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實施方案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臺實施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建設背景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自1979年建校以來,就開始利用衛星電視開展遠程教育。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與各地廣播電視大學開始構建計算機校園網絡、計算機網絡教室,開發教務管理系統和數字化學習資源。1999年4月,教育部批準開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試點”項目后,中央電大組織開發“電大在線遠程教學平臺”并在省級電大及分校進行了部署,同時通過教育衛星寬帶網向各地電大下發網上多媒體教學資源,形成了“天網地網結合,三級平臺互動”的遠程教學環境。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構建國家開放大學必須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然而,電大當前的信息化已不能滿足其創新網絡教學模式、開展高質量高水平遠程學歷教育的需要,不適應承擔國家遠程教育數字資源中心開展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的需要,不適應國家開放大學開展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社區教育、休閑教育等非學歷教育的需要,不適應千萬級的用戶訪問,不適應12萬名專兼職教職工的科研和專業發展的需要。
二、建設目標
建成具有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國家開放大學網絡平臺。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網絡,實現國家開放大學總部和分部、地方學院、行業學院、學習中心之間網絡高速連接。
支持國家開放大學舉辦高水平學歷與非學歷繼續教育,開展社會化服務、科學研究和繼續教育學分認證,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機制創新需求,滿足社會成員多樣化終身學習需求,成為國家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骨干網絡平臺。實現與國內外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互聯互通,成為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的樞紐。
具有一站式、開放式、可擴展的軟件系統,形成四通八達、自成體系的國家開放大學網上校園。網絡平臺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標準規范、門戶網站、用戶認證管理系統、門戶系統;教學、管理、科研、電子商務、學分銀行、虛擬實驗、質量評價、遠程接待、物流管理、視頻與語音交互、行政辦公和服務等業務支撐系統;資源管理及資源庫系統;網絡、存儲和服務器為主的數據中心和遠程接待中心、考試監控中心、遠程會議中心、學習體驗中心和數字衛星電視系統等硬件設施。
支持千萬級以上的用戶通過衛星電視、互聯網、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等安全、可靠和高速的訪問服務。通過光纖實現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教育衛星寬帶網(CEBSat)高速網絡接入,實現總部數據中心與分部、地方學院數據中心的專用網絡鏈接,實現覆蓋全國用戶的高速網絡訪問服務。
學習者移動終端教師管理、服務人員PC公眾用戶機構用戶衛星及有線電視門戶網站學歷教育網、職業教育網、社區教育網、證書培訓網、行業培訓網在線干部培訓網、農民工就業培訓網、殘疾人教育網等學歷教育國家開放大學地方開放大學國內其他高校國外開放大學國外一流大學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職業培訓機構國外職業教育機構社區教育各類社區學院國外社區教育機構老年大學休閑教育機構證書培訓企業證書培訓行業證書培訓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其他培訓干部培訓健康培訓企業內訓農民工就業培訓社會從業人員培訓政府監管、質量評估教學系統教學管理系統資源管理系統學分銀行系統科研管理系統行政