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時間:2023-11-15 11:25:33 詩琳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通用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通用15篇)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1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對中小學生“五項管理”(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健康)的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五項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一、健全組織,明確分工成立“五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中層領導及各班主任

  二、學習文件,掌握政策

  通過班主任例會、集體備課活動和教師會議,宣傳政策文件,做到從領導到全體教師掌握政策、領會精神。其次,通過致家長信、家長群、家長會、家訪等方式,向家長宣傳,爭取家校共育合力。再次,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等形式,向學生宣講。讓學校、家庭和學生等相關方了解政策要求,為貫徹落實開通道路。

  三、細化方案,推進執行

  (一)加強作業管理

  1、教師下題海精心選題,控制書面作業的總量

  每周組織集體備課研討,備課組長和任課教師商定作業內容和總量,嚴禁擠占學生課后休息活動時間和自主學習時間,超量布置作業;嚴禁私自印制額外作業,增加學生課業負擔,在復習期間以純粹的練習替代指導和復習。可布置適量的閱讀作業、家庭社會實踐作業,如做家務、社區服務等作業,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意識。

  2、堅持教學常規,必收必批必評必反饋

  指導學生完成作業,提高練習的質量和效率。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及時批閱學生作業,講評反饋。教學線不定期進行教學常規抽查,檢查落實情況,并與教師考核相結合。督促教師檢測教學效果、開展科學評價、精準分析學情、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

  3、加強練習設計研究,形成針對性強的`作業

  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學科組加強新高考研究,新教材配套練習研究,形成符合本校教學實際需求的配套練習,實現減負增效。學校定期組織開展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增強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

  4、規范作業布置的形式和完成方式

  不利用班級QQ群、微信群、釘釘群布置家庭作業。教師不在手機上布置作業,或者要求學生通過手機完成作業。家長不隨意給孩子布置作業,不加重孩子學業負擔。

  (二)加強睡眠管理

  1、加強科學睡眠的宣傳教育

  班主任、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教師在相關課程教學、在家長學校和家長會中,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落實上課及就寢時間規定

  學生作息制度保證學生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以上。不提前要求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每天中午安排全體學生統一午休,保證下午的學習效率。每天上午和下午安排大課間活動,豐富學生休息放松的方式,維護學生身心健康。

  (三)加強手機管理

  1、嚴格執行“申請制度”

  制定并嚴格執行“學生手機帶入校園”申請制度,在教學樓附近提供“便利電話亭”,班主任借手機給學生與家長及時取得聯系。對于特殊情況經申請同意后,由學生處備案,班主任代為妥善管理。

  2、嚴格執行“不進教室”

  學生手機不得進教室,學生不帶電話手表等電子娛樂設備進入校園。對拒不執行,教育不改者,學校根據校規校紀進行處理,并計入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3、提醒家長履行教育職責

  印發“學生手機管理辦法”的告家長書,分析在校生使用手機潛在危害,告知上級及學校相關管理舉措,請家長履行教育職責,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家校融合,積極配合學校手機管理,盡量不為學生配備手機;家長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機和網絡。

  (四)加強讀物管理

  1、把握標準,堅持原則

  讀物要體現主旋律,引領新風尚,內容積極、文字優美,可讀性強。堅持方向性、適宜性、多樣性和適度性。

  2、嚴格審核,規范程序

  學校對學生攜帶進入校園的讀物進行管理,嚴格把關、控制數量,發現問題讀物及時處置,消除不良影響。學校禁止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利用在校內講座或培訓的形式銷售課外讀物。嚴格讀物及課外輔導資料征訂使用的相關程序。

  3、健康閱讀,守護成長

  學校常態開放圖書館、學生閱覽室等閱讀空間。要求語文組等學科組開展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主題閱讀活動,保證孩子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少于1小時;倡導親子閱讀,教育孩子愛護圖書,熱愛閱讀;做孩子的榜樣,家長養成閱讀習慣,創造閱讀氛圍。保持正確讀書姿勢,有效預防近視。

  (五)加強體質管理

  1、運動時間有保證

  保證體育課、活動課和大課間鍛煉時間。文化科目不得擠占體育與健康課和體育活動時間。學校上、下午各有一次大課間活動,各有一次眼保健操。大課間要組織創新類活動內容和樣式。

