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防御方案(通用11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臺風防御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臺風防御方案 篇1
為切實保障學校師生員工的生命和學校財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臺風造成的損失,現根據《岱山縣防御臺風預案》,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御臺風方案。
一、抗臺組織機構
組建由郭央松校長為抗臺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抗臺工作;孫波付組長,具體落實臺風的防御過程;成員:方毅敏包海紅湯曉娜。下設值班小組:第一組:金科女(組長)魯軍輝林利波。第二組:方毅敏(組長)吳四海
二、防御操作措施
(一)臺風消息階段:
1、學校各部門密切關注臺風動向。
2、學校各部門加強對各自防御對象的檢查,對檢查出的各類隱患,及時處理。
3、抗臺小組組長根據臺風的動向發布“抗臺準備等級”的命令。
。ǘ┡_風警報階段:
1、組長發布“二級準備”命令。
2、安排好值班人員,并將值班人員的名單、聯系電話上報局機關。
3、各部門做好重點部位的防御措施,特別是加強對課件中心、多媒體教室,電腦、空調、程控電話以及線路等管理、巡查,確保重要設備的防護工作。
(三)臺風緊急警報階段:
1、組長發布“一級準備”命令。
2、學校抗臺領導小組全體人員到位,各自到自己的崗位值班。同時隨機抽調部分教師補充抗臺力量。
3、總務處安排好相應的搶險物資和搶險工具,如必要的手電筒、雨衣等。
4、抗臺防汛期間,總務處及時向校長室報告災情。
。ㄋ模┡_風警報解除階段:
1、組長發布“臺風警報解除”命令。
2、對學校所損壞的校產設施、設備等,組織相關人員及時搶修,確保學校盡快開展教學工作。
3、總務處做好受損記錄和統計,上報校長室,然后校長室上報局機關。
臺風防御方案 篇2
寧波地處東南沿海,常年遭受臺風的襲擊,做好抗臺風工作,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減少災害損失,對我市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使消防部隊在抗臺風應急救援中達到“快速反應、統一指揮、有效處置”的要求,現依據消防部隊處置重特大災害事故預案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任務
防御臺風災害
二、災害特點
。ㄒ唬┩话l性強、地域廣,易造成交通中斷;
(二)人員疏散量大,急需轉移物資多,救援難度大;
(三)瞬間破壞力強,建筑物及供電、通信等設施毀壞,人員傷亡,其危害嚴重;
(四)易引發泥石流、房屋倒塌等災害。
三、組織指揮
當遇到強臺風破壞時,寧波支隊將及時成立基地指揮部和前沿指揮部,負責整個區域的災害處置任務。
。ㄒ唬┗刂笓]部
總指揮:支隊軍政主官;
副總指揮:支隊副職及部門領導;
成員:司、政、后、防部門副職,通訊調度負責人。
任務:負責接受市委、市府、市公安局、省總隊的指示和命令,負責部隊總體戰斗行動的協調指揮。
。ǘ┣把刂笓]部
指揮:全勤指揮部指揮長、參謀長;
成員:部門副職及參戰單位領導。
任務:負責組織力量部署和戰斗行動實施,及時向基地指揮部報告情況,靈活指揮部隊作戰。
(三)前沿指揮部下設四個戰斗小組:
1、作戰組
組長:副參謀長,副組長:戰訓科長
成員:司令部戰訓科、全勤指揮部戰訓值班人員及參戰單位領導。(主要負責戰斗行動)
2、通訊組
組長:調度室負責人
成員:通訊調度室若干人。(主要負責通訊聯絡工作)
3、宣傳報道組
組長:政治處主任
成員:政治處、宣傳站若干人。(主要負責宣傳、鼓動、報道工作)
4、保障組
組長:后勤處長
成員:后勤處、保障大隊若干人。(主要負責器材裝備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力量編隊
。ㄒ唬┦袇^:責任區大隊出動三輛車20人;其他增援單位根據支隊指揮中心調度出動車輛和人員;
。ǘ┠掀M:責任區大隊出動三輛車20人;其他增援單位根據支隊指揮中心調度出動車輛和人員;
。ㄈ┍逼M:責任區大隊出動三輛車20人;其他增援單位根據支隊指揮中心調度出動車輛和人員;
。ㄋ模┲ш牂C關、特勤大隊根據實際情況調動。
五、處置方法
。ㄒ唬┳屑毸褜び鲭U人員,如有人員被困,利用消防應有裝備積極搶救人命;
(二)對重、危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現場急救,并快速送往醫院搶救;
。ㄈ┬迯蜌牡牡缆,保證救援所需的車輛、裝備順利抵達目的地;
。ㄋ模⿲τ谝幠O嗤潭鹊臑暮ΜF場,要以險惡地段為先行救助對象;
。ㄎ澹⿲τ谕瑫r急需救助的災害現場,要以被救助者占多數的現場為優先救助對象;
。┛刂破渌紊鸀暮Φ陌l生。
六、行動要求
(一)當遇到臺風時,全市消防官兵要全部就位,全體人員凡接到虛擬電話和短信息必須立即回到支隊機關、各單位營區或就近趕赴事故現場,及時傳達通報有關情況并進行動員;
(二)當遇到臺風時,各單位和戰勤保障大隊要提前配備充實器材裝備和保障物資,落實戰斗保障;
(三)在處置臺風事故過程中,各參戰人員要服從命令,統一指揮,一切行動必須按預案和命令執行,將貫穿整個救援工作的始終;
。ㄋ模┰谔幹门_風中,參戰單位要在地方各級領導下開展各類救援工作,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臺風防御方案 篇3
一、工程概況
黃埔區穗東街南基股份經濟聯合社廠房工程位于黃埔區穗東街南基工業村以南,規劃用地面積8147m,建筑占地面積1366m,綜合樓總建筑面積廠房總建筑面積6997m。地下消防水池建筑面積為90m。本工程地上5層,建筑總高23.95m。
本工程由廣州市黃埔區穗東街南基股份經濟聯合社投資興建,設計單位是廣州市黃埔建筑設計院,監理單位為廣州市黃埔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二、工作目標
本應急預案針對在臺風暴雨自然災害來臨前,事先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迅速有效控制局面并妥善處理,把臺風暴雨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三、預案的啟動
收到廣州市氣象臺發布臺風暴雨預警信號,本預案正式啟動。
3.1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暴雨(降雨量50-100mm)時;
3.2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mm)時;
3.3當臺風在24小時內有可能襲擊我市或者在附近約150公里的范圍內的沿海地區登陸,對我市將有嚴重影響時,市氣象臺發布臺風緊急報警時;
3.4有關人員應立即向組長報告,由組長根據事態判斷批準本預案的啟動,從而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
四、應急管理機構
為科學安排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明確各崗位職責,使之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互相協調,各司其責,確保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有效開展,特建立各級應急工作組織:
4.1應急組織管理機構:
組 長:吳衛星
副組長:高明、賴樹欣
組 員:趙丁橋、柯天強、蔡迪豪、陳家偉、張明國
4.2應急救援中心成員職責
組長:組織制定、修改抗洪、抗臺風應急救援預案;發生臺風、暴雨時批準本預案的啟動;在組長、副組長中任命一位為事故現場總指揮,調動應急救援小組展開行動;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接受政府和公司應急救中心的指令和調動;應急救援結束后,批準本預案的終止。
副組長:組織并參與制訂,修改防洪、防臺風應急救援與預案;發生臺風、暴雨本預案的啟動時,立即到達現場,協助組長確定事故現場總指揮;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確定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組織協調相關人員保護現場及相關數據。接受政府和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指令和調動,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應急救援小組:發生臺風、暴雨本預案的啟動時,聽從組長、副組長指揮,立即達到現場,在組長任命現場總指揮后,確認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協助現場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協調事故有關現場工作;協助現場總指揮調動人員、資源、應急隊伍;負責保護現場及相關數據。接受政府和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指令和調動;組織、策劃、參與應急預案的演練。
4.3應急狀態下各應急小組基本責任如下:
現場行動組——事故發展狀態判斷;組織人員現場展開應急救援行動
警戒疏散組——組織現場警戒;組織保護緊急疏散;組織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信息;
器材設備組——組織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人員急救組——組織現場人員急救,組織傷員送醫院急救。
警報聯絡組——報警、與外部聯絡求救;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項目應急中心值班。
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直屬應急救援中心的領導,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組員由項目經理部主要管理人員、急救人員等組成,義務急救人員、急救人員可由一般職工組成,但必須接受過現場急救知識的培訓。應急救援小組負責事故發生時服從應急救援小組指揮,進行救援、疏散工作,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等。
五、應急電話
有效24小時報警電話:
報警服務電話:“110”
氣象聲訊臺電話:“121”
急救中心:“120”
項目部應急領導電話:
組長:吳衛星 電話:xxxxx
副組長:高明、賴樹欣 電話:xxxx
六、應急措施
暴雨、臺風天氣時,施工層上鋼筋工程應停止作業,防止雷電傷人;模板安裝就位后,應設專人負責將鋼筋模板串聯,接通地線,防止漏電傷人。
1、腳手架的安全管理
1.1 施工準備階段必須編制《施工現場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嚴格執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
1.2 架子工需熟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且均應持證上崗。上崗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
1.3有暴雨、臺風預警信號時一定要及時檢查腳手架,并清理腳手架上的一切雜物,防止出現墜落傷人。暴雨、臺風來臨時一律停止腳手架的搭設作業,進行檢查加牢,臺風過后要對腳手架全面檢查加固,特別注意腳手架底部的安全,并及時排水,避免浸泡腳手架。
1.4如果出現局部跨塌,則必須及時清理場地,對整個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加固,特別是跨塌部位必須先將所有支架局部拆除重新安裝,驗收合格后才可以上架。如果跨塌事件中有人員傷亡事故出現,一定要及時組織自救,并同時通知現場管理人員和撥打120急救電話。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進行處理。
2、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的安全管理
2.1 施工準備階段必須編制相應的《施工組織設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規范。安裝、操作、拆除人員均應持證上崗。上崗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
2.2 暴雨、臺風天氣禁止進行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的安裝、拆除作業,將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降至底部并關閉、鎖死。
