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活動方案-月亮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月亮親子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月亮親子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月亮親子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
1、學會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2、對大、小標記及顏色標記的認識。
3、按照大、小標記將不同種類的物品進行分類,同時,把同種的物品對應排列。
4、初步學習按物體的二級特征進行分類,在觀察比較中,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
5、學會看標記進行分類,記數并能遷移到生活中的物體。
活動重點
不受物體的顏色、種類影響,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不受物體的影響,按大小顏色標記進行二級分類;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黑板一塊;大小,顏色標記各若干;圖片若干(大小星星、魚)。
星星:第一組,人手一套黃色和藍色星星(大、小不一)。
第二組,人手一套有大、小,顏色標記的分類卡,每人一盤大、小星星(大小、顏色不同)。
第三組,人手一盤裝有不同顏色,大小不同,相同形狀的魚,一人一個分類卡:顏色標記、大小標記,大小顏色組合標記各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把物體按照相同的分類:
月亮媽媽有許多的星星寶寶,晚上他們可好玩了,東邊閃閃西邊閃閃。到了早上,他們該睡覺了,這可難為了月亮媽媽,要怎么給自己的這些星星寶寶安排住的房間呢?咦!有了,把有一樣的星星放在一起吧。現在月亮媽媽呀想請,米奇班的寶寶幫忙!幫助月亮媽媽把星星寶貝按你覺得是一樣的住在一起。
第一組,人手一套黃色和藍色星星(大、小不一)(老師在黑板上幫助幼兒呈現出來)
請小朋友上來,告訴月亮媽媽你是怎么幫她分的?(顏色,大小,或者又大又黃等)
你們認識他們嗎?想知道這個是什么嗎?(出示大小標記)
提問:這是兩個好兄弟,特地來幫助月亮媽媽的,一個叫大頭哥哥,一個叫小頭弟弟(這是什么標記?那是什么標記?)
現在就請小朋友按這個標記幫星星寶貝找家吧。
幼兒講,老師操作作大標記送給大星星;小標記送給小星星。
2、按標記將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星星分類:(出示顏色標記)
老師先示范:這是什么?該回哪個家?(幼兒講,老師操作黃星星 我 送你到黃標記的家;藍星星我送你到藍標記的家。)
請幼兒把余下的星星送回家。(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3、按標記將物品進行兩個特征的分類:
出示分類卡,請小朋友分出特征來,并說出理由,然后分別用又什么又什么描述。(老師加以肯定或幫助。)
二、游戲活動:《誰的眼睛快》
老師說出一個物體的兩種特征,然后請小朋友找出來。(要求幼兒一邊找一邊講。)(例:又大又藍的星星等等)
三、操作活動
人手一盤裝有不同顏色,大小不同,相同形狀的魚
按標記將同顏色,不同大小的物品分類。老師在黑板上幫忙記數。
四、找一找
小朋友們找一找教室里的東西,看看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又什么又什么說的?找到以后和傍邊的各位老師說一說你的發現吧。
月亮親子活動方案2
活動對象:2歲3個月到2歲6個月的寶寶及家長。
設計意圖:
我所帶的孩子年齡在2歲4個月左右,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對自然界中新奇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夏天,孩子們到小區乘涼,有時看到天空中是一輪彎月,而有時看到的是一個圓圓的月亮,孩子們對這一自然現象非常好奇,于是,我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結合孩子的發展特點,以一個主題的形式將五大領域融入其中,設計了這一有趣而生動的親子游戲活動“月亮”。
活動目標
家長目標:
1、能以飽滿的情緒帶動幼兒游戲。
2、能正確引導寶寶參與游戲。
幼兒目標:1、學會輪流和等待,懂得遵守共同游戲規則。
2、在游戲中體驗關愛他人,獲得快樂。
活動一、你好嗎?——星星寶寶在哪里
活動目標:1、能在成人的提示下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并問好。
2、體會老師和集體對自己的關注。
活動準備:漂亮的星星小貼紙、月亮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1、教師帶上月亮頭飾,面向集體問好。
2、教師語言指導:月亮媽媽要找她的星星寶寶,誰愿意做她的好寶寶呀?
