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重點小學有哪些

時間:2022-04-24 14:15:31 小學 我要投稿

蘇州的重點小學有哪些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州的重點小學有哪些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蘇州市金閶區實驗小學

  蘇州市金閶實驗小學校的前身為1949年2月閶門寶蓮寺主持松萬等在寺內辦的“私立青光義務小學”。1958年,定名為蘇州市金閶區實驗小學。2012年,蘇州市實行三區合并,學校改名為金閶實驗小學。學校設有多媒體閱覽室、多媒體網絡教室、閱覽室、音樂室、舞蹈房、自然實驗室、美術室、勞技室及多功能教室等10多個專用室場。目前有教學班45個,學生1800多人,教職工108名。

  二、蘇州市敬文實驗小學

  蘇州市敬文實驗小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它位于市內著名寶塔--北寺塔附近,前身為"吳縣公立第二半日制學堂",創辦于清光緒卅三年(公元1907年),堂址在西北街天后宮內。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名為蘇州市北街中心小學,1970年遷至皮市街原289號敬文小學地址,1973年改名為蘇州市北塔中心小學。

  三、蘇州市實驗小學

  蘇州市實驗小學始建于1905年,前身是清光緒三十一年建成的江蘇兩級師范學堂附屬兩等小學,1950年更名為蘇州市實驗小學校。市實小是中國近代建立最早的實施現代教育體制和教學方法的示范實驗小學。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質量深受社會推崇,在全國范圍享有極高的知名度,被國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專家譽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范例”。百余年來,學校孕育出了俞子夷、嵇同耀、黃寰清、莊杏珍等一批又一批全國知名的教師,向社會輸送了兩萬多名合格畢業生。世界著名建筑學家貝聿銘、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吳大琨等知名人士,均為該校校友。

  四、蘇州新區新升小學

  蘇州新區新升小學,位于蘇州樂園西側,四周小橋流水、綠草如茵,宛如一塊碧玉,鑲嵌在新升新苑內。

  學校于1996年秋季開始如生,目前已有22個教學班,近900名學生50名教職工。全校小學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57%,大專以上學歷達91.8%,本科學歷達20.4%。七年來,在新區文教局和街道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學校為受教育的學生創設了極佳的學習環境,建立了以校園網絡系統為中心的計算機房和多媒體教室、班班通的紅領巾電視臺、語音教室、實驗室、美術室、書畫室,還有200米國際標準膠跑道的運動場,又新建了具有綜合功能的藝體樓,內設音樂排練廳、學術報告廳、球場、舞蹈房等,展示了新區各級政府高標準實施義務教育的戰略眼光和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新概念。學生不僅學科成績優良,小足球隊、銅管樂隊、書法、美術等藝體教育也成績顯著。學校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致力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基礎的理念,鎖定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瞄準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在管理上向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的目標邁進。目前在順利通過蘇州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驗收和先后被評為市女職工先進集體和德育先進學校和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爭創省級實驗小學的目標。

  五、蘇州市平直中心小學

  江蘇省蘇州市平直中心小學初創于1909年,地處古城文化中心。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源源不斷地滋養著這所進百年的老校。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教育先進集體”,“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特色體育項目學校”,“蘇州市常規管理示范學校”,“蘇州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05年,學校成功申報為江蘇省實驗小學

  六、蘇州市草橋實驗小學

  蘇州市草橋實驗小學創辦于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創辦人為當時的教育界名人王同愈。建校之初,草橋創辦人王同愈提出了“宣禮、尚德、發悟、肅志”的八字校訓,隨后進一步將其豐富至18個字,即“勤信忠、智仁勇、真善美、莊敬誠、和平義、文明禮”。用這18個字來為班級命名,一度成為草橋小學的一大特色。如一年級一班為“勤”班,一年級二班則為“信”班,以此類推,這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班名復古,而是對草橋百年文化底蘊的傳承,也是老校優秀教育傳統融入現代教育的一個基石。

  百年來從該校走出了一批在中國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眾多領域有影響的人物,如葉圣陶、顧頡剛、顏文梁、陳艷青等。而如今的草橋實小,也充分利用了學校名人輩出的優勢,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將名人文化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研發出了自己的`校本課程,與之相應的校本教材也在素材積累中編寫。

  七、蘇州市八一小學

  蘇州市八一小學創建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所具有隊光榮傳統的公辦學校。它坐落在永津橋北堍,毗鄰歷史名園西園、留園,交通便捷,環境幽雅,校園具有園林化特色。學校先后被評為市德育先進學校、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市語言文字先進學校、市體育運動特色學校、市無線電運動協會團體會員。學校食堂被評為市A級食堂。學校還被評為區文明單位、區常規管理示范學校、區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區巾幗示范崗,學校黨支部獲得典型培育紅旗單位。學校始終把“關注與促進每位孩子的需要、發展”作為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永遠是學校努力的目標。

