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鐵盧的一分鐘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滑鐵盧的一分鐘》讀后感范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滑鐵盧的一分鐘》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滑鐵盧的一分鐘》說的是小人物格魯希如何被推上歷史漩渦的中心又如何錯失了上帝給予他成為英雄的機會的。這個平庸的人以他的平庸斷送了拿破侖的所有夢想。
內容梳理:1815年,拿破侖從被囚禁的厄爾巴島重返巴黎,重登皇位。歐洲各國連忙組織了強大的聯軍,準備鎮壓拿破侖。拿破侖決定趁聯軍尚未真正集結成形時分而治之,于是定下了先打對他威脅最大的比利時方面的英、普聯軍。戰斗于6月16日下午二時打響,法軍主力7萬人首先同普軍主力8萬人交戰,拿破侖另派5萬兵力牽制英軍,他希望能夠把英、普軍隊切開,然后各個擊破。在法軍的猛攻面前,普軍立即潰敗,向布魯塞爾撤退。拿破侖明白普軍雖被擊敗,但并未被消滅,于是抽調了一支部隊由格魯希指揮,追擊普軍,以防止其與英軍會合。
擊潰了普軍的拿破侖,親率大軍轉攻英軍,聽到普軍戰敗的英軍害怕孤軍作戰,便迅速撤退到滑鐵盧方向,英法兩國軍隊在滑鐵盧展開決戰。這時,被拿破侖擊潰的普軍重新集結,兵分兩路,一種增援滑鐵盧附近的英軍,一路直接圍攻法軍右翼。而格魯希仍在離滑鐵盧只有三小時路程的地方尋找普軍,但一直沒有找到。6月18日上午十一時,決定歷史進程的時刻到來了。激烈的戰斗使雙方傷亡慘重,英軍已無力支持,法軍也疲憊不堪,雙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軍這時誰的援軍先到,誰就是歷史性會戰的勝利者。這的確是極其關鍵的歷史時刻。黃昏時分,終于從遠處飛馳過來大隊人馬,雙方都在祈禱上帝:來的是自己人!那支部隊越來越近,雙方終于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飄揚的是普魯士軍旗!經過浴血奮戰,沒有援軍的法國軍隊最終潰敗。
就在滑鐵盧戰役打響時,格魯希的部隊就聽到一聲聲沉悶的炮聲不斷傳來,感到大地在腳下微微震動。他們立即意識到重大戰役已經開始,由于找不到普軍,所以格魯希的幾名下屬急切地要求格魯希命令部隊趕快向開炮的地方前進,增援拿破侖。對此,格魯希只考慮了一秒鐘,就強硬地宣布自己的決定,在拿破侖撤回成命以前,他決不偏離自己的責任,前去增援。對這決定歷史的一秒鐘,茨威格感嘆道:這一秒鐘決定了整個19世紀。而這一秒鐘全取決于這個迂腐庸人的一張嘴巴。倘若格魯希在這剎那之間有勇氣、有魄力、不拘泥于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顯而易見的信號,那么法國也就得救了。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之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卻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于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茨威格總是將一個大的歷史事件落實在一個個很具體的人物身上,他更相信是偶然的人站在那個注定要發光發亮的位置上的作用。似乎歷史只是一個隨時可變幻的舞臺,演員的出色與否決定了腳本的全部內容,當格魯希執意要按照刻板的軍令行事而不顧、不去想自己的皇帝正面臨怎樣的一種困境的時候,一切都結束了。他沒有意識到,他有過做主角的機會,而他卻白白放棄了。
【《滑鐵盧的一分鐘》讀后感】相關文章:
滑鐵盧之戰的說課稿06-12
《滑鐵盧之戰》教案07-12
滑鐵盧的一分鐘讀后感范文06-11
當能力遭遇滑鐵盧美文06-29
高三,我的滑鐵盧09-10
滑鐵盧大學的辦學歷史10-08
高三,我的滑鐵盧作文06-21
讀《滑鐵盧的一分鐘》有感兩篇01-22
滑鐵盧之戰練習題及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