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加盟管理系統數據中心數字資源中心遠程接待中心考試監控中心遠程會議中心數字圖書館隊伍與機制、運維與管理(服務器群集、存儲中心、CDN、各種數據庫、災備等)計算機網絡、衛星電視網、電信網、移動網兒童青少年在職成人老年人農民工軍人殘疾人各類學習者多樣化學習需求手機移動終端各種智能設備終端方便快捷無斷點訪問電腦TV開放辦學和公共服務學歷教育職業技能技能培訓休閑教育公共服務……學分銀行一體化一站式可選擇門戶系統應用系統數據中心服務系統資源中心開放兼容標準規范教育資源和服務共建共享樞紐國內外大學社會教育機構電教館系統高校網院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互聯網國家開放大學甘肅分部電信網廣電網國家開放大學省內學院學習中心學習中心各地分部
國家開放大學網絡平臺具體目標如下:
(1)支持國家開放大學及其他教育機構開展職業教育、社區教育、證書培訓、干部在線培訓、農民工就業培訓、休閑教育等非學歷教育的需要;
(2)支持地方開放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及國內外各類教育機構的資源共建、共享和應用接入,滿足遠程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的需要;
(3)與社會用人單位相關系統對接,實現教育和人力資源信息的集成服務;
(4)支持國家開放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滿足開展高質量高水平學歷教育的需要;
(5)滿足國家開放大學專兼職教職工科研和專業發展的需要;
(6)集教、學、管、服、研于一體,為學習者、教師、服務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公眾、機構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7)支持互聯網計算機、移動終端和衛星電視等多種終端接入,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隨身學習的需要;
(8)滿足千萬級用戶的訪問,實現7x24小時安全、穩定運行與服務。
三、建設原則
(1)以國家建設學習型社會需求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
(2)立足成熟技術,追蹤先進技術,引領教育技術發展;
(3)總體設計,分步實施,重點突破;
(4)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統一管理、統一運維;
(5)繼承已有成果,注重資源整合,發揮整體效益;
(6)充分考慮技術的先進性、開放性、實用性、可擴展性和經濟性。
四、主要建設內容
網絡平臺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標準規范、門戶網站、用戶認證管理系統、門戶系統;教學、管理、科研、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質量評價、遠程接待和行政辦公與服務等業務支撐系統;資源管理及資源庫系統;網絡、存儲和服務器為主的數據中心和遠程接待中心、考試監控中心、遠程會議中心、學習體驗中心和衛星電視系統等硬件設施。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1)以國家、部委和行業信息化標準體系為基礎,制定國家開放大學的信息化標準、規范,制定信息化建設和網絡平臺運營與維護的相關制度;
(2)建成集成各類教育信息和資源的門戶網站(按頻道開通學歷教育網、職業教育網、社區教育網、證書培訓網、行業培訓網、在線干部培訓網、農民工就業培訓網、村官學習網等);
(3)建成用戶認證管理系統和門戶系統,實現各類用戶的信息定制和個性化門戶界面;
(4)建成支持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以平臺開放、數據接口、功能集成等多種方式的接入;
(5)建成用戶認證管理系統、教學系統、教學管理系統、加盟管理系統、資源管理系統、學分銀行系統、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虛擬實驗、質量評價系統、遠程接待、視頻與語音交互、行政辦公和服務等業務支撐軟件系統,并與政府監管系統對接;
(6)開發資源管理系統、資源庫系統及各種數據庫;
(7)建立數據中心(包括網絡、存儲與服務器等)、遠程接待中心、考試監控中心、遠程會議中心、學習體驗中心和衛星電視系統等硬件設施;
(8)國家開放大學通過光纖實現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教育衛星寬帶網高速網絡接入,實現總部數據中心與各分部、地方學院數據中心的專用網絡鏈接,為全國用戶的提供高速網絡訪問服務。