  2、運動形式多樣化

  學校每年有“體育節”和“陽光體育運動會”。開展多樣的體育競技和娛樂比賽,豐富學生的運動知識和技能。開展球類聯賽,如足球、籃球聯賽,組織年級內拔河比賽等活動,通過展示與評比,活躍校園體育文化,推進學校體育工作。

  3、運動指導專業化

  學校重視體質健康檢測,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模式,按模塊選修,開設專項技能課,發展學生體育特長。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2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陳寶生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教育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對小學生睡眠做出了嚴格要求,針對小學生睡眠管理,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椒江區中山小學睡眠管理制度》,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執行“小學生每天達到10小時睡眠時間”。

  2、配合家長做好學生的睡眠管理。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具體措施

  (一)認真執行學校作息時間表。

  上午:8:20—11:15;

  中餐時間:11:15—11:50;

  下午:13:30—16:00;

  課后服務時間:16:00—17:30。

  每天保證學生在校至少一小時的活動時間。

  (二)提高對調整學校作息時間重要性的認識,調整作息時間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關系到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落實和素質教育的實施。

  充分認識調整作息時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真執行有關規定。

  (三)學校要督促并定期檢查各年級各班級“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的規定,嚴格控制學生的課業負擔量,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學校不隨意增加課程門類、難度和課時,小學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不擅自提前復習迎考時間和延長學生上課時間,學生每日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學校不舉辦校中校,不設立重點班和實驗班,不在節假日補課;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義務教育學段一律不得組織和舉辦各類學科競賽。

  (四)學校要加強對作息時間實施情況的監督和指導,堅決制止違反規定擅自提早開展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對違反規定的班級或教師予以教育,校領導將不定期對此項工作進行檢查。

  (五)做好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

  各班要通過講座、家長會、網絡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家長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作息時間制度的落實,晚睡時間一般不超過21:30,充分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每天保證10個小時睡眠。學校要經常性地抽查家長的執行情況,對于侵占學生休息時間的給予批評教育。

  (六)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家庭作業要利用課服時間指導學生完成。

  嚴禁在職教師利用休息時間參與有償補課,或為償補課提供服務,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推薦補課機構。家長不要給學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業和輔導班,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擁有更好的睡眠。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3

  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好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做具體方案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睡眠管理的重要意義

  睡眠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提高課堂的效率,需要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可見學生的睡眠情況是高效課堂的關鍵,要積極做好和改善學生的睡眠情況,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睡眠質量并宣傳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從而達到家校共識,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睡眠管理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二、睡眠的布置與實施

  1、立足學校作息時間,整體考慮學生居家的作息時間,確保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在10小時。系統、科學、合理制定學生的睡眠計劃,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形成習慣。

  2、學校、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發揮家校合力,倡導家長科學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睡眠動態。

  3、全校班級開展睡眠專題班會,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三、睡眠的管理與監督

  加強學生睡眠時間的監督。班主任通過家長加強對學生睡眠情況的監控,把好關,形成學生個人備案。定期開展有關睡眠情況的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整改意見。

  四、加強監管,優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構建本校學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規范要求,從制度上規范家長和學生睡眠情況的落實。建立學生睡眠常規檢查制度,進行規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長協調配合的管理機制,注重對學生睡眠質量的反饋,確保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要求。

  2、強化督查,完善評價。學校將班級睡眠開展情況作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內容之一,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將學生睡眠工作的開展落到實處。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4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貫徹落實教育部、省、市、縣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校手機管理、作業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五項管理""工作系列文件精神及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意義

  加強“五項管理"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抓手,是推動我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是促進金中學生身心健康和培養良好習慣的有效舉措。針對當前中小學生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手機不離手、作業寫不完、睡覺睡不夠、身體缺鍛煉、讀物需指導等問題,學校統籌謀劃、系統推進“五項管理”,以實現與立德樹人共融、與學校發展共振、與學生成長共行,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金中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協同育人、共同發力的良好局面。

  二、組織領導

  為確保我校“五項管理”工作順利推進,學校專門成立“五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各部門、級部要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作業管理

  1、學校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學生在校期間的.作業時間安排在19:00————21:35,節假日髙考科目作業時間每天原則上控制在20分鐘/科以內,作業總量不超過2.5小時/天。