2.3有暴雨、臺風預警信號時一定要及時檢查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并進行加固。暴雨、臺風來臨時注意檢查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如果出現安全隱患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固并疏散人員至安全范圍。臺風過后要對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全面檢查加固,采用測量儀器檢測塔吊、升降機、施工電梯的垂直度,特別注意底部的安全,并及時排水,避免浸泡腳手架。
2.4如果出現局部跨塌,則必須及時清理場地,對整個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加固,特別是跨塌部位必須先將所有支架局部拆除重新安裝,驗收合格后才可以上架。如果跨塌事件中有人員傷亡事故出現,一定要及時組織自救,并同時通知現場管理人員和撥打120急救電話。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進行處理。
3、高空作業的安全管理
3.1高處作業人員及架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并定期檢查身體。
3.2患有下列疾病不能從事高處作業及架設作業:如心臟病、高血壓、貧血、癲癇病等。
3.3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3.4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檢證后方可使用。
3.5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驗收也可分段、分層進行。
3.6高處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衣著靈便。
3.7嚴禁酒后作業。
3.8在作業中如發現有安全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3.9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平穩堆放,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應隨時清掃干凈,不得向下拋擲物件。
3.10遇有六級以上的大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
4、臨時設施的安全管理對施工現場辦公室、食堂、倉庫等臨設工程應進行全面詳細檢查,如有拉結不牢、排水不暢、漏雨、沉陷、變形等情況,應采取措施進行外理,問題嚴重的必須停止使用。風雨過后,應隨時檢查,發現問題,重點搶修。
5、基坑的排柵的管理
5.1基坑排柵必須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的有關標準進行搭設,圍護嚴密,驗收后方可使用,任何工種不得私自改動基坑排柵。
5.2基坑周邊用鋼管搭設防護攔,防護欄不得低于1.2米,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
5.3基坑施工階段,臺風到來之前要及時使作業人員撤離到安全區,注意保護好設備,并做好設備、機具、材料的防雨工作。對土質邊坡及時進行邊坡防護,防止雨水沖刷,產生水土流失。
5.4我們將在臺風季節作好防范及保護措施包括提供砂包防護或其它加高基坑四周護堤措施,防止所施工的地下工程遭受破壞,在臺風到來時,組織緊急小組隨時候命,清理沖下來的泥土、泥漿或垃圾。
6. 防止觸電措施
6.1施工準備階段必須編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及布線作業。
6.2 電工需熟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且均應持經勞動部門技術合格后有效的特種作業證上崗操作。
6.3施工現場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施工用電的接地與接零不得混用。施工現場的用電均采用接零保護制式。所有的漏電保護開關與融斷器必須完好及符合規范要求。所有的機械設備符合“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用電規定。加強對日常用電的安全檢查。
6.4暴雨、臺風來臨前,檢查施工用電,將所有暫時不用的電全部斷開,需要使用的臨電加強檢查,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保證安全。
7、應急準備
項目部在每年的雨季前要做好汛前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要及時整改,整改責任落實到個人。
項目部材料組要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備足搶險物質和救生器材。
項目部在汛前加強對工地排水系統的檢查清理,保持排水系統合理暢通排入市政管網。
7.1防洪應急準備
應急救援中心報警聯絡組、各部門,項目部要密切注視氣象動態。
7.1.1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暴雨(降雨量50-100mm)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應立即把氣象信息和防范工作要求以電話的形式通知相關人員。
項目部應立即行動起來,啟動項目防洪預案。檢查防洪預案的準備情況,加強對項目防洪專項安全檢查,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項目部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時刻保持與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聯絡,并積極關注天氣預報。
7.1.2當接到氣象臺發布24小時內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mm)時:
項目部應立即行動起來,啟動項目防洪預案。檢查防洪預案的準備情況,加強對項目防洪專項安全檢查,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項目部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時刻保持與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聯絡,并積極關注天氣預報。
項目部如發現險情應立即向公司應急救援中心報警,由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指派應急小組立即到發現險情的現場參加并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7.2防臺風應急準備
當臺風正在發展,預計有可能影響我市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應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主動與市氣象臺聯系,立即把臺風發展情況隨時向各部門和公司通告。
7.2.1當臺風正向我市逼近,48小時內將影響我市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應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主動與市氣象臺聯系,當確認市氣象臺已發布臺風報警時,應立即把臺風警報情況向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匯報。
組長街道臺風報警消息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以文件的形式送各相關人員,開展臺風專項安全大檢查。
項目部應立即行動起來,啟動項目防臺風預案。檢查防臺風預案的準備情況,加強對項目防臺風專項安全檢查,加固設備、外架、活動房,并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或副組長及報警聯絡組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應每隔3小時向項目部向相關人員報出氣象臺預測的臺風影響范圍和風力、雨量等級情況。
項目部要堅持每天24小時值班,時刻保持與公司應急救援中心的聯絡,并積極關注氣象預報。
7.2.2當臺風在24小時內可能襲擊我市或者在附近150公里的范圍內的沿海地區登陸,對我市將有嚴重影響時,市氣象臺已發布臺風緊急警報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應親自坐鎮指揮,救援中心全體成員要立即動員起來,進一步檢查各項防御措施的落實情況。
應急救援中心成員要堅持全天24小時值班,并與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應每隔1小時向項目部及相關人員報出氣象臺預測的臺風影響范圍和風力、雨量等級情況。
根據臺風預測的影響范圍和風力、雨量等情況,由應急救援小組視情況決定處于危險狀態下的人員是否緊急疏散,撤離。
7.3當臺風已在我市登陸時: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應親自坐鎮指揮,通知人員臺風已到來,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避其鋒芒,通知全體職工在臺風來臨時最好不要出門,以防發生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臺風、大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準備工作。
7.4當臺風已登陸并減弱為低氣壓,對我市不再有影響時,市氣象臺發布臺風警報解除時:
項目部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部署防洪排澇工作,迅速組織力量,修復受損壞的設施,不明顯降雨則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安定職工情緒,關心職工生活,領導和組織災后各項安置工作,盡快恢復生產。
8、防洪、防臺風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由項目部應急救援中心組長根據臺風、暴雨發展情況,現場救援工作情況,判定應急救援工作已結束。才能出發通知,終止本應急救援預案。
臺風防御方案 篇4
一、總則
1.1編制目的
做好預防和處置因臺風帶來的各種災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家防洪抗旱應急預案》、《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規定,以及市、區有關防汛防旱防臺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區范圍內臺風災害的預防及應急處置。
1.4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臺風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防臺風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按照行政區域實行屬地管理,各鎮(鄉)、街道、區防指成員單位是本區防臺風工作的責任主體。
。3)科學調度,保障安全。及時預報臺風動向及影響范圍,認真分析臺風可能帶來的危害,科學防范,合理預排預泄,保障安全。
。4)快速反應,部門聯動。發生臺風及次生災害時,鎮(鄉)、街道應迅速響應,各有關部門聯合行動,及時、高效地開展預防和應急處置。
。5)抓好“四進”,加強基層。堅持防臺應急管理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的方針,加強基層防臺風工作,落實各項預防和應急措施,提高基層防臺風能力。
1.5工作要點
(1)組織城鄉危房、危險區域、危險地段的人員安全轉移。
。2)組織出海漁船及時回港避風。組織避風漁港的安全管理和船員的安全轉移。
(3)水庫、海塘、水閘、圍墾等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
。4)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防范和人員避險。
。5)城鄉高層建筑工地、廣告牌、行道樹、電線桿、天線等高層設施防風保安,城鄉低洼地區的防洪排澇。
(6)風、雨、潮的預測預報和預警,并及時發布臺風消息。
二、組織指揮體系