國家開放大學網絡平臺可以分為用戶層、應用層、數據層、設施層和網絡層,各層說明如下:
用戶層:主要包括各類學習者和社會公眾用戶;國家開放大學的專兼職教師用戶;國家開放大學總部、分部(學院)、地方學院、行業學院和各地學習中心的管理:科研、技術與服務人員;與國家開放大學合作的各級各類學校和機構用戶。
應用層:主要包括門戶網站、各類專題應用網站、支撐各種業務的應用系統。
數據層:主要包括各類用戶信息數據庫、資源數據庫、代碼和編碼數據庫等。
設施層:主要包括服務器、存儲設備和主要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中間件等。
網絡層:主要包括核心網絡設備、網絡安全設備和網絡接入設備等。
(一)門戶網站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門戶網站,以多種方式(如:通過數據接口、網站鏈接、平臺開放等)實現與地方開放大學、國內外高校、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社區學院、高職學院、老年大學、用人單位等的信息集成、資源共享和服務集成;門戶網站按頻道方式開通學歷教育網、職業教育網、社區教育網、證書培訓網、行業培訓網、在線干部培訓網、農民工就業培訓網和村官學習網等各類專題網站。
(二)主要應用軟件系統應用軟件系統以學習者為主體,實現網上注冊、選課、繳費、學習、測評、畢業、學分銀行、信息查詢等主要環節的集成應用與服務,支持各類機構的資源和信息發布,系統支持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0萬,能夠承載千萬級的用戶安全訪問;通過主要應用系統開發和硬件建設逐步形成國家開放大學的網絡教學環境。
主要應用軟件系統包括:門戶系統(身份認證與權限管理)、教學系統、教學管理系統、加盟管理系統、資源管理系統、學分銀行系統、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行政服務系統等主要應用軟件系統,并與政府監管信息系統對接。
1.門戶系統
建成面向國家開放大學網絡平臺全體用戶(學習者、教師、管理與服務人員、公眾、機構用戶)的統一身份認證和權限管理,通過門戶系統實現公共信息、個性化信息、應用系統等功能模塊的集成和一站式訪問。
2.教學系統
教學系統實現學習者網上在線注冊、報名、選課、學習、測評或考試、協同以及相關支持服務等內容,系統支持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0萬人,能夠承載千萬級用戶的安全訪問,并具有良好的系統擴展性。實現從支撐國家開放大學教學業務,到引領和助推國家開放大學開展新業務。
該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統:學習、測評、虛擬實驗、數字圖書館、遠程接待、學習者社區等。
(1)學習子系統
以友好的用戶界面、便捷的使用方式,為學習者提供隨時隨地的在線學習、協同學習和交流,實現學習者在線選課和信息推送,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教師的交流等。
(2)測評(考評)子系統
建立以形成性考核為依據,以機考為主要手段的測評(考評)子系統。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勢,綜合評價學習者對各學習過程單元知識掌握程度。學習者和教師可以方便的進行測評,測評結果和次數自動納入學習者電子檔案進行管理,作為教師指導學習者下一步學習的依據。
(3)虛擬實驗子系統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的網上虛擬實驗室;為有條件的專業、課程進行網上虛擬實驗。
(4)數字圖書館子系統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圖書館,充分利用社會各種數字化圖書、音像、期刊等資源,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數字資源、課外輔導材料,并能夠實現信息推送等業務,滿足國家開放大學開展遠程教育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需要。
(5)遠程接待子系統
建立在線遠程接待軟件系統;為學習者和教師提供遠程幫助和服務。提供在線答疑、學習提醒、信息推進和教學回訪等服務,協助教師完成教學活動。
(6)學習者社區干系統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者網上互動社區,為學習者、校友和潛在學習者提供信息交流的場所,通過學習者論壇、校友園地和學習者活動等欄目,開展非課業支持服務,促進學習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和興趣培養,營造開放大學文化氛圍。
