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漢朝那些事》讀后感通用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漢朝那些事》讀后感通用,歡迎閱讀與收藏。
《漢朝那些事》讀后感通用1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歷史的長河中出現了無數的朝代,而朝代的更替,繁榮或者滅亡,都是歷史這本書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章節,最近我剛看了《漢朝那些事》這本書,了解了許多關于漢朝的知識。
漢朝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國家,共歷經29位皇帝,享國405年。前206年劉邦被封漢王,前202年西漢建立,定都長安。8年王莽篡漢,西漢亡。25年,劉秀稱帝,東漢建立,定都洛陽;184年,黃巾起義;220年,曹丕篡漢,東漢亡。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東西兩漢共經歷了四百多年,金戈鐵馬,東臨大海,西征絕域,南服百越,北擊匈奴。
縱觀漢朝四百年歷史,比較有名的有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中興,光武中興,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同樣大漢王朝也是人才輩出:亂世梟雄劉邦、項羽;胸懷大度的蕭何;命運坎坷的韓信;雄才偉略的東方朔;忍辱負重的司馬遷;治軍嚴明的周亞夫;戰功彪炳的`李廣、衛青;更有如燦爛流星般謎一樣的戰神霍去病。
整套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昭宣中興和漢武盛世,西元前141年,16歲的漢景帝劉徹即位,漢武帝在位期間李廣、李陵、衛青、霍去病都是征戰沙場的大將。通過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等幾場大戰役,全面擊潰了匈奴,從此漠北再無王廷,然后又吞閩越,并朝鮮,通西域,大大擴張了中國的領土面積。之后張騫出使西域,打通古絲綢之路,不僅帶回來不少以前沒嘗過的瓜果和工藝品等,更是把中華文明傳播海外。因此漢武帝在位54年,他將中國歷史帶領到了新的階段。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之前漢宣帝、昭帝治理下的海內大定,政治清明,國富民安,又何來漢武帝的輝煌呢!
當然一將功成萬骨枯,漢武大帝的輝煌也伴隨著無數將士的浴血奮戰,征戰沙場,無數百姓的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誰是梟雄?誰是草莽?誰能流芳百世,誰會遺臭萬年,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消逝在大漢帝國四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滄桑與輝煌隨風飄逝,最終等待后人去評說。
《漢朝那些事》讀后感通用2
有一種書,讀起來盎然生趣。
有一段歷史,追溯起來,充滿了迷人的懸思。
用一種充滿了智取的敘述,追溯那令人神往的古遠懸奇,此刻,這一切就在我的手中,我的心中!
漢朝那些事兒!
這本書主要寫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小時候頑劣至極,后來,秦末大亂,劉邦斬白蛇起義,經六年之久,劉邦終于打敗了秦朝與其他起義軍,當上了皇帝,建立了大漢王朝。
這一段歷史是如此的怪誕而有趣,作者飄雪樓主所運用的筆法又是如此的令人遐思神往。
正如詩人說:閣中弟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歷史就是這樣,在歷史上你是如何也找不到天子的。我們能夠找到的,正如飄雪樓主告訴我們的,老劉家三小子的來歷,有點兒不是那么明白。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云: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個項羽,就是劉邦最大的敵手,反倒是暴秦沒給劉邦添什么麻煩,暴秦非常乖的,聽說天下人要干最應該干的事兒——推翻它,暴秦自己立即趴下了,這說明暴秦也在干他最應該干的事兒,也是在起義······
讀這本書,讓我知道,在當時,不僅是劉邦想干他最應該干的事情,項羽也在這樣干,而第一個擼起袖子搶先干起來的卻是陳勝,為何這么多人都在忙活,最后卻是劉邦贏得了這場比賽,只能從他那過人的智慧與性格上尋找答案。
解讀這些英雄的崛起與衰落,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歷史的滄桑,還有更多的處世智慧。
打開這本書!