2.1防臺搶險救災工作實行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行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區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部(以下簡稱區防指)負責全區防臺搶險救災工作。當12級以上臺風正面登陸或強臺風嚴重影響我區時,區委、區政府部署防臺搶險救災工作,區防指組織實施具體工作。
2.2鎮(鄉)、街道及其他防汛防旱防臺指揮機構
鎮(鄉)、街道、社區、行政村等基層組織,以及企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防汛防旱防臺辦事機構,明確人員職責,借鑒溫州、麗水防御超強臺風的經驗教訓,修訂完善抗臺風預案。
三、影響臺風等級
按照臺風影響范圍和程度,分為四級: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
3.1特別重大(Ⅰ級)
市、區氣象臺預報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在我區登陸并嚴重影響我區。
3.2重大(Ⅱ級)
市、區氣象臺預報強熱帶風暴、臺風在我市、區登陸或強熱帶風暴、臺風在舟山、寧波、臺州等登陸或緊擦舟山北上,并嚴重影響我市、區。
3.3較大(Ⅲ級)
市、區氣象臺預報強熱帶風暴、臺風影響范圍較小,在寧波或臺州以南登陸或緊挨浙江沿海北上,影響我區范圍較小。
3.4一般(Ⅳ級)
市、區氣象臺預報強熱帶風暴、臺風在東經125度以東,或北緯24度以南轉向,對我區影響較小。
四、預防和預警機制
4.1氣象、海洋與漁業、水利圍墾、國土資源等部門負責臺風、暴雨、洪水、風暴潮及地質災害的監察、預報預警,并及時向有關防指機構提供臺風、降雨、風暴潮、地質災害等的實時信息和預測結果。
4.2、水利工程巡查
各鎮(鄉)、街道應對轄區內水庫、山塘、海塘、圍墾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建立日常巡查制度與安全監管制度。
4.3防臺檢查
4.3.1鎮(鄉)、街道防指機構在汛前、汛中組織開展防臺檢查,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督促有關部門限期處理和整改。
4.3.2建設、電力、交通、通信等部門應加強市政、電力、交通、通訊等設施的防臺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設施的正常運行。
4.3.3區建設局、區海洋與漁業局、舟山市港務局普陀分局、沈家門海事處、市國土資源局普陀分局、區水利圍墾局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組織做好危險區域人員、房屋和漁港船只、病險水利工程等情況的調查,并登記造冊,報區三防辦備案。
4.4臺風及次生災害預警
4.4.1臺風影響預警
氣象部門加強氣象監察和預報,根據《浙江省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信號發布實施辦法》,對臺風影響情況進行預警。各鎮(鄉)、街道及各有關單位要加強值班
,跟蹤臺風動向,研究防御對策,明確防御重點,及時將有關信息向社會發布。
4.4.2降雨實時預警
氣象部門加強降雨實時監測、預報和預警。各鎮(鄉)、街道的水文部門應加強降雨監察,當出現強降雨時,應及時向有關防指機構報告,并通報社區、行政村,告知廣大居民。區防指接到水文信息后立即向有關地區發出警報。
4.4.3山洪災害預警
區水利圍墾、國土資源等部門應對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專業監察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監察體系,落實觀察措施。在臺汛期間堅持每天巡查制度,加強觀察巡查,一旦發現危險征兆,按照區防指“關于明確山洪災害預警責任人及崗位職責的通知”的要求,立即向可能影響的地區發出警報,轉移群眾,并上報所在地防指機構或區防指機構。
4.4.4水利圍墾工程險情預警
當轄區內水利圍墾工程發生險情或水庫遭遇超標準洪水時,水利圍墾工程管理單位和各鎮(鄉)街道防指機構按規定權限,通過廣播、電視電話、警報等方式向有可能影響的地區發出警報,鎮鄉(街道)及有關單位及時做好群眾轉移的各項工作。
五、應急響應
5.1 Ⅰ級應急響應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12級以上臺風或超強臺風對我區構成嚴重影響的情況下,區防指召開防臺電視電話緊急會議,部署防臺各項工作,必要時報請區委、區政府部署抗臺工作,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主持會商,根據省防指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動員部署抗臺工作。影響特別嚴重的情況下,區委、區政府或區防指可采取停課、停工、停業、停市等非常措施,保證人員安全。
在臺風、超強臺風嚴重影響我區時,并對沈家門中心漁港構成威脅的情況下,區防指指令迅速成立沈家門漁港搶險救災領導小組,針對沈家門漁港避風船只眾多的特點,做好漁港船只和船員的安全工作。
5.1.1沈家門漁港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成員
沈家門漁港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成員由區海洋與漁業局、舟山市港務局普陀分局、區交通局、沈家門海事處、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區公安分局、區城管辦等部門領導以及相關專家組成。
5.1.2沈家門漁港搶險救災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沈家門漁港搶險救災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核實回港避風船只數量、船員人數和通訊聯系方式;做好避風船只的防碰、撞工作,船員的安全轉移、運送和落實避災點安置以及海上特發事件搶險救災等工作。
5.1.3沈家門漁港船員轉移安置
當臺風、強臺風嚴重影響我區,并對沈家門中心漁港構成威脅時,按照上級有關部門下達的人員轉移指令和要求,沈家門漁港搶險救災領導小組迅速開展港內避風船員的安全轉移工作,把船員轉移到指定場所。根據《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以及就近避災、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原則,由區民政部門落實臨時避災場所,臨時避災場所包括普陀中學、沈家門小學、普陀二中、沈家門中學、原職業中學、普陀三中、普陀體育館、人防隧道、嶺陀隧道,以及華晶、華銀、港城、港帆、海中州、華僑、名都、海天樓、明珠賓館等安全可靠的公共場所,同時要對這些臨時避災場所進行安全鑒定。
5.1.4區三防指揮部成員單位按Ⅱ級應急響應分工,做好不同階段防御臺風的各項工作。
5.2 Ⅱ級應急響應
區防指指揮或副指揮主持會商,區防指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及有關專家分析臺風發展趨勢,風暴潮影響情況,作出雨量、風力、潮位、海浪及洪水預報,提出防御目標,防御重點和對策建議。區防指向全區部署防臺工作,明確防御目標和重點,根據省、市發布人員梯次轉移命令,按需要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向災害發生地派出工作組,指導工作,組織指揮重大險情的搶險救災工作,向市防指匯報有關情況,必要時報請區委、區政府部署防臺工作。區防指加強監視臺風發展變化和雨情、水情、工情,掌握人員轉移和船只回港避風情況,組織有關專家赴抗臺一線,加強技術指導,做好災情核查和信息發布工作。區防指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根據臺風不同階段,做好如下工作:
。ㄒ唬┌l布臺風消息階段
1、區防指、水利圍墾局、氣象局、海洋與漁業局、區國土資源分局、交通局、建設局、民政局、電力公司、港務分局、旅游局、教育局、財政局、發展和改革局、區農林局、電信公司等區防指成員單位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臺風動向。
2、氣象、海洋與漁業部門及時將臺風、風暴潮和海浪預報消息報送區委、區政府辦公室和區防指,并向公眾發布。
3、區防指、水利圍墾部門分析防臺形勢,明確防御重點,研究落實防臺措施,向區政府領導及上一級防指報告防臺有關情況,及時向各鎮(鄉)、街道和區防指成員單位通報臺風消息,做好防臺各項準備工作。督促各地加強水利工程安全檢查,及時處理安全隱患。臺風影響地區高水位運行水庫降低水位,防止出險。指導做好果樹、大棚養殖等的加固工作,消除安全隱患。指導檢查各地在建的圍墾工程
,發現隱患及時處理,落實抗臺應急防御措施。
4、區海洋與漁業部門組織做好各地出海漁船、海運船、油船、制冰船回港避風,加強避風港的管理,檢查督促各地加固深水網箱、魚排等養殖設施。區港務部門做好工程船、吸泥船、打樁船、運輸船等遠距離作業船只返航回港避風工作,加強錨地船舶的監管,提前做好轄區內船舶、設施的各項防臺準備工作。區海事部門落實航道防臺措施,以及海上應急搶險營救等各方面工作。
5、區國土資源部門密切關注臺風動向,與氣象部門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預報工作。
6、區交通部門組織各地加強公路和渡口、碼頭以及在建工程的巡查,通知運輸船舶、交通船舶、車輛做好防臺抗臺準備工作;加強對公路沿線指示標志,安排好搶險救災人員。
7、區建設部門要及時將農村住房防災能力普查情況(等級評定)反饋給各鎮鄉(街道),同時要對市政公用設施進行檢查,并做好防臺各項準備工作。
8、區農林部門提供農情,提出農業、經濟林抗災、救災措施,做好災后種子調運和技術指導工作。指導落實雞、鴨、豬等畜禽養殖戶抗災救災措施工作,并做好動物防疫工作。
9、區衛生部門組織各地做好防疫救災所需藥品、血源、消毒、醫療器械、救護車輛、醫務人員等應急準備工作。
10、區城管部門加強市區巡查,對廣告牌、行道樹和施工現場腳手架的管理,做好各項防御工作。
11、區電力部門組織各地檢查加固電力設施和設備,做好防臺準備。
12、區經貿部門組織指導各地船舶修造企業,做好防臺各項準備工作。
13、區供銷部門組織各地落實防臺有關物資,做好防臺準備工作。
14、區旅游部門組織各地把臺風信息通知到各旅游企業、景點管理單位及游客,消除隱患,做好各項防臺準備工作。
15、區教育部門組織指導中小學校、幼兒園,做好防臺準備工作。
(二)發布臺風警報
區防指、水利圍墾、氣象、海洋與漁業等部門加強預報,密切監視臺風動向,及時將最新消息報送有關部門;水利圍墾、氣象、海洋與漁業、交通、國土資源、建設、電力、港務、海事、旅游、教育等部門實行24小時值班,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區水利圍墾、國土資源、海洋與漁業、交通、建設、民政等部門派工作組到臺風影響地區指導抗臺救災工作。
區防指召開防臺分析會議,區氣象部門對臺風發展趨勢提出具體分析和預報意見;區防指提出防御重點、措施和建設;區海洋與漁業、國土資源、建設、水利圍墾、港務、海事等部門提出各自防御對策。
1、區氣象部門作出臺風路徑、影響范圍、雨量等預報,水文部門做好洪水、潮位增水預報和測報的各項準備;區海洋與漁業部門做好風暴潮、海浪的預報工作。
2、區防指、水利圍墾部門督促各地加強水利工程,特別是水庫大壩、下游有人居住的山塘、重要海塘巡查與監測,落實險工險段和在建水利工程的搶險隊伍、物資和設備以及臨時防臺措施。組織指導臺風影響地區的河網、水庫預泄預排工作,掌握各地各部門的防臺動態,檢查督促防臺工作落實情況。同時要組織力量深入一線在建圍墾工程,分析在建圍墾工程受臺風影響可能出險地段,采取緊急補救措施。隨時撤離施工人員及附近有危險的人員,做好各項防臺工作。
3、區海洋與漁業、港務、海事等部門組織指導沿海養殖人員的安全轉移,檢查督促未返航的海上作業漁船、漁運船、制冰船、油船等迅速回港避風或就近避風,指導各地做好網箱等養殖的加固工作。加強風暴潮和海浪預報。區海事、港務等部門檢查搶險救災船艇、搶險應急小分隊和救災物資的落實情況,應急小分隊進入待命狀態。加強對臺風影響區域船舶的簽證管理。以區海洋與漁業局、港務分局、海事處、交通局為主體,做好對回港避風船舶船員的緊急撤離準備工作,進一步落實各項防臺措施。
4、區交通部門組織各地做好相關渡口、碼頭、運輸、車輛及相關人員的避風防臺工作,做好人員撤離的各項準備。
5、區國土資源部門做好防臺抗災準備,組織各地加強對重點地質災害點的監測巡查,應急小分隊處于警備狀態。
6、區建設部門組織各地做好城鄉危舊房、臨時工棚、易出險地段居民和民工的安全轉移準備工作;檢查落實高空設施、建設工地、城鄉防洪排水設施、低洼易澇地帶和地下空間設施的防臺工作。城區公共場所的電視屏幕滾動播出臺風信息。
7、區城管部門組織力量,拆除廣告牌、行道樹及施工現場的腳手架等危險設施,同時做好簡易工棚內人員的撤離準備。
8、區供銷部門組織各地落實有關抗臺救災物資,做好隨時調運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運輸工具和搶險應急人員等。
9、區民政部門做好救災應急準備工作,指導各地做好被轉移人員的安置后的保障工作。
10、區衛生部門組織各地建立應急指揮小組、醫療衛生機構組和防疫應急隊伍,準備應急藥物、試劑和監察儀器,做好隨時派送物資到災區的準備工作。
11、區教育