  2、學校將科學設計作業,各年級組、學科組、各班級根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書面作業。鼓勵老師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創新作業類型。

  3、教師對布置的作業進行全批全改,不讓孩子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4、教師不用手機在班級QQ群、微信群、釘釘群布置家庭作業,不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5、家長不隨意給孩子布置作業,不加重孩子學業負擔。

  (二)睡眠管理

  1、根據我校為全寄宿制學校的特點,早上上課時間為7:50

  2、學校和家長需了解科學睡眠知識,重視孩子睡眠管理,確保學生應達到8小時。學生在校期間的作息時間為:中午午休時間為13:00————14:00,晩上就寢時間為23:00————6:30。

  3、家長盡可能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不熬夜、不玩電子游戲,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建議學生在家期間不晩于22:00就寢,不早于7:00起床,保障睡眠達到8小時。

  4、教師、家長要每天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及時加強溝通。

  5、學校定期對孩子睡眠狀況進行調查、監測,請家長務必積極配合。

  (三)手機管理

  1、根據我校為全寄宿制高中的特點,學生不得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學校已為每間寢室配備有固定電話,用于學生與家長聯系。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監護人同意、由監護人向班主任提出書面申請、報備學校后方可帶入。

  2、學校將在各班級設置手機保管處,學生進校后將手機交由班主任統一保管,節假日離校時領取歸還。帶入校園的手機,學生每次使用需經班主任聯系監護人,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上課期間,如監護人要與孩子聯系,可通過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師進行聯系溝通,在均無法聯系的情況下可直接撥打學校每日值班聯系電話。

  4、教師不用手機布置作業,不要求孩子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5、家長應以身作則,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督管理,減少孩子使用手機時間,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四)讀物管理

  1、學校嚴格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進校銷售課外讀物(含數字出版產品),禁止任何人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購買非新華書店購買的課外讀物。

  2、學校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每天按時向學生開放,將定期推薦優秀圖書給孩子閱讀。

  3、學校每學年參照《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向孩子推薦課外讀物,設立校園、班級讀書角,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4、學校信息中心需加強對學校網絡進行監管,嚴防非法讀物進入校園。加強對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嚴禁利用電子設備打游戲、QQ聊天、瀏覽不健康網頁。

  5、學校將對孩子攜帶進入校園的讀物、教輔等進行管理,發現問題讀物、問題教輔等及時處置,消除不良影響。

  6、家長應在正規渠道購買課外讀物,要索票索證,確保所購讀物為正版書籍;要重視課外讀物價值取向,符合孩子認知發展水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積極向上,對于不適當的書籍要及時禁止閱讀。

  7、保證孩子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少于30分鐘,倡導親子閱讀,教育孩子愛護圖書。

  (五)體質管理

  1、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每周開展2節體育與健康課程,保障落實每天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天保障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全面提升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2、學校每學期開展體育節等活動,家長要積極支持、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體育活動。爭取體育活動人人有項目,個個都參與,在活動中掌握運動技能,增強體質。

  3、學校保障每天兩次眼保健操時間,定期組織孩子進行視力檢查、體質健康監測,并及時將孩子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給家長。

  4、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孩子1—2項體育運動興趣愛好。要保障孩子在家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

  5、如孩子存在不適合參加體育活動或者存在體質異常的情況,家長要及時如實告知班主任和學校,以防突發事件發生。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好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做具體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義

  睡眠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提高課堂的效率,需要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學生的睡眠情況是高效課堂的關鍵,要積極做好和改善學生的睡眠情況,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睡眠質量并宣傳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從而達到家校共識,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組織機構

  睡眠管理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把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納入課程教學體系、教師培訓內容和家校協同育人機制,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具體實施

  1、立足學校作息時間,整體考慮學生居家的作息時間,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系統、科學、合理制定學生的睡眠計劃,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形成習慣。

  2、學校、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發揮家校合力,倡導家長科學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睡眠動態。

  3、全校班級開展睡眠專題班會,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4、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確定中小學作息時間。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中學一般不早于8:00。

  5、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提前開門、妥善安置。

  6、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

  7、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后服務時間,使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避免學生回家后作業時間過長,擠占正常睡眠時間。

  8、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

  9、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10、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將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