3.教學管理系統
教學管理系統實現對教務、評估、教研等的管理和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統:招生管理、教務管理、考試管理、教學評估、教師管理、學習者事務管理等。系統支持同時在線人數超過5萬人。
(1)招生管理子系統
對國家開放大學下設教學中心、分院和行業學院的招生進行統一管理,設置招生計劃、網上報名、審核、入學測試等功能。
(2)教務管理干系統
教務管理子系統實現學籍、專業課程規則、成績管理等功能。
(3)考試管理子系統
建設考務、機考、題庫系統,實現考試計劃、考點管理、場次編排、考試預約、學習者考試、數據上傳、教師閱卷、試題管理、試卷管理等功能。
(4)教學評估子系統
建立數據報送和評估系統,分類儲存和呈現,實現數據采集、評估分析等功能,對國家開放大學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全面反映開放大學的綜合運行狀況,為決策層提供管理決策支持。
(5)教師管理子系統
建立教師信息庫,對教師教學過程進行管理,實現專兼職教師管理,為構建教師課程團隊提供服務。
(6)學習者事務管理子系統
建立學習者事務管理干系統,實現學習者數據采集和統計分析等功能,支持學習者評價表彰、學習者資助、學習者活動組織、心理輔導與職業規劃等學習者事務的開展。
4.加盟管理系統
建立加盟管理系統,針對國家開放大學與各加盟機構的合作方式和合作要求,利用網絡平臺提供的各種標準接口與加盟機構的軟件系統進行共享和互通,對加盟機構的相關數據等進行管理和協同,為加盟機構提供支持服務。
5.資源管理系統
建立數字資源應用和管理子系統,實現教育資源的統一管理和應用,實現資源整合和共享服務。具體功能描述詳見《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學習資源庫建設實施方案》。
6.學分銀行系統
建立學分銀行系統,為所有注冊學員提供終身學習賬號,支持學分的互認與轉換;并與各類教育機構提供信息對接,實現教育服務集成。具體功能描述詳見《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實施方案》。
7.電子商務和物流管理系統
實現在線繳費、電子訂單、資源配送、庫存管理等功能。滿足各類教學資源的網上征訂、資源物流過程的信息查詢、資源個性化需求和反饋分析需求。
8.科研管理系統
科研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學科研究、業務培訓、科研項目服務等內容,系統支持同時在線人數在2萬以上,能夠承載百萬級的用戶訪問,并具有良好的系統擴展性。實現國家開放大學教職工研究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支持教師在線開展教研活動以及課程團隊的活動,滿足國家開放大學科研項目交流合作與隊伍素質發展的需要。
9.行政服務系統
行政服務系統為國家開放大學的人、財、物提供高效管理和協同辦公,提高國家開放大學的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執行能力,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整合。
具體建設內容包括:
(l)辦公自動化系統,內部即時通訊系統和協作系統;
(2)財務結算系統;
(3)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4)資產管理系統。
(三)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支撐國家開放大學教學、管理、支持服務等業務的基礎設施,充分利用互聯網、衛星電視開展教學活動,建成以互聯網為基礎、以專網為骨干的寬帶互聯網絡環境,確保網絡安全和穩定運行。實現PC、移動終端和衛星電視等多種終端的接入,提供隨時、隨地、隨身的高速訪問。具體建設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數據中心、數字資源一心、遠程接待中心、考試監控中心、遠程會議中心、學習體驗中心和衛星電視接收系統。
1.計算機網絡
建成全國都能夠高速訪問的網絡環境,通過建立專網,實現中心和分中心的高速、安全的互聯互通;通過多運營商的接入,總出口帶寬達到萬兆以上,在“三網融合”的環境下實現多終端(PC、移動終端和衛星電視)的無縫接入。