部門組織各地學校、幼兒園通報臺風警報,密切關注臺風動向,檢查校舍安全,做好防臺工作。
12、區電力部門組織各地對電力設施、設備進行再檢查、再部署、再落實。
13、區經貿部門組織指導各地檢查船舶修造企業防臺措施落實情況,對險段、險地的無動力船舶做好隨時轉移的準備工作。
14、區旅游部門督促各地組織游客回到安全地帶。
15、區級新聞單位及時播放市、區氣象臺發布的臺風警報,區防指部署的防臺工作和防臺自救知識。
移動通訊企業通過手機短信方式及時向社會公布臺風消息和預報。
。ㄈ┌l布臺風緊急情報
區防指召開防臺電視電話會商會議,緊急部署防臺工作,區防指領導組織指揮防臺工作。
1、區氣象部門作出臺風可能登陸地點、時間、移動路徑、臺風暴雨的量級和登陸區的預報。區海洋與漁業部門作出風暴潮和海浪預備,區水利圍墾部門根據氣象預報對水庫、山塘、河道進行洪水評估,根據降雨實況及時發布洪水預報,同時發布沿海潮位預報。
2、根據省、市指示,區防指或區政府對臺風可能登陸或嚴重影響的鎮(鄉)、街道,結合農村住房防災能力普查情況(等級評定),發出人員轉移命令(根據情況可提前發布),要求各級領導深入抗臺第一線,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落實抗臺救災措施。特別是組織危險區域、危險地段群眾實施梯度安全轉移。
3、區水利圍墾部門密切監視臺風動向和水庫、山塘、海塘、小流域、河網的實時情況,并及時對降雨、洪水、水利工程險情等發出警報。對屋頂水庫、山塘根據險情采取放空等措施,對河道、水庫、水閘等進行科學調度。組織有關部門重點對在建的圍墾工程進行評估,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對施工人員及受威脅地段人員安全撤離的各項工作。
4、區海洋與漁業、港務、海事、公安等部門督促檢查沈家門、蝦峙等地漁港及避風港,做好防止船只互撞、撞堤、撞碼頭等工作,除必要的人員外,視情做好人員撤離;在臺風、強臺風嚴重威脅我區時,根據省、市有關人員轉移的命令,包括沿海養殖人員必須全部撤離上岸。
5、區國土資源部門(根據情況)啟動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具體部署全區防臺抗地質災害工作,對易發區域的人員實施撤離工作,督促各地加強巡查,提醒有關人員做好撤離準備,加密對地質災害氣象的預報次數。
6、區交通部門組織各地封閉相關渡口、碼頭,停止運行運輸船舶、車輛,必要地段實施交通管制,同時做好簡易工棚、危房等有關人員的緊急撤離工作。
7、區建設部門組織各鎮(鄉)、街道做好轄區內危舊房、臨時工棚、易出險地段居民和民工的安全轉移工作。臺風影響我區時,停止一切在建工程施工,關閉景區,停止游樂設施,做好市政設施的搶修準備。
8、區民政部門檢查指導各地做好救災應急準備,協助各鎮(鄉)、街道做好被轉移群眾的安置和生活安排;遭遇強臺風、超強臺風并嚴重影響我區的情況下,會同區海洋與漁業部門、港務、海事、交通、公安、教育等部門,妥善安置沈家門漁港安全轉移的船員。
9、區城管部門組織指導城區內廣告牌、行道樹、高空作物的安全工作以及簡易工棚內民工、外來人員的安全轉移工作。
10、區供銷部門做好防臺物資儲備,隨時聽候區防指的調度,做好調運調送準備。
11、區衛生部門組織做好醫療搶險準備,進入臨戰狀態,檢查急救設施、設備狀態及備用電源等情況;隨時準備派出醫務人員到各鎮(鄉)、街道進行搶救傷病員。
12、區農林部門督促檢查低洼地段種植場、養殖場的簡易居住房內的管理人員,做好各項加固工作,做好及時撤離的準備。
13、區教育部門指導各地做好臺風影響區域內中小學、幼兒園停止上課、集會等群眾性活動。會同區民政部門落實避災場所及安置沈家門漁港轉移的船員。
14、區電力部門部署電力系統防臺風、暴雨、洪水工作,停止高空、室外等作業,及時轉移危險地帶人員,保證防臺救災重要用戶用電和應急供電。
15、區通信管理部門做好啟用應急通信保障預案的準備,組織協調相關電信運輸業,保證防臺救災重要信息的傳遞,檢查落實通訊設備和備用電源的保安,做好應急通訊保障。相關電信運營企業采用短信等方式向用戶通告臺風信息。
16、區經貿部門組織指導督促對易出險的船舶修造企業進行再檢查,及時組織轉移人員、財產、物資等,尤其是要加強監督無動力船只的管理,落實有效措施,確保安全。
17、區旅游部門督查景區游客返回,確保游客回到安全地帶。
18、普陀駐軍、區人武部協助地方政府做好危險地區的群眾轉移工作,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工作。
19、區公安部門組織做好道路、橋梁和城鎮街道的交通管制,維護地方治安,協助區海洋與漁業部門做好沈家門漁港船員撤離,通過110掌握各類遇險人員情況,及時調配警力營救,緊急情況及時向區防指和地方有關部門報告。
20、區發展和改革部門積極
協調解決搶險和救災所需的物資和資金。檢查和督促基層糧庫防汛防臺措施的落實情況。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救災糧的發放和糧食調運供應工作以及其他器材的供應。
5.2.2搶險救災
臺風登陸或嚴重影響我區期間,區防指及時部署有關搶險工作;臺風影響后,召開搶險救災工作會議,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必要時報請區委、區政府召開搶險救災會議,部署搶險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組織區水利圍墾、海洋與漁業、民政、建設、電力、交通、國土資源等部門到抗災一線慰問災民,指導搶險救災,并對防臺工作進行評估。各鎮(鄉)、街道、區屬各部門全力投入到搶險救災工作。
1、區防指及時掌握匯總各地災情,協調搶險救災有關工作,負責區級防汛抗臺物資的調配,聯系普陀駐軍、人武部,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防臺評估工作,做好向市防辦和區委、區政府的匯報工作,通報抗臺救災情況。
2、區氣象部門繼續跟蹤監視并做好臺風路徑、降雨預報,直到臺風完全消失、降雨停止。
3、區水利圍墾部門繼續監視水庫、山塘、小流域降雨河網的水位情況,做好水庫、河網的調度,組織指導水利工程搶險,水毀工程修復,確保安全度汛。
4、普陀駐軍、人武部負責組織基層部隊、預備役部隊、民兵參加搶險救災工作。
5、區民政部門組織向災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接受捐贈,下撥救災款;協調各鎮(鄉)、街道安置災民,做好災民救濟救助工作,收集、核實災情,及時向區防指匯報。
6、區衛生部門組織指導各地醫療隊到災區搶救傷員,指導衛生防疫工作。
7、區農林部門根據災情及時做好農業生產、畜牧養殖等工作的技術指導,做好動物和公共場所的消毒防疫工作。
8、區交通部門加強對山區公路、橋梁、施工路段和高邊坡、高擋墻、高路堤路段的檢查,加強公路巡查,及時在危險地段設置警示標志,及時向公眾發布公路、水路阻段信息。組織指導水毀公路和工程修復,保障各地救災救濟物資的運輸暢通,組織遇險船舶的搜尋救助工作。
9、區建設部門組織指導災區搶修城鎮供排水等市政設施和災區的房屋重點工作。
10、區電力部門組織指導災區搶修電力設施、設備,盡快恢復災區供電。
11、區通信管理部門組織協調和指導相關電信運營企業進行災區通信設施的搶險工作,盡快恢復通信。
12、區國土資源部門及時掌握各地地質災害情況,組織專家分析提出處理意見,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
13、區教育部門組織指導災區學校搶險校舍,為開學或復課創造條件。
14、區公安部門及時掌握各地治安動態,指導災區維護社會治安,參加搶險救災工作,保障防汛搶險、救災物資運輸車輛的暢通。
15、區供銷部門組織落實搶險救災物資。
16、區發展和改革部門組織做好糧食供應,確保災區糧食價格和市場供應穩定。組織協調災害重點建設工程中基礎設施的恢復。
17、區海洋與漁業、港務、海事部門組織開展海上遇險船只的搜尋救助工作,指導漁船和網箱養殖的搶險救災,指導沿海養殖恢復生產。
18、區財政部門及時撥付搶險救災資金,爭取省、市財政支持。
19、區經貿部門負責災區重要商品市場運行和供求形勢的監控,組織協調救災和災后重建物資的供應。
20、人民銀行舟山市普陀區支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普陀支公司、太保財產保險普陀支公司等區級保險機構及時組織災情核查和理賠工作。
21、市自來水公司普陀營業所、市藍焰燃氣公司普陀銷售公司等部門及時檢查供水、供氣管道和設施的運行,做好災損管網設施的搶修,確保供水、供氣正常運行。
5.2.3防指的應急響應
臺風影響區的各鎮(鄉)、街道指揮機構啟動相應的一級響應,及時做好臺風及次生災害的預報、預警,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段群眾的安置權限,做好水庫、河網預排預泄和洪水調度,組織水庫、堤防險工險段、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巡查,組織人力、物力搶險救災,營救被洪水圍困群眾,及時將防臺情況上報上級防汛指揮機構。
5.3 Ⅲ級應急響應
5.3.1區防指辦的應急響應
區防指辦主任主持會商,防汛、水利、氣象等防指主要成員單位參加,并連線各鎮(鄉)、街道參加,提出防臺工作意見。加強值班,密切監視臺風和雨情、水情、工情,做好河水預測預報,監督指導水庫、河網預排預泄和洪水調度,掌握有關地區的人員轉移、船只回港避風、搶險救災等情況。做好災區核查和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將防臺信息報告區防指指揮、副指揮,并上報區委、區政府,通報防指成員單位。區防指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各地防臺工作的指導。
5.3.2鎮(鄉)、街道防指的應急響應
臺風影響我區時,各鎮(鄉)、街道防指機構啟動響應的應急響應,由防汛指揮機構指揮主持會商,按市、區防指要求,部署防臺工作,明確防御目標和重點,進行人員梯次轉移工作,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工作。
加強值班,密切監視臺風和水雨情,及時預報、預警,根據預案做好危險地段群眾轉移的準備工作,按照權限做好水庫、河網預排預泄和洪水調度。組織水利、堤防險工險段、地質災害隱患點等巡查,組織人力、物力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及時將防臺情況上報區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部辦公室。
5.4 Ⅳ級應急響應
5.4.1區防指辦的應急響應
區防指辦主任主持會商,研究分析臺風可能影響情況。加強值班,關注國內外氣象預報成果,密切監視臺風動向,部署有關工作。掌握防臺風工作情況,及時將臺風信息上報市防指領導和區委、區政府,通報區防指有關成員單位。區防指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指導各地防臺工作。
5.4.2鎮(鄉)、街道防指的應急響應
鎮(鄉)、街道防指啟動應急響應,由防汛防旱防臺指揮機構領導主持會商,研究防御重點和對策,部署有關防臺工作。加強值班,密切監視臺風動向,重點做好海上船只和沿海作業等人員的保安工作。
5.5社會動員與參與
(1)出現臺風災害后,事發地的防汛防旱防臺指揮機構可根據時間和性質、危害程度,報經當地政府批準,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實施緊急控制,防止事態及其危害進一步擴大。
。2)必要時,可通過當地人民政府調度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防臺抗災工作,緊急情況下可依法征用、調用車輛、物資、人員等,全力投入抗洪搶險。
5.6信息發布與新聞宣傳
5.6.1防臺抗災等信息,由區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部審核和發布;涉及洪澇災情的,由區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部會同區民政部門審核和發布。
5.6.2防臺抗災的有關新聞稿必須經區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部核實后,按突發事件報道管理規定進行報道。對區內有重大影響的洪澇臺災的發展趨勢、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消息,由區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部審核后,按重大突發事件報道管理規定進行報道。
5.7應急結束
當臺風及次生災害得到有效控制時,事發地的人民政府或防汛防旱防臺指揮機構可視情,宣布應急結束。
六應急保障
6.1通信與信息保障
。1)通信管理部門負責保障防臺抗災現場通訊暢通,確保與外界的聯系。
。2)防汛防旱防臺指揮機構按照以公用通信網為主的原則,合理組建防汛專用通信網絡,確保信息暢通。水庫、堤防管理單位必須配備通信設施。
。3)廣播、電視、互聯網、報刊等媒體,以及手機等通信運營企業,應確保防臺抗災信息的及時播發、刊登和短信形式發布。
6.2應急隊伍保障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臺抗災的義務。普陀駐軍、武警部隊和民兵是抗臺搶險的突擊力量。