  三、管理監督

  1、加強學生睡眠時間的監督。班主任通過家長加強對學生睡眠情況的監控,把好關,形成學生個人備案。

  2、定期開展有關睡眠情況的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整改意見。

  四、有關要求

  1、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構建本校學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規范要求,從制度上規范家長和學生睡眠情況的落實。建立學生睡眠常規檢查制度,進行規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長協調配合的管理機制,注重對學生睡眠質量的反饋,確保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要求。

  2、強化督查,完善評價。學校將班級睡眠開展情況作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內容之一,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將學生睡眠工作的開展落到實處。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6

  根據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11號)、教育廳《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蘇教辦基函【20xx】29號)文件的要求,現制定新沂市北溝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辦法。

  一、高度重視學生睡眠管理工作。

  學校要帶領教師學習領會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加強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學校課程育人、管理引導的作用。要結合班會課、心理健康課、集體晨會、家長會等課程或活動,大力宣傳和普及科學睡眠的知識,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引導家長做好學生在家中的睡眠管理,明確學生睡眠時間要求。

  二、學生睡眠管理具體要求。

  1.明確睡眠時間: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

  2.嚴格遵守入睡時間:小學生睡覺不得晚于21:20。

  3.保證作息規律:做到按時入睡,按時起床,早睡早起。

  4.養成良好個人習慣:合理安排放學后的時間,做到省時高效,合理緊湊。

  5.掌握簡單的'睡眠技巧:可以運用簡單的睡眠技巧幫助自己及時入眠。

  三、科學統籌安排學校作息時間。

  學校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

  四、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

  學校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避免因過量的課后作業擠占學生的正常睡眠時間。書面家庭作業量由班主任統一協調,教師之間互相監督提醒,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定期檢查、指導,進一步促進“減負增效”。

  五、協同配合落實學生睡眠要求。

  學校要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作息時間表,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個別學生未能按時就寢的,家長應督促學生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六、加強學生睡眠情況指導監控。

  學校要密切家校聯系,常態化了解學生睡眠情況,及時改進相關工作,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于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指導家長營造良好就寢環境,提高學生睡眠質量,保證睡眠時間。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7

  一、活動名稱:

  世界睡眠日活動

  二、活動背景:

  為喚醒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在2001年發起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定于每年3月21日為“世界睡眠日”。與季節變換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晝夜交替規律息息相關,活動旨在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正式引入“世界睡眠日”。

  三、活動主題和口號:

  主題:多睡一小時

  口號:睡得好,健康生活跟你跑

  四、活動目的及目標:

  睡眠對每個人的健康極其重要,特別是對大學生來說。睡眠質量低下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引發一系列身體疾病,也會對心理和精神健康造成影響。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睡眠健康水平,減少精神和心理疾病的'發生,舉辦此次世界睡眠日主題活動,讓廣大學生更深刻地認識睡眠的重要性和了解更多有關健康睡眠的知識。

  五、活動對象及負責組織機構:

  對象:全校學生

  機構:社團聯合會策劃部

  六、活動時間:

  日期:20xx年xx月xx日至x日

  現場活動時間:20xx年xx月xx日

  七、活動地點:

  待定

  八、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1、調查問卷:

  收集調查問卷,包括詢問睡眠時間、睡眠質量、是否早睡早起、是否午休、是否有早飯習慣、睡覺是否受外界干擾、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等內容。將問卷分發到各班級,截止日期為18日,并在21日的現場活動中公布調查結果。

  2、人員安排:

  由社團聯合會策劃部成員負責活動的策劃和組織。

  3、所需物品:玩偶和時間牌(上面寫著“我要‘點睡覺’”)、備忘錄(用于記時間)、綠色絲帶、廣告傳單、筆、相機以及同伴咨詢所需物品。

  (二)宣傳方式:

  1、前期宣傳:利用展板、貼吧、微博、微信和各班級進行宣傳

  2、后期宣傳:在21日的活動總結中展示活動成果,并使用當天的展板進行宣傳。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8

  為落實教育部、市教委、區教育局對中小學生睡眠管理的有關要求,全面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做具體方案如下:

  一、成立領導小組,統籌管理學生睡眠工作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加強宣傳教育

  學校發揮主導責任,把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納入師生教育內容和家校協同育人機制,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關注學生在校的精神狀態,建立學生睡眠及時反饋機制。引導家長發揮學生睡眠管理的主體作用,避免跟風報班增加學生課外負擔。指導學生合理制定家庭作息時間,家校協同共同努力,確保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三、加強時間管理