  八、蘇州市南環中心小學

  蘇州市南環中心小學始建于1981年,原有教學樓1幢、教師5名、學生兩個班,經過二十多年的變化,發展為當前有4幢教學樓、四軌制、一千多名學生的現代化中心小學。歷年來,學校多次贏得市、區表彰,先后被授予“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常規管理示范學校”、“蘇州市文化特色學校”、“蘇州市信息技術先進學校”、“蘇州市基礎課程改革實驗學校”、“蘇州市雙語實驗學校”、“蘇州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紅旗大隊”、“蘇州市少先隊特色大隊”、“蘇州市青年文明號”、“蘇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助殘先進集體”、“蘇州市先進工會”、“蘇州市退休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蘇州市標準企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合格”、“滄浪區德育先進學校”“蘇州棋院滄浪少兒培訓中心”等多項榮譽稱號。學校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辦學理念,以教育科研為課改的載體,以“棋、琴、書、畫”教育、雙語實驗教育、科技教育為辦學特色,以“自主合作,在探究中培養素質//學習實踐,在創新中尋求發展”為辦學精神,以探究新的課堂教學方式為課程改革的切入口,營造人與人之間相互啟發、相互溝通、相互補充、交往互助的氛圍,彼此分享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與觀念,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學校和教師學生得到共同發展。

  九、蘇州新區楓橋實驗小學

  蘇州新區楓橋實驗小學創辦于1999年,地處姑蘇城外、寒山寺西側的古鎮楓橋,師生聆聽著古剎鐘聲、吳儂軟語、昆曲評彈,吟唱著《楓橋夜泊》,承襲耕讀傳家,形成了“依托楓橋地域文化,促進學校和諧發展”辦學特色。學校始終堅持“以特色奠底蘊,以創新促發展”的思路,將學校辦學特色點亮生輝、彰顯個性。評彈、科技、勞技、體育四大特色項目更是成績喜人,已在省、市內享有一定聲譽。逐步形成“校園環境優、教育質量高、辦學特色明、師生素質高、學校發展快”的特點,走內涵發展之路。

  十、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

  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系由蘇州市天賜莊小學和蘇州市振華小學于1958年2月合并而成。學校的另一前身振華小學是1906年由愛國人士王謝長達、王季玉母女創辦、主持的振華女子中學的附屬小學。王氏母女創辦學校,旨在培養有用人才,振興中華。

  拓展資料  

  普通小學和重點小學最大的區別

  在于老師和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學校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這里最重要的是人,而其他的各種設施都是為人服務的,所以在這里最大的差距就是人的差距。

  重點的小學老師都是最為優質的,這里的老師往往都是名校畢業,通過學校組織的一場又一場殘酷的面試,刷掉了無數的人最終選出來的精英。他們的知識儲備量非常豐厚,在教書育人方面也有著相當好的能力,素質也比較高。

  所以他們能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基本都是非常優秀的,所謂名師出高徒。像他們這些優秀的人,在教孩子的過程中也都能夠做到言傳身教,能夠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勇猛沖鋒。并且還換著法子改變自己的思維適應孩子們的學習,讓他們能夠跟得上自己的腳步。

  而對于那些普通小學的老師而言,他們很多業務水平都堪憂,往往都是大專或者普通本科畢業的。他們很多人在教學方面根本沒有多大的意愿,只不過是因為在外面找不到好的工作了,于是就回到了家鄉小學或者這種普通小學來教書。

  此時他們對于孩子也沒有多大的熱忱之心,并不是希望著必須要教出一群優秀的孩子來,而往往只是為了能夠混口飯吃,有一份工作僅此而已。于是像這種普通小學往往難以教出優秀的孩子,孩子們甚至可以在課堂上做各種小動作開小差,紀律很難管理,老師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另外重點小學的孩子基本家里都是比較富裕的,他們的家長在教育方面特別重視,往往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專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了,不斷的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興趣班,所以這時候這群孩子也是非常優秀的,他們往往比普通小學的孩子有更大的創新能力和更好的思維能力,更能適應課堂吸收新的知識。

【蘇州的重點小學有哪些】相關文章:

蘇州有哪些重點小學03-10

蘇州私立小學有哪些03-03

蘇州重點初中有哪些03-02

南京重點小學有哪些04-13

大連重點小學有哪些03-10

朝陽重點小學有哪些01-20

中山重點小學有哪些03-01

武昌有哪些重點小學03-01

蕪湖重點小學有哪些03-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另类欧美与日本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日本三级人妇在线 | 亚洲色性视频在线 | 亚洲在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特黄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