區人民政府應組建專業搶險隊伍,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村應組建搶險救災小分隊。
區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部應建立防汛防臺搶險專家庫。
6.3物資保障
防汛物資儲備工作實行“分級儲備和管理、統一調配、合理負擔”的原則,具體儲備要求見《浙江省防汛防旱應急預案》的物資保障。
6.4資金保障
區財政、發改、民政、水利圍墾、銀行等有關部門負責搶險救災資金的籌集、落實和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做好救災資金、捐贈款物的分配、下撥,指導、督促災區做好救災款的使用和發放,以及相關金融機構落實救災、恢復生產所需信貸資金的落實和信貸。
6.5技術保障
各鎮鄉、街道、防指成員單位加快和完善防汛防旱防臺指揮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水雨情測報、洪水預報、災害預警水平。同時,開展科學技術研究,提高調度水平和救災搶險能力。
6.6治安保障
區公安部門負責做好受災地區和防災人員轉移后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防臺抗災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負責組織做好防汛搶險和特發事件時的戒嚴、警衛工作,維護受災地區的社會治安秩序。
6.7避災場所保障
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確定本地的避災場所,設立標志,確保災害來臨時處于危險區域的群眾躲避。
6.8電力保障
電力部門負責防臺抗災等方面的供電需要和應急救援現場的臨時供電。
6.9交通運輸保障
交通運輸部門保障防臺抗災人員、救災物資運輸和車輛調配,負責渡口安全。
6.10醫療衛生保障
衛生、醫療等部門負責受災地區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預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基本的免疫和公共場所消毒工作。
6.11后勤保障
災害發生后,各鎮(鄉)、街道負責搶險物料、交通工具、食品、飲用水、醫療、藥品等后勤保障。必要時,由區經貿部門牽頭,區發改、民政、交通、衛生等部門共同做好災區急需物資的調配工作。
6.12宣傳、培訓與演練
6.12.1各鎮鄉、街道防汛防旱防臺機構和新聞部門應加強防臺
抗災及避險知識宣傳,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能力。
6.12.2培訓
。1)采取分級負責的原則,各鎮鄉、街道防汛防旱防臺指揮機構應積極參加市、區培訓,同時負責組織對社區、村、學校、企業的培訓。
。2)培訓工作應做到分類指導、考核嚴格,保證培訓工作質量。
。3)培訓工作應結合實際,采取多種組織形式,定期與不定期結合,每年汛前至少組織一次培訓。
6.12.3演練
(1)各鎮鄉、街道防汛防旱防臺機構應定期舉行不同類型的防臺應急演習,以檢驗、改善和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
。2)鎮鄉、街道的專業搶險隊伍必須針對本地易發生的各類險情有針對性地每年進行抗洪搶險演習。
七善后工作
7.1救災
臺風發生后,各鎮鄉、街道及有關單位應組織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衛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后工作
7.2救濟救助
區民政部門負責受災群眾生活救濟救助。及時調配救災款物,組織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受災群眾臨時生活安排,保證災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7.3醫療救治與衛生防疫
區衛生部門負責調配醫務技術力量,搶救因災傷病人員,對污染源進行消毒處理,對災區重大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止疫病的傳播、蔓延。
7.4水毀工程修復
7.4.1對影響當年防汛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的水毀工程,應盡快修復。防汛工程應力爭迅速修復,做到恢復主體功能;抗旱水源工程應盡快恢復功能。
7.4.2遭到毀壞的交通、電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專用通信設施,應盡快組織修復、恢復功能。
7.5防汛搶險物料補充
各鎮鄉、街道及有關單位對當年防汛搶險消耗情況,按照分級籌措和常規防汛的要求,及時補充到位。
7.6補償機制
啟用蓄滯區、水庫根據防汛調度指令攔洪超蓄淹沒造成損失,有關政府應當按規定給予補償。
7.7災后重建
災害發生地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應盡快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災害重建原則上按原標準恢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提高標準重建。
7.8防臺抗災工作評估
每次臺風過后,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防汛防旱指揮機構應針對防臺抗災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總結、分析、評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進一步做好防臺抗災工作。
臺風防御方案 篇5
為能及時、高效、有序的預防臺風,保障我校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公共財產受不到損失,特制訂我校的《學校防臺風事故應急預案》。遵循上級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的'指示,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防范事故、確保師生安全,減少財產損失。
一、學校防臺風事故指揮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2、留守預防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4、監督:
5、防臺風搶險成員:全體教師
6、值班電話:
二、具體措施
。ㄒ唬┡_風過境前
1、接上級有關部門關于臺風來臨的通知后,防臺風領導小組成員集中回校安排臺風過境時領導值班,布置防臺風的各項準備工作。(負責人:xxx)
2、組織防臺風應急小組成員全面檢查學校的校舍、場室的安全。(負責人:xxx)
3、做好校園的排水系統的清理工作,保障學校排水系統暢通。
4、組織師生關好教室、辦公室、各教儀室、教師房間等的門窗。清理臺風過境時可能發生安全隱患的所有雜物。(負責人:xxx)
5、組織防臺風應急小組成員巡查校園,加強對學校電線、煤氣的檢查,并對上述設施做好防臺風的各項預防工作。(負責人:xxx)
(二)臺風過境時
1、臺風來臨的整個時段,學校值班人員應當不斷地在校園內巡視,若發現險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單位領導報告,啟動應急程序。
2、組織留守教師留在學校,安定教師情緒,防止發生意外。
3、在做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組織防臺風應急小組成員加強對校園巡查,特別加強對學校水電設施、排水系統的檢查。出現突發事件活安全隱患,立即報告防臺風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研究是否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活組織排險。
4、做好學校的安全防衛工作,做好防盜、防水的各項工作。
5、若建筑物在臺風中防水傾斜、開裂:
(1)現場指揮應立即組織應急人員引導師生撤離現場,疏散至安全區域,同時切斷學校電源。
(2)若有人受傷,要及時進行搶救,情況緊急要及時報120送醫院。
(3)在危險建筑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排專人密切觀察建筑物情況。
6、學校把人員受傷、財產損失和嚴重事故隱患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
(三)臺風過后
及時組織學校職工對校園進行前面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活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盡快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
臺風防御方案 篇6
一、演練目的
在臺風、暴雨、雷電、大風等各種惡劣天氣來襲前,事先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在來襲時,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局面,及時妥善處理可能發生的險情,增加師生、家長的防范意識,增強師生及家長對臺風暴雨的避險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保障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把臺風暴雨洪澇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演練對象
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
三、演練時間
20xx年4月24日上午9:10時
四、領導小組成員及工作職責
組長:朱石房(總指揮)
副組長:李錦新(副總指揮,負責督促落實應急預案各項工作)張耀輝(負責協調部門工作、具體落實應急預案各項工作)組員:
朱瑞樓(負責搶險救災以及信息報送聯絡工作)
羅必鋒(負責督促落實學生安全指引工作)
賴偉輝(負責督促落實課堂安全管理工作)
李任定(負責協助落實應急預案各項工作)
級組長(負責督促落實本年級學生安全管理工作)
趙伯球(負責落實安全保衛、搶險救災以及環境整治等工作)羅必鋒(負責緊急救護以及環境整治、衛生防疫工作)
五、演練內容
防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安全預案
六、實施過程
(一)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來臨之前
1、安全辦人員必須密切留意天氣預報,關注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的動向,即時向全校師生發布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預警信息。
2、當臺風黃色預警、暴雨紅色預警生效時,朱瑞樓主任及時統一全校發校信通通知全校停課,班主任必須及時通過發短信或打電話的方式通知沒有校信通的本班學生和家長學校停課,同時逐個電話通知已到校學生的家長盡快到學校接學生,確保每個學生的安全。
(1)當臺風黃色預警、暴雨紅色預警生效時(由朱石房校長通過廣播通知演練開始9:15時)。
(2)當收到停課通知時,李錦新、張耀輝、李任定、黃伯新馬上到學校門口接待家長,做好學生安全疏散工作,具體如下:
李錦新負責接待家長
張耀輝負責通知三樓班級家長到校接的學生到校門口,做好登記;
朱瑞樓、賴偉輝負責三樓辦公室接電話后到班通知學生及指導學生到校門口。
李任定負責通知二樓班級家長到校接的學生到校門口,做好登記;趙伯球、潘建光負責二樓辦公室接電話后到班通知學生及指導學生到校門口。
黃伯新負責通知一樓班級家長到校接的學生到校門口,做好登記;范翠玲、陳志杰負責二樓辦公室接電話后到班通知學生及指導學生到校門口。
3、朱石房組織人員加強巡查校園,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4、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加強防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常識的教育。
5、在課前課中課間時段,班主任必須第一時間到班加強本班安全管理。
6、上學時段,值日行政和護導員必須到校門口做好學生安全指引工作。
7、放學時段,值日行政和護導員必須到校門口做好學生安全疏散工作。
(二)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來臨時
1、學生必須進入室內避險,把人員活動限制在安全區域內。首先,學生可遵照就近躲避的原則就近避險。其次,正副班主任和護導員必須立即到教室或其它學生避險場所維持秩序。各安全區域負責人:校門口朱石房、李錦新負責;舊教學樓羅必鋒負責;飯堂李任定負責;新教學樓一樓賴偉輝負責;二樓張耀輝負責;三樓朱瑞樓負責。