  1.保證學生睡眠時間

  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規定睡眠時間,小學生每天睡眠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

  2.統籌學校作息時間

  根據區教育局關于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執行新的作息時間。上午8:20上課,11:15放學,下午2:35上課,5:30放學,老師上午7:50到校,下午2:15到校,待學生全部離校后方可離校。各班嚴格執行學校作息時間,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不要在校外徘徊聚集,及時進校,由班主任妥善安置。學校根據季節變化等因素合理調整作息時間。

  3.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就寢時間

  小學生就寢一般不晚于21:20,家長應督促學生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

  四、防止擠占睡眠時間

  1.規范作業管理

  一是學校制定作業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機制,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及教師工作要求。優化作業設計,加強對作業來源、設計、布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的全過程管理,加強作業與備課、上課、輔導、評價等教學環節的系統設計。鼓勵分層布置作業,布置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要堅持五育并舉,強化體育、勞動和實踐類作業,進一步創新適應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作業形式。強化作業統籌,加強學科組和年級組的統籌,定期檢查和統計各年級作業的總量及批改情況,分析作業質量,每學期開展一次有關作業情況的問卷調查,并形成調查報告。

  二是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后服務時間,使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避免學生回家后作業時間過長,擠占正常睡眠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

  三是規范作業布置。課后書面作業以教材課后練習、學校統一征訂的教輔資料為主,其他課后的探究性學習、習作練習、閱讀及書寫訓練等學業安排布置,均應根據課程計劃及課程實施情況安排。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科學制定并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不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不布置難度水平超過課標要求的作業。堅決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復性、高難度的作業,雙休日及節假日不得加大作業量,不準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或變相懲罰學生,特別是教師不得通過微信、QQ、釘釘等班級交流群布置家庭作業。

  四是嚴肅作業批改。教師要對布置的.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要求學生對錯誤作業及時訂正,及時做好向學生的反饋、答疑等工作。特別是要注重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做好答疑輔導工作。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者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和批改作業。

  2.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治理

  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作業練習、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業,擠占學生休息時間。

  3.加強手機管理

  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避免簡單粗暴管理行為。要疏堵結合、對癥下藥,直面差異、分類管理,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滿足學生應急通話需求。要防止學生因沉迷手機影響正常睡眠,損害身心健康。

  4.加強讀物管理

  貫徹教育部《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做好學生閱讀書目的推薦工作,注重內容管理和推薦方式的管理,切實履行進校園課外讀物推薦的主體責任。落實好教育部規定的不得推薦或選用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的12條負面清單,指導學生養成健康閱讀的良好習慣,保障睡眠時間。

  5.加強體質管理。

  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確保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要指導學生養成科學鍛煉的生活方式,提高睡眠質量。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9

  睡眠是促進身心健康、大腦發育、骨骼生長、視力保護和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障,學校高度重視睡眠管理的重要性,現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有關通知,制定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通過切實有效的工作,努力保障學生充足睡眠。

  一、目的意義。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證充足的.睡眠尤為重要,因此要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并做好學生睡眠管理,切實通過規范學校作息時間和作業量來保證學生睡眠的時間。

  二、組織機構

  成立學生睡眠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

  組長:

  副組長:

  督導:

  成員:全體教師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校長助理XXX、XXX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

  三、工作內容

  1、全面動員部署,深入宣傳,廣泛動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學校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召開全體教師會,及時落實睡眠管理工作精神,切實保障學生睡眠時間達到十小時。

  2、規范作息時間。

  科學制定作息時間表,進一步加強早晨、中午到校時間管理,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提前到校的學生要及時開門,妥善處理,做好值班看護工作,指導學生有序適當活動,充分休息,

  3、嚴格控制作業量,以年級組、備課組為單位統籌各學科日常及假期基礎性作業和彈性作業總量,有序安排實踐作業、跨學科作業,確保作業總量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一、二年級可布置適當的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課外閱讀、口語交際、探究活動、手工制作、勞動實踐等體驗作業,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到五年級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30—60分鐘,設立監督舉報電話,暢通家長反映意見和問題渠道,及時查處因布置作業多,影響睡眠等突出問題。

