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1
《百年孤獨》被稱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這部小說內容復雜,人物眾多,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書中融匯了南美洲的文化。他描寫的是小鎮馬貢多的產生、興盛到衰落直至消亡,表現了拉丁美洲驚異的瘋狂歷史。
我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一個專業老師那里看的。當時看著這個題目就覺得有種脫離現實的魔幻般的感覺,而我對這本書的作者并不了解。在人文課上,老師也講過這個小說。
小說描寫的是布恩蒂亞家族的一代一代,情節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馬貢多,布恩蒂亞家族上演著百年的興衰史。由盛轉衰,又由衰轉盛,一百年的歷程,而這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這一切是因為怕近親結婚擔心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的原因。主人公因為鄰居的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死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不斷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使得布恩蒂亞一家日夜不得安寧,終于被迫遷移到小鎮馬貢多。最初布恩蒂亞的人丁興旺,但隨著戰爭一系列的原因,家族的命運一代不如一代,然而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蒂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了一個帶尾巴的男嬰,而這一切又剛剛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寫下的密碼,這破譯著就是奧雷良諾·布恩蒂亞。充滿著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巴的男嬰是被螞蟻拖入了蟻穴。隨后,這件事消失。
這小說讀起來總是給人一種虛幻飄渺不真切的感覺。但是故事馬貢多百年的變遷和布恩蒂亞家族的興衰榮辱是整個拉美社會變遷的一面鏡子,同時,家族的愚昧也是拉美自身的落后寫照,在此向對應,在拉丁美洲,內戰連連。
往往魔幻現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著現實,不管馬貢多發生的一切又多離奇,都是馬爾克斯對拉美現實的觀察和感悟。
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2
馬爾克斯在談及作品中人物孤獨性時,他說過:“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這是以這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整個拉丁美洲的命運,他希望整個民族能夠團結在一起。布恩地亞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原因。他們的孤獨并不是因為不能與人分享快樂,而是由于感情的匱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與心的離異與隔膜,這樣的孤獨可以使一個昔日曾經繁華的小鎮最終消失。
在此,馬爾克斯告訴人們,孤獨的實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生存哲學,它意味著以冷漠、消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而實際上,你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你。一個陷入孤獨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能與貧窮、落后和愚昧為伍。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每個人都固守著自己的一份孤獨,而這樣的孤獨會使人走向冷漠,這便出現當下小月月、小伙與七旬老伯爭搶地鐵座位的現象。社會是群體的,需要大家共同建設社會才會和諧。
《百年孤獨》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布恩蒂亞家族的孤獨者們。孤獨成了這個家族的徽記,如同他們血液中固有的冒險、沖動、勇敢和不屈,還有遺傳的高高的顴骨,以及骨子里隱藏至深的`渴望。
這種孤獨不同于中世紀貴族的那種“高貴的憂郁”,象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它不是在華麗的客廳里,踱著方步慨嘆生命之短暫、薔薇之枯萎;也不是用天使的麗目俯察人世的風云無常、世態炎涼。它是對世界本體的一種凄涼的絕望,是低賤的、卑微的,有一種濃灰色的壓抑感,有是一種慘淡的幽默。這是一種絕頂的憂郁,無可逃遁甚至無法減輕。
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3
我是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這篇文章的:幾年前,張石牙的母親因為一場罕見的暴雨,不幸在小黑河淹死。父親張木頭執意認為妻子的死是因為鄉親們的見死不救。于是,他斷絕了與人們的.來往,守著自己唯一的“三獨”:獨屋、獨船 、獨生兒子——石牙。石牙因為父親的緣故,被同學們冷落與侮辱,他開始怨自己的父親了。后來,又是一場罕見的暴雨,石牙的死對頭——王猛為了給生病的媽媽捕魚被急流卷走了。石牙用父親的獨船救了王猛,自己卻像母親一樣溺水死了,張木頭知道后悲痛不已,而他也備受人們的尊敬。
讀完后,淚水已情不自禁流了下來。我仰面嘆息:若不是因為張木頭的頑固,石牙又怎會無辜犧牲,上一代的恩怨又為何要牽扯到下一代呢?
這篇文章中,三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舍己救人、勇敢善良的石頭;頑固愛子的張木頭;不可一世又心地善良的王猛。
而文章的故事情節也牽動著大家的內心。在石頭的母親溺水而死,張木頭決心斷絕與人們的來往時,我們可以體會到張木頭對妻子的愛;在張木頭打傷兒子后又心急為他包扎傷口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張木頭的愛子情深;在王猛為給母親捕魚溺水,而石牙奮不顧身救他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石牙舍己救人的精神。由此,我不得不佩服常新港的寫作水平。
張木頭的固執造成了這樣的悲劇,也因此注定要孤獨一生,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轍啊!