2、遇到下課或放學時,必須延遲下課或放學,由當時的任課教師負責維持班級秩序直至班主任到教室接班為止。
3、遇節假日或夜間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來襲時,值班保安員必須立即通過電話向學校主管領導報告,所有行政人員手機必須24小時開通。
4、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來臨的整個時段,學校值班保安員和安全管理員必須頻繁地在校園內巡視,發現險情必須立即向學校主管領導報告,并及時進行應急處理。
5、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來臨的整個時段,必須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監測。分別由前后門值班保安員負責觀察,發現險情征兆立即向學校主管領導報告,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突發險情。
6、若建筑物或設備設施在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中出現異常情況,在場指揮人員必須立即引導師生撤離現場,疏散至安全地帶,同時切斷建筑物或設備設施總電源。
7、若有人受傷,在場人員必須立即向學校主管領導報告,并及時送校醫室或醫院救治。
8、未安排任務的老師必須在辦公室待命,不得擅自離開學校。
9、若遇臺風來襲,安全辦必須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
10、若校園地面積水,發現有可能發生內澇跡象時,值班人員必須立即向學校主管領導報告。當內澇進一步發展時,搶險人員必須馬上到位,并立即開展搶險工作。
(三)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過后
1、學校辦公室必須及時組織后勤人員進行環境整治,包括打掃衛生、環境消殺等。
2、安全辦必須組織人員巡查校園,及時排查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過后留下的安全隱患。
3、學校辦公室必須及時把防御臺風、暴雨等異常天氣的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臺風防御方案 篇7
一、目的
為防止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和消防火災的發生,完善應急管理機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保護員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財產安全,本著預防與應急并重的原則特制定本預案。
二、危險性分析
。ㄒ唬┢髽I概況
本公司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金鳳鎮虎峰村,占地3000平方米,主要生產經營非標準、標準機械零部件。
。ǘ┪kU性分析
本公司是機械制造行業,主要設施有車床、銑床、沖床、鉆床、冷鐓和切割,部分作業接觸到潤滑油料、油脂、電氣焊以及砂輪機等,易產生機械傷害事故和火警。
三、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和火災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ㄒ唬┲笓]部組成人員和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主要成員:
指揮部主要職責:
1、行政部負責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召開安全生產會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組織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2、生產部負責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及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組織制定應急預案演練。
3、生產部經理和行政部主任負責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工作并及時、準確通報事故現狀和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
4、財務部負責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的資金保障;
。ǘ┕ぷ鹘M成員和職責
搶險組:負責安全事故緊急搶險和火災的撲救工作。
成員:
救護組:負責現場醫療、救護。
成員:
運輸組:負責運送傷員及物資轉移。
成員:
警戒組:負責治安、交通管理。
成員:
聯絡組:負責通訊、供應、后勤。
成員:
四、預防與預警
。ㄒ唬┦鹿暑A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訂安全落實措施和安全生產責任;
2、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強化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3、車間、廠房加強通風,完善避雷設施;
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報警措施;
5、保證消防設備、設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ǘ﹫缶c通訊
公司將用于個體防護、醫療救援、通訊裝備及器材配備齊全,并確保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況;
報警電話:火警:119,治安:110,急救:120
事故報告電話:
公司報告電話:
五、應急響應
。ㄒ唬┌踩鹿侍幹梅桨
1、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采取處理措施,防止事故繼續擴大并迅速報告;
2、總指揮根據事故報告立即到現場進行指揮,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負責指揮;
3、應急預案組織成員必須聽從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的統一調動和部署;
4、救護組進行現場救護,如有重傷人員應立即采取臨時傷情處理并撥打急救電話送至醫院搶救;現場工作人員施救時要注意自身安全和傷者再次受傷。
(二)事故和滅火處置方案
1、發生事故或火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處理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或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
2、搶救組按照應急預案處置程序采用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
3、警戒組依據事故或火災危險程度,對事故現場周圍區域進行隔離和交通管制及人員疏散;
4、救護組進行現場救護,如有重傷人員要立即現場簡易護理后送往就近醫院救治;
5、通訊組視其事故或火情撥打“119”或110緊急救援,詳細報告事故地點和路線并到明顯位置引導消防車或警車能迅速到達現場;
6、現場工作人員施救時要注意自身安全和他人傷害事故。
六、應急培訓和演練
。ㄒ唬┤珕T培訓
使所有員工都知道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和應急救援措施的常識,在事故發生時知道如何采取應急措施,有針對性地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情景進行演練。
。ǘ⿷睂I隊培訓
對各應急專業隊進行培訓,熟知自己的崗位責任、搶險任務,以及各專業隊之間的工作協調和緊密配合。
。ㄈ┯柧毢脱萘
各應急專業隊要組織訓練,熟練掌握應急搶險業務。公司每年進行一次模擬演習,通過演習提高預案執行效果。
七、事故警示和生產恢復
事故后的生產恢復,以生產部和行政部為恢復行動領導小組。對事故或火災進行詳細調查,評估事故損害程度或火災經濟損失。召開事故分析會議,作出事故調查報告,吸取教訓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組織各級管理成員盡快恢復生產。
八、附則
。ㄒ唬╊A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每年經本公司安全生產組織機構成員評議審訂一次,邀請有關部門及專家參與修訂。
。ǘ╊A案生效日期
本預案從發文之日起開始實施。
臺風防御方案 篇8
一、工程概況
1.1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南寧xx二期項目
工程地址:南寧市五象新區
建設單位:南寧xx投資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中國建筑第x工程局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廣州xx有限公司
1.2地理位置:
南寧xx項目位于廣西自治區南寧市五象新區,西至良堤路、東至濱堤路、北至青坪大橋(規劃)、南至青山大橋(規劃)及五象大道。項目地塊總規劃用地面積46.87公頃,約703畝,建筑面積147.15萬㎡。
工程由北至南分為A、B、C、D共四個區;其中二期用地分為A、B2、C2、C4、C5個區域,建筑面積約為80萬平米。
A區住宅建筑面積約12.01萬平米,由5棟3F層(11.4m)、1棟3+1F層(11.4m)、6棟4F+1層(17.5m)、6棟11+1F(36m)、1棟11F(35.2m),部分2層底商及一層整體地下室組成?蚣、框架剪力墻結構。
B2住宅區建筑面積約20.76萬平米,由1棟9層(27m),1棟12層(36m),2棟17層(54m),4棟32層(99.6m),1棟25層(79.8m),部分2層底商及一層整體地下室組成?蛑Ъ袅Y構。
C2區五星度假酒店,建筑面積約5萬平米,由1棟5~7層客房主樓(28m)和一層宴會廳及一層整體地下室組成。框架結構。
C4區為學校區域,建筑面積約1.85萬平米,由1棟3層幼兒園及風雨操場,1棟5層小學教學辦公樓。無地下室。框架結構。
C5區為超高住宅及公寓樓,建筑面積約40萬平米,由3棟51層超高住宅樓(高159.3m),2棟55層的SOHO公寓樓(178.8m),1棟38層的SOHO+LOFT公寓樓(179.7m)、2層底商及二層整體地下室(建筑面積約6萬㎡)組成?蛑Ъ袅、框架—核心筒結構
根據施工需要,需要在A地塊安裝5臺塔式起重機,B2地塊安裝7臺塔式起重機,C2地塊安裝3臺塔式起重機,C4地塊安裝1臺塔式起重機,C5地塊安裝6臺塔式起重機。
建筑工地塔機在強臺風侵襲后易造成塔機傾斜、彎折、倒塔現象。給人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為了保證施工現場工人、塔機的安全,減少臺風期間經濟損失。中國建筑工程局有xx限公司廣西分公司xx項目部特編制本方案,保證在臺風來臨之前,施工現場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塔吊安全。
二、臺風預防、預警機制
3.1臺風災害監測
項目部應負責臺風、強臺風(包括:所引起的雷、暴雨、風暴潮)等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的屆時收集,并及時向防臺指揮機構提供臺風、降雨、風暴潮的實時信息和預報成果等災害監測資料。
3.2臺風災害預警
①臺風侵襲預警
項目部應加強臺風監測和預報,及時對臺風侵襲的影響情況進行預警。防臺應急小組應根據可能受臺風侵襲的影響程度,加強值班,跟蹤臺風動向,研究防御對策,明確防御重點,及時將有關信息向集團公司有關防臺指揮機構匯報反饋。
、谂_風侵襲準備
項目部應根據臺風影響程度,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由防臺應急小組負責,部署安排防臺工作,明確防御目標和重點,發布轉移命令;組織人力、物力做好防臺救助準備;組織指揮進行塔式起重機防臺救助工作。加強值班,密切監視臺風、雷、暴雨、風暴潮,并予以及時預報、預警。
、叟_風侵襲監控
施工現場的塔機,應安裝風級風速報警器,并有瞬時風速風級的顯示能力。當風力大于6級時能發出報警信號,停止一切吊裝作業,包括塔機的頂升加節作業。
三、塔吊防臺檢查、加固措施
4.1塔吊防臺檢查
、夙椖坎糠琅_應急小組及各相關職能部門,應按職責分工組織對臺風危險區域的塔式起重機,進行逐臺造冊登記、技術狀況及應急預案等備案審核檢查。
、谠谂_風、強臺風到來之前,項目部的安置部、工程管理部要對塔式起重機司機進行培訓及交底,要求各司機熟悉本預案內容,并使司機明白臺風來臨時應掌握的防范措施。
