

  讀《姥姥語錄》有感 15

  第一次知道《姥姥語錄》是倪萍在朗讀者節目中,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述著姥姥的話。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你搬著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學歷卻又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這些再平實、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給了我無數的啟發。

  非常感謝《姥姥語錄》這本書,讓我學會了這樣面對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義,告訴我們用乘法追憶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減法怨恨。

  讀《姥姥語錄》有感 16

  一本倪萍撰寫的《姥姥語錄》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倪萍姥姥——一個99歲的農村小腳老太太簡直是太棒了!太可愛了!

  當我這個還算年輕的姥姥走進99歲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質樸無華的人生智慧時,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滿快樂的,是極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沒念過書,卻那么崇尚念書人,那么明事理,那么有哲理,那么有心氣,那么有骨氣!怪不得養了那么一大群成功的后輩兒孫!

  倪萍的文筆是平實的,樸素的,沒有太多的`修飾,完全是質樸的白話兒,卻讓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勤勞善良,胸懷博大,充滿智慧的姥姥躍然紙上,仿佛就在身邊。之所以那么打動我的緣故,讀著倪萍的《姥姥語錄》,我想起了自己沒有文化的小腳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一生。可能這就是沒有文化卻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們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進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對她的深刻影響,想想自己的言行將對后輩兒孫的潛移默化,姥姥深感責任重大。

  倪萍姥姥說:“心閑著閑著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床躺著,躺著就是心臟有病了。”我雖然退休了,沒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懶。我很佩服倪萍為了不讓姥姥閑著,給姥姥安排了整理報紙和嗑瓜子兒出口的“掙錢工作”,看到此我啞然失笑。

  姥姥我可別讓心閑著,好書還是要經常讀讀,好戲也要經常看看才不致于落伍呀!

  讀《姥姥語錄》有感 17

  前幾日,媽媽給我買了王校長推薦的四本書,我先一口氣看完了倪萍的《姥姥語錄》,這里面沒有太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波瀾曲折的故事情境,但姥姥那樸實、親切的語言卻深深的吸引著我。

  姥姥說:“人最值錢的就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沒個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試試?那個秤砣動都不動。”沒想到姥姥也經常做自我反省,認識自己,探究自我,分析自我。我想我們這些站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更應該多做反思,清楚認識自己,擺放好自己的位置。

  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多么富有自然哲理!換個角度看,姥姥也是個心態極好的人,即便遇到再大的事,都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和處理事情。這些簡單的話我們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生活中我們也許表現的是焦慮和急躁,能做到泰然處之,那也是需要的一個境界。姥姥有這種良好的心態,所以在面對死亡時,姥姥的認識是“有些事能使使勁,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勁了,天黑了,誰也擋不住嘍!”并不是說姥姥是個不怕死的人,只是她的認識比較深。

  現在大多數家庭還是不缺錢的,城里的老人也都有老保的`,有的認為只要給錢了物質豐富就是了,其實也不是這樣,現在的老人缺的是這份孝心,缺的是精神上的,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讀《姥姥語錄》有感 18

  《姥姥語錄》敘述的事情樸實,簡單,溫暖。卻又讓人如此敬佩,敬佩于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太太,用淳樸博大的胸懷,將許多“文化人”也看不清,理不明的事情,處理的那么透徹,那么在理。一時找不出什么樣的詞匯來形容這個老太太,就是能感覺到,她是多么了不起的姥姥!一個活到99歲的老太太呀!

  我羨慕倪萍有這樣一個姥姥,但是,倪萍又何嘗不是因為自己的偉大,才有了幾十年那么多輝煌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依然善良,依然努力,依然不忘初心。

  整本書有太多常人應該明白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合上書,我最深的印象是在描述姥姥年紀大了,經常坐那打瞌睡時,倪萍想盡辦法,讓姥姥有事可做,比如叫她剝瓜子仁,買回來許多瓜子,讓姥姥剝,然后告訴她單位回收瓜子,要出口的,所以剝完回收有工資發,姥姥那段時間便天天精神抖擻的忙著剝瓜子,因為老太太一輩子干農活,從來沒感受過上班賺錢,拿著自己賺來的'錢,是那么的興奮,那么的大方。是的,她并不缺錢,但是,自己賺的錢,怎么能和別人給的一樣呢。看似老太太在辛苦干活賺錢,可是,有什么比內心的充實與滿足更重要呢?倪萍換著法子讓老太太找到活著的價值感,讓我特別欽佩。是啊,人在老年的階段,常常容易被忽視,對于家里不能自己找到老年生活樂趣或價值的老頭老太太們,我們要怎樣愛他們?什么才是他們想要的幸福?