  4、家校合力育人。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加強睡眠指導,引導家長認識孩子充足睡眠的重要性,教育家長不過度安排孩子參加課外培訓,不額外增加學生學習負擔,保證孩子充足睡眠,營造安全、安靜、溫馨的良好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通過微信公眾號、學校網站、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宣傳加強睡眠管理政策的要求,交流學校、班級、家庭優秀經驗合作,凝聚共識,合力育人。

  3、開展自查、自糾、整改活動。

  學校組織教師開展自查自糾活動,一查有無要求學生提前到校,未執行學校作息時間等行為。二查教師布置的作業總量是否達標,是否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和精神負擔等問題。要求教師根據自身情況自查,寫自查報告。對突出問題進行限期整改。

  四、活動要求

  1、各班要把學生睡眠管理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認識,廣泛發動,深入開展系列活動,保證學生的睡眠時間能夠達標。

  2、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學校把學生睡眠管理工作作為目標管理的一項考核任務,與教育教學改革班級管理考評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教育引導,宣傳監督考核獎懲并重的長效機制,保證學生睡眠管理工作達標。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10

  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為保證學生享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現制定學校睡眠管理實施方案如下:

  一、加強領導,達成共識,科學安排睡眠宣傳教育

  對師生和家長宣傳睡眠的作用,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落實。(一封信、公眾號、升旗及班隊會)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統籌規劃,認真落實,做好普及科學睡眠宣傳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小學生睡眠應達到10個小時,學校與家庭共同努力,按照上級要求,調整作息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把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之中,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委會、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發宣傳充足睡眠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教師平日要關注學生課堂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與家長做好溝通,讓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引導家長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重視課堂,調控作業,保證就寢時間和睡眠質量

  加強課堂教學與有效作業研究,嚴格按照教育部和遼寧省“十要求”做好作業管理,嚴控作業量,防止學業過重擠占睡眠時間。提升課堂實效,指導學生利用自習課和課后看護時間完成作業,盡量保證校內完成,回家沒有作業。關注學生課堂精神狀態,發現學生有打瞌睡的現象及時了解情況,并與家長做好溝通,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指導學生和家長制定學習作息時間表,科學合理有規律完成當天作業任務,就寢時間不晚于晚上9:20,如果到規定時間仍未完成作業,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同時教師應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必要時可再縮減作業。

  四、合理建議,家校聯合,提升睡眠效益和學業質量

  調整作息時間,上午第一節上課時間不早于8:20,中午休息不少于90分鐘。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指導家長營造舒適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學校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問卷、訪談等形式與家長溝通,保證學生睡眠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11

  為避免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學生睡眠時間不足,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課堂教學質量,違背素質教育倡導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根據xx市教育局、xx縣教育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以下方案。

  一、保障學生睡眠時長,合理安排就寢時間

  1、為保證學生充足睡眠時間,學校指導家長和學生制定作息時間表(建議學生20:30——21:00入睡,早上6:30——7:00起床),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

  2、做好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家委會、微信平臺、致學生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宣傳并引導家長督促學生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傳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作息時間制度的落實,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學校加強對作息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和指導,堅決制止違反規定擅自提早開展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對違反規定的班級或教師予以教育,校領導將不定期對此項工作進行檢查。

  二、科學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加強學生作業管理

  1、學生上午上課時間固定為8:20,第一趟校車及走讀學生在7:00前不得入校,各個班級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

  2、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由家長提出書面申請,待批準后,學校提前開門,安排值日教師看護,學生在教室進行自習或安排在操場開展足球、健身等活動。

  3、因錯時就餐,所有班級每天上午均安排4節課,下午安排3節課,保證間操和大課間的活動時間,每天保證一節體育課或者體活課,全面完成教學任務。

  4、學校督促各年級各班級嚴格控制學生的課業負擔量,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其他年級課外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以中等水平學生完成作業時間為準),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好自習或課后服務時間,使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

  5、小學將在4月底前執行新的作息時間。

  三、建立科學安排中小學作息時間的長效機制

  1、強化職責。切實履行落實中小學生作息時間的管理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從實際出發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好規范辦學行為、加強學校管理的'責任。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組員:各班主任

  2、增強溝通。學校要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等積極搭建家校交流平臺,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做好對學生科學作息的指導。小學生要盡可能在晚飯前完成家庭作業,學校要將作息時間通過校務公開欄、微信平臺等渠道向社會予以公布。