、鄯琅_應急小組及現場防臺應急領導小組應部署相關部門與塔機維修工及機長檢查塔機的風速儀及塔機的風標效應是否靈敏可靠。檢查塔吊的基礎節、標準節、附墻預埋件螺栓是否齊全及有無松動。檢查各部位的銷軸、開口銷是否固定牢固可靠,如有問題應及時處理完整,不能留有任何安全隱患。
、芊琅_應急小組及現場防臺應急領導小組應的相關部門拆除塔機上的廣告牌、廣告布條等。同時將頂升套架降至地面,以減小塔身的受風面積。
、菟䴔C的機長應組織操作司機等有關人員在臺風、暴風雨來臨前,清除塔機上不必要的工具、油桶及雜物,將其吊運至地面;露天的電控箱、電機等電器設備應采取防淋濕措施,并用彩條布或帆布包裹;電工負責檢查現場所有塔機塔身上的電纜線,確保全部固定捆綁牢靠。
⑥在48小時接到臺風警報時,塔機應立即停止作業,同時必須將小車收到臂端,吊鉤上升至高度限位限制高度,關好駕駛室門窗,關閉主電源,打開回轉的風標效應,切斷塔機獨立配電箱的電源,對于行走式塔機需將防風夾軌器恢復使用,確認有效后人員及時撤離到安全地帶。
⑦當預報風力大于6級小于11級時,塔機除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外,還須檢查塔身、附墻桿、機構、電氣箱、燈具等是否連接牢固,有問題應及時處理.將吊鉤升到最高處,吊臂應能隨風轉動,回轉范圍內不得有障礙。
4.2塔吊加固措施
臺風來臨時塔機施工非工作狀態的風載荷過大:塔機可以采取降節、拉纜繩錨固等抗臺風措施;
當預報風力大于ll級時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處于獨立高度的塔機應在塔身上部安裝一道附墻桿,若不能設置附墻桿的至少應降下1/3的高度。已經安裝附墻桿的塔機應當降低高度到不與建筑物頂部相碰為止,必要時應拆除建筑物頂部的鋼管腳手架等設施,讓塔身盡量降低。
拉纜繩錨固的設置:
、偎䴔C應綁拉4道防風攬繩,纜繩在塔身上部的錨固:每道防風攬繩為二根。防風攬繩上端一般應固定在塔身的水平腹桿處,防風攬繩的水平延伸角度一般控制在45°方向,固定的方式等同于塔身外附附著支撐的方式(防風攬繩的錨固附著框與外附附著框的結構與安裝形式基本一致)。
②防風攬繩的設置亦可采用特殊制錨固標準節,其上部為普通塔機標準節,而下部為供防風攬繩錨固的特殊錨固節。
③防風攬繩的下端固定各機型塔機的地面四周的錨固地錨上
、芊里L攬繩的初始張緊力的調試控制:先在防風攬繩的固定端與兩調整螺桿上的牽引支架之間設置100KN的拉力器,將之調整到額定值后,測量并記錄地錨的固定端與拉防風攬繩固定端的兩銷軸中心尺寸(L計),然后拆除拉力器,將拉防風攬繩固定支架重新裝入兩調整螺桿,調整兩調整螺桿,使地錨的固定端與拉防風攬繩固定端的兩銷軸中心距離與測量并記錄的(L計)一致即可。
、莘里L攬繩調整時,必須在塔身對角線方向同時均勻初始張緊,確保塔身垂直度保持3/1000的范圍內。
四、成立防臺風領導小組
成立施工緊急情況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任,若總指揮外出,由項目副經理擔任副總指揮進行實施救援工作的展開,具體人員安排如下。
5.1應急救援小組及成員
5.1.1防汛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烈電話:xxx
副組長:xx建電話:xxx
5.1.2小組成員:
預防檢查組負責人:xx陶電話:xxx
通訊聯絡組負責人:xx恒電話:xxx
安全保障組負責人:xx根電話:xxx
搶險搶修組負責人:xx飛電話:xxx
醫療救護組負責人:xx東電話:xxx
后勤保障組負責人:xx新電話:xxx
5.2救援小組職責及分工
5.2.1組長、副組長:
在臺風、暴雨到來前通過各種媒體(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密切關注氣象預報,根據掌握臺風、暴雨動向分配各小組做好相應的準備。
5.2.2預防檢查保障小組成員:在臺風、暴雨來臨前組長組織做好如下工作:
、贆z查塔吊基礎排水是否通常,集水井是否有沉積的雜物,水泵是否工作可靠,發現隱患立即排除;
②在臺風暴雨到來前對塔吊的檢查,特別檢查預埋螺栓、標準節連接螺栓、地腳預埋件或十字梁;
、鬯跎鲜欠裼须s物。如有應立即清理;
、芏嗨鳂I是否有安全距離、與附近建筑物或構造物是否有安全距離;
⑤當臺風達到六級以上,應停止作業,起重臂轉到順風方向,并松開回轉制動器,使其隨風自由轉動。
5.2.3通訊聯絡小組
在臺風、暴雨來臨時負責現場采取的措施和事態發展情況向總指揮報告,如發生傷亡事故,立即撥打120急救:
、僬f明險情、傷情和已采取什么措施,以便求援人員事先做應急求援準備。
、谥v清事發地在什么地點,附近有何特征。
、壅f明報救者單位、姓名、電話。并由資料員到路口接救護車,質檢員在關鍵路口位置引導救護車到達事故現場。由檢驗員組織人員對現場道路進行清理,以便車輛及時到達事故地點。
5.2.4安全保障(警戒)小組
①在臺風、暴雨來臨前時對塔吊下四周倒下的安全距離進行警戒,警戒區內人員應及時撤離,并由該小組全員進行監護,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②在發生事故有安全保障小組應及時對現場進行設置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造成二次傷害。
、郾Wo好事故現場,以便進行事故調查,如有需要移動的應拍照或畫圖示意。
5.2.5醫療救護小組
在臺風、暴雨來臨時如果造成傷亡事故,由組長組織組員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負責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實施有效救護;并及時向醫院轉送。救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進入事故發生區搶救傷員;指導危害區內人員進行自救、互救活動;集中、清點、輸送、收治傷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并組織實施。
5.2.6后勤保障小組
由組長負責組織調集搶險人員、物資設備、車輛,督促檢查各項搶險救災措施落實到位。
五、善后處理工作
1、根據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采取針對性強的防范措施,加強對各班組的宣傳、教育,使每人都掌握臺風、暴雨來臨的注意事項,做到每人都懂得保護自己;懂得救護他人。總結經驗教訓,杜絕同類事件的發生,
2、按部頒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對現場進行一次安全檢查,重點部位為:塔吊基礎是否積水、架體是否變形,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各限位保險是否靈敏可靠、發現隱患逐條整改,確保消防隱患后,方可復工。
臺風防御方案 篇9
為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加強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針對深圳地處沿海地區,夏季臺風、暴雨自然災害多發的特點,為了加強項目部在發生臺風、暴雨事故時的應對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時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廣東省、深圳市的有關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臺風、暴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工程概況
深圳市波頓科技園一期、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茶光路,本工地研發樓(二期工程)共有地下室二層,A棟塔樓地上結構25層,高度為113.3米,B棟塔樓地上21層,高度為96.8米,其中裙樓3層,總建筑面積94705M2,其中地下室19820 M2,,地上:74885 M2。一期廠房工程包括煙用香精(一)車間3127 M2、煙用香精(二)車間1312 M2、咸味香精車間1691 M2、動力車間725、普通倉庫677 M2、危險品倉庫677 M2、消防水池及泵房661 M2。一期廠房工程總建筑面積8877 M2。針對本工程的特點,項目部主要把預防臺風、暴雨工作的重點放在大型起重機械設備、外腳手架、施工用電、圍墻、辦公區生活區臨時建筑的檢查、加固、維護等方面。
二、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 長:
組 員: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隊
隊 長:
隊 員:
三、應急預案內容
1 目的
深圳地處沿海地區,夏季臺風、暴雨自然災害多發,為確保本項目部在臺風、暴雨到來時,能使員工不處于險情中,救治在臺風、暴雨中受困遇險員工,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損失和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保障財產和人員的安全,針對施工現場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 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臺風、暴雨來臨前、到來期間及過后,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
3 職責
3.1 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通過氣象預報關注臺風、暴雨動向,及時布置抗臺防汛工作。
3.2因臺風、暴雨造成險情事故,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協調指揮排除險情及參預處理事故。項目應急救援隊、施工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應在臺風、暴雨災害事故發生現場,協同處理事故。
4 應急預案內容
4.1臺風、暴雨到來前
4.1.1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通過各各媒體(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及時掌握臺風、暴雨動向。當風力達到六級、降水量超過100毫米時,工地停止一切施工作業。
4.1.2加固臨時設施、活動板房、倉庫等,當風力達到7級時臨時工棚內的人員全部疏散移至牢固的建筑物內。
4.1.3對各種架體(外架、井架、平臺架)進行有效加固,塔吊要由安全員進行檢查,確保吊臂處于自由旋轉狀態。
4.1.4由電工切斷現場電源。
4.1.5拆除安全網,減少外架承受的風荷載,加固室外的安全、文明施工宣傳標語等。
4.1.6將吊籠或吊籃降至地面,增強井架、施工電梯穩定性。
4.1.7確保排水暢通,加強基坑的排水,由施工員加強巡視,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圍墻進行加固,無法及時進行加固處理的,必須設置明顯的警戒標志,防止發生險情時人員靠近發生意外。
4.1.8材料組人員確保應急救援物資、器材齊全有效和應急飲用水、食品的供應。
4.1.9確保通訊暢通(由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通訊中斷的情況除外)。
4.2臺風暴雨到來時
4.2.1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密切注意臺風、暴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
4.2.2發現險情或發生事故,必須立即上報項目經理和公司,并組織搶險及救援。
4.2.3在組織搶險或救援時,須確保參與搶險或救援人員自身安全,以防險情或事故進一步擴大或造成新的事故。
4.2.4相關人員接報后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前往發生地查看了解情況。
4.2.5疏散到安全地點的人員要有專人管理,分發飲用水、食品等應急物資,并確保疏散人員在臺風、暴雨警報解除前不得離開疏散地點。
4.2.6險情或事故發生地根據情況可撥打社會公共求援電話(110、119、120)進行救援。
4.3臺風、暴雨過后
4.3.1按頒部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對現場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整改,確保消除隱患方可復工。
5 電話報救須知
5.1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以下內容:
說明險情、傷情和已采取的措施,以便救援人員事先做應急救援準備。
講清事發地的地點,附近有何特征。
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電話。