2.數據中心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數據中心群:建立高可靠的服務器集群,支撐千萬級用戶訪問,十萬級用戶同時在線;建立分布式存儲、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統一備份和容災,確保數據安全、可靠。設立南北兩個一級大型數據中心;在國家開放大學地方學院(省級電大)按照標準設立30—4 0個二級數據中心;實現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分發網絡)系統。在骨干節點部署全局負載均衡設備,實現透明訪問和智能引導;建立高可靠的服務器集群和滿足業務需要并能夠有效擴展的分布式存儲系統,總存儲容量達1000TB,并建立備份和容災機制,實現數據中心的自動化、智能化。
3數字資源中心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數字資源中心和資源制作播出中心,利用采編、錄播系統,實現數字資源的制作、編目、存儲、錄播等功能,建立數字資源制作標準和數字資源制作團隊,及時制作社會需要的數字資源,滿足國家開放大學對于數字資源的需求。
(1)制作、采編:建立國家開放大學的數字資源制作基地,對資源進行加工處理,適應PC、移動終端、衛星電視等的播出要求,集虛擬演播室、多種媒體資源開發和研究為一體,逐步建設成為國家級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制作和技術研發中心。
(2)資源存儲:對資源進行采編和索引,實現資源的分類、分布存儲、統一管理、高效檢索,支持千萬級用戶多種終端接入和資源的檢索功能,形成國家開放大學的數字資源庫,并確保安全可靠運行。
(3)播出:依照國家標準,建設國家開放大學高清晰視頻演播室,演播室具有轉換多種應用規格視頻資源能力,能為互聯網、衛星電視以及無線通訊提供視頻資源。利用衛星電視、有線電視、IPTV、3G等傳輸課程教學資源與信息,逐步實現大中城市有線電視和IPTV全覆蓋,邊遠地區衛星電視傳輸全覆蓋。
(4)研制并建立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資源建設標準:參照國際和國內的資源制作標準以及電大已有的基礎,逐步研制并建立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資源建設標準,并能夠與主流的資源標準兼容。
4.遠程接待中心
建設基于網絡、系統運作的數字化分布式國家開放大學遠程接待中心。開通400或800免費服務電話,實現電話呼叫接入、應答、轉移、自動語音等實時遠程接待服務,支持服務電話、服務郵箱、網上論壇、文本和視頻答疑、傳真、短信等服務形式,對遠程接待服務運營情況進行監控與管理,自動生成統計報表。
5.考試監控中心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考試監控中心,包括1家考試監控總中心、40家考試監控分中心和6如家市縣級考試監控中心,及5000-間電子監控考場。在各考試監控中心配備考試監控大屏幕、視頻與音頻系統、雙向視頻會議終端、IP可視電話等設備,實現對所有考場的有效監控和管理,實現個性化預約考試。
6.遠程會議中心
建立以衛星電視、互聯網和專網作為傳輸途徑的國家開放大學遠程會議中心,實現遠程會議、圓桌會議等功能,并可對會議進行實時記錄、加密和播出。
7.學習體驗中心
在全國根據需要建立50-100個左右的學習體驗中心,方便學習者和社會公眾體驗國家開放大學的教學過程及教學方式。
8.衛星電視系統
在國家開放大學總部建立適合衛星傳輸的資源存儲和播出軟硬件系統,在地方學院、行業學院、學習中心建立衛星接收站,接收國家開放大學通過衛星電視播出的電視課程和多媒體教學資源。
五、運維與管理
國家開放大學網絡平臺服務對象包括學習者、社會公眾、各類相關機構和合作單位、管理人員等,運維內容涵蓋系統、網絡、數據中心、存儲、桌面、設備及耗材、各類文檔等。國家開放大學網絡平臺的運維與管理的建設目標是保證所有用戶時時處處的安全訪問,通過加強IT運維管理工作,提升服務水平,保障各個系統和平臺高效、安全運行。具體建設內容包括,運維管理系統建設、運維管理制度建設和運維管理隊伍建設。
1.運維管理系統建設
參照ITIL最佳實踐和IS02000標準,制定科學有序的管理流程和規章制度,建立統一的運行維護服務模式和規范。從全局的角度開展運行維護和服務工作,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應用先進的技術工具,搭建統一高效的運維管理系統。其目標是:樹立面向業務服務的運維管理理念,建立科學合理的服務量化考核指標,實現精細化管理;實行集中統一的運維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轉變;建立統一高效的IT運維管理平臺,實現有序服務;建立規范標準的運維管理流程,實現流程管理;應用先進、實用、高效的IT運維管理工具,實現主動管理。其主要功能有:運維任務信息公告、服務流程管理、知識庫、集中管理與監控。
2.運維管理制度建設