好玩的智慧,有趣的哲思,人性的思索,看似眼熟卻全然不同的全新解讀,都在這里。
讓我們一起快樂閱讀吧!
《漢朝那些事》讀后感通用3
這一周,我讀完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漢朝那些事,這本書主要就是講的大漢帝國——漢朝四百年的興衰歷史,這本書非常的好,我很喜歡。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在公元前247年二月那個早上,大漢朝的你一個皇帝、劉邦,降生了,而值得大家奇怪的就是劉邦的叫聲有72顆痣,而這些不起眼的的黑痣,讓劉邦以后的發跡有了飛一般的感覺。就這樣,劉邦經過重重的困難,當了皇帝,建立了大漢朝,從此,大漢朝就開始了長達四百年的`統治階段。
在這一本書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在漢武帝時期的金屋藏嬌變成冷屋藏嬌,就讓我給大家講一下吧!
大家都聽過金屋藏嬌這個成語的,而這個成語就是漢武帝對他的皇后陳阿嬌的承諾,而為什么會變成冷屋藏嬌呢?是因為,漢武帝即位之后,又看中了它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這時,陳阿嬌就吃醋了,就跟漢武帝鬧,其實,漢武帝并不愛陳阿嬌,只是小時候陳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為漢武帝和陳阿嬌定的一門娃娃親,所以,漢武帝煩了,就廢了陳阿嬌這個皇后,然后立衛子夫當皇后。
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漢武帝很絕情,要不是陳阿嬌,他能當上皇帝嗎?最后發生事變,漢武帝把他的兒子和衛子夫都殺了,而事情搞清楚之后,他只把他的兒子埋葬了,卻沒有管與他做了38年夫妻的衛子夫,當然,這都是后話,就說漢武帝很絕情,而正是因為漢武帝這種做法才讓大漢帝國非常強盛。
通過讀《漢朝那些事》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人有本事,人就會變得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欺負,所以我們要自信、自強,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漢朝那些事》讀后感通用4
這個寒假,我讀了作家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其實,在講述中國歷史的眾多史料中這本書以它獨特幽默的方式講述了大明王朝的前世今生。
公元1328年,在今天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里。一個男孩出生了,取名朱重八,他自幼家境貧寒,靠給地主放牛,父母兄長均死于饑餓、瘟疫。孤苦無依,走投無路時到皇覺寺當和尚,混口飯吃,可禍不單行,寺廟也鬧饑荒。此時的朱元璋只好背起行囊四處乞討,變成了實實在在的乞丐,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三年。換成一般人可能就破罐破摔了此一生,但朱元璋卻從要飯中堅強下來,學到了很多東西。
正如明代作者楊慎所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此時的元王朝可謂是大勢已去,成吉思汗打下的萬世江山隨時都有分崩離析的危險,隨著紅巾軍的.起義,統治中國百余年的大元王朝一去不復返。我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在這個天時地利的歷史時刻。前思后量的朱元璋終于走出了他的皇覺寺,毅然從軍。從一個士兵到建立明朝,可以說是槍林彈雨,九死一生。其中的堅辛我們可想而知,但他最終還是成功了。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重溫歷史,更加理解苦難對于蠢材,是一堵墻。是萬丈深淵,但對于有能力的人,卻是通向成功的階梯。也更加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哲學道理。我們生活的年代,相較于以前任何年代都無比優越。可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現在的我們正處在學習知識,增強本領的大好年華,更應該要有這種吃苦耐勞,狹路相逢勇者勝,敢叫日月換新顏的勇氣。成功就像戰場一樣是需要沖鋒,需要拼搏。只有牢牢把握機會,不懈努力奮斗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漢朝那些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漢朝那些事兒》讀后感03-03
漢朝那些人的讀后感06-20
漢朝那些事兒讀后感范文06-25
《那些年,那些事》隨筆06-12
那些年那些事隨筆06-12
那些年那些事的詩歌06-23
那些年,那些事經典散文06-28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3-18
那些事那些人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