3、給大膽到前面介紹自己的寶寶貼上漂亮的小星星,星星寶寶相互問。
家庭延伸:家長要鼓勵寶寶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對于膽小、內向的寶寶不要強迫,家長可以帶著他說,
相信慢慢的寶寶會自己介紹自己的。
活動二、智慧樹——“月亮”
活動目標:1、認識月亮的兩種形態,知道晚上才能看見月亮。
2、提高對自然界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彎月亮與圓月亮圖卡若干
活動過程:1、教師出示彎月亮卡,請寶寶說說這是什么?引導寶寶認識月亮的兩種形態。
2、將兩種形態的月亮圖卡發給寶寶,寶寶看一看、摸一摸,家長引導寶寶分別指出圓圓的月亮和彎彎的月亮。
3、教師帶寶寶說“圓圓的月亮”“彎彎的月亮”,請寶寶觀察月亮像什么,還像什么。
4、小結:月亮媽媽會變魔術,有時她是圓的,有時又變成彎的,她還會變出其它的.不同摸樣,不信你晚上看看。
家庭延伸:兩歲半的寶寶已經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引導寶寶觀察月亮時可以豐富寶寶的詞匯,如:彎彎的月亮、圓圓的月亮,等等。
活動三:小健將——“月亮船”
活動目標:1、提升小腦的平衡覺。
2、體驗與媽媽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兒歌“月亮船”
活動過程:1、教師介紹活動目的與兒歌。
2、準備動作:家長分腿盤坐,兩腳相對,雙手握雙腳的腳腕,寶寶面對家長并坐在家長的腿中間,胳膊自然放在家長腿的兩側。
3、教師請一名寶寶做示范:
1)第一、二句:家長邊念兒歌邊隨兒歌節奏左右搖擺。
2)第三句:隨兒歌內容先左搖,再右搖。
3)第四句:翻轉90度后坐起,寶寶依然坐在家長雙腿中間。
家庭延伸:家長在搖擺的過程中逐步增加搖擺的幅度,在最后翻轉時要盡可能向又側倒,再用慣性立刻調
整方向,促進寶寶的小腦平衡感的發育。
活動四、多來咪——“月亮媽媽”
活動目標:
1、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快樂。
2、鍛煉手腕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月亮頭飾一個、星星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家長先了解活動目的與方法。
2、老師先戴好月亮頭飾,扮做“月亮媽媽”,聽音樂做表演,激發寶寶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3、請家長幫寶寶戴上星星頭飾,并和同伴們手拉手圍成圈圈,把“月亮媽媽”圍在中間。隨著音樂的節奏左右晃動身體,當唱到“星星跑來陪媽媽”時,家長幫助寶寶把圓圈縮小,同時伸起手臂,唱到“掛在天上亮閃閃”時,小手打開,手腕轉動,以示閃亮。
家庭延伸:家長自身要投入到游戲,用鼓勵的語氣激發寶寶自己參與游戲,以自身的情緒感染寶寶。
活動五:生活活動——月亮月亮頭碰頭
活動目標:
1、練習穿鞋,會區分左右。
2、萌發初步的自我服務意識。
活動準備:兒歌“兩只小鞋”、每名寶寶兩個相對的半月亮相對的貼在寶寶的鞋上
活動過程:1、請寶寶觀察自己鞋子上的兩個“半月亮”,想一想怎樣把它們組成一個圓月亮?
2、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引導寶寶自己也嘗試著穿鞋、碰月亮。
3、家長念兒歌引導寶寶區分左右。
家庭延伸:要培養寶寶的自我服務意識就要讓寶寶大膽的去嘗試、去動手做,不要過于的包辦代替。
活動資源:
兒歌:
月亮船,船月亮,
船上坐者小寶寶。
左歪歪,右倒倒,
搖來搖去搖不倒。
歌曲:
月亮媽媽
1=C3/4
345·5︱565—︱454·2︱333—︱
月亮媽媽去上班沒有人陪真孤單
345·5︱565—︱454·2︱331—‖
星星跑來陪媽媽掛在天上亮閃閃
兒歌:
兩只小鞋,一對朋友。
穿錯吵架,生氣歪頭。
穿對和好,碰頭拉手。
【月亮親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親子活動方案-月亮07-05
親子活動方案05-05
親子活動方案10-13
親子活動策劃書方案 親子活動的方案設計02-28
小班親子活動方案05-15
親子活動策劃方案06-20
親子活動方案(合集)06-20
社區親子活動方案06-30
親子活動方案(大全)06-22
幼兒親子活動方案06-22