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4
《百年孤獨》,是我用時最長,閱讀最仔細、又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不要說閱讀時偶有跳躍,哪怕稍有懈怠,你都看不出所以然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人物之多、關系之復雜、名字之相像、情節之迷離,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可你若看進去,我保證你不想將目光移開,這本書吸引人到不想吃飯、不想睡覺的程度,連我現在寫書評都是激動的。評論名副其實的存在,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如果書架上只放一本書,一定是《百年孤獨》;一千年后還可能流傳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而加西亞·馬爾克斯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唯一沒有爭議的獲獎者”確是實至名歸。他大概使用了魔法,給你講了個糅合了現實與虛幻的傳奇故事。在加勒比海沿岸的小鎮馬孔多,一個家族,七代人,一個世紀的風云變幻、百年興衰,所有扭曲的戰爭、放縱、欲望、瘋狂都寫的萬般合理,魔幻有趣。好喜歡這本書,最大滿足了好奇、探險的閱讀體驗,并細細讀出了《百年孤獨》深入骨髓的孤獨,還功不可沒捋順了所有人的人生。
曾經在喜馬拉雅聽過《百年孤獨》,可只幾個章節就因各種復雜放棄了,聽書無論如何沒有閱讀過癮,許多時候連反應、品味、咂摸的'時間都沒有,就像速食,而速食都不好吃。也曾經讀過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極棒的,自然而然在書堆里會繼續拿起他的《百年孤獨》。讀書可以發現自己的淺薄,讀的越多發現越多;而讀書也能帶你經歷許多人生,你可以讀讀《百年孤獨》,因為只這一本書就可以帶你經歷許許多多人生,那些夢幻的、瘋狂的、有趣的、孤獨的人生......
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5
在嫣然的歲月里跳躍,我被撕扯得衣衫濫縷,明眸空洞。回首,驚覺春已無處尋覓,我早被遺忘在冰雪處,佇立成百年的孤獨。
夜,來臨了,我拋開日間的華麗,發現自己除了孤獨,竟然一無所有。月憂傷地隱去半個身子,用朦朧的云罩著。翠葉密處,藏著一只黃鸝,它在寂寞地唱著: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
我如枯槁的木乃伊,坐成千年的寂寞,枯萎的心,無力再彈起清風明月的篇章,只有讓孤獨肆意地決堤。
在與世隔絕的馬孔多里,濃縮著一個世界,濃縮著世界上的各類人,也濃縮著世上所有的孤獨。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里的所有角色,像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但更像是空虛無比的靈魂。我在讀這本書的同時,從里面的人物的性格中,讀出了我們一生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孤獨。
布恩迪亞,一位屢經失敗,卻又百折不撓的科學家,總是擁有著無盡的幻想和無窮的毅力。他身上映射著所有的科學先驅者的.影子,狂熱和冷淡,魯莽和沉著,探知的欲望和放棄的意念,各類矛盾的品格在他的身上一一體現。他試圖用磁鐵挖掘黃金,試圖將望遠鏡作為武器,試圖把水銀冶煉成金子。他的努力并沒有得到多少人的理解,乃至于朝夕相處的妻子烏爾蘇拉也排斥他的所作所為。可是當他揭破了生命的所有謎底時,他卻被當作瘋子,被捆綁在栗樹樹干上,被迅速地遺忘。昔日的煉金夢想在看透生命的他的眼里已成虛無,他只能忍受著生與死之間橫亙的痛苦――無盡的孤獨。馬爾克斯似乎在用這個,表達著對所有的開拓者的深深的同情。
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6
我是在一個下午讀完這本書的,仿若已經經歷了漫長的孤獨歲月,恍惚間仿佛已經穿越了一生的時光,經歷了那一場又一場的或痛苦或波折或感悟的“鬧劇”。
我不知道我是否讀懂了它,或者說我不知道我從中深深感觸到的那些所謂的情感,是否是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情感,也許我需要再重新回味細品它一遍,到那時候,肯定又會有另一番別樣的感觸了吧。
但就這第一次的淺顯閱讀,我對“孤獨”的理解好像有些不同以往了……
也許,孤獨會教會我們好多東西,指引人們閱讀、思考、在不甚艱難的人生里獨自堅持,教會人們適應時間的漫長亦或者是短暫,把握每個人的命運。
《百年孤獨》中的孤獨能夠如此透徹心扉,在我看來,是因為它向我們娓娓道來了如何沉悶地活著。
在這個比《紅樓夢》還要繁復、難記的家族體系中,“活著”是所有情節發生的唯一前提。為了尋找活著的方式,為了尋找活著的意義……為了所謂的活著,一個生活在地球角落里的百年家族陷入了無限的疲憊與孤獨之中,在茫茫歲月中上下求索,忙忙碌碌……
但是,我并不覺得它是一個悲劇,我相信,雖然經歷過這數不盡的無論是種種情愛的糾纏折磨,還是夢想追尋的茫然,又或者是繁雜錯亂的`現實,但是,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成員,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東西,他們看透了這個世界,并且活下去,甚至死去。
他們遠離了故鄉,遠離了熟悉的一切,遠離了常規,選擇了一條別具一格的屬于自己的生存之路。他們在路途中探索生命,享受孤獨,經歷夢境一樣玄妙的人生……我相信,他們沒有一個人會后悔當初的選擇。
他們的孤獨,令我仰慕,令我欽佩。
【百年孤獨讀后感】相關文章:
百年孤獨讀后感作文百年孤獨讀后感簡短10-19
百年孤獨讀后感-讀百年孤獨心得體會10-21
百年孤獨讀后感05-23
《百年孤獨》讀后感06-27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9-28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9-01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4-01
百年孤獨讀后感_讀后感03-04
百年孤獨的經典句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