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推廣營銷策劃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市場推廣營銷策劃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普洱茶是云南的地標性產品,在茶產品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在當前的市場推廣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本文在介紹普洱茶市場推廣概況的基礎上,從虛假宣傳、管理不力、定位不準三個方面分析了現有問題,并從戰略規劃、資源整合、誠信意識與品牌意識、科學定位、以質取勝五個方面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
云南;普洱茶;市場推廣;策略
普洱茶是云南的地標性產品,它以生長于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之下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葉為原料,經過塑形、熟成、歸堆、拼配、發酵等工序制作而成,葉片寬大粗壯,色澤褐紅明亮,口感醇香濃郁。普洱茶發源于中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隨著培育技術的完善與加工技術的研發,普洱茶的種類與口感日漸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加之其特有的消食去膩、生津止渴、除乏解困、暖心養胃、降脂降壓的功效,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
1云南普洱茶的市場推廣概況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政府為支持茶葉產業,提升茶葉產量與質量,促進茶葉內銷及出口,增加農民收入,提出了“恢復老茶園,開展新茶園”的政策,逐步擴大了茶葉種植面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也曾發出“大搞茶園建設”的號召,在典型茶葉產地新建了大量茶園,使茶葉產量有了顯著上升,除滿足國內需求以外還出口到東南亞各地。但是,由于當時茶葉品種有限,產品附加值不高,茶葉的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并不足以對茶農的生活給予有效提升。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茶葉產業走向興盛之路。1993年至20xx年間,云南成功舉辦了五屆“普洱茶文化節”,這對提高普洱茶的產品文化附加值、促進普洱茶的宣傳和交易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進作用。20xx年至20xx年間,云南普洱茶進入全面發展時期,大小普洱茶生產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彩云之南這片瑰麗的土地之上,普洱茶的種類不斷增多,從傳統的單一普洱茶發展成為菊花普洱茶、玫瑰花普洱茶等,產品范圍大幅擴展,從最初的日常飲品市場拓展到禮品市場、醫藥保健市場、日用洗化市場、拍賣市場、收藏市場等,目標市場也從珠江三角洲擴展到全國并行銷至世界各地。由上可知,當前的普洱茶市場推廣與以往相比具有顯著的不同之處:發展支撐已經從單純的政策號召轉變為強大的市場需求;投資目的已經從幫助農民致富轉變為助力地方經濟及我國農業產業的壯大;目標消費群體已經從普通大眾消費擴大到高端消費;市場定位也已經從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由亞洲走向歐美。但是,在云南普洱茶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進行迅速市場推廣的同時,也的確存在著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包括質量規范不完整、準入標準不健全、市場機制不完善、制作工藝不先進等,需要相關企業和部門合力找到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以促進云南普洱茶的健康持續發展。
2云南普洱茶市場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市場宣傳方面,普洱茶市場存在虛假宣傳及夸大宣傳的行為。盡管名優普洱茶皆產自云南,但由于茶園所在地、采摘時間、存儲時間、加工工藝等諸多因素的不同,普洱茶在品質上存在著較大差異,這種差異也就自然而然地體現在價格之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商家以次充好,或是將假冒偽劣產品冠以名優普洱茶之名,導致普洱茶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例如,一些喬木型普洱茶如古樹茶,其品質往往高于其他品類,并且產量有限,故而價格相比普通普洱茶要高出許多,不法商家便用普通普洱茶冒充古樹茶,從中牟取暴利。相關調查顯示,云南古樹茶園面積僅有一萬公頃左右,按照每公頃產茶225千克來計算,云南省每年古樹茶的總產量僅有三千噸,而當前市場上被冠以古樹茶之名的普洱茶高達數萬噸,其中的貓膩可想而知。同時,眾所周知,決定普洱茶品質優劣的一大因素是其產地,在《普洱茶證明商標管理規則》中,國家有關部門對普洱茶的產地作了明確定義。然而,有些不法商家對此卻全然不顧,用并非產自云南的大葉種茶冒充云南普洱茶,從境外低價購入,包裝后美其名曰“邊境普洱茶”,對消費者進行誤導性欺騙。另外,普洱茶的口感主要取決于發酵工序和存儲時間,一罐擁有幾十年存儲歷史的陳年普洱茶在口感上無疑可以傲視群雄,價格同樣令一般普洱茶望其項背。一些不法茶商利用消費者追求陳茶的心理,給存儲時間較短的普洱茶套上陳茶的外衣,并標以高昂的價格誤導消費者。還有些商家故意夸大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將一些莫須有的功能強加在公司所生產的普洱茶之上,這也是為道德所唾棄、為法律所禁止的欺騙行為。其次,普洱茶的推廣宣傳與監察管理不同步,制作工序沒有統一的標準,市面上茶葉質量參差不齊。國內市場上大多數普洱茶都產自小型茶企業或者傳統作坊,由于資金有限,技術方面遲遲得不到提升,管理方式同樣頗為滯后。20xx年我國工商總局曾委托食品質量監督部門對部分緊壓茶進行監測,發現有十二組樣品不合格,而這些樣品均來自云南的普洱茶。對于任何茶葉品種而言,水分超標容易造成茶葉發霉變質,保質期縮短,灰分超標則會導致茶葉中存在明顯的雜質,暴露生產線的環境衛生問題,影響消費者的品飲感受,最終將損害普洱茶的整體聲譽。最后,普洱茶的市場定位也存在一定問題。普洱茶具有降脂降壓、消食去膩、除乏解困、暖心養胃、利尿解毒、延緩衰老、強骨固齒、減肥瘦身等特殊保健功能,這是許多消費者喜歡飲用普洱茶的重要原因。但是,很多茶葉企業因此將普洱茶定位為藥用飲品或保健飲品,而不是像西湖龍井茶、日照綠茶、安吉白茶那樣作為日常休閑飲品來推廣,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其目標消費者群體,特別是青年、少年消費者,同時這種輔助效果并不真的像醫藥那樣具備特定程度的療效,從法律層面來說也是不被允許的。此外,普洱茶與其他茶葉種類相比具有顯著的收藏價值,它具有越陳越香越醇的品質,因而陳年普洱茶總是受到消費者的大力追捧。不過,對于大眾消費市場而言,價位適中、品質優良的普洱茶才是主導,一些茶葉企業沉迷于對陳年普洱茶的研發與生產,偏離了正常的市場軌跡,盲目偏向高端消費市場,導致喪失了一大批潛在客戶,也嚴重制約著企業自身的發展。