  讀《姥姥語錄》有感 19

  從朋友那里偶然得到《姥姥語錄》一書,隨手一翻,不過十幾頁,便潸然淚下。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理性之人,很少會為一本書動容。于是合上書“清醒”片刻。哪曾想再翻書,不多時便又淚流滿面。道理著了什么魔?我索性不管她,任眼淚肆意流下,待書讀完時,早已泣不成聲。

  毫不夸張,這就是我第一次讀《姥姥語錄》的反應。發自內心的感動。無論是姥姥的只言片語,還是兩代人的對話,句句都能戳到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看著她的姥姥,我腦海里盡是遠在山東的我的姥姥。我想,也正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親愛的姥姥,都有難忘幸福的童年,才更使得這本書能喚起作者這么多的共鳴。

  倪萍的姥姥儉樸、樂觀、熱情,渴望子女有好的生活,為一大家子人操了一輩子的心。這難道不是所有的姥姥,所有那個時代老人所共有的美德嗎?小時候,我也是伴著姥姥長大的。姥姥給我講故事,教育我好好讀書的場景,一幕一幕浮現在眼前。長大后離開姥姥求學在外的'孤獨感,也近在咫尺。就在前天,和姥姥通電話時,她還不斷地囑咐我,不能想家,要好好教學,別耽誤學生……

  時間都去哪兒了?似一塊鵝卵石,扔到水里,換來記憶的一片漣漪。那些我們不曾想割舍的過去,也在歲月的流沙中,伴著想念,漸行漸遠了。

  至于倪萍姥姥的“語錄”,也自然地流露出了歲月在一位普通農村婦女身上留下的智慧和偉大。“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兒!”“吃一輩子小虧,站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這些人生哲理、生活經驗都是大白話的,但句句讓人信,讓人服,讓人不自覺地摘錄下來,作為座右銘常伴左右。

  樸實的語言,真情的流露,思想的共鳴,使我越發的喜歡這本書。這個活的明白的小腳老太太,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學習的地方。

  讀《姥姥語錄》有感 20

  《姥姥語錄》內容簡介:《姥姥語錄》包括了我不敢為她送行、姥姥掙錢了、好心加好心,就是攪人心、姥姥的冬天、三個爸爸、骨肉相連,分開了就出血、如果有下輩子……、什么日子都是摻合著過、兩個媽、愛不怕分,越分越多、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姥姥的金元寶、心心相印、愿姥姥的世界鮮花盛開等。

  樸實的老人,樸實的話,這本語錄是倪萍姐與姥姥生前就說定了的,“記得第一次跟姥姥說這事的時候,她那個只剩下一顆牙的嘴笑得都流出了哈喇子:‘人家毛主席說的話才能叫語錄,我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婆子說的些沒用的話還敢叫語錄,那不叫人笑掉大牙?’躺在姥姥床上的我也笑翻了。你想嘛,一個只剩下一顆牙的人還說‘笑掉大牙’,多可笑呀。”這是一位多么可愛的老人說的話,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姥姥是智慧的,但又是很寬容的,“早年有個人讓她幫著藏布匹,結果姥姥吃了苦。我說,你怎么不記恨那個先讓你藏布匹然后舉報你的人?她說那個人老遠看著她就拐彎,那個意思就是出賣了別人心里很難受。”姥姥是個很善良的老太太,日本人捅死了姥姥的姐妹,但是她卻說“爺爺的事兒,恨孫子干嗎。” 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是善良寬厚的,什么事都是為孩子為親人著想的。常常看到電視中那些對老人不孝不敬的,甚至唾棄老人,我真覺得痛心。明明是自己的父母親人,為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卻不知回報。

  生活很累,工作很累……有時候會很心痛,很無助,看了倪萍大姐的.《姥姥語錄》我很溫暖,很感動!!就像奶奶、媽媽多年前跟我說的話兒,雖質樸,也沒有深刻的哲理,卻很實用,很貼心,我覺得在這個急劇轉型的社會中,它宣揚的美德與價值觀,會給浮躁、喧囂的社會帶來清新與溫暖。很感謝倪萍大姐的良苦用心。希望我和大家生活得好點,快樂永遠!很喜歡這本書。很真實,很深邃,很實在,也很動人,句句話都在理兒,都那么讓人難忘。讓我過目不忘的一本好書。

【讀《姥姥語錄》有感】相關文章:

姥姥經典語錄06-18

倪萍姥姥語錄05-22

倪萍姥姥語錄全文09-03

姥姥語錄讀后感01-16

《姥姥語錄》讀后感03-07

姥姥語錄學生讀書心得范文06-09

(實用)姥姥語錄讀后感02-15

姥姥語錄讀后感范文(通用10篇)03-08

我的姥姥02-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思思96精品国产 |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 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