5.2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援車輛,同時把救援車輛進現場的路上障礙物及時清除,以便救援車輛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險、搶救。
臺風、暴雨應急預案人員及電話號碼
5.3值班電話:
項目經理:
6 應急設備清單(表1)
臺風防御方案 篇10
沿海地區比較容易受到臺風暴雨襲擊。為了要求管理處員工保持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牢固樹立防范于未然的思想,保證小區在受臺風暴雨襲擊時將損失減到最少,特制定預防臺風暴雨應急方案。
一、小區容易受到臺風暴雨襲擊的地方。
1、業主/住戶家的陽臺擺放物品和玻璃窗戶容易被臺風襲擊。
2、天臺上的地漏容易堵塞造成積水。
3、地面管道容易堵塞造成排水不暢。
4、1--2棟每層電梯廳由于設計原因容易進水造成電梯故障。
5、會所乒乓球室和臺球室由于地處半地下室,如果水泵故障容易造成浸水。 6、3樓架空層由于地面排水不暢容易造成積水。
7、地下車庫出入口和下沉式道路容易進水造成地下室進水。
8、小區由于種植喬木,臺風天氣容易刮倒樹木給行人和設施造成危險。
9、小區的設備房容易造成漏水進水,導致設備不能運轉。
二、各班組分工要求。
。ㄒ唬┺k公室
1、平時在管理處員工中普及預防雷擊、保護自身安全的知識,防止預防雷擊傷人等事故發生。
2、注意收集和收聽天氣預報,及時傳達天氣情況。
3、當有臺風暴雨天氣出現時,安排服務中心人員在小區電子顯示屏上播放臺風暴雨天氣信息,提醒小區業主/住戶注意安全,減少外出。
4、安排值班領導全面負責小區臺風暴雨天氣的應急指揮。
5、值班領導應該敦促露天淋雨作業人員攜帶雨具,防止人員淋雨感冒。
。ǘ┌踩
1、臺風暴雨天氣時全體設備運行班人員在維修值班室待命,隨時處理緊急情況。
1、全面巡視業主/住戶的陽臺和窗戶,發現陽臺堆放易脫落物品和窗戶沒有關閉的住戶及時通知并處理。
2、檢查1-2棟天面的門窗是否關閉,天臺是否堆放容易造成地漏堵塞的物品,并檢查地漏是否有堵塞物。
3、開展便民服務,結合小區顧客需要,可以在出入口處擺放雨傘等雨具供顧客借用等。
4、臺風暴雨期間各巡邏和崗位人員要保持高度警惕性,防止不法分子伺機作案。
5、雨勢過大造成地下室排水泵不能及時排水時,管理處值班領導應及時指揮安全員動用防洪沙包(袋)封堵地下室進出口,防止雨水進入地下室。
。ㄈ┚S修班
1、臺風暴雨天氣時全體維修班人員在維修值班室待命,隨時處理緊急情況。
2、平時注意加強小區地下排水管的維護保養,發現堵塞現象及時疏通。管道在臺風暴雨天氣堵塞時立即采取措施進行疏通,出現積水情況時采用水泵排水。
3、頻繁巡視會所乒乓球室和麻將室,觀察水泵是否正常運作。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采用水泵排水。
4、巡視小區地下室和下沉式道路,檢查排高戶是否并閉,當設備出現故障時立即處理。
5、電梯工應頻繁巡視小區電梯機房,檢查門窗是否進水,機房是否滲漏,井道是否進水,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停用電梯,防止事故發生。
6、臺風暴雨天氣來臨之前應檢查小區發電機是否處于自動位置,柴油是否充足,防止因雷擊停電時應急供電。
7、頻繁巡視小區設備房,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并妥善處理。
6、綠化工應在臺風暴雨天氣來臨之前將容易被臺風刮倒的樹木固定,或將樹枝修剪預防樹大招風。
。ㄋ模┣鍧嵃
1、安排人員到1-2棟車庫、大堂門口、架空層打掃積水,防止雨水滲設備房。
2、安排人員到1-2棟每層電梯廳(每棟1-2人),及時清潔從窗戶灑進來的雨水,防止雨水從電梯門流進電梯井道。
3、在各個容易滑倒的地段鋪設地毯,并設置“小心路滑”的標示牌。易滑地段包括1-2棟門口辦公室服務中心門前。
三、準備應急材料
1、雨具,包括雨傘、雨衣、雨鞋。
2、疏通機和疏通管道工具。
3、排水泵和排水帶。
4、竹桿、繩子和花工工具。
5、塑料地毯、警示牌和清潔用具。
6、防洪沙包(袋)、鐵鏟等防洪器材。
臺風防御方案 篇11
為加強我校緊急情況應急處置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情況處置的快速反映和協調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有效保障學校和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防汛、防臺風抗災應急預案。
一、工作原則
堅持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按照防汛、防臺風工作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協調一致的原則。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條條保證,實行防汛、防臺風責任制,快速、及時、有效地處置學校防汛、防臺風工作中出現的各類突發性災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學校,堅持自保、自救,防大災、保安全,確保學校汛期、臺風期安全。
二、組織機構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
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長:黃東寶
副組長:賓東張慶芳李俞蓉
成員:全體教師
職責分工:
、俑鶕A案,在事故現場指揮行動,把事故消滅在初始狀態。
、谥笓]現場人員有序疏散,撤離到安全區域。
③負責現場應急救援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
、馨亚闆r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項向校長報告。
三、防汛、防臺風應急預案內容
1.當受臺風或強熱帶風暴影響風力達8級以上,日雨量達50.1毫米(暴雨)以上或氣象等有關部門發布暴雨將達起始標準后,汛期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必須到位,加強值班,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在汛期、臺風期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和報告制度,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值班領導和人員遇到突發事件或災情,及時下達臨時緊急處置指令,并迅速向中心小學領導匯報。
2.當氣象臺發布暴雨、臺風警報時,汛期、臺風期搶險應急領導領導小組成員全部到位。及時向各教學點通知防汛信息,通報風情、水情、雨情。各教學點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加強值班,進一步檢查落實各項防汛、防臺風應急措施,組建各類防汛、防臺風搶險隊伍,落實搶險物資。
3.當暴雨襲擊或有關部門發布緊急警報時,汛期、臺風期搶險應急領導小組要立即召開防汛緊急會議進行緊急部署。各教學點要把防汛工作作為壓倒一切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要按防汛、防臺風指揮網絡形成指揮體系,各有關人員要按各自的職責進入指揮崗位。臺風、暴雨和洪水過后,要及時對校舍進行清掃和消毒處理,預防傳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4.遇暴雨突發生災害天氣時,各教學點要迅速組織人員及時檢查疏通地下排水管道,做到排水暢通;各教學點要組織專門力量,對學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積水情況進行監測,及時報告災情,監督學校有關人員到位、到崗,確保學校排澇設施全過程、滿負荷運轉,必要時及時組織足夠的臨時排澇設施進行強排。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當遇到暴風雨襲擊時,教學點應及時把校舍倒塌、師生受傷情況在第一時間報告校長,并立即報告鎮中心小學,及時查明是否有人員被困,如發現人員被困,要火速組織營救,并做好傷員的搶救工作,轉移和安置師生。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實落實安全工作的責任制。要特別注意預防洪水、防臺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及時掌握災情預測預報。各校要根據校內的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分布特點及誘發因素,立即對低洼地帶、操場、校舍和易發生山體滑坡地帶等地方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凡有安全隱患的,要立即轉移到安全地方上課。必要時要采取停課等緊急措施,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汛期、臺風期間嚴禁各校組織學生外出及重大活動。各教學點要通過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師生開展汛期、臺風期安全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和自救自護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學校一旦發生汛情,汛期搶險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根據災情,聯系有關部門及時趕赴現場,做好搶救、轉移和安置受災師生工作。
四、具體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強防汛、防臺風抗災安全教育。要本著“教育在先,預防在前”的原則,抓好學校防汛、防臺風安全教育與宣傳工作,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要堅持安全教育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將安全知識滲透到相關學科進行教育。要根據地域、環境等規律,定期對學生進行防汛、防臺風、防溺水及預防其他各類安全教育。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應當針對學生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應的內容和預防措施。切實把保護學生安全,預防學生傷害的工作落到實處。
(二)防汛、防臺風重點區域和部位。學校教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部位。
(三)制定工作預案。人員疏散和財產搬遷都要按預先制定的安全線路及場地,一旦發現災情,要確保損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四)適時監測,安全疏散。加強對校舍及危房的適時監測,確保師生能及時安全疏散。
(五)確保信息和道路通暢。要加強防汛預警,建立值班和報告制度。及時收集和研究汛情,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防汛搶險突擊隊要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把可能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五、學校防臺風事故應急程序:
、、臺風來臨的整個時段,學校值班人員與領導應到位,安排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在校值班,值班人員應當不斷地在校園內巡視,若發現險情,立即向校長報告。
若建筑物在臺風中發生傾斜、開裂:現場指揮應立即組織應急人員引導所有人員撤離現場,疏散至安全區域,同時切斷建筑物電源。若有人受傷,醫療救護小組進行現場救治,或打送醫院。在危險建筑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派專人密切觀察建筑物狀況。
若電線桿、樹木或其它高架物傾斜,應立即組織人力進行支撐和加固。
④、對不牢固的空中懸掛物或屋頂材料要進行加固或拆除。
⑤、關閉學校所有的玻璃門窗。
、蕖⒃谒写嬖谑鹿孰[患的建筑物和高架物周圍設置警戒線,把人員活動限制在安全區域內。
⑦、學校應當把人員受傷、財產損失和嚴重事故隱患情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臺風防御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防御臺風方案范文10-02
防御臺風通知05-22
防御臺風的通知04-27
防御臺風應急預案03-05
防御臺風工作總結11-26
防御臺風應急預案范文05-18
學校防御臺風應急預案05-18
臺風防御工作匯報08-09
防御臺風工作簡報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