  3、抓好落實。學校要制定具體的方案。對于少數學生因特殊情況,確需提前在學校統一規定的作息時間之外提前到校或延遲離校的,學校要安排工作人員做好值班工作,加強管理和服務,確保學生在校安全。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12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抓好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做具體方案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宣傳,充分認識睡眠管理的重要意義

  全體教職員工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的重要意義。學校將把科學睡眠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教師培訓和家校協同育人內容中,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教師應提高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要引導家長重視孩子的睡眠管理,營造良好的家庭睡眠環境,家校聯合共同關注和改善學生的睡眠狀況。

  睡眠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年級主任、各班班主任

  睡眠管理實施小組成員:

  各年級主任、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師、家委會成員

  二、規范“三個時間”,保證學生享有充足睡眠時間

  1.規范學生的睡眠時間要求。明確初中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學校通過班級微信群及時發布睡眠要求,家校共同努力保證學生的充足睡眠時間。

  2.加強睡眠指導。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聯合家長引導學生適度運動,按時安靜就寢。

  3.規范執行學校作息時間。立足學校作息時間,整體考慮學生住校、居家的作息時間,確保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在9小時以上。系統、科學、合理制定學生的睡眠計劃,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形成習慣。切實保障學生的課間休息、每天大課間活動和午休時間,使學生在校時間張弛有度、科學合理。

  4.指導家庭規范安排就寢時間。學校、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發揮家校合力,倡導家長科學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睡眠動力。一般情況下,晚自習結束后,附校學生均能完成作業,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班主任應與家長溝通,引導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應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確保學生達到規定睡眠時間要求。

  三、強化“四項管理”,提升學生睡眠質量和健康水平

  1.強化作業管理。附校不斷完善作業管理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強化有效監管。加強對作業來源、設計、布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的全過程管理,加強作業與備課、上課、輔導、評價等教學環節的'系統設計,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和個體差異,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切實提高作業效度,防止因作業負擔過重擠占學生睡眠時間。

  2.強化手機管理。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合理使用手機,滿足學生應急通話需求。指導家長加強家庭手機管理,提倡家長做好榜樣示范,防止學生因沉迷手機影響視力及正常睡眠損害身心健康。

  3.強化讀物管理。規范做好學生閱讀書目的推薦工作,注重內容管理和推薦方式的管理,切實履行進校園課外讀物推薦的主體責任。落實教育部規定的不得推薦或選用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的12條負面清單,指導學生養成健康閱讀的良好習慣。

  4.強化體質管理。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落實學生體質管理方案,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確保校內體育活動時間每天不少于1小時;全面落實《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保證校內每天做眼保健操,創新學校健康教育教學,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學生的健康睡眠。

  四、加強教學研究,不斷提高課堂效益和教學質量

  立足學生睡眠時間、鍛煉時間增加,在校時間、課堂教學時間縮短的實際問題,聚焦教法學法、習慣養成、作業設計、教學評價等核心環節,著力開展教學“減負增效”研究,不斷提高課堂效益和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減負不減質。

  五、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學生睡眠管理措施落實落地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構建附校學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規范要求。建立學生睡眠常規檢查制度,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長協調配合的管理制度,注重對學生睡眠質量的反饋,確保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要求。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13

  為保障中學生的充足的睡眠時間,提高睡眠質量,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1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科學睡眠宣傳教育。

  睡眠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對促進中學生大腦發育、骨骼生長、視力保護、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習能力與效率至關重要。學校要將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納入課程教學體系、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確學生睡眠時間要求。

  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教務處制定相應的科學作息時間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應不少于8小時。學校、家庭及有關方面應共同努力,確保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三、統籌安排學校作息時間。

  學校要從保證學生充足睡眠需要出發,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確定中職生作息時間。中職學生一般不早于8:0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通過學生宿舍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學生達到規定睡眠時間要求。

  四、防止學業過重擠占睡眠時間。

  學校要督促教師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加強作業統籌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后服務時間,中職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避免學生回宿舍后作業時間過長,擠占正常睡眠時間。要求不得以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作業練習、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業。

  五、合理安排學生就寢時間。

  在校按照學校制定的統一作息時間安排休息,學校要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校外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中職生一般不晚于23:00。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宿管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應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六、指導提高學生睡眠質量。