分別從管理與操作方面建立運維管理規范,從IT運維管理體系總體運行、流程執行和崗位職責3個層次建立健全內控管理制度,實現量化管理。
第一級:制訂涵蓋運維管理全過程的總辦法,作為指導IT運維管理工作開展的統領,其內容涵蓋IT服務全過程的管理控制點和人員管理等核心內容,包括運維管理模式、歸口管理、組織結構與職責、人員崗位與職責、運維管理工作規劃與執行、量化考核、服務評價等方面的管理規定。
第二級:結合IT服務的實際情況,針對管理工作需要而制定的具體管理辦法,其范圍涵蓋系統、網絡、數據中心、存儲、桌面、設備及耗材、各類文檔等,明確管理職責與規范操作流程。
第三級:實施細則和操作指南,在第二級基礎上按照精細化管理需要,對某些方面的運行維護工作的具體實施過程與操作程序所做出的細化準則或指南。
3.運維管理隊伍建設
運維管理隊伍是國家開放大學運維管理建設的核心內容,培養一支近千人的立足全局、善于研究、熟悉業務、鉆研技術的高素質運維管理隊伍,適應國家開放大學發展需要。重視運維人員的知識更新培訓,提高技術專業水平,適應運維崗位需要。
六、建設保障
(一)組織保障
建立國家開放大學高效的信息化建設組織結構:由校長掛帥的“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進行決策、協調和推動,由學校、企業、行業等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提供決策咨詢服務,由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和技術部門組成工作組具體實施。
(二)制度保障
通過企業機制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建設、管理和運維隊伍,形成國家開放大學信息化人才梯隊。
建立一套高效的信息化建設管理制度,形成由國家開放大學統一投資、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的信息化建設機制,構建國家開放大學的核心競爭力。
(三)經費保障
網絡平臺建設主要包括:主要應用軟件系統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總經費預算如表1所示:
表1網絡平臺建設總經費預算表
網絡平臺運維管理主要包括:設備更新、存儲擴容、軟件系統升級優化、信息內容更新、網絡帶寬和專線費用等,每年運維費用大約3300~5310萬元。
1.應用軟件系統建設經費
根據國家開放大學的頂層設計方案,按照國家開放大學的需求進行總體規劃和設計,分階段實施,結合廣播電視大學現有的教務管理系統、教學平臺、科研管理系統、招生管理系統、年報年檢系統和電子公務系統等,優先考慮購買成熟產品,預計應用軟件系統建設共需100人左右的隊伍,按規范化軟件開發流程,預計在2年內完成開發并部署上線,應用軟件系統建設經費預算如表2所示:
表2應用軟件系統建設經費預算表
2.基礎設施建設經費
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20xx年底前完成)主要包括機房、網絡、服務器、存儲、遠程接待中心、學習體驗中心和考試監控中心、系統軟件(含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等)建設。
一期建設經費預算見表3。根據國家開放大學網絡平臺應用情況和一期實施的硬件建設情況,擴充相關的硬件,并計劃20xx年底前完成。
二期建設經費預算見表4。
三期建設經費預算見表5。
3.運維與管理經費
網絡平臺運維與管理經費主要包括:服務器和網絡設備更新、存儲設備擴容、軟件系統升級優化、信息內容更新、網絡出口帶寬和專線費用等,預計每年的運維經費(不含系統運維的人員經費)占整個網絡平臺建設經費的30%;至20xx年底前,預計每年經費在2500萬元左右,網絡平臺運維與管理經費預算見表6網絡平臺運行預計租用的網絡帶寬經費預算見表7。
六、進度安排
第1階段(20xx年12月底前)
(1)組織機構和隊伍建設
(2)技術方案和詳細方案設計
(3)網絡平臺主要應用軟件系統建設,部分軟件系統上線運行
(4)基本完成基礎設施一期建設
(5)運維體系建設
第2階段(20xx年~20xx年12月)
(1)升級、完善網絡平臺主要功能
(2)基礎設施二期建設
(3)完善運維體系
第3階段(20xx年—20xx年12月)
(1)基礎設施三期建設
(2)應用軟件系統優化和升級
(3)完成所有建設項目
【平臺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教學平臺實施方案(精選5篇)10-11
學校教學平臺實施方案范文(通用19篇)10-19
餐飲平臺口號12-28
平臺拼音解釋及造句07-04
創業平臺創意口號06-10
網絡平臺的活動策劃06-12
健康管理平臺口號07-27
宣傳消防平臺文案11-01
平臺崗位職責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