3云南普洱茶的市場推廣策略
實現對云南普洱茶的科學推廣,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將普洱茶的市場推廣納入整體經濟發展戰略規劃之中,使之成為云南省的新興支柱產業。相關統計發現,目前云南從事普洱茶生產、加工和銷售的人數高達一千三百多萬,每年創造的綜合產值超過一百億元。毫無疑問,普洱茶是富民、強省的新興產業,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因此,國家有關部門以及云南省政府應當明確地把完善普洱茶的發展寫入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各類文件之中,將普洱茶視為云南省的支柱產業加以扶持,并在資金、技術、人才、稅收、政策、科研等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云南普洱茶的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第二,進行資源整合,規范普洱茶市場,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及監督體系。目前,普洱茶市場前景看好,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到普洱茶生產及經營行業,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差異,各企業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有些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管理能力差,即便使用上乘的原料也無力生產出好的茶葉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部分企業之間還存在爭搶資源的問題,導致生產秩序混亂,甚至形成惡性競爭,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組織聯合龍頭企業,做好產業導向,加強生產管理,建立完善的認證和管理體系,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生產管理技術及經驗,形成良好的生產營銷秩序。另外,普洱茶企業應當科學運用市場營銷理論,通過跟蹤調查、現場訪問等形式,及時捕捉消費者的態度和建議,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愿望,打造相對權威的數據庫,使企業的信息發布、品牌推廣、服務支持等工作均圍繞消費者而展開,打造茶農、茶園、茶廠、茶商、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共同體,促進云南普洱茶的整體發展。我們還要在市場推廣的各個環節加強監督,堅決抵制炒作和欺騙行為,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加強道德與法律教育,全面提升生產經營者的素質;應用現代科學手段,建立健全的評價標準體系,保證普洱茶的有序經營。
第三,提升企業自身的誠信意識與品牌意識。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產品價格的核心元素,所以,云南普洱茶生產企業應當加強自身建設,提升誠信意識,完善各項生產、加工、營銷標準,保證穩定的產品質量,制定科學、可控的價格體系,嚴格控制流通環節,合理安排各項利潤,建設完善的銷售終端。同時,企業還應當樹立牢固的品牌意識。當今市場已經步入品牌時代,品牌是質量與服務的象征,是產品價值的彰顯,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所以,普洱茶企業應當具備強烈的品牌意識,打造獨立的特色品牌。相關部門和茶葉企業一方面可以對歷史上出現過的老字號進行挖掘與整理,傳承歷史,重鑄輝煌,另一方面則應當結合自身產品的特點,開發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普洱茶產品,打破當前市場上產品類型單一、知名品牌稀缺的局面。第四,科學市場定位,堅定不移地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決策。當今世界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世界,每一件產品都應當具備國際眼光和全球視野,不僅僅滿足于本地區、本省市、本國的市場需求,還要考慮到國際市場的消費需求。所以,對于普洱茶企業而言,利用大好國際形勢,把握時機謀求發展,將普洱茶推入國際市場,讓普洱茶成為各國消費者喜愛的日常飲品,讓各國人民領略悠久醇厚的普洱茶文化,以此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就成為當下最為迫切的一項推廣任務。第五,以質量為根本,避免盲目擴張。很多地區為了發展普洱茶,提出以茶興市、以茶強縣、以茶脫貧、以茶致富的口號,并制定了每年要新開發出若干畝茶園、數年后茶葉種植面積與產量翻幾番的發展規劃。
誠然,普洱茶的迅速發展離不開種植范圍的擴大與產量的提升,但是我們要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合理發展普洱茶,追求在質量上取勝,而不是數量上的盲目擴張。目前,普洱茶的主要種植領域集中在云南地區,不過種植方式仍然依靠傳統人力,名優茶品類少、產量低。所以,要做大做強,普洱茶企業應當積極調整產品結構,走質量高、價格優的名優產品之路,積極改造傳統茶園,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茶葉生產,走上以精加工、深加工為主的技術產業化道路,提升產品附加值,特別是借助云南特色的普洱茶文化,提升茶產品的文化內涵,以質取勝。
【市場推廣營銷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市場推廣計劃方案09-15
市場推廣方案模板09-05
校園市場推廣方案09-28
產品市場推廣活動策劃方案06-30
市場推廣策劃方案7篇11-27
營銷策劃方案06-23
營銷策劃方案06-17
營銷策劃方案12-25
營銷策劃方案精選02-09
[方案借鑒]營銷策劃方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