  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指導家長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

  七、加強學生睡眠監測督導。

  學校應高度重視做好中職學生睡眠管理與指導工作,將學生睡眠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學生睡眠管理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暢通家長反映問題和意見渠道,及時改進相關工作,確保要求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學生良好睡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14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好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制定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

  一、加強領導,明確睡眠管理的重要意義

  睡眠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提高課堂效率,需要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要積極改善學生的睡眠情況,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睡眠質量并宣傳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從而達到家校共識,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睡眠管理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二、科學睡眠的宣傳與實施

  1.立足學校作息時間,整體考慮學生居家的作息時間,確保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在9小時。早晨學生7:40可以到校,8:10上課,中午14:05分可以到校,2:40上課,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睡眠時間。

  2.學校、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發揮家校合力,倡導家長科學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睡眠動態。

  3.全校班級開展睡眠專題班會,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引導學生晚上10:00前睡覺,早上6:30起床,中午休息30分鐘,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三、睡眠的管理與監督

  加強對學生睡眠時間的監督。班主任通過家長加強對學生睡眠情況的監控,把好關,形成學生個人睡眠方案。定期開展有關睡眠情況的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整改意見。

  四、加強監管,優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立學生睡眠常規檢查制度,進行規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長協調配合的管理機制,注重對學生睡眠質量的反饋,確保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要求。

  2.強化督查,完善評價。學校將班級睡眠開展情況作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內容之一,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將學生睡眠工作的開展落到實處。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 1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好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睡眠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學生的睡眠情況是高效課堂的關鍵,要積極改善學生的睡眠情況。宣傳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睡眠質量,從而達到家校共識,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組織機構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三、具體實施

  1.學校把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納入課程教學體系、教師培訓內容和家校協同育人機制,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學校、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發揮家校合力,倡導家長科學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睡眠動態。

  2.嚴格執行上午上課時間為8:00。

  3.立足學校作息時間,整體考慮走讀生和住宿生的作息時間,確保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系統、科學、合理制定學生的睡眠計劃,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形成習慣。

  引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 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

  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

  學校時間管理措施:

  ⑴午休時間為每天12:30 至13:50。

  ⑵晚上休息時間為:21:30 至次日 6:00。

  ⑶早晨不得提前起床,6:00聽到起床鈴后,宿舍長負責催促住宿學生起床,迅速整理內務。

  ⑷晚上必須在規定時間返回宿舍,晚上點名后不得私自離開。

  ⑸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按時起床、就寢、熄燈。熄燈后保持安靜,不得使用其他照明工具,不得做妨礙他人休息的事。

  ⑹不能把手機、收音機、錄音機、隨身聽、CD、MP3等帶入宿舍。

  ⑺對夜間遲歸學生,作違紀處理。

  ⑻熄燈后,不能在宿舍內說話,影響其他人休息。

  ⑼違反上述規定的,第一次由班主任作提醒談話,第二次由德育處談話并作懲戒教育記入檔案,第三次作停課處理。

  4.學生不提前到校并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

  5.加強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睡眠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對促進中小學生大腦發育、骨骼生長、視力保護、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習能力與效率至關重要。全校班級開展睡眠專題班會,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6.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加強作業統籌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后服務時間,使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避免學生回家后作業時間過長,擠占正常睡眠時間。

  7.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應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針對性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四、保障措施

  1.宣傳教育。學校通過班會、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途徑廣泛宣傳睡眠管理,引導師生及家長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教育方法等內容,提高師生及家長對五項管理的知曉率和認同度,理性地審視、評價和對待教育。

  2.做好家校溝通。學校、教師重視家校協作,積極與家長溝通,使家長理解、支持和配合實施五項管理教育,形成合力。

  3.建立完善監督機制。學校成立專項監督小組,舉報電話對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常態化巡查。

【保障學生睡眠10小時的方案】相關文章:

保障學生睡眠方案(通用6篇)10-21

保障學生睡眠管理方案(通用6篇)10-21

2022年保障學生睡眠管理方案(精選12篇)11-01

學生睡眠健康管理方案05-20

學校學生睡眠管理方案05-21

中學生睡眠方案04-01

小學生睡眠的方案04-01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方案04-04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方案05-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综合色 | 午夜三a福利扫